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申请号 CN202410062146.2 申请日 2024-01-16 公开(公告)号 CN11790492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9
申请人 双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东; 田娜; 赵静; 孙慧; 孙行; 甄小英; 郑荣侠; 陈奎; 陈莉; 刘云云; 刘威; 张琪悦;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 混凝土 浇筑模板,包括可折叠模板和设于可折叠模板上的 支撑 机构,所述可折叠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 水 滴形滑动杆、折叠轴杆和第三 弹簧 ,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上设有第一水滴形通孔,所述水滴形滑动杆滑动设于第一水滴形通孔内,所述水滴形滑动 杆底 部设有第三圆形 底板 ,所述第三弹簧套接设于水滴形滑动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三圆形底板和第一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便于运输,方便拆装, 稳定性 好,实用性高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模板和设于可折叠模板上的支撑机构,所述可折叠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滴形滑动杆(5)、折叠轴杆(6)和第三弹簧(7),所述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上设有第一转动座(10),所述第一转动座(10)上设有第一水滴形通孔(11),所述水滴形滑动杆(5)滑动设于第一水滴形通孔(11)内,所述水滴形滑动杆(5)底部设有第三圆形底板(8),所述第三弹簧(7)套接设于水滴形滑动杆(5)上,所述第三弹簧(7)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三圆形底板(8)和第一转动座(10)上,所述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上设有第二转动座(14),所述第二转动座(14)上设有第二水滴形通孔(15),所述第二模板(2)可通过第二水滴形通孔(15)旋转套接设于折叠轴杆(6)上,当所述第一水滴形通孔(11)和第二水滴形通孔(15)重合时,所述水滴形滑动杆(5)可插接设于第二水滴形通孔(15)内,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可折叠设于第一模板(1)上用于对第一模板(1)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可折叠设于第二模板(2)上用于对第二模板(2)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稳定架(17)、第一拉绳(18)、第一椭圆滑动杆(19)、第一轴杆(20)和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上设有第三椭圆形通孔(24),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19)滑动设于第三椭圆形通孔(24)内,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19)底部设有第一圆形底板(25),所述第一弹簧(21)套接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19)上,所述第一弹簧(21)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圆形底板(25)和第一固定座(12)上,所述第一轴杆(20)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19)顶部,所述第一支撑稳定架(17)上设有第一连接座(22),所述第一连接座(22)上设有第一椭圆形通孔(23),所述第一支撑稳定架(17)可通过第一椭圆形通孔(23)旋转套接设于第一轴杆(20)上,当所述第一椭圆形通孔(23)与第三椭圆形通孔(24)重合时,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19)可插接设于第一椭圆形通孔(23)内,所述第一拉绳(18)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二转动座(14)和第一支撑稳定架(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稳定架(26)、第二拉绳(27)、第二椭圆滑动杆(28)、第二轴杆(29)和第二弹簧(30),所述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固定座(16),所述第二固定座(16)上设有第四椭圆形通孔(33),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28)滑动设于第四椭圆形通孔(33)内,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28)底部设有第二圆形底板(34),所述第二弹簧(30)套接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28)上,所述第二弹簧(30)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二圆形底板(34)和第二固定座(16)上,所述第二轴杆(29)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28)顶部,所述第二支撑稳定架(26)上设有第二连接座(31),所述第二连接座(31)上设有第二椭圆形通孔(32),所述第二支撑稳定架(26)可通过第二椭圆形通孔(32)旋转套接设于第二轴杆(29)上,当所述第二椭圆形通孔(32)与第四椭圆形通孔(33)重合时,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28)可插接设于第二椭圆形通孔(32)内,所述第二固定座(16)上设有通槽(35),所述第二拉绳(27)的一端设于第一转动座(10),另一端穿过通槽(35)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26)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形底板(8)和第一圆形底板(2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踏板(3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形底板(8)和第二圆形底板(3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踏板(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上设有燕尾滑槽(38),所述第二模板(2)上设有与燕尾滑槽(38)相配合的燕尾滑(3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绳(40),所述第一复位弹力绳(40)设于第一支撑稳定架(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复位弹力绳(41),所述第二复位弹力绳(41)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26)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稳定架(17)呈直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稳定架(26)呈直角三角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道路及桥梁等建筑工程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在地面或者道路铺设泥混凝土等物料时,常需要用到混凝土浇筑模板对新浇混凝土
的边缘位置进行限位和定型。
[0003] 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长条形的平板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不仅混凝土浇筑模板自身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而且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通常还需要
另外设置支撑结构对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支撑,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的耗费人和时间,施
工成本大,且拆模工序较为复杂,大大的降低了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效率;而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和支撑结构体积较大,长度较长,数量较多,运输起来也非常的麻烦,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方便拆装,稳定性好,实用性高的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0005]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可折叠模板和设于可折叠模板上的支撑机构,所述可折叠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水滴形滑动杆、折叠轴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上设有第一水滴形通孔,所述水滴形滑动杆滑动设于第一
水滴形通孔内,所述水滴形滑动杆底部设有第三圆形底板,所述第三弹簧套接设于水滴形
滑动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三圆形底板和第一转动座上,所述第二模板上
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上设有第二水滴形
通孔,所述第二模板可通过第二水滴形通孔旋转套接设于折叠轴杆上,当所述第一水滴形
通孔和第二水滴形通孔重合时,所述水滴形滑动杆可插接设于第二水滴形通孔内,所述支
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折叠设于第一模板上用于
对第一模板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折叠设于第二模板上用于对第二模板进行支
撑。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稳定架、第一拉绳、第一椭圆滑动杆、第一轴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滑动设于第三椭圆形通孔内,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底部设有
第一圆形底板,所述第一弹簧套接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
第一圆形底板和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轴杆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顶部,所述第一支撑稳
定架上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支撑稳定架可
通过第一椭圆形通孔旋转套接设于第一轴杆上,当所述第一椭圆形通孔与第三椭圆形通孔
重合时,所述第一椭圆滑动杆可插接设于第一椭圆形通孔内,所述第一拉绳的两端分别设
于第二转动座和第一支撑稳定架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稳定架、第二拉绳、第二椭圆滑动杆、第二轴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四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滑动设于第四椭圆形通孔内,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底部设有
第二圆形底板,所述第二弹簧套接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
第二圆形底板和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轴杆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顶部,所述第二支撑稳
定架上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第二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稳定架可
通过第二椭圆形通孔旋转套接设于第二轴杆上,当所述第二椭圆形通孔与第四椭圆形通孔
重合时,所述第二椭圆滑动杆可插接设于第二椭圆形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通槽,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设于第一转动座,另一端穿过通槽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形底板和第一圆形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踏板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形底板和第二圆形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踏板。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燕尾滑槽,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与燕尾滑槽相配合的燕尾滑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第一复位弹力绳,所述第一复位弹力绳设于第一支撑稳定架上。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二复位弹力绳,所述第二复位弹力绳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上。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稳定架呈直三角形。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稳定架呈直角三角形。
[0015]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 本方案设有可以折叠的可折叠模板和用于对可折叠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通过能够自动展开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可以分别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支
撑,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当需要对该混凝土浇筑
模板进行运输时,也可以通过极其简单、方便的步骤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折叠,在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折叠的同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同步被折叠,大大简化
了展开和折叠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的步骤、提高了该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同时可以缩小该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体积,从而更方便对该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运输。
[0017] 当需要使用该混凝土浇筑模板时,只需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展开,在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支撑稳定架和第二支撑稳定架被同步展开,当将第一模
板和第二模板被展开至同一水平面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相对位置会自动被定,此
时第一支撑稳定架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一模板垂直的状态,同时第一模板和第一支撑稳定架
的相对位置自动被锁定,第二支撑稳定架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二模板垂直的状态,同时第二
模板和第二支撑稳定架的相对位置自动被锁定,而无需人为进行单独的锁定操作,更加节
省人力和时间。
[0018] 根据所需建筑混凝土的尺寸需求,可以将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浇筑模板拼接在一起,在进行拼接时,只需将相邻两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燕尾滑槽和燕尾滑块配合连接即可
完成拼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5] 图6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6] 图7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7] 图8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其中,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水滴形滑动杆,6、折叠轴杆,7、第三弹簧,8、第三圆形底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一转动座,11、第一水滴形通孔,12、第一固定座,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转动座,15、第二水滴形通孔,16、第二固定座,17、第一支撑稳定架,18、第一拉绳,19、第一椭圆滑动杆,20、第一轴杆,21、第一弹簧,22、第一连接座,23、第一椭圆形通孔,24、第三椭圆形通孔,25、第一圆形底板,26、第二支撑稳定架,27、第二拉绳,28、第二椭圆滑动杆,29、第二轴杆,30、第二弹簧,31、第二连接座,32、第二椭圆形通孔,33、第四椭圆形通孔,34、第二圆形底板,35、通槽,36、第一连接踏板,37、第二连接踏板,38、燕尾滑槽,39、燕尾滑块,40、第一复位弹力绳,41、第二复位弹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5]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可折叠模板和设于可折叠模板上的支撑机构,可折叠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水滴形滑动杆5、折叠轴杆6和第三弹簧7,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上设有第一转动座
10,第一转动座10上设有第一水滴形通孔11,水滴形滑动杆5滑动设于第一水滴形通孔11
内,水滴形滑动杆5底部设有第三圆形底板8,第三弹簧7套接设于水滴形滑动杆5上,第三弹簧7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三圆形底板8和第一转动座10上,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3上设有第二转动座14,第二转动座14上设有第二水滴形通孔15,第二模板2可通过第二水滴形通孔15旋转套接设于折叠轴杆6上,当第一水滴形通孔11和第二水滴形通孔
15重合时,水滴形滑动杆5可插接设于第二水滴形通孔15内,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3
和第二支撑组件4,第一支撑组件3可折叠设于第一模板1上用于对第一模板1进行支撑,第
二支撑组件4可折叠设于第二模板2上用于对第二模板2进行支撑;第一模板1上设有燕尾滑
槽38,第二模板2上设有与燕尾滑槽38相配合的燕尾滑块39。
[0036] 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稳定架17、第一拉绳18、第一椭圆滑动杆19、第一轴杆20和第一弹簧21,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座12,第一固定座12上设有第三椭圆形通孔
24,第一椭圆滑动杆19滑动设于第三椭圆形通孔24内,第一椭圆滑动杆19底部设有第一圆
形底板25,第一弹簧21套接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19上,第一弹簧21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圆
形底板25和第一固定座12上,第一轴杆20设于第一椭圆滑动杆19顶部,第一支撑稳定架17
上设有第一连接座22,第一连接座22上设有第一椭圆形通孔23,第一支撑稳定架17可通过
第一椭圆形通孔23旋转套接设于第一轴杆20上,当第一椭圆形通孔23与第三椭圆形通孔24
重合时,第一椭圆滑动杆19可插接设于第一椭圆形通孔23内,第一拉绳18的两端分别设于
第二转动座14和第一支撑稳定架17上;第三圆形底板8和第一圆形底板25之间连接有第一
连接踏板36;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复位弹力绳40,第一复位弹力绳40设于第一支撑稳定架
17上;第一支撑稳定架17呈直角三角形。
[0037] 第二支撑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稳定架26、第二拉绳27、第二椭圆滑动杆28、第二轴杆29和第二弹簧30,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6上设有第四椭圆形通孔
33,第二椭圆滑动杆28滑动设于第四椭圆形通孔33内,第二椭圆滑动杆28底部设有第二圆
形底板34,第二弹簧30套接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28上,第二弹簧30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二圆
形底板34和第二固定座16上,第二轴杆29设于第二椭圆滑动杆28顶部,第二支撑稳定架26
上设有第二连接座31,第二连接座31上设有第二椭圆形通孔32,第二支撑稳定架26可通过
第二椭圆形通孔32旋转套接设于第二轴杆29上,当第二椭圆形通孔32与第四椭圆形通孔33
重合时,第二椭圆滑动杆28可插接设于第二椭圆形通孔32内,第二固定座16上设有通槽35,第二拉绳27的一端设于第一转动座10,另一端穿过通槽35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26上;第三
圆形底板8和第二圆形底板3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踏板37;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复位弹力
绳41,第二复位弹力绳41设于第二支撑稳定架26上;第二支撑稳定架26呈直角三角形。
[0038] 具体使用时,具体使用时,首先用户需要将该混凝土浇筑模板运输至指定位置,在进行运输时,该混凝土浇筑模板处于折叠状态,在此状态下该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体积更小、长度更短,更方便进行运输。
[0039] 当需要使用该混凝土浇筑模板时,需要将其展开,在将该混凝土浇筑模板展开时,只需转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展开,在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展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拉绳18可以拉动第一支撑稳定架17转动,使得第一支撑稳定架17被逐渐展开,第一复位弹力绳40受拉,通过第二拉绳27可以拉动第二支撑稳定架26转动,使得第二支撑稳定架26被逐渐展开,第二复位弹力绳41受拉。当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被
展开至同一水平面时,此时第一水滴形通孔11和第二水滴形通孔15恰好重合,从而使得水
滴形滑动杆5在第三弹簧7的推动下向上插入第二水滴形通孔15内,由此使得第一模板1和
第二模板2的相对位置被自动锁定,于此同时第一支撑稳定架17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一模板1
垂直的状态,第二支撑稳定架26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二模板2垂直的状态,此时第一椭圆形通孔23与第三椭圆形通孔24恰好重合,第二椭圆形通孔32和第四椭圆形通孔33恰好重合,从
而使得第一椭圆滑动杆19在第一弹簧21的推动下向上插入第一椭圆形通孔23内,第二椭圆
滑动杆28在第二弹簧30的推动下向上插入第二椭圆形通孔32内,由此实现对第一模板1和
第一支撑稳定架17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模板2和第二支撑稳定架26的相对位置进行自动锁
定的技术目的,然后方可将该混凝土浇筑模板投入使用。在使用时,根据所需建筑混凝土的尺寸需求,可以将相应数量被展开的混凝土浇筑模板拼接在一起,在进行拼接时,只需将相邻两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燕尾滑槽38和燕尾滑块39配合连接即可完成拼装,操作更加简单
方便。
[0040] 当需要对该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折叠时,只需脚踩第一连接踏板36或第二连接踏板37,通过第一连接踏板36或第二连接踏板37同时带动第三圆形底板8、第一圆形底板25和第二圆形底板34下移,通过第三圆形底板8、第一圆形底板25和第二圆形底板34分别带动水滴形滑动杆5、第一椭圆滑动杆19和第二椭圆滑动杆28下移,通过水滴形滑动杆5带动折叠
轴杆6下移,使得水滴形滑动杆5从第二水滴形通孔15内移出,而折叠轴杆6被移入第二水滴形通孔15内,此时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方可以折叠轴杆6为轴心发生相对转动,通过第一椭圆滑动杆19带动第一轴杆20下移,使得第一椭圆滑动杆19从第一椭圆形通孔23内移出,
而第一轴杆20被移入第一椭圆形通孔23内,此时第一模板1和第一支撑稳定架17方可以第
一轴杆20为轴心发生相对转动,通过第二椭圆滑动杆28带动第二轴杆29下移,使得第二椭
圆滑动杆28从第二椭圆形通孔32内移出,而第二轴杆29被移入第二椭圆形通孔32内,此时
第二模板2和第二支撑稳定架26方可以第二轴杆29为轴心发生相对转动。此时通过人力转
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折叠,同时通过第一复位弹力绳40
可以拉动第一支撑稳定架17转动,通过第二复位弹力绳41可以拉动第二支撑稳定架26转
动,使得第一支撑稳定架17和第二支撑稳定架26被同步折叠,由此方可完成对该混凝土浇
筑模板的折叠工作,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41] 综上所述,本方案设有可以折叠的可折叠模板和用于对可折叠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通过能够自动展开的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4可以分别对第一模板1和第
二模板2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稳定性和垂直度。当需要对该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运输时,也可以通过极其简单、方便的步骤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折叠,在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折叠的同时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
4同步被折叠,大大简化了展开和折叠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的步骤、提高了该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同时可以缩小该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体积,从而更方便对该混凝土浇
筑模板进行运输。
[0042] 当需要使用该混凝土浇筑模板时,只需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展开,在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支撑稳定架17和第二支撑稳定架26被同步展开,当
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被展开至同一水平面时,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相对位置会自
动被锁定,此时第一支撑稳定架17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一模板1垂直的状态,同时第一模板1
和第一支撑稳定架17的相对位置自动被锁定,第二支撑稳定架26恰好被展开至与第二模板
2垂直的状态,同时第二模板2和第二支撑稳定架26的相对位置自动被锁定,而无需人为进
行单独的锁定操作,更加节省人力和时间。
[0043] 根据所需建筑混凝土的尺寸需求,可以将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浇筑模板拼接在一起,在进行拼接时,只需将相邻两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燕尾滑槽38和燕尾滑块39配合连接
即可完成拼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
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6]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