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

申请号 CN202310821640.8 申请日 2023-07-06 公开(公告)号 CN116927005A 公开(公告)日 2023-10-24
申请人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豪; 尹华拓; 黄辉; 木东升; 龙泽贤; 黄旭东; 戴承欣; 罗信伟; 刘文武; 吴嘉; 王仲林; 涂勤明; 张新亚;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铁 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包括 支撑 部、基本轨、驱动部、转辙器、尖轨和滚动带,所述基本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滚动带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滚动带,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动带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滚动带带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和远离所述基本轨,所述转辙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利用滚动带作为滑床板以带动尖轨的完成转辙,本发明可以减小尖轨扳动时的阻 力 ,进而减少滚动带被磨损的情况而提高滚动带的工作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基本轨、驱动部、转辙器、尖轨和滚动带,所述基本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滚动带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滚动带,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动带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滚动带带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和远离所述基本轨,所述转辙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带的外侧铺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弹性垫板和轨下垫板,所述弹性垫板和所述轨下垫板层叠设置,所述基本轨和所述滚动带均安装于所述轨下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位于所述弹性垫板远离所述轨下垫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板、所述轨下垫板和所述调高垫板通过紧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依次贯穿所述弹性垫板、所述轨下垫板和所述调高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带沿垂直于基本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钢支柱,所述滚动带绕设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钢支柱固定于所述支撑部。

说明书全文

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尖轨作为道岔转辙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尖轨的扳动,将列车引入正线或侧线方向。
[0003]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床板与尖轨之间存在摩擦,若摩擦过大将会影响转辙器对尖轨的扳动。同时,转辙器频繁的扳动作用,容易导致滑床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在不良情况下可能导致滑床板的脱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滑床板在尖轨扳动时容易被磨损。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包括支撑部、基本轨、驱动部、转辙器、尖轨和滚动带,所述基本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滚动带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滚动带,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动带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滚动带带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和远离所述基本轨,所述转辙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的工作状态。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动带的外侧铺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橡胶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弹性垫板和轨下垫板,所述弹性垫板和所述轨下垫板层叠设置,所述基本轨和所述滚动带均安装于所述轨下垫板。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位于所述弹性垫板远离所述轨下垫板的一侧。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垫板、所述轨下垫板和所述调高垫板通过紧件固定。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依次贯穿所述弹性垫板、所述轨下垫板和所述调高垫板。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动带沿垂直于基本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支柱,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钢支柱,所述滚动带绕设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钢支柱固定于所述支撑部。
[0014] 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支撑部起支撑基本轨和滚动带的作用;尖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滚动带,可以随滚动带的运动而运动;驱动部通过驱动滚动带,使尖轨能够靠近和远离基本轨,从而改变轨道的方向;转辙器可以控制驱动部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不需要在轨道附近启动驱动部以完成转辙,可以提高转辙的工作效率。
[0015] 综上所述,利用滚动带作为滑床板以带动尖轨的完成转辙,本发明可以减小尖轨扳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少滚动带被磨损的情况而提高滚动带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中,11、弹性垫板;12、轨下垫板;13、调高垫板;14、锁紧件;2、基本轨;3、驱动部;4、尖轨;5、滚动带;6、钢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2]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滚动带5式滑床板结构,包括支撑部、基本轨2、驱动部3、转辙器、尖轨4和滚动带5,基本轨2均安装于支撑部上,滚动带5可转动安装于支撑部,尖轨4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滚动带5,驱动部3与滚动带5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驱动滚动带5带动尖轨4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和远离基本轨2,转辙器用于控制驱动部3的工作状态。
[0024]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起支撑基本轨2和滚动带5的作用;尖轨4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滚动带5,可以随滚动带5的运动而运动;驱动部3通过驱动滚动带5,使尖轨4能够靠近和远离基本轨2,从而改变轨道的方向;转辙器可以控制驱动部3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不需要在轨道附近启动驱动部3以完成转辙,可以提高转辙的工作效率。
[0025] 综上,利用滚动带5作为滑床板以带动尖轨4的完成转辙,本发明可以减小尖轨4扳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少滚动带5被磨损的情况而提高滚动带5的工作寿命。
[0026] 进一步地,现有的滑床板结构,不仅会阻碍尖轨4的扳动,影响道岔转折的效率,其表面金属结构,还容易导致轮轨接触激励起高频振动。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滚动带5的外侧铺设有缓冲层,缓冲层与尖轨4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缓冲层可以使滚动带5与尖轨4之间充分接触,从而减少轮轨接触激励起高频振动而发出的噪声。
[0027] 优选地,缓冲层的材料为橡胶。
[0028]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弹性垫板11和轨下垫板12,弹性垫板11和轨下垫板12层叠设置,基本轨2和滚动带5均安装于轨下垫板12。
[0029] 可以理解的是,轨下垫板12起支撑基本轨2和尖轨4的作用;弹性垫板11起缓冲作用,可以改善轨下垫板12传递至土枕的载荷;两者配合,可以改善本发明的工作状况而提高本发明的工作寿命。
[0030] 优选地,支撑部还包括调高垫板13,调高垫板13位于弹性垫板11远离轨下垫板12的一侧。
[0031]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弹性垫板11、轨下垫板12和调高垫板13之间通过锁紧件14固定。
[0032] 可以理解的是,层叠设置的弹性垫板11、轨下垫板12和调高垫板13之间需要较好的连接性能,以对轨道起支撑作用。通过锁紧件14固定上述三者,本发明可以改善基本轨2和尖轨4的工作状况,提高其工作寿命。
[0033]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锁紧件14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依次贯穿弹性垫板11、轨下垫板12和调高垫板13。
[0034]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采用锁紧件14对弹性垫板11、轨下垫板12和调高垫板13进行固定,因此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除前述效果外,锁紧螺栓在使用时,其远离轨下垫板12的一端可以固定于石枕上,实现对弹性垫板11、轨下垫板12和调高垫板13的固定作用。
[0035] 优选地,滚动带5沿垂直于基本轨2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滚动带5的运动方向为其延伸方向。滚动带5沿垂直于基本轨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转辙过程中,尖轨4可以迅速靠近或远离基本轨2,这可以提高驱动部3的工作效率。
[0036]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包括钢支柱6,驱动部3安装于钢支柱6,滚动带5绕设于驱动部3的输出端,钢支柱6固定于支撑部,滚带与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隔。钢支柱6可以支撑驱动部3,使滚动带5可以悬空于支撑部上,避免滚动带5在工作时与支撑部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而受损。
[0037] 优选地,驱动部3为电机
[0038]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列车需要侧向过岔时,启动转辙器,驱动部3带动滚动带5转动,滚动带5带动尖轨4远离基本轨2。
[0039]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滚动带5式滑床板结构,其支撑部起支撑基本轨2和滚动带5的作用;尖轨4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滚动带5,可以随滚动带5的运动而运动;驱动部3通过驱动滚动带5,使尖轨4能够靠近和远离基本轨2,从而改变轨道的方向;转辙器可以控制驱动部3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不需要在轨道附近启动驱动部3以完成转辙,可以提高转辙的工作效率。
[0040] 综上,利用滚动带5作为滑床板以带动尖轨4的完成转辙,本发明可以减小尖轨4扳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少滚动带5被磨损的情况而提高滚动带5的工作寿命。
[0041]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