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860949.4 申请日 2023-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7845733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宁波公路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昊;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针对现有的铺设 泡沫 混凝土 层时,需要不同设备,无法进一步增加 泡沫混凝土 层整体的 稳定性 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设置在路基一侧的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的顶部一体浇筑有 桥台 ,所述桥台的顶部一侧设有 桥梁 ,所述路基 自下而上 依次由抛石 基础 层、防渗土工布、泡沫混凝土层、调平层和路面结构层铺设而成,本发明中,通过该设备能够同时完成混凝土层的填料、匀料以及平铺作业,提高施工效率,且降低施工设备的使用成本,另外在在铺设混凝土层时,还能够同时铺设 钢 丝网或防渗土工布,用于增加路基整体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一侧的混凝土桩(2),所述混凝土桩(2)的顶部一体浇筑有桥台(3),所述桥台(3)的顶部一侧设有桥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自下而上依次由抛石基础层(1)、防渗土工布(5)、泡沫混凝土层(6)、调平层(8)和路面结构层(11)铺设而成,所述调平层(8)的顶部一侧铺设有桥头搭板(9),且路面结构层(11)铺设在桥头搭板(9)的顶部,所述路基的两侧均填筑有宕渣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层(6)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多层丝网(7),所述桥台(3)远离桥梁(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10),所述凸块(10)用于对桥头搭板(9)进行支撑,且凸块(10)的一侧延伸至调平层(8)内。
3.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用于铺设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桥头路基结构中的泡沫混凝土层(6)和钢丝网(7),包括外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4),所述外壳(1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斗(38),所述外壳(13)的顶部一侧焊接垫块(51),且垫块(51)用于对混凝土搅拌箱(42)进行支撑,所述外壳(13)的一侧焊接有牵引连接块(52),且牵引连接块(52)用于与外部的驱动设备相连接,所述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轴(49),所述外壳(13)内设有三个,位于右侧的所述驱动轴(49)的外壁固定套设一个防滑轮(50),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轴(49)的外壁固定套设两个防滑轮(50),通过三个防滑轮(50)的排布能够增加外壳(13)的稳定性
铺平结构,设置在升降板(14)的一侧,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铺平;
填筑结构,设置在外壳(13)的顶部,用于逐步在路基上填筑混凝土,且混凝土填筑较为平缓;
控制结构,设置在外壳(13)内,用于控制混凝土铺平的厚度,且控制结构不但能够控制填筑结构运行,还能够控制铺平结构铺设混凝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平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板(14)一侧的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外壳(13)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板(16),且滑动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分别与外壳(13)的两侧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4)内转动贯穿有多个第一转轴(21),多个所述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转轴(2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磨平盘(22),且磨平盘(22)用于将摊平的混凝土铺平,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连接板(15)的顶部通过基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转动轴(2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平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滑动板(16)顶部的基板(26),所述基板(26)内转动贯穿有两个第二转轴(30),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0)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链轮(3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链轮(31)之间通过链条(32)传动连接,所述基板(2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4),所述第三转轴(34)与转动轴(23)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链轮(35),且第二链轮(35)与其中一个链条(32)相配合,两个所述链条(3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拨杆(33),所述滑动板(16)内设有两个矩形孔(27),且两个矩形孔(27)位于基板(26)的两侧,两个所述矩形孔(27)内均滑动连接有摊料板(28),且摊料板(28)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摊平,两个所述摊料板(28)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29),且固定框(29)与拨杆(3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结构包括通过基座转动连接在外壳(13)顶部的底座(44),且底座(44)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4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搅拌箱(42)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排料软管(43),且排料软管(43)用于将混凝土搅拌箱(42)内的混凝土排向出料斗(38)内,所述出料斗(38)内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39),所述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37),所述第四转轴(37)与第五转轴(39)的一端均转动延伸至外壳(13)的外侧并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39)的外壁固定有排料辊(40),且排料辊(40)的底部延伸至出料斗(38)的下方,所述出料斗(3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刮板(41),且刮板(41)用于将排料辊(40)外壁残留的混凝土刮除,且钢丝网(7)绕设在第四转轴(37)的外壁,所述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导辊(36),且导辊(36)用于对钢丝网(7)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3)内的顶板(18)和底板(17),且顶板(18)与底板(17)分别位于连接板(15)的上方与下方,所述顶板(18)与底板(17)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且螺纹杆(19)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板(15),所述顶板(1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20),且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9)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3)的顶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46),所述滑动杆(46)的顶端延伸至外壳(13)的上方并转动连接有弧形板(45),且弧形板(45)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4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6)的一侧设有多个绳索(48),且绳索(48)的底端与连接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3)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7),且转动杆(47)用于对绳索(48)进行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拨杆(33)位于其中一个所述链条(32)的一侧底部,另一个所述拨杆(33)位于另一个所述链条(32)的一侧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套(55),且排料软管(43)的一端贯穿限位套(55),通过限位套(55)能够对排料软管(43)进行限位,所述外壳(13)内转动贯穿有圆杆(53),且圆杆(53)的底端滑动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内,所述圆杆(53)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弧形凸板(54)。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书1‑9任意一项所述的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建造桥头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牵引连接块(52)将外壳(13)与外界的驱动设备相连接,外界的驱动设备带动外壳(13)移动至需要铺设的位置,此前路基已经初步浇筑有混凝土,通过驱动电机(20)驱动螺纹杆(19)转动,螺纹杆(19)带动升降板(14)、滑动板(16)、连接板(15)下移,此时磨平盘(22)与摊料板(28)下降至需要铺设混凝土层的层高位置,同时顶板(18)通过绳索(48)拉动滑动杆(46)和弧形板(45)上移,弧形板(45)推动混凝土搅拌箱(42)转动,混凝土搅拌箱(42)呈现倾斜状态;
S2、在外壳(13)移动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23)转动,转动轴(23)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第三转轴(34)转动,第三转轴(34)通过第二链轮(35)驱动链条(32)和第二转轴(30)、第一链轮(31)转动,此时两个链条(32)同时转动,链条(32)通过拨杆(33)与固定框(29)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28)沿着矩形孔(27)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33)分别在两个链条(32)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28)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28)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初步摊平;
S3、同时转动轴(23)通过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的配合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且多个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因此多个磨平盘(22)同时转动,多个磨平盘(22)能够将初步摊平的混凝土磨平;
S4、将第四转轴(37)上绕设的钢丝网(7)固定在路基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第五转轴(39)和排料辊(40)转动,且第五转轴(39)与第四转轴(37)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且第四转轴(37)转动时,在导辊(36)的引导下能够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40)转动能够将出料斗(38)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7)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7)平铺在混凝土中;
S5、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时,第一转轴(21)带动圆杆(53)转动,圆杆(53)通过弧形凸板(54)能够拨动排料软管(43)晃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桥台和路基之间刚度相差大而产生较大的沉降差异引起车辆行驶颠簸形成桥头跳车的现象。桥头跳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同时跳车产生的冲击载荷对桥台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减缓桥头跳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一直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比较重要。
[0003]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桥头路基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0004] 1、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桥头路基施工时,尤其是在铺设泡沫混凝土层时,需要不同设备分别进行填料、匀料以及平铺,设备使用较多,增加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效率;
[0005] 2、在铺设泡沫混凝土层时,无法进一步增加泡沫混凝土层整体的稳定性,导致泡沫混凝土层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0006]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文件提出了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铺设泡沫混凝土层时,需要不同设备,无法进一步增加泡沫混凝土层整体的稳定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及其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一侧的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的顶部一体浇筑有桥台,所述桥台的顶部一侧设有桥梁,所述路基自下而上依次由抛石基础层、防渗土工布、泡沫混凝土层、调平层和路面结构层铺设而成,所述调平层的顶部一侧铺设有桥头搭板,且路面结构层铺设在桥头搭板的顶部,所述路基的两侧均填筑有宕渣层。
[001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泡沫混凝土层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多层丝网,所述桥台远离桥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凸块用于对桥头搭板进行支撑,且凸块的一侧延伸至调平层内;在泡沫混凝土层内铺设多层钢丝网,能够增加泡沫混凝土层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泡沫混凝土层出现断裂分离现象,通过凸块对桥头搭板的支撑,能够避免桥头搭板出现沉降现象。
[0011] 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用于铺设上述一种桥头路基结构中的泡沫混凝土层和钢丝网,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斗,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焊接垫块,且垫块用于对混凝土搅拌箱进行支撑,所述外壳的一侧焊接有牵引连接块,且牵引连接块用于与外部的驱动设备相连接,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轴,所述外壳内设有三个,位于右侧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一个防滑轮,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两个防滑轮,通过三个防滑轮的排布能够增加外壳的稳定性;
[0012] 铺平结构,设置在升降板的一侧,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铺平;
[0013] 填筑结构,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用于逐步在路基上填筑混凝土,且混凝土填筑较为平缓;
[0014] 控制结构,设置在外壳内,用于控制混凝土铺平的厚度,且控制结构不但能够控制填筑结构运行,还能够控制铺平结构铺设混凝土的厚度。
[001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铺平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板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分别与外壳的两侧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内转动贯穿有多个第一转轴,多个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磨平盘,且磨平盘用于将摊平的混凝土铺平,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通过基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转动,且多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因此多个磨平盘同时转动,多个磨平盘能够将初步摊平的混凝土磨平。
[0016]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铺平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滑动板顶部的基板,所述基板内转动贯穿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链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基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转动轴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链轮,且第二链轮与其中一个链条相配合,两个所述链条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拨杆,所述滑动板内设有两个矩形孔,且两个矩形孔位于基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矩形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摊料板,且摊料板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摊平,两个所述摊料板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与拨杆相配合;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通过第二链轮驱动链条和第二转轴、第一链轮转动,此时两个链条同时转动,链条通过拨杆与固定框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沿着矩形孔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分别在两个链条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初步摊平,便于后期将混凝土磨平并铺设钢丝网。
[001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筑结构包括通过基座转动连接在外壳顶部的底座,且底座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搅拌箱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排料软管,且排料软管用于将混凝土搅拌箱内的混凝土排向出料斗内,所述出料斗内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与第五转轴的一端均转动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并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的外壁固定有排料辊,且排料辊的底部延伸至出料斗的下方,所述出料斗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刮板,且刮板用于将排料辊外壁残留的混凝土刮除,且钢丝网绕设在第四转轴的外壁,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导辊,且导辊用于对钢丝网进行导向;将第四转轴上绕设的钢丝网固定在路基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第五转轴和排料辊转动,且第五转轴与第四转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且第四转轴转动时,在导辊的引导下能够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转动能够将出料斗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平铺在混凝土中,避免钢丝网出现曲折现象,此外,该设备不但能够用于铺设钢丝网,还能够用于铺设防渗土工布。
[0018]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内的顶板和底板,且顶板与底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方与下方,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外壳的上方并转动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绳索,且绳索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用于对绳索进行引导;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升降板、滑动板、连接板下移,此时磨平盘与摊料板下降至需要铺设混凝土层的层高位置,用于控制铺设混泥土的厚度,同时顶板通过绳索拉动滑动杆和弧形板上移,弧形板推动混凝土搅拌箱转动,混凝土搅拌箱呈现倾斜状态,便于将混凝土搅拌箱内的混凝土排入出料斗内。
[001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所述拨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链条的一侧底部,另一个所述拨杆位于另一个所述链条的一侧顶部;通过两个拨杆设置的位置交错排布,进而在链条运行时,能够通过拨杆控制两个摊料板交替移动,进而能够快速将填筑的混凝土快速摊平。
[00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套,且排料软管的一端贯穿限位套,通过限位套能够对排料软管进行限位,所述外壳内转动贯穿有圆杆,且圆杆的底端滑动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转轴内,所述圆杆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弧形凸板;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转动时,第一转轴带动圆杆转动,圆杆通过弧形凸板能够拨动排料软管晃动,避免排料软管内的混凝土出现堵塞。
[0021] 本申请中,一种桥头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 S1、通过牵引连接块将外壳与外界的驱动设备相连接(外壁的驱动设备可以是货车、拖车等设备),外界的驱动设备带动外壳移动至需要铺设的位置,此前路基已经初步浇筑有混凝土,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升降板、滑动板、连接板下移,此时磨平盘与摊料板下降至需要铺设混凝土层的层高位置,同时顶板通过绳索拉动滑动杆和弧形板上移,弧形板推动混凝土搅拌箱转动,混凝土搅拌箱呈现倾斜状态,便于将混凝土搅拌箱内的混凝土排入出料斗内;
[0023] S2、在外壳移动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图中电机并未画出),转动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通过第二链轮驱动链条和第二转轴、第一链轮转动,此时两个链条同时转动,链条通过拨杆与固定框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沿着矩形孔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分别在两个链条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初步摊平,便于后期将混凝土磨平并铺设钢丝网;
[0024] S3、同时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转动,且多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因此多个磨平盘同时转动,多个磨平盘能够将初步摊平的混凝土磨平;
[0025] S4、将第四转轴上绕设的钢丝网固定在路基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第五转轴和排料辊转动(图中电机并未画出),且第五转轴与第四转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且第四转轴转动时,在导辊的引导下能够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转动能够将出料斗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平铺在混凝土中,避免钢丝网出现曲折现象,此外,该设备不但能够用于铺设钢丝网,还能够用于铺设防渗土工布;
[0026] S5、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转动时,第一转轴带动圆杆转动,圆杆通过弧形凸板能够拨动排料软管晃动,避免排料软管内的混凝土出现堵塞。
[0027] 本发明中,所述泡沫混凝土层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多层钢丝网;在泡沫混凝土层内铺设多层钢丝网,能够增加泡沫混凝土层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泡沫混凝土层出现断裂分离现象,通过凸块对桥头搭板的支撑,能够避免桥头搭板出现沉降现象;
[0028] 本发明中,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连接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与混凝土搅拌箱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连接板的顶部之间通过多个绳索相连接;螺纹杆带动升降板、滑动板下移,用于控制铺设混泥土的厚度,同时顶板通过绳索拉动滑动杆上移,使混凝土搅拌箱呈现倾斜状态,便于将混凝土搅拌箱内的混凝土排入出料斗内,能够同时控制填筑结构运行以及混凝土铺设的厚度;
[0029] 本发明中,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外壁固定有排料辊,且钢丝网绕设在第四转轴的外壁,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导辊;第五转轴与第四转轴同步转动,导辊能够将钢丝网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转动能够将出料斗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平铺在混凝土中,避免钢丝网出现曲折现象,进而能够保证后期的泡沫混凝土层整体的稳定性以及连接性;
[0030] 本发明中,两个所述链条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拨杆,两个所述矩形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摊料板,两个所述摊料板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两个链条同时转动,链条通过拨杆与固定框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沿着矩形孔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分别在两个链条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快速摊平,便于后期将混凝土磨平并铺设钢丝网。
[0031] 本发明中,通过该设备能够同时完成混凝土层的填料、匀料以及平铺作业,提高施工效率,且降低施工设备的使用成本,另外在在铺设混凝土层时,还能够同时铺设钢丝网或防渗土工布,用于增加路基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结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第一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升降板、连接板和滑动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固定框、拨杆和第二转轴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运的出料斗与排料辊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混凝土搅拌箱与底座、防渗土工布的三维剖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的圆杆和弧形凸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1、抛石基础层;2、混凝土桩;3、桥台;4、桥梁;5、防渗土工布;6、泡沫混凝土层;7、钢丝网;8、调平层;9、桥头搭板;10、凸块;11、路面结构层;12、宕渣层;13、外壳;14、升降板;15、连接板;16、滑动板;17、底板;18、顶板;19、螺纹杆;20、驱动电机;21、第一转轴;22、磨平盘;23、转动轴;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基板;27、矩形孔;28、摊料板;
29、固定框;30、第二转轴;31、第一链轮;32、链条;33、拨杆;34、第三转轴;35、第二链轮;36、导辊;37、第四转轴;38、出料斗;39、第五转轴;40、排料辊;41、刮板;42、混凝土搅拌箱;43、排料软管;44、底座;45、弧形板;46、滑动杆;47、转动杆;48、绳索;49、驱动轴;50、防滑轮;
51、垫块;52、牵引连接块;53、圆杆;54、弧形凸板;55、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5] 实施例1
[0046] 参照图1‑图2,一种桥头路基结构,其运用在公路工程领域内,包括设置在路基一侧的混凝土桩2,混凝土桩2的顶部一体浇筑有桥台3,桥台3的顶部一侧设有桥梁4,路基自下而上依次由抛石基础层1、防渗土工布5、泡沫混凝土层6、调平层8和路面结构层11铺设而成,调平层8的顶部一侧铺设有桥头搭板9,且路面结构层11铺设在桥头搭板9的顶部,路基的两侧均填筑有宕渣层12。
[0047] 参照图1‑图2,泡沫混凝土层6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多层钢丝网7,桥台3远离桥梁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凸块10,凸块10用于对桥头搭板9进行支撑,且凸块10的一侧延伸至调平层8内;在泡沫混凝土层6内铺设多层钢丝网7,能够增加泡沫混凝土层6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泡沫混凝土层6出现断裂分离现象,通过凸块10对桥头搭板9的支撑,能够避免桥头搭板9出现沉降现象。
[0048] 参照图3‑图9,一种桥头路基施工设备,其运用在公路工程领域内,用于铺设上述桥头路基结构中的泡沫混凝土层6和钢丝网7,包括外壳13,外壳13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4,外壳1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斗38,外壳1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垫块51,且垫块51用于对混凝土搅拌箱42进行支撑,外壳13的一侧焊接有牵引连接块52,且牵引连接块52用于与外部的驱动设备相连接,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轴49,外壳13内设有三个,位于右侧的驱动轴49的外壁固定套设一个防滑轮50,位于左侧的驱动轴49的外壁固定套设两个防滑轮50,通过三个防滑轮50的排布能够增加外壳13的稳定性。
[0049] 参照图5和图6,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板14一侧的铺平结构,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铺平;铺平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板14一侧的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外壳13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板16,且滑动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分别与外壳13的两侧外壁滑动连接,升降板14内转动贯穿有多个第一转轴21,多个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多个第一转轴2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磨平盘22,且磨平盘22用于将摊平的混凝土铺平,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4,连接板15的顶部通过基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转动轴23通过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的配合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且多个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因此多个磨平盘22同时转动,多个磨平盘22能够将初步摊平的混凝土磨平。
[0050] 参照图5‑图7,铺平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滑动板16顶部的基板26,基板26内转动贯穿有两个第二转轴30,两个第二转轴30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链轮3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链轮31之间通过链条32传动连接,基板2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4,第三转轴34与转动轴23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三转轴3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链轮35,且第二链轮35与其中一个链条32相配合,两个链条3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拨杆33,滑动板16内设有两个矩形孔27,且两个矩形孔27位于基板26的两侧,两个矩形孔27内均滑动连接有摊料板28,且摊料板28用于将填筑的混凝土摊平,两个摊料板28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29,且固定框29与拨杆33相配合;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23转动,转动轴23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第三转轴34转动,第三转轴34通过第二链轮35驱动链条32和第二转轴30、第一链轮31转动,此时两个链条32同时转动,链条32通过拨杆33与固定框29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28沿着矩形孔27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33分别在两个链条32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28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28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初步摊平,便于后期将混凝土磨平并铺设钢丝网7。
[0051] 参照图7,其中一个拨杆33位于其中一个链条32的一侧底部,另一个拨杆33位于另一个链条32的一侧顶部;通过两个拨杆33设置的位置交错排布,进而在链条32运行时,能够通过拨杆33控制两个摊料板28交替移动,进而能够快速将填筑的混凝土快速摊平。
[0052] 参照图3、图5、图8和图9,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3顶部的填筑结构,用于逐步在路基上填筑混凝土,且混凝土填筑较为平缓;填筑结构包括通过基座转动连接在外壳13顶部的底座44,且底座44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4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混凝土搅拌箱42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排料软管43,且排料软管43用于将混凝土搅拌箱42内的混凝土排向出料斗38内,出料斗38内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39,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37,第四转轴37与第五转轴39的一端均转动延伸至外壳13的外侧并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五转轴39的外壁固定有排料辊40,且排料辊40的底部延伸至出料斗38的下方,出料斗3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刮板41,且刮板41用于将排料辊40外壁残留的混凝土刮除,且钢丝网7绕设在第四转轴37的外壁,外壳13内转动连接有导辊36,且导辊36用于对钢丝网7进行导向;将第四转轴37上绕设的钢丝网7固定在路基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第五转轴39和排料辊40转动(图中电机并未画出),且第五转轴39与第四转轴37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且第四转轴37转动时,在导辊36的引导下能够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40转动能够将出料斗38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7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7平铺在混凝土中,避免钢丝网7出现曲折现象,此外,该设备不但能够用于铺设钢丝网7,还能够用于铺设防渗土工布5。
[0053] 参照图5、图6和图9,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3内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混凝土铺平的厚度,且控制结构不但能够控制填筑结构运行,还能够控制铺平结构铺设混凝土的厚度;控制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3内的顶板18和底板17,且顶板18与底板17分别位于连接板15的上方与下方,顶板18与底板17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且螺纹杆19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板15,顶板1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20,且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9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外壳13的顶部滑动贯穿有滑动杆46,滑动杆46的顶端延伸至外壳13的上方并转动连接有弧形板45,且弧形板45的顶部与混凝土搅拌箱42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杆46的一侧设有多个绳索48,且绳索48的底端与连接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外壳13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7,且转动杆47用于对绳索48进行引导;通过驱动电机20驱动螺纹杆19转动,螺纹杆19带动升降板14、滑动板16、连接板15下移,此时磨平盘22与摊料板28下降至需要铺设混凝土层的层高位置,用于控制铺设混泥土的厚度,同时顶板18通过绳索48拉动滑动杆46和弧形板45上移,弧形板45推动混凝土搅拌箱42转动,混凝土搅拌箱42呈现倾斜状态,便于将混凝土搅拌箱42内的混凝土排入出料斗38内。
[0054] 该设备铺设的混凝土为泡沫混凝土。
[0055] 实施例2
[0056] 参考图10和图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外壳1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套55,且排料软管43的一端贯穿限位套55,通过限位套55能够对排料软管43进行限位,外壳13内转动贯穿有圆杆53,且圆杆53的底端滑动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内,圆杆53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弧形凸板54;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时,第一转轴21带动圆杆53转动,圆杆53通过弧形凸板54能够拨动排料软管43晃动,避免排料软管43内的混凝土出现堵塞。
[0057] 一种桥头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S1、通过牵引连接块52将外壳13与外界的驱动设备相连接(外壁的驱动设备可以是货车、拖车等设备),外界的驱动设备带动外壳13移动至需要铺设的位置,此前路基已经初步浇筑有混凝土,通过驱动电机20驱动螺纹杆19转动,螺纹杆19带动升降板14、滑动板16、连接板15下移,此时磨平盘22与摊料板28下降至需要铺设混凝土层的层高位置,同时顶板18通过绳索48拉动滑动杆46和弧形板45上移,弧形板45推动混凝土搅拌箱42转动,混凝土搅拌箱42呈现倾斜状态,便于将混凝土搅拌箱42内的混凝土排入出料斗38内;
[0059] S2、在外壳13移动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23转动(图中电机并未画出),转动轴23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第三转轴34转动,第三转轴34通过第二链轮35驱动链条32和第二转轴30、第一链轮31转动,此时两个链条32同时转动,链条32通过拨杆33与固定框29的配合能够带动摊料板28沿着矩形孔27的轨迹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拨杆33分别在两个链条32一侧的上下两个位置,因此两个摊料板28交替往复移动,摊料板28能够将路基上堆积的混凝土初步摊平,便于后期将混凝土磨平并铺设钢丝网7;
[0060] S3、同时转动轴23通过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的配合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且多个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因此多个磨平盘22同时转动,多个磨平盘22能够将初步摊平的混凝土磨平;
[0061] S4、将第四转轴37上绕设的钢丝网7固定在路基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第五转轴39和排料辊40转动(图中电机并未画出),且第五转轴39与第四转轴37通过同步轮、同步带传动连接,且第四转轴37转动时,在导辊36的引导下能够平铺在摊平的混凝土层顶部,排料辊40转动能够将出料斗38内的混凝土向下排出,且混凝土刚好位于铺设好的钢丝网7上,进而能够使钢丝网7平铺在混凝土中,避免钢丝网7出现曲折现象,此外,该设备不但能够用于铺设钢丝网7,还能够用于铺设防渗土工布5;
[0062] S5、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1转动时,第一转轴21带动圆杆53转动,圆杆53通过弧形凸板54能够拨动排料软管43晃动,避免排料软管43内的混凝土出现堵塞。
[0063]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驱动电机20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