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透路面

申请号 CN201811194142.0 申请日 2018-10-12 公开(公告)号 CN111040674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申请人 南京兴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唐中; 李佩宁; 夏新杰; 鲁万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耐磨型透 水 路面,采用粘结材 料堆 砌而成,粘结材料由如下 质量 份数的组分组成:酚 醛 树脂 40~60份,聚 丙烯酸 酯65~85份、氯化聚丙烯15~20份、松香改性 酚醛树脂 5~10份、5~8份 硫酸 亚 铁 、5~8份高油酸 植物 油 、1~1.5份丙烯腈□氯乙烯共聚 纤维 、25~40份 钛 矿渣微粉、2~4份乙二醇、3~5份 碳 酸二甲酯、6~8份苯丙酸、30份四 氧 化三铁、4~6份韧皮纤维、6~10份玻璃纤维、20份 硅 酸 铝 纤维、3份 磷酸 铝钠、15份石灰石粉、14~18份胶粉、5~8份 硅酸 烷基酯、10~15份 二氧化硅 以及20~30份水。本发明使用的粘结材料能够增强透水路面集料与集料之间的 接触 面积,从而提高透水路面的强度和 耐磨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磨型透路面,采用粘结材料堆砌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酚树脂40~60份,聚丙烯酸酯65~85份、氯化聚丙烯15~2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5~10份、5~8份硫酸、5~8份高油酸植物油、1~1.5份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纤维、25~40份矿渣微粉、2~4份乙二醇、3~5份酸二甲酯、6~8份苯丙酸、30份四化三铁、4~6份韧皮纤维、6~10份玻璃纤维、20份纤维、3份磷酸铝钠、15份石灰石粉、14~18份胶粉、5~8份硅酸烷基酯、10~15份二氧化硅以及20~30份水。

说明书全文

一种耐磨型透路面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路面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型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透水路面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整个路面铺筑技术水平的更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透水路面作为城市道路和公共区域的地面作为首选的铺筑材料。但是透水路面也存在着不足和缺点,透水路面第一个问题是强度较低,得益于透水混凝土大的孔隙率,所以透水路面具有很好的排水效应,但同时也产生了透水路面强度降低的情况。大的空隙率造成集料与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引起了材料强度的降低,大的空隙率还使得结合料和空气、阳光的接触面积增加,因而,结合料随时间的老化速度比一般的密级配材料要快,耐久性相对较低,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型透水路面,其使用的粘结材料能够增强透水路面集料与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透水路面的强度和耐磨性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5] 一种耐磨型透水路面,采用粘结材料堆砌而成,所述粘结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酚树脂40~60份,聚丙烯酸酯65~85份、氯化聚丙烯15~2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5~10份、5~8份硫酸、5~8份高油酸植物油、1~1.5份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纤维、25~40份矿渣微粉、2~4份乙二醇、3~5份酸二甲酯、6~8份苯丙酸、30份四化三铁、
4~6份韧皮纤维、6~10份玻璃纤维、20份纤维、3份磷酸铝钠、15份石灰石粉、14~18份胶粉、5~8份硅酸烷基酯、10~15份二氧化硅以及20~30份水。
[0006]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本发明使用的粘结材料能够增强透水路面集料与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透水路面的强度和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8] 实施例1
[0009] 本发明的耐磨型透水路面,采用粘结材料堆砌而成,所述粘结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酚醛树脂40份,聚丙烯酸酯65份、氯化聚丙烯15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5份、5份硫酸亚铁、5份高油酸植物油、1份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纤维、25份钛矿渣微粉、2份乙二醇、3份碳酸二甲酯、6份苯丙酸、30份四氧化三铁、4份韧皮纤维、6份玻璃纤维、20份硅酸铝纤维、3份磷酸铝钠、15份石灰石粉、14份胶粉、5份硅酸烷基酯、10份二氧化硅以及20份水。
[0010] 实施例2
[0011] 本发明的耐磨型透水路面,采用粘结材料堆砌而成,所述粘结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酚醛树脂60份,聚丙烯酸酯85份、氯化聚丙烯2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0份、8份硫酸亚铁、8份高油酸植物油、1.5份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纤维、40份钛矿渣微粉、4份乙二醇、5份碳酸二甲酯、8份苯丙酸、30份四氧化三铁、6份韧皮纤维、10份玻璃纤维、20份硅酸铝纤维、3份磷酸铝钠、15份石灰石粉、18份胶粉、8份硅酸烷基酯、15份二氧化硅以及30份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