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沟同步浇筑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430316.X 申请日 2020-05-20 公开(公告)号 CN113700117A 公开(公告)日 2021-11-26
申请人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帆; 王涛; 段玉顺; 任化庆; 张同喜; 陈延军; 王鹏; 范先知;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混凝土 道床与 水 沟同步浇筑装置,包括调节杆、水沟模板、横梁、立柱、卧杆、动卡扣及旋转卡扣,调节杆下端连接于水沟模板上端连接于横梁的一端,横梁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于立柱,立柱下端连接于卧杆的端部,卧杆设有棘齿,卧杆设有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动卡扣可滑动连接于卧杆,旋转卡扣铰接于卧杆,卧杆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卡扣卡接 铁 轨的顶杆,顶杆通过 螺纹 连接于卧杆。本发明能够实现与铁轨的高效快速连接,当水沟模板与铁轨之间的距离及相对高度调整完成之后,即可在两个尺寸不改动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旋转卡扣实现与铁轨的 锁 定或脱开。当将卧杆插入或拔出至铁轨的底部时,旋转卡扣处于凹槽的内部,有利于卧杆的插入或拔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1)、水沟模板(3)、横梁(4)、立柱(6)、卧杆(7)、动卡扣(8)及旋转卡扣(9),所述调节杆(1)下端连接于水沟模板(3)上端连接于横梁(4)的一端,所述横梁(4)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于立柱(6),所述立柱(6)下端连接于卧杆(7)的端部,所述卧杆(7)设有棘齿(74),所述卧杆(7)设有与棘齿(74)相匹配的棘爪(81),所述动卡扣(8)可滑动连接于卧杆(7),所述旋转卡扣(9)铰接于卧杆(7),所述卧杆(7)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卡扣(9)卡接轨的顶杆(71),所述顶杆(71)通过螺纹连接于卧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端部设有套接于立柱(6)的套筒(41),所述套筒(41)下端设有手轮螺母(5),所述手轮螺母(5)通过螺纹连接于立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通过上螺母(11)、下螺母(12)连接于横梁(4),所述上螺母(11)、下螺母(12)分别设置于横梁(4)的上端、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通过水平设置的腰形孔(42)连接于调节杆(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螺母(5)与套筒(41)之间还设有耐磨垫圈(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卡扣(8)铰接于棘爪(81),所述动卡扣(8)与棘爪(81)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棘爪(81)连接于棘齿(74)的弹簧(8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71)设置于卧杆(7)的内部,所述顶杆(71)的端部连接旋转卡扣(9),顶杆(7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工具的操作端(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杆(7)的上端还设有用于放置旋转卡扣(9)的凹槽(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的下端通过槽口(13)连接于水沟模板(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卧杆(7)之间还设有加强杆(61)。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沟同步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轨铺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地铁轨道项目基本要求在道床施工过程中道床混凝土与水沟一次浇筑;现有工艺是采用一种固定式模板进行施工,重量大,安装复杂施工工效差,针对区间及车站局部深、宽度不同的道床水沟适用性差,且在一般困难地段道床和水沟线性、深度不能有效调整和控制,致使局部排水困难,在成型后易产生积水,增加施工成本。
[0003] 申请号为“2017106751154”公开了一种新型道床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水沟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由于铁轨的上方通常有行走设备,因此连接杆通常安装在铁轨的下方,并且连接杆需要经常安装、调整,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螺钉进行连接,效率低下,存在支撑杆与铁轨连接不易操作、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解决了不易操作、操作效率低下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水沟模板、横梁、立柱、卧杆、动卡扣及旋转卡扣,调节杆下端连接于水沟模板上端连接于横梁的一端,横梁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于立柱,立柱下端连接于卧杆的端部,卧杆设有棘齿,卧杆设有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动卡扣可滑动连接于卧杆,旋转卡扣铰接于卧杆,卧杆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卡扣卡接铁轨的顶杆,顶杆通过螺纹连接于卧杆。
[0006]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横梁的端部设有套接于立柱的套筒,套筒下端设有手轮螺母,手轮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立柱。
[0007]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调节杆通过上螺母、下螺母连接于横梁,上螺母、下螺母分别设置于横梁的上端、下端。
[0008]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横梁通过水平设置的腰形孔连接于调节杆。
[0009]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手轮螺母与套筒之间还设有耐磨垫圈
[0010]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动卡扣铰接于棘爪,动卡扣与棘爪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棘爪连接于棘齿的弹簧
[0011]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顶杆设置于卧杆的内部,顶杆的端部连接旋转卡扣,顶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工具的操作端。
[0012]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卧杆的上端还设有用于放置旋转卡扣的凹槽。
[0013]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调节杆的下端通过槽口连接于水沟模板。
[0014] 优选,前述的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立柱、卧杆之间还设有加强杆。
[0015]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与铁轨的高效快速连接,当水沟模板与铁轨之间的距离及相对高度调整完成之后,即可在两个尺寸不改动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旋转卡扣实现与铁轨的定或脱开。当将卧杆插入或拔出至铁轨的底部时,旋转卡扣处于凹槽的内部,有利于卧杆的插入或拔出。本发明尤其适合频繁相对于铁轨移动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立柱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调节杆;3-水沟模板;4-横梁;5-手轮螺母;6-立柱;7-卧杆;8-动 卡扣;9-旋转卡扣;11-上螺母;12-下螺母;13-槽口;41-套筒;42-腰形孔;51-耐磨垫圈; 
61-加强杆;71-顶杆;72-操作端;73-凹槽;74-棘齿;81-棘爪;8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床与水沟同步浇筑装置:包括调节杆1、水沟模板3、横梁4、立柱6、卧杆7、动卡扣8及旋转卡扣9,调节杆1下端连接于水沟模板3上端连接于横梁4的一端,横梁4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于立柱6,立柱6下端连接于卧杆7的端部,卧杆7设有棘齿74,卧杆7设有与棘齿74相匹配的棘爪81,动卡扣8可滑动连接于卧杆7,旋转卡扣9铰接于卧杆7,卧杆7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卡扣9卡接铁轨的顶杆71,顶杆71通过螺纹连接于卧杆7。其中,动卡扣8可可滑动连接于卧杆7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
[0019] 优选,顶杆71最好设置于卧杆7的内部,顶杆71的端部连接旋转卡扣9,卧杆7的上端还设有用于放置旋转卡扣9的凹槽73,当松开顶杆71时,旋转卡扣9可收缩至凹槽73的内部,便于卧杆7从铁轨下穿过。在顶杆7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工具的操作端72,操作端72的截面可采用正方形、正六边形,便于与扳手等工具进行连接。
[0020] 具体的:横梁4的端部设有套接于立柱6的套筒41,套筒41下端设有手轮螺母5,手轮螺母5通过螺纹连接于立柱6,在手轮螺母5与套筒41之间还设有耐磨垫圈51,耐磨垫圈51可采用尼龙或聚四氟乙烯等摩擦系数较小的材质。本实施例的立柱6可如图2所示,立柱6的圆弧部分通过螺纹连接于手轮螺母5,平面部分用于起到上下导向的作用,并且使套筒41无法相对于立柱6旋转,达到横梁4平行于卧杆7的目的。
[0021] 调节杆1也可实现与横梁4上下、水平调整,具体结构是:调节杆1通过上螺母11、下螺母12连接于横梁4,上螺母11、下螺母12分别设置于横梁4的上端、下端,横梁4通过水平设置的腰形孔42连接于调节杆1,通过旋转上螺母11、下螺母12实现调节杆1上下的调整。调节杆1沿着腰形孔42水平滑动实现水平位置的调整。
[0022] 动卡扣8铰接于棘爪81,动卡扣8与棘爪81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棘爪81连接于棘齿74的弹簧82。
[0023] 本实施例调节杆1的下端通过槽口13连接于水沟模板3,这样便于调节杆1与水沟模板3的拆卸,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水沟模板3。
[0024] 为了避免立柱6与卧杆7之间发生变形,在两者之间还设有加强杆61。
[0025] 使用时,根据水沟与铁轨之间的距离调整调节杆1与动卡扣8之间的距离及高度,距离调节优先调整动卡扣8,卡扣8在棘爪81与棘齿74的配合下实现锁定。高度调节可通过旋转手轮螺母5及上螺母11、下螺母12的方式实现。高度及距离调节完成之后,操作卧杆7,使卧杆7的端部顶住旋转卡扣9的下端,通过杠杆原理,旋转卡扣9的上端能够卡住铁轨,当需要拆卸本实施例时,只需松开卧杆7,使旋转卡扣9旋转进入至凹槽73即可。
[002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与铁轨的高效快速连接,当水沟模板3与铁轨之间的距离及相对高度调整完成之后,即可在两个尺寸不改动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旋转卡扣9实现与铁轨的锁定或脱开。当将卧杆7插入或拔出至铁轨的底部时,旋转卡扣9处于凹槽73的内部,有利于卧杆7的插入或拔出。本实施例尤其适合频繁相对于铁轨移动的应用场景。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