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

申请号 CN200910020535.4 申请日 2009-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1537250B 公开(公告)日 2010-11-24
申请人 山东师范大学; 发明人 刘大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具有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增加课的 密度 、练习密度,授课安全,可自动回球,训练强度提高至少一倍等优点。其结构为:它包括至少一个扇形有效落地区,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内设有两段,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 水 平区域,另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外的一组波浪形落点标识区,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相对两侧一侧高另一侧低,整个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呈3-15°坡度倾斜设置,其低侧与纵向主轨道连通;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各个波谷凹处分别设有横向次轨道,横向次轨道与纵向主轨道垂直连通;同时,扇形有效落地区的起始端还设有投掷区;所述纵向主轨道始端高、末端低,其末端与储球箱连接,储球箱与投掷区 位置 间隔平行。
权利要求

1.一种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一个扇形有效落地区,扇形有效落地区的起始端设有投掷区,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内设有两段,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平区域,另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外的一组波浪形落点标识区,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相对两侧一侧高另一侧低,整个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呈3-15°坡度倾斜设置,其低侧与纵向主轨道连通;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各个波谷凹处分别设有横向次轨道,横向次轨道与纵向主轨道垂直连通;所述纵向主轨道始端高、末端低,其末端与储球箱连接,储球箱与投掷区位置间隔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有多个,它们左右平行并列;两个相邻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坡度相对应,同时共用一个纵向主轨道和储球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有多个,沿投掷方向相对应,前后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由两层组成,自上而下是塑胶面层混凝土层;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由三层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塑胶面层、硬海绵体层和钢筋混凝土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塑胶面层厚度为3-4cm,其内设有加固用钢丝网;所述硬海绵体层为硬质塑料海绵,厚度为3-4c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厚度为36-4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与波浪形落点标识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同时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内每米用不同颜色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纵向主轨道底部设有轨,纵向主轨道两壁塑胶包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纵向主轨道高端低于地平面20-30cm,低端低于地平面35-45cm,纵向主轨道宽为20-30c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其特征是,所述储球箱落入地平面以下,顶部与地面齐平,底部设有钢筋球架,同时底部还有排水管,储球箱四壁塑胶包裹;储球箱长宽高为60cm×60cm×70cm,钢筋球架高于储球箱底部10cm;排水管与箱底齐平。

说明书全文

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球教学与训练组合场地,尤其涉及一种铅球教学与训练安全、投掷成绩显示醒目、自动回球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

背景技术

[0002] 铅球是国际田联规定的男、女双项竞赛项目,也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大、中、小学各级院校及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和比赛项目。田径是运动之母,而田赛投掷项目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推广施教的是铅球这一项目。目前该项教学与训练存在许多问题,如落地区土质地面不卫生,造成脏、乱、差,因此同学们缺乏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落地区成绩显示不醒目,同学们没有兴趣;更严重的是在落地区拾球过程中易发生危险,造成人员伤亡,全国已有数例。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因拾球造成课时密度、练习密度、强度较低,而导致教学与训练效率低,质量下降。
[0003] 标准场地是按田联规定设计修建的比赛场地。一个田径场地就一个铅球场地,主要用于运动会比赛,最多可进行35人次比赛使用。单一的标准场地远远不能适应教学与训练需要,使田径唯一的投掷项目——铅球的教学与训练几乎成为空设而无法实施,从而阻碍我国青少年上下肢均衡发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铅球训练场地易发生伤害事故,落球成绩显示不醒目,因拾球浪费课时时间和同学们的无效体能消耗,造成课时密度、练习密度、强度低,教学效果差,场地中存在的脏、乱、差、不卫生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使他们均衡发育,增加课的密度、练习密度,授课安全,可自动回球,使教学达标成绩醒目,训练强度提高至少一倍,实现同时授课2-4个班、80-200人次学习和训练使用等优点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它包括至少一个扇形有效落地区,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内设有两段,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平区域,另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外的一组波浪形落点标识区,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相对两侧一侧高另一侧低,整个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呈3-15°坡度倾斜设置,其低侧与纵向主轨道连通;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的各个波谷凹处分别设有横向次轨道,横向次轨道与纵向主轨道垂直连通;同时,扇形有效落地区的起始端还设有投掷区;所述纵向主轨道始端高、末端低,其末端与储球箱连接,储球箱与投掷区位置间隔平行。
[0007] 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有多个,它们左右平行并列;两个相邻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坡度相对应,同时共用一个纵向主轨道和储球箱。
[0008] 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有多个,沿投掷方向相对应,前后排列。
[0009] 所述扇形有效落地区内设有两段,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内为水平区域,另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外为一组波浪形落点标识区。
[0010] 所述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由两层组成,自上而下是塑胶面层混凝土层;所述波浪形落点标识区由三层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塑胶面层、硬海绵体层和钢筋混凝土层。
[0011] 所述塑胶面层厚度为3-4cm,其内设有加固用钢丝网;所述硬海绵体层为硬质塑料海绵,厚度为3-4c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厚度为36-45cm。
[0012] 所述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与波浪形落点标识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同时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内每米用不同颜色标识。
[0013] 所述纵向主轨道底部设有轨,纵向主轨道两壁塑胶包裹。
[0014] 所述纵向主轨道高端低于地平面20-30cm,低端低于地平面35-45cm,纵向主轨道宽为20-30cm。
[0015] 所述储球箱落入地平面以下,顶部与地面齐平,底部设有钢筋球架,同时底部还有排水管,储球箱四壁塑胶包裹;储球箱长宽高为60cm×60cm×70cm,钢筋球架高于储球箱底部10cm。排水管与箱底齐平。
[0016] 本发明的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它包括投掷区、扇形有效落地区、纵向主轨道和横向次轨道、储球箱等。利用物理向心原理和自由落体、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设计、发明。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自动回球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解决落球成绩显示不醒目的缺陷,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至少增加课的密度、练习密度、强度一倍,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运动成绩,消解了因拾球浪费课时时间和同学们的无效体能消耗;有利于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大、中、小学各级院校及体育专业、体育师资主要课程和比赛项目——“铅球教学与训练”工作。针对中、小学田赛中唯一发展青少年上、下肢的投掷项目,使他们均衡发育,解决了场地中存在的脏、乱、差、不卫生、无兴趣、成绩显示不明显,以及拾球存在严重危险及造成课时密度、练习密度、强度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0020]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1] 图4为扇形有效落地区中波浪形落点标识区剖视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的并列、排列组合图。
[0023] 其中,1.扇形有效落地区,2.投掷区,3.纵向主轨道,4.横向次轨道,5.储球箱,6.波浪形落点标识区,7.塑胶面层,8.硬海绵体层,9.钢筋混凝土层,10.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图2、图3中,它包括一个扇形有效落地区1,扇形有效落地区1内设有两段,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10,另一段为自投掷区起5米外的一组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的相对两侧一侧高另一侧低,整个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呈3-15°坡度倾斜设置,其低侧与纵向主轨道3连通;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的各个波谷凹处分别设有横向次轨道4,横向次轨道4与纵向主轨道3垂直连通;同时,扇形有效落地区1的起始端还设有投掷区2;纵向主轨道3始端高、末端低,其末端与储球箱5连接,储球箱5与投掷区2位置间隔平行。扇形有效落地区1内自投掷区2起5米内为水平区域10;5米外为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自投掷区2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10与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同时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内每米用不同颜色标识。比如5m内为蓝色,5-6m为绿色,6-7m为黄色,7-8m为红色,8-9m为蓝色,依此类推。使落地成绩醒目。同时利用色彩和整洁新颖独特场地调动同学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实现了大、中、小学教学达标直观醒目的效果。纵向主轨道3底部设有铁轨,纵向主轨道3两壁塑胶包裹。纵向主轨道3高端低于地平面20-30cm,低端低于地平面35-45cm,纵向主轨道3宽为20-30cm。储球箱5落入地平面以下,顶部与地面齐平,底部设有钢筋球架,同时底部还有排水管,将雨水及时排出,储球箱5四壁塑胶包裹;储球箱长宽高为60cm×60cm×70cm,钢筋球架高于储球箱5底部
10cm。排水管与箱底齐平。
[0026] 图1中纵向主轨道3的中心线为B-B′的纵轴;沿B-B′纵轴的垂直线为A-A′横轴,扇形有效落地区1内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的各波谷凹间横向次轨道4中心线分别为A1-A1′、A2-A2′、…、An-An′横轴。通过纵轴、横轴和高度差,运动员投掷出手后球体抛射落向扇形有效落地区1中,经缓冲和落地区高度差球自动滚入横向次轨道4,再滚入纵向主轨道3,自动流入储球箱5,体现自由落体、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和向心力学原理在本设计中的运用。
[0027] 图4中,自投掷区2起5米内的水平区域10由两层组成,自上而下是塑胶面层7和钢筋混凝土层9;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由三层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塑胶面层7、硬海绵体层8和钢筋混凝土层9。塑胶面层7厚度为3-4cm,其内设有加固用钢丝网;硬海绵体层8为硬质塑料海绵,厚度为3-4cm,起主要落地缓冲作用;钢筋混凝土层9厚度为36-45cm。
[0028] 图1中,整个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沿横轴A-A′,A低点低于水平地面20cm,而A隆起高点和地平面齐平;A′低点低于水平地面10cm,而A′隆起高点高于水平地面10cm。比如在距离投掷区2的6m处,其A′方向侧高度为相对水平面有±10cm,而A方向侧高度是相对水平面0-20cm。依此类推,就得知落地区波浪形面A′高A低形成一个斜面。如图
3所示。运动员投掷铅球出手后球体抛射落入波浪形落点标识区6内经缓冲后沿A′-A方向的横向次轨道4,流入B′-B方向的回球纵向主轨道3,再流入储球箱5内。
[0029] 图5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组合方式,它的扇形有效落地区1有八个,它们两两相对组成一对,共有四对;每个扇形有效落地区1相应的投掷区2也处于相对位置;同时各对扇形有效落地区1及相应的投掷区2间还相互平行排列;两相邻扇形有效落地区1间设有回球纵向主轨道3。
[0030] 当然,本发明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比如扇形有效落地区1有多个,它们平行排列;同时与扇形有效落地区1相应的投掷区2在同侧,在相邻扇形有效落地区1之间设有回球纵向主轨道3。
[0031] 本发明场地可以并列也可排列,成为大、中、小学、体院及师院专用教学与训练场地,同时至少可容纳2-4个班80-200名同学同时授课。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