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220260.5 申请日 2023-09-21 公开(公告)号 CN117513069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6
申请人 陕西思诺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梓彤;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属于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包括基底、射频 信号 发射器、控制终端、 数据库 ,所述基底的顶部 焊接 安装有轨道本体;本发明通过设置的 传感器 组件,通过传感器组件包含的振动传感器、 温度 传感器、 压 力 传感器 、摄像头对轨道本体进行 数据采集 ,从而对通车时轨道本体的振动 频率 、温度变化、压力数值和轨道表面是否存在 覆盖 物进行监视,同时通过轨道本体中设置的 射频信号 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该系统可快速监测轨道状况、磨损程度,并能及时通知检修员进行纠正,提高轨道本体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射频信号发射器、控制终端、数据库,所述基底(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轨道本体(2),所述轨道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轨道本体(2)数据的传感器组件(3);
所述传感器组件(3)包括有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摄像头,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轨道本体(2)的振动竖直;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轨道本体(2)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感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对轨道本体(2)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控感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用于对传感器组件(3)收集数据的发送,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对射频发射器发送数据进行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与互联网互通,所述数据库通过将射频发射器输送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结构(4),多个所述缓冲结构(4)包括延伸(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韧性弹簧(43),所述韧性弹簧(43)的两端与延伸块(41)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弹簧(4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44),所述缓冲块(44)的底部与延伸块(41)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44)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一(45),所述铰接座一(45)的内部铰接安装有铰接杆(46),所述铰接杆(46)的一端铰接安装有铰接座二(47),所述铰接座二(47)与轨道本体(2)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2)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2)具有耐腐蚀性的耐腐蚀层(5),所述耐腐蚀层(5)的制作原材料为锌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层(5)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2)具有耐磨性的耐磨层(6),所述耐磨层(6)的制作原材料为环树脂与聚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使用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将多组基底(1)铺设在规划好的路线上形成完整的轨道地面线,铺设完毕后开启传感器组件(3),确认其正常工作;
步骤二:在轨道线通车后,通过传感器组件(3)对轨道本体(2)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对通车时轨道本体(2)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压力数值和轨道表面是否存在覆盖物进行监视;
步骤三:接收完毕后通过轨道本体(2)中设置的射频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
步骤四:在对轨道本体(2)铺设之前,通过将锌与铝加热使其融化,再将轨道本体(2)浸入,从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经打磨后再在其表面喷覆环氧和聚氨酯涂层,提高轨道本体(2)的耐腐蚀和耐磨性;
步骤五:在轨道本体(2)通车时,车轮向轨道本体(2)传递压力,此时轨道本体(2)下压,使铰接杆(46)向一侧挤压缓冲块(44),使缓冲块(44)在韧性弹簧(43)上向一侧移动,通过多个缓冲结构(4)的同时下压,可缓解车轮挤压轨道本体(2)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千米以上。
[0003] 目前,现有的无砟轨道已经广泛适用于各个城市,而已经投入使用无砟轨道结构较为简单,缺少自动化的轨道检查和轨道维护系统,导致每日都需人工对轨道进行检查,浪费了大量人资源,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缺少自动化轨道检查与轨道维护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包括:基底、射频信号发射器、控制终端、数据库,所述基底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轨道本体数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有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轨道本体的振动竖直;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轨道本体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感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对轨道本体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控感知。
[0007] 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用于对传感器组件收集数据的发送,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对射频发射器发送数据进行接收。
[0008] 所述数据库与互联网互通,所述数据库通过将射频发射器输送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异常。
[0009] 所述基底的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结构,多个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延伸
[0010] 所述延伸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韧性弹簧,所述韧性弹簧的两端与延伸块为固定连接。
[0011] 所述韧性弹簧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与延伸块为滑动连接。
[0012] 所述缓冲块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一,所述铰接座一的内部铰接安装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安装有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与轨道本体为固定连接。
[0013] 所述轨道本体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具有耐腐蚀性的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制作原材料为锌和
[0014] 所述耐腐蚀层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具有耐磨性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制作原材料为环树脂与聚酯。
[0015] 根据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使用步骤为:
[0016] 步骤一:通过将多组基底铺设在规划好的路线上形成完整的轨道地面线,铺设完毕后开启传感器组件,确认其正常工作;
[0017] 步骤二:在轨道线通车后,通过传感器组件对轨道本体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对通车时轨道本体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压力数值和轨道表面是否存在覆盖物进行监视;
[0018] 步骤三:接收完毕后通过轨道本体中设置的射频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
[0019] 步骤四:在对轨道本体铺设之前,通过将锌与铝加热使其融化,再将轨道本体浸入,从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经打磨后再在其表面喷覆环氧和聚氨酯涂层,提高轨道本体的耐腐蚀和耐磨性;
[0020] 步骤五:在轨道本体通车时,车轮向轨道本体传递压力,此时轨道本体下压,使铰接杆向一侧挤压缓冲块,使缓冲块在韧性弹簧上向一侧移动,通过多个缓冲结构的同时下压,可缓解车轮挤压轨道本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002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传感器组件,通过传感器组件包含的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对轨道本体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对通车时轨道本体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压力数值和轨道表面是否存在覆盖物进行监视,同时通过轨道本体中设置的射频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该系统可快速监测轨道状况、磨损程度,并能及时通知检修员进行纠正,提高轨道本体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
[0023] 通过设置的耐腐蚀层、耐磨层,通过将锌与铝加热使其融化,再将轨道本体浸入,从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经打磨后再在其表面喷覆环氧和聚氨酯涂层,提高轨道本体的耐腐蚀和耐磨性,锌铝熔液可在轨道本体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层,能有效的保护轨道本体不受腐蚀侵蚀,同时通过环氧和聚氨酯涂层的喷覆,可在耐腐蚀层外部形成一层保护膜,其具有较出色的耐磨性,可避免耐腐蚀层受磨损,提高了轨道本体的使用寿命;
[0024] 通过设置的缓冲结构,在轨道本体通车时,车轮向轨道本体传递压力,此时轨道本体下压,使铰接杆向一侧挤压缓冲块,使缓冲块在韧性弹簧上向一侧移动,通过多个缓冲结构的同时下压,可缓解车轮挤压轨道本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力,从而可以减少轨道本体通车时对地面的道路的冲击和压力,极大地保护了道路地面。附图说明
[0025]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0026] 图1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耐腐蚀层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传感器组件系统示意图;
[0031] 图6为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数据库系统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
[0033] 1、基底;2、轨道本体;3、传感器组件;4、缓冲结构;41、延伸块;42、滑杆;43、韧性弹簧;44、缓冲块;45、铰接座一;46、铰接杆;47、铰接座二;5、耐腐蚀层;6、耐磨层。
[0034]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0036]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0037]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0038]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0039]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及方法,包括基底1、射频信号发射器、控制终端、数据库,基底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轨道本体2,轨道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轨道本体2数据的传感器组件3;传感器组件3包括有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振动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轨道本体2的振动竖直;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轨道本体2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感知;压力传感器用于对火车行驶过程中对轨道本体2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控感知。
[0041] 如图1、图5、图6所示,射频信号发射器用于对传感器组件3收集数据的发送,控制终端用于对射频发射器发送数据进行接收。数据库与互联网互通,数据库通过将射频发射器输送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异常。
[0042] 接收完毕后通过轨道本体2中设置的射频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
[0043] 如图1、图2所示,基底1的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结构4,多个缓冲结构4包括延伸块41。延伸块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42,滑杆42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韧性弹簧43,韧性弹簧43的两端与延伸块41为固定连接。韧性弹簧4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44,缓冲块44的底部与延伸块41为滑动连接。缓冲块44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一45,铰接座一45的内部铰接安装有铰接杆46,铰接杆46的一端铰接安装有铰接座二47,铰接座二47与轨道本体2为固定连接。
[0044] 车轮向轨道本体2传递压力,此时轨道本体2下压,使铰接杆46向一侧挤压缓冲块44,使缓冲块44在韧性弹簧43上向一侧移动,通过多个缓冲结构4的同时下压,可缓解车轮挤压轨道本体2对地面产生的压力,从而可以减少轨道本体2通车时对地面的道路的冲击和压力。
[0045] 如图3和图4所示,轨道本体2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2具有耐腐蚀性的耐腐蚀层5,耐腐蚀层5的制作原材料为锌和铝。耐腐蚀层5的外表面涂覆有使轨道本体2具有耐磨性的耐磨层6,耐磨层6的制作原材料为环氧树脂与聚氨酯。
[0046] 通过将锌与铝加热使其融化,再将轨道本体2浸入,从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经打磨后再在其表面喷覆环氧和聚氨酯涂层,提高轨道本体2的耐腐蚀和耐磨性。
[0047] 一种适用于微型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其使用步骤为:
[0048] 步骤一:通过将多组基底1铺设在规划好的路线上形成完整的轨道地面线,铺设完毕后开启传感器组件3,确认其正常工作;
[0049] 步骤二:在轨道线通车后,通过传感器组件3对轨道本体2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对通车时轨道本体2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压力数值和轨道表面是否存在覆盖物进行监视;
[0050] 步骤三:接收完毕后通过轨道本体2中设置的射频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内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可查出异常段位,进而调遣负责人尽快翻修;
[0051] 步骤四:在对轨道本体2铺设之前,通过将锌与铝加热使其融化,再将轨道本体2浸入,从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经打磨后再在其表面喷覆环氧和聚氨酯涂层,提高轨道本体2的耐腐蚀和耐磨性;
[0052] 步骤五:在轨道本体2通车时,车轮向轨道本体2传递压力,此时轨道本体2下压,使铰接杆46向一侧挤压缓冲块44,使缓冲块44在韧性弹簧43上向一侧移动,通过多个缓冲结构4的同时下压,可缓解车轮挤压轨道本体2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0053]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005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