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

申请号 CN202110609418.2 申请日 2021-06-01 公开(公告)号 CN113529552B 公开(公告)日 2022-12-13
申请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国权; 鲁启腾; 侯利宗;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其包括载体结构、搅拌仓和 搅拌机 构;载体结构设有排料槽;搅拌仓连接于载体结构,搅拌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搅拌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的排料口;搅拌机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容纳腔内,并用于对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且在搅拌机构的活动路径上,搅拌机构用于控制排料口的开合大小。在本 实施例 的修复装置中,通过设置与搅拌仓配合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不仅可以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并且同时可以对排料口的开合大小进行控制,以控制排料速率,本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结构,设有排料槽;
搅拌仓,连接于所述载体结构,所述搅拌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排料口;以及
搅拌机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且在所述搅拌机构的活动路径上,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排料口的开合大小;
移动组件,设于所述载体结构的底部,并用于带动所述载体结构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驱动件和压紧轮,所述驱动轮连接于具有旋转驱动功能的驱动元件,所述履带套设于驱动轮的外侧,所述压紧轮通过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载体结构的底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轮朝靠近或远离路面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压紧轮与所述履带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包括仓体、顶盖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仓体内,所述排料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下侧,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仓体,并用于封盖所述容纳腔,所述搅拌机构连接于所述顶盖;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仓体,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环绕所述仓体设置,且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与所述仓体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仓体与所述保护罩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环绕所述仓体的外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螺旋形加热件,并盘绕所述仓体的外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件和旋转驱动件,所述搅拌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顶盖,且所述旋转驱动件动连接于所述搅拌件;
所述搅拌件远离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相接的导料面和密封面,所述导料面自所述密封面朝远离所述搅拌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在所述搅拌件的旋转路径上,所述密封面用于控制所述排料口的开合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连接轴部以及至少一个的搅拌部,所述连接轴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件,所述密封面和所述导料面设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另一端,所述搅拌部凸设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包括基板本体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基板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排料槽贯穿设于所述基板本体上;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压实机构连接于所述基板本体,且在所述载体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压实机构设于所述排料槽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还包括刮板,所述基板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刮板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于所述排料槽,且所述导流槽沿所述载体结构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刮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槽的顶壁,且自所述顶壁朝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倾斜。

说明书全文

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路基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用挖土或填土的方式形成的土工结构。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列车或行车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并承受轨道、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并向其扩散,对于纵断面而言,路基必须保证线所需的高度;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以形成完整贯通的线路,路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以及自身结构的问题容易出现损坏,这时就需要对路基进行维修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正常使用。
[0003] 维修现有公路养护路基的缺点在于:其一,在现有的公路养护用的路基修复中,大部分仍采用人工补修,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同时补修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多人合作,补修效率较低,影响公路正常通行;其二,在现有路基修复装置进行填补时,填料无法进行充分的搅拌,影响路基修复后的效果,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控制对下部填料的用量,很容易造成填料的浪费。
[0004]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修复装置,以改变现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用于解决传统路面修复作业中,操作不便,以及修复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包括:
[0007] 载体结构,设有排料槽;
[0008] 搅拌仓,连接于所述载体结构,所述搅拌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排料口;以及
[0009] 搅拌机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且在所述搅拌机构的活动路径上,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排料口的开合大小。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搅拌仓包括仓体、顶盖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仓体内,所述排料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下侧,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仓体,并用于封盖所述容纳腔,所述搅拌机构连接于所述顶盖;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仓体,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环绕所述仓体设置,且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与所述仓体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仓体与所述保护罩之间。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件环绕所述仓体的外壁设置。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为螺旋形加热件,并盘绕所述仓体的外壁设置。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件和旋转驱动件,所述搅拌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顶盖,且所述旋转驱动件动连接于所述搅拌件;
[0015] 所述搅拌件远离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相接的导料面和密封面,所述导料面自所述密封面朝远离所述搅拌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在所述搅拌件的旋转路径上,所述密封面用于控制所述排料口的开合大小。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搅拌件包括连接轴部以及至少一个的搅拌部,所述连接轴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件,所述密封面和所述导料面设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另一端,所述搅拌部凸设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外壁上。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载体结构的底部,并用于带动所述载体结构移动。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结构包括基板本体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基板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排料槽贯穿设于所述基板本体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压实机构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压实机构连接于所述基板本体,且在所述载体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压实机构设于所述排料槽的后侧。
[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结构还包括刮板,所述基板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刮板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于所述排料槽,且所述导流槽沿所述载体结构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刮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槽的顶壁,且自所述顶壁朝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倾斜。
[0020]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时,将修复物料置入搅拌仓的容纳腔中,之后即可沿路面移动本修复装置,通过启动搅拌机构即可对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搅拌机构同时可以对搅拌仓的排料口的开合大小进行控制,以控制物料自排料槽排出的速度,从而满足修复需求,修复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路面修复效率得以提高。
[0022] 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中,通过设置与搅拌仓配合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不仅可以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并且同时可以对排料口的开合大小进行控制,以控制排料速率,本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 其中: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修复装置的轴侧视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修复装置在另一视的轴侧视图;
[0027]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0029] 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0030] 图6是图5中局部C的放大视图;
[0031]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搅拌仓和搅拌机构的爆炸视图;
[0032]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清障件的轴侧视图;
[0033] 图中:
[0034] 10、修复装置;100、载体结构;110、基板;111、基板本体;1111、排料槽;1112、导流槽;112、延伸部;1121、安装槽;113、连接架;120、清障件;121、清障齿;122、阻挡部;130、刮板;140、把手;200、搅拌机构;210、搅拌件;211、搅拌部;212、连接轴部;2121、导料面;2122、密封面;220、旋转驱动件;300、移动组件;310、压实机构;311、履带;312、驱动轮;313、驱动件;314、压紧轮;320、移动轮;400、搅拌仓;410、顶盖;411、进料口;420、仓体;421、容纳腔;422、排料口;430、加热组件;431、加热件;432、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路基的修复装置10,其可用于修复例如路面、路基等,修复装置10包括载体结构100、搅拌机构200以及搅拌仓400;载体结构100设有排料槽1111;搅拌仓400连接于载体结构100,搅拌仓400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21,且搅拌仓40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421的排料口422;搅拌机构200至少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容纳腔421内,并用于对容纳腔4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且在搅拌机构200的活动路径上,搅拌机构200用于控制排料口422的开合大小。
[0037]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时,将修复物料置入搅拌仓400的容纳腔421中,之后即可沿路面移动本修复装置10,通过启动搅拌机构200即可对容纳腔4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搅拌机构200同时可以对搅拌仓400的排料口422的开合大小进行控制,以控制物料自排料槽1111排出的速度,从而满足修复需求,修复装置10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路面修复效率得以提高。
[0038] 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中,通过设置与搅拌仓400配合的搅拌机构200,搅拌机构200不仅可以对搅拌仓40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并且同时可以对排料口422的开合大小进行控制,以控制排料速率,本修复装置10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0039] 具体地,参阅图1和图5所示,搅拌仓400包括仓体420、顶盖410和加热组件430,容纳腔421设于仓体420内,排料口422位于仓体420的下侧,顶盖410可拆卸连接于仓体420,并用于封盖容纳腔421,搅拌机构200连接于顶盖410;加热组件430连接于仓体420,并用于对容纳腔42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0040] 在本实施例中,顶盖410开设有进料口411,在所述顶盖410封盖所述容纳腔421时,进料口411连通于容纳腔421,且物料能够自进料口411进入容纳腔421中。
[0041]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时,将物料自进料口411注入容纳腔421内,通过启动加热组件430以对仓体42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操作,从而提高容纳腔421内物料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具体地,载体结构100还包括基板110和连接架113,排料槽1111设于基板110上,连接架113的底部连接于基板110,且连接架113连接于仓体420的外壁,以用于支撑仓体420,并使仓体420的排料口422对应于基板110的排料槽1111。
[0042] 参阅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30包括加热件431和保护罩432,保护罩432环绕仓体420设置,且保护罩432的内壁与仓体420的外壁间隔设置,加热件431设于仓体
420与保护罩432之间。
[0043] 由此设置,当加热件431启动并对仓体420内进行加热时,保护罩432可以对加热件431进行隔离,以避免作业人员由于误接触仓体420和/或保护罩432而对人员造成伤害;具体地,保护罩432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隔热层,以使保护罩432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432还可以开设有通孔,以用于在加热件431关闭时提高加热件431的散热效果。
[0044] 具体地,参阅图5和图7所示,加热件431环绕仓体420的外壁设置。
[0045] 由此设置,可以提高加热件431与仓体420的接触面积,在使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效率的前提下,可以使搅拌仓400具有紧凑的结构,便于安装和布置。
[0046]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加热件431为螺旋形加热件431,并盘绕仓体420的外壁设置。
[0047]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仓体420和保护罩432大致为漏斗状,并且加热件431沿仓体420的外壁盘绕,在不增加搅拌仓400的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提高加热件431与仓体42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431也可以设置为U型结构,并包绕仓体420的外壁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0048] 参阅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200包括搅拌件210和旋转驱动件220,搅拌件210容置于容纳腔421内;旋转驱动件220连接于顶盖410,且旋转驱动件220动力连接于搅拌件210。
[0049]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时,可以通过拆除顶盖410以打开容纳腔421,并将搅拌机构200自容纳腔421内抽出,便于仓体420内的清洁或是修复装置10的装配。
[0050] 具体地,参阅图7所示,搅拌件210远离旋转驱动件220的一端设有相接的导料面2121和密封面2122,导料面2121自密封面2122朝远离搅拌件21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在搅拌件210的旋转路径上,密封面2122用于控制排料口422的开合大小。
[0051] 由此设置,当搅拌件210旋转至密封面2122与排料口422重合时,可以对排料口422进行封闭,当搅拌件210旋转至密封面2122与排料口422错开时,可以使仓体420具有最大的排料速度,通过搅拌件210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可以控制排料口422的开合大小,从而实现对排料口422的排料的速度控制;同时,通过设置与搅拌件21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的导料面2121,当物料与导料面2121接触时,导料面2121可以对物料的输出进行导向,以使物料朝向排料口422输送,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避免堵塞容纳腔421。
[0052] 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料口422为半圆形,并且密封面2122也为半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料口422也可以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扇形,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0053]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搅拌件210包括连接轴部212以及至少一个的搅拌部211,连接轴部212的一端连接于旋转驱动件220,密封面2122和导料面2121设于连接轴部
212的另一端,搅拌部211设于连接轴部212的外壁上。
[0054] 优选地,搅拌部21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搅拌部211之间相对间隔,在搅拌件210对容纳腔4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可以提高搅拌部211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搅拌件210的搅拌效果。
[0055]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3所示,修复装置10还包括移动组件300,移动组件300设于载体结构100的底部,并用于带动载体结构100移动。
[0056]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时,载体结构100与路面之间间隔并通过移动组件300支撑,通过设置移动组件300可以带动载体结构100沿路面移动。
[0057]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基板110包括基板本体111和延伸部112,延伸部112连接于基板本体111的一侧,且排料槽1111贯穿设于基板本体111上;移动组件300包括压实机构310和移动轮320,移动轮320活动连接于延伸部112;压实机构310连接于基板本体111,且在载体结构100的移动方向上,压实机构310设于排料槽1111的后侧。
[0058] 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10,当修复装置10沿路面移动时,移动轮320与延伸部11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带动载体结构100移动,自排料口422输出的物料可以通过排料槽
1111铺设在路面上,之后再通过设置在排料槽1111后侧的压实机构310对物料进行压实操作,从而完成修复装置10的修复作业。
[0059] 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所示,延伸部11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移动轮320的安装槽1121,移动轮320可转动地容置于安装槽1121内,并且移动轮320的旋转轴垂直于修复装置10的移动方向。
[0060] 由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修复装置10具有更低的重心,避免在使用修复装置10过程中发生侧翻,以提高修复装置10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可以使载体结构100具有更为紧凑的结构,便于运输和收纳。
[0061]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所示,基板110具有两个延伸部112,且两个延伸部112对称设置在基板本体111的相对两侧,两个延伸部112之间的连线不与修复装置10的移动方向平行。
[0062] 由此设置,位于基板本体111两侧的延伸部112通过安装移动轮320,可以使基板本体111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使修复后的路面保持平整。
[0063] 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压实机构310包括履带311、驱动轮312和压实件,驱动轮312连接于具有旋转驱动功能的驱动元件,履带311套设于驱动轮312的外侧,并能够在驱动轮312的驱动作用下旋转,以实现对排料槽1111排出的物料进行压实操作,压实件可以控制履带311的底面朝靠近或远离路面的方向移动,以调节履带311的压实效果。
[0064] 具体地,参阅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实件包括驱动件313以及压紧轮314,驱动件313连接于基板110,并用于驱动压紧轮314朝靠近或远离路面的方向移动,压紧轮314与履带311滚动接触。
[0065] 使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300时,通过启动驱动件313以调节压紧轮314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并控制履带311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在履带311运行的过程中,压紧轮314与履带311的内侧滚动接触,从而降低履带311与压紧轮314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用效果好。
[0066]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5所示,载体结构100还包括刮板130,基板本体11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刮板130的导流槽1112,导流槽1112连通于排料槽1111,且导流槽1112沿载体结构100的移动方向延伸,刮板130的一端连接于导流槽1112的顶壁,且自顶壁朝远离顶壁的方向倾斜。
[0067] 由此设置,当物料自排料槽1111输出之后,随着修复装置10的移动,物料便相对于载体结构100移动至导流槽1112内,通过设置刮板130可以对导流槽1112内的物料进行刮平操作,之后物料便于压实机构310接触实现压平作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刮板130可以对物料进行预平整操作,从而提高修复装置10的修复效率以及修复平整度,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0068]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8所示,载体结构100还包括清障件120,清障件120设于基板110的前侧,并用于对路面进行清障操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清障件120包括相接的清障齿121和阻挡部122,清障齿121设于清障件120远离基板110的一端,也就是修复装置10的前端,阻挡部122设于清障齿121朝向基板110的一端,且阻挡部122高于清障齿121。
[0069] 由此设置,清障齿121可以对路面的杂物进行清障,并使杂物移动至路面两侧,通过设置阻挡部122可以对杂物进行阻挡,以避免杂物进入排料槽1111。
[0070] 进一步地,参阅图1所示,载体结构100还包括把手140,把手140设于基板110上侧,以便于作业人员操作修复装置10。
[0071]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0上还可以设置防滑层,以提高作业人员与把手14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把手140具有防滑效果,使用效果好。具体地,防滑层可以是橡胶防滑层、胶防滑层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007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