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328983.0 申请日 2023-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6180505A 公开(公告)日 2023-05-30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毕研美; 解庆贺; 丁建州; 孙启河; 王成; 张来秀; 孔令臣; 张翔飞; 许晓琳; 周鲜艳;
摘要 一种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 支撑 装置和施工方法,包含有具有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的软性组件,通过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轨道枕木进行安装支撑,通过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解决了都是使用一侧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并且对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热胀冷缩作用效果也大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 稳定性 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的软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方式把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的方式把软性组件与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轨道板(03)和填缝层(04),
或,软性组件设置为包含有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在平浇底座层(01)上分别设置有填缝层(04)、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在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与轨道板(03)之间设置有密浇连接层(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平浇底座层(01)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Ⅰ(011)、底钉部(013)、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斜杆部(016)和传棒部(017)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012),在砂浆浇筑部Ⅰ(011)中分别设置有底钉部(013)、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和斜杆部(016)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端头设置有传力棒部(017),底钉部(01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斜杆部(01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并且斜杆部(01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015)联接,底钉部(01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支撑梁桥嵌入式联接并且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011)之间设置有填缝层(04),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05)贴附式联接并且凹槽体(012)设置为与嵌入层(06)容纳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Ⅰ(011)设置为矩形状体并且底钉部(013)设置为下端头具有尖头的L字形杆状体,下层网片部(014)和上层网片部(015)分别设置为网片并且斜杆部(016)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斜杆部(016)的其中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搭式联接并且斜杆部(016)的其中另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015)联接搭式联接,凹槽体(012)设置为矩形口状体并且传力棒部(017)设置为杆状体,或,斜杆部(016)的中间竖部与平横面之间的夹设置为66‑78°,
或,填缝层(04)设置为有机凝结体并且填缝层(04)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01)嵌入式联接,
或,密浇连接层(02)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Ⅱ(021)、下挂砂浆浇筑部(022)、主网片部(023)和副网片部(024)并且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联接,在砂浆浇筑部Ⅱ(021)中设置有主网片部(023)并且在下挂砂浆浇筑部(022)中设置有副网片部(024),副网片部(024)设置为与主网片部(023)联接,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05)接触式联接并且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轨道板(03)接触式联接,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01)沉入式联接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嵌入层(06)接触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Ⅱ(021)设置为平板状体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矩形块状体,主网片部(023)设置为钢网片并且副网片部(024)设置为匚字形网状体,
或,轨道板(03)设置为具有安装枕木部位的座状体并且轨道板(0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平铺层(05)设置为土工布并且平铺层(0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双面胶带与平铺层(05)联接,平铺层(0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接触式联接,
或,嵌入层(06)设置为设置为减震氯丁弹性橡胶垫板并且嵌入层(06)设置为与平铺层(05)嵌入式联接并且嵌入层(0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接触式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 1 至7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其特征是:
轨道板(03)、密浇连接层(02)、平浇底座层(01)和填缝层(04)与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设置为按照分布隔断中间层的方式分布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与凹槽体(012)联接。
9.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轨道枕木进行安装支撑,由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
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测量,然后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整理,在平浇底座层(01)的浇筑区域的边缘分别放置第一竖模板(101)和第二竖模板(102),在与填缝层(04)相对的区域上放置隔离模板(103),使隔离模板(103)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101)的内侧面接触,使隔离模板(103)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102)的内侧面接触,把传力棒部(017)放到隔离模板(103)的内侧,使传力棒部(017)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101)的内侧面接触,使传力棒部(017)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102)的内侧面接触,在第一竖模板(101)和第二竖模板(102)之间区域的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上钻孔,把底钉部(013)的下端头安放到支撑梁桥的孔体中,使用水泥浆了对支撑梁桥的孔体进行灌浆处理,从而把底钉部(013)安装在支撑梁桥的孔体中,把下层网片部(014)安装在底钉部(013)的上端头上,在与凹槽体(012)相对应的区域上放置箱壳(104),把位于箱壳(104)上的第一横梁(105)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106)的其中一个端头放到第一竖模板(101)的上端端面上,把位于箱壳(104)上的第一横梁(10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10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放到第二竖模板(102)的上端端面上,把斜杆部(016)的下端头焊接在下层网片部(014)上,把上层网片部(015)放到斜杆部(016)的上端头上,把斜杆部(016)的上端头焊接在上层网片部(015)上,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01)的骨架,在第一竖模板(101)、第二竖模板(102)和隔离模板(103)之间进行砂浆浇筑,得到浇筑砂浆凝结后得到砂浆浇筑部Ⅰ(011),通过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把箱壳(104)取出,得到凹槽体(012),把第一竖模板(101)、第二竖模板(102)和隔离模板(103)进行拆除,对砂浆浇筑部Ⅰ(011)进行养护,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01)的制作,把填缝层(04)的原料注入到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011)之间的缝隙中,得到填缝层(04)的原料凝结后制得填缝层(04),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上放置双面胶带,把平铺层(05)平铺到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上,把平铺层(05)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011)上,把嵌入层(06)放到凹槽体(012)中,使用胶带把嵌入层(06)的周边边缘与凹槽体(012)的内壁连接在一起,把副网片部(024)放到凹槽体(012)中,把主网片部(023)放到砂浆浇筑部Ⅰ(011)上, 把副网片部(024)与主网片部(023)焊接在一起,通过膨胀螺栓把支撑座(8)安装在轨道板(03)的周边侧面上,把调节螺杆(9)的下端头安装在调节支座(91)上,把调节螺杆(9)的上端头安装在支撑座(8)上,把调节支座(91)放到砂浆浇筑部Ⅰ(011)上,把轨道板(03)放到主网片部(023)上,使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形成缝隙,通过调节支座(91)的第一动力螺杆(914),使调节支座(91)的下移动座(912)在调节支座(91)的基座(913)上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调节支座(91)的第二动力螺杆(915),使调节支座(91)的上移动座(911)在调节支座(91)的下移动座(912)上进行竖向移动,实现对轨道板(03)的位置调节,使调节螺杆(9)在支撑座(8)和上移动座(911)之间进行转动,在调节螺杆(9)与支撑座(8)之间螺纹体作用下,实现对轨道板(03)的高度调节,从而保证轨道板(03)的安装位置和轨道板(03)的上端端面的平面度,把支撑螺杆(4)的内端头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周边侧面上,把支撑梁(2)的横部(21)放到轨道板(03)的上端端面上,把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套装在支撑螺杆(4)上,把连接螺杆(3)的上端头贯串在支撑梁(2)的横部(21)的端头上,把位于支撑螺杆(4)上的螺母作用在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上,把位于连接螺杆(3)上的螺母作用在支撑梁(2)的横部(21)上,把固定座(5)的内板部(51)安装在围板(1)的板部(11)的侧面部上,把围板(1)的板部(11)安装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使位于内板部(51)的角部上的角螺杆(54)上的位于内板部(51)的螺母(52)进行转动,由位于内板部(51)的螺母(52)对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的内端端面部产生作用力,对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在位于内板部(51)的角螺杆(54)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的外端端面部与支撑梁(2)的竖部(22)接触,从而对围板(1)的板部(11)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把围板(1)的板部(11)安装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使堵板(6)与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挡块(12)接触,把堵板(6)对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13)进行密封,在轨道板(03)的中间部进行注料孔体钻取,把砂浆通过轨道板(03)的注料孔体注入到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在板部(11)与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制得砂浆浇筑部Ⅱ(021)和下挂砂浆浇筑部(022),当位于板部(11)与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的浇筑砂浆凝结时,使堵板(6)与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挡块(12)分开,使堵板(6)对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13)分开,使透漏孔体(13)处于自由开放状态,浇筑砂浆凝结产生的水通过排水斗(7)进行排出,当完成对砂浆浇筑部Ⅱ(021)和下挂砂浆浇筑部(022)成型浇筑后,使连接螺杆(3)与位于支撑梁(2)的横部(21)分开,把位于支撑梁(2)的横部(21)从轨道板(03)上取出,位于支撑梁(2)的竖部(22)与位于固定座(5)的外板部(53)分开,把位于围板(1)的板部(11)从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取出,把支撑座(8)从轨道板(03)的周边侧面上取出,把调节支座(91)从上砂浆浇筑部Ⅰ(011)取出。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和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无砟轨道(Ballastless track)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因此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侧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同时在无砟轨道的地基体上没有设置伸缩缝,由于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使用环境的温度差较大,对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热胀冷缩作用效果也大,从而影响了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稳定性能,本发明通过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技术特征,对
都是使用一侧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并且对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热胀冷缩作用效果也大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
请人于2023年3月6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2210492434.2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
[0004]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因此提高了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稳定性能。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包含有具有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在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之间的软性组件。
[0006] 由于设计了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通过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轨道枕木进行安装支撑,通过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解决了对都是使用一侧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并且对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热胀冷缩作用效果也大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稳定性能。
[0007]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方式把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相互联接。
[0008]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的方式把软性组件与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联接。
[0009] 本发明设计了,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轨道板和填缝层。
[0010] 本发明设计了,软性组件设置为包含有平铺层和嵌入层。
[0011]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之间安装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软性部件,提高了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之间的相互热胀冷缩相互作用性能,提高了对轨道板的支撑稳定性能。
[0012] 本发明设计了,在平浇底座层上分别设置有填缝层、平铺层和嵌入层,在平铺层和嵌入层与轨道板之间设置有密浇连接层。
[0013]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平浇底座层、密浇连接层、轨道板、填缝层、平铺层和嵌入层,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0014] 本发明设计了,平浇底座层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Ⅰ、底钉部、下层网片部、上层网片部、斜杆部和传棒部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在砂浆浇筑部Ⅰ中分别设置有底钉部、下层网片部、上层网片部和斜杆部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的端头设置有传力棒部,底钉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联接,斜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联接并且斜杆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联接,底钉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支撑梁桥嵌入式联接并且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之间设置有填缝层,砂浆浇筑部Ⅰ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贴附式联接并且凹槽体设置为与嵌入层容纳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Ⅰ设置为矩形状体并且底钉部设置为下端头具有尖头的L字形杆状体,下层网片部和上层网片部分别设置为网片并且斜杆部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斜杆部的其中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联接搭式联接并且斜杆部的其中另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联接搭式联接,凹槽体设置为矩形口状体并且传力棒部设置为杆状体。
[0015]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平铺层和嵌入层不同部位进行支撑,保证了嵌入层的位置稳定性能。
[0016] 本发明设计了,斜杆部的中间竖部与平横面之间的夹设置为‑°。
[0017]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提高了平浇底座层的支撑强度。
[0018] 本发明设计了,填缝层设置为有机凝结体并且填缝层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嵌入式联接。
[0019]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满足了在热胀冷缩状态下横向位置稳定需要。
[0020] 本发明设计了,密浇连接层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Ⅱ、下挂砂浆浇筑部、主网片部和副网片部并且砂浆浇筑部Ⅱ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挂砂浆浇筑部联接,在砂浆浇筑部Ⅱ中设置有主网片部并且在下挂砂浆浇筑部中设置有副网片部,副网片部设置为与主网片部联接,砂浆浇筑部Ⅱ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接触式联接并且砂浆浇筑部Ⅱ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轨道板接触式联接,下挂砂浆浇筑部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沉入式联接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嵌入层接触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Ⅱ设置为平板状体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主网片部设置为钢网片并且副网片部设置为匚字形网状体。
[0021]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轨道板、平铺层和嵌入层进行浇筑连接体设置,提高了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位置精确度。
[0022] 本发明设计了,轨道板设置为具有安装枕木部位的座状体并且轨道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联接。
[0023]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枕木的支撑。
[0024] 本发明设计了,平铺层设置为土工布并且平铺层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双面胶带与平铺层联接,平铺层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接触式联接。
[0025] 本发明设计了,嵌入层设置为设置为减震氯丁弹性橡胶垫板并且嵌入层设置为与平铺层嵌入式联接并且嵌入层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接触式联接。
[0026]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满足了在热胀冷缩状态下竖向位置稳定需要。
[0027] 本发明设计了,轨道板、密浇连接层、平浇底座层和填缝层与平铺层和嵌入层设置为按照分布隔断中间层的方式分布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设置为与凹槽体联接。
[0028]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其步骤是:由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轨道枕木进行安装支撑,由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和密浇连接层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
[0029]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应用。
[0030]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测量,然后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整理,在平浇底座层的浇筑区域的边缘分别放置第一竖模板和第二竖模板,在与填缝层相对的区域上放置隔离模板,使隔离模板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的内侧面接触,使隔离模板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的内侧面接触,把传力棒部放到隔离模板的内侧,使传力棒部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的内侧面接触,使传力棒部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的内侧面接触,在第一竖模板和第二竖模板之间区域的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上钻孔,把底钉部的下端头安放到支撑梁桥的孔体中,使用水泥浆了对支撑梁桥的孔体进行灌浆处理,从而把底钉部安装在支撑梁桥的孔体中,把下层网片部安装在底钉部的上端头上,在与凹槽体相对应的区域上放置箱壳,把位于箱壳上的第一横梁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的其中一个端头放到第一竖模板的上端端面上,把位于箱壳上的第一横梁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的其中另一个端头放到第二竖模板的上端端面上,把斜杆部的下端头焊接在下层网片部上,把上层网片部放到斜杆部的上端头上,把斜杆部的上端头焊接在上层网片部上,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的骨架,在第一竖模板、第二竖模板和隔离模板之间进行砂浆浇筑,得到浇筑砂浆凝结后得到砂浆浇筑部Ⅰ,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把箱壳取出,得到凹槽体,把第一竖模板、第二竖模板和隔离模板进行拆除,对砂浆浇筑部Ⅰ进行养护,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的制作,把填缝层的原料注入到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之间的缝隙中,得到填缝层的原料凝结后制得填缝层,在砂浆浇筑部Ⅰ的上端端面部上放置双面胶带,把平铺层平铺到砂浆浇筑部Ⅰ的上端端面部上,把平铺层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上,把嵌入层放到凹槽体中,使用胶带把嵌入层的周边边缘与凹槽体的内壁连接在一起,把副网片部放到凹槽体中,把主网片部放到砂浆浇筑部Ⅰ上, 把副网片部与主网片部焊接在一起,通过膨胀螺栓把支撑座安装在轨道板的周边侧面上,把调节螺杆的下端头安装在调节支座上,把调节螺杆的上端头安装在支撑座上,把调节支座放到砂浆浇筑部Ⅰ上,把轨道板放到主网片部上,使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形成缝隙,通过调节支座的第一动力螺杆,使调节支座的下移动座在调节支座的基座上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调节支座的第二动力螺杆,使调节支座的上移动座在调节支座的下移动座上进行竖向移动,实现对轨道板的位置调节,使调节螺杆在支撑座和上移动座之间进行转动,在调节螺杆与支撑座之间螺纹体作用下,实现对轨道板的高度调节,从而保证轨道板的安装位置和轨道板的上端端面的平面度,把支撑螺杆的内端头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的周边侧面上,把支撑梁的横部放到轨道板的上端端面上,把连接螺杆的下端头套装在支撑螺杆上,把连接螺杆的上端头贯串在支撑梁的横部的端头上,把位于支撑螺杆上的螺母作用在连接螺杆的下端头上,把位于连接螺杆上的螺母作用在支撑梁的横部上,把固定座的内板部安装在围板的板部的侧面部上,把围板的板部安装在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使位于内板部的角部上的角螺杆上的位于内板部的螺母进行转动,由位于内板部的螺母对位于内板部的外板部的内端端面部产生作用力,对位于内板部的外板部在位于内板部的角螺杆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位于内板部的外板部的外端端面部与支撑梁的竖部接触,从而对围板的板部在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把围板的板部安装在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使堵板与位于板部的角部上的挡块接触,把堵板对位于板部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进行密封,在轨道板的中间部进行注料孔体钻取,把砂浆通过轨道板的注料孔体注入到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在板部与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制得砂浆浇筑部Ⅱ和下挂砂浆浇筑部,当位于板部与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的浇筑砂浆凝结时,使堵板与位于板部的角部上的挡块分开,使堵板对位于板部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分开,使透漏孔体处于自由开放状态,浇筑砂浆凝结产生的水通过排水斗进行排出,当完成对砂浆浇筑部Ⅱ和下挂砂浆浇筑部成型浇筑后,使连接螺杆与位于支撑梁的横部分开,把位于支撑梁的横部从轨道板上取出,位于支撑梁的竖部与位于固定座的外板部分开,把位于围板的板部从在轨道板与平浇底座层之间的缝隙中取出,把支撑座从轨道板的周边侧面上取出,把调节支座从上砂浆浇筑部Ⅰ取出。
[0031]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施工操作时,由砂浆浇筑部Ⅱ,实现了对平铺层和轨道板的浇筑成形,由下挂砂浆浇筑部,实现了对嵌入层的浇筑成形,由凹槽体,实现了对密浇连接层的精确定位支撑,提高了对轨道板的支撑稳定性能,实现了在施工过程对轨道板的平面度进行在线调节。
[0032]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附图说明
[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平浇底座层01的施工模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浇连接层02的施工模板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平浇底座层‑01、密浇连接层‑02、轨道板‑03、填缝层‑04、平铺层‑05、嵌入层‑06、砂浆浇筑部Ⅰ‑011、底钉部‑013、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斜杆部‑016、凹槽体‑
012、传力棒部‑017、砂浆浇筑部Ⅱ‑021、下挂砂浆浇筑部‑022、主网片部‑023、副网片部‑
024、第一竖模板‑101、第二竖模板‑102、隔离模板‑103、箱壳‑104、第一横梁‑105、第二横梁‑106、支撑座‑8、调节螺杆‑9、调节支座‑91、上移动座‑911、下移动座‑912、基座‑913、第一动力螺杆‑914、第二动力螺杆‑915、支撑螺杆‑4、支撑梁‑2、横部‑21、竖部‑22、连接螺杆‑
3、固定座‑5、内板部‑51、角螺杆‑54、螺母‑52、外板部‑53、围板‑1、板部‑11、挡块‑12、透漏孔体‑13、堵板‑6、排水斗‑7。
实施方式
[0035]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0040] 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平浇底座层01、密浇连接层02、轨道板03、填缝层04、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并且在平浇底座层01上分别设置有填缝层04、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在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与轨道板03之间设置有密浇连接层02。
[0041] 在本实施例中,平浇底座层01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Ⅰ011、底钉部013、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斜杆部016和传力棒部017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012,在砂浆浇筑部Ⅰ011中分别设置有底钉部013、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和斜杆部016并且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端头设置有传力棒部017,底钉部01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斜杆部01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并且斜杆部01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015联接,底钉部01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支撑梁桥嵌入式联接并且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011之间设置有填缝层04,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05贴附式联接并且凹槽体012设置为与嵌入层06容纳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Ⅰ011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底钉部013设置为下端头具有尖头的L字形杆状体,下层网片部014和上层网片部015分别设置为钢网片并且斜杆部016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斜杆部016的其中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下层网片部014联接搭式联接并且斜杆部016的其中另一个横部设置为与上层网片部015联接搭式联接,凹槽体012设置为矩形口状体并且传力棒部017设置为杆状体。
[0042] 通过平浇底座层01,形成了对填缝层04、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的支撑连接点,由砂浆浇筑部Ⅰ011,实现了与填缝层04的连接,实现了与平铺层05的连接,由凹槽体012,实现了与嵌入层06的连接,由底钉部013,实现了与支撑梁桥连接,由下层网片部014、上层网片部015和斜杆部016,实现了对砂浆浇筑部Ⅰ011进行内置骨架支撑处理,由传力棒部017,实现了对填缝层04进行内置骨架支撑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填缝层04、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的支撑载体。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斜杆部016的中间竖部与水平横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6‑78°。
[0044] 其技术目的在于:增加在砂浆浇筑时的下层网片部014和上层网片部015的稳定性能。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填缝层04设置为有机硅酮的凝结体并且填缝层04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01嵌入式联接。
[0046] 通过填缝层04,形成了对平浇底座层01的支撑连接点,由填缝层04,实现了与平浇底座层0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平浇底座层01的伸缩缝进行填充的部件。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平铺层05设置为土工布并且平铺层0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双面胶带与平铺层05联接,平铺层0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接触式联接。
[0048] 通过平铺层05,形成了对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的支撑连接点,由平铺层05,实现了与平浇底座层01的连接,实现了与密浇连接层0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进行缓冲的部件之一。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嵌入层06设置为设置为减震氯丁弹性橡胶垫板并且嵌入层06设置为与平铺层05嵌入式联接并且嵌入层0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接触式联接。
[0050] 通过嵌入层06,形成了对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的支撑连接点,由嵌入层06,实现了与平浇底座层01的连接,实现了与密浇连接层0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进行缓冲的部件之二。
[0051] 在本实施例中,密浇连接层02设置为包含有砂浆浇筑部Ⅱ021、下挂砂浆浇筑部022、主网片部023和副网片部024并且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联接,在砂浆浇筑部Ⅱ021中设置有主网片部023并且在下挂砂浆浇筑部022中设置有副网片部024,副网片部024设置为与主网片部023联接,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铺层05接触式联接并且砂浆浇筑部Ⅱ0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轨道板03接触式联接,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与平浇底座层01沉入式联接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嵌入层06接触式联接,砂浆浇筑部Ⅱ021设置为平板状体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矩形块状体,主网片部023设置为钢网片并且副网片部024设置为匚字形网状体。
[0052] 通过密浇连接层02,形成了对平浇底座层01、轨道板03、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的支撑连接点,由砂浆浇筑部Ⅱ021,实现了与轨道板03的连接,实现了与平铺层05的连接,由下挂砂浆浇筑部022,实现了与平浇底座层01的连接,实现了与嵌入层0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轨道板03与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0053]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板03设置为具有安装枕木部位的座状体并且轨道板0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浇连接层02联接。
[0054] 通过轨道板03,形成了对密浇连接层02的支撑连接点,由轨道板03,实现了与密浇连接层0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枕木的支撑载体。
[0055]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板03、密浇连接层02、平浇底座层01和填缝层04与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设置为按照分布隔断中间层的方式分布并且下挂砂浆浇筑部022设置为与凹槽体012联接。
[0056]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斜杆部016的中间竖部与水平横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6°。
[0057]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斜杆部016的中间竖部与水平横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78°。
[0058]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斜杆部016的中间竖部与水平横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72°。
[005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0060] 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方法,其步骤是: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测量,然后对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进行平面度整理,在平浇底座层01的浇筑区域的边缘分别放置第一竖模板101和第二竖模板102,在
与填缝层04相对的区域上放置隔离模板103,使隔离模板103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
101的内侧面接触,使隔离模板103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102的内侧面接触,把传力棒部017放到隔离模板103的内侧,使传力棒部017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竖模板101的内侧面接触,使传力棒部017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与第二竖模板102的内侧面接触,
在第一竖模板101和第二竖模板102之间区域的支撑梁桥的上端端面上钻孔,把底
钉部013的下端头安放到支撑梁桥的孔体中,使用水泥浆了对支撑梁桥的孔体进行灌浆处理,从而把底钉部013安装在支撑梁桥的孔体中,把下层网片部014安装在底钉部013的上端头上,在与凹槽体012相对应的区域上放置箱壳104,把位于箱壳104上的第一横梁105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106的其中一个端头放到第一竖模板101的上端端面上,把位于箱壳
104上的第一横梁10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横梁10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放到第二竖模板
102的上端端面上,把斜杆部016的下端头焊接在下层网片部014上,把上层网片部015放到斜杆部016的上端头上,把斜杆部016的上端头焊接在上层网片部015上,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01的骨架,在第一竖模板101、第二竖模板102和隔离模板103之间进行砂浆浇筑,得到浇筑砂浆凝结后得到砂浆浇筑部Ⅰ011,通过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把箱壳104取出,得到凹槽体012,把第一竖模板101、第二竖模板102和隔离模板103进行拆除,对砂浆浇筑部Ⅰ
011进行养护,从而完成对平浇底座层01的制作,
把填缝层04的原料注入到相邻的两个砂浆浇筑部Ⅰ011之间的缝隙中,得到填缝层
04的原料凝结后制得填缝层04,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上放置双面胶带,把平铺层05平铺到砂浆浇筑部Ⅰ011的上端端面部上,把平铺层05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011上,把嵌入层06放到凹槽体012中,使用胶带把嵌入层06的周边边缘与凹槽体012的内壁连接在一起,
把副网片部024放到凹槽体012中,把主网片部023放到砂浆浇筑部Ⅰ011上, 把副
网片部024与主网片部023焊接在一起,
通过膨胀螺栓把支撑座8安装在轨道板03的周边侧面上,把调节螺杆9的下端头安
装在调节支座91上,把调节螺杆9的上端头安装在支撑座8上,把调节支座91放到砂浆浇筑部Ⅰ011上,把轨道板03放到主网片部023上,使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形成缝隙,通过调节支座91的第一动力螺杆914,使调节支座91的下移动座912在调节支座91的基座913上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调节支座91的第二动力螺杆915,使调节支座91的上移动座911在调节支座91的下移动座912上进行竖向移动,实现对轨道板03的位置调节,使调节螺杆9在支撑座8和上移动座911之间进行转动,在调节螺杆9与支撑座8之间螺纹体作用下,实现对轨道板03的高度调节,从而保证轨道板03的安装位置和轨道板03的上端端面的平面度,
把支撑螺杆4的内端头安装在砂浆浇筑部Ⅰ011的周边侧面上,把支撑梁2的横部21
放到轨道板03的上端端面上,把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套装在支撑螺杆4上,把连接螺杆3的上端头贯串在支撑梁2的横部21的端头上,把位于支撑螺杆4上的螺母作用在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上,把位于连接螺杆3上的螺母作用在支撑梁2的横部21上,把固定座5的内板部51安装在围板1的板部11的侧面部上,把围板1的板部11安装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使位于内板部51的角部上的角螺杆54上的位于内板部51的螺母52进行转动,由位于内板部51的螺母52对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的内端端面部产生作用力,对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在位于内板部51的角螺杆54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位于内板部51的外板部53的外端端面部与支撑梁2的竖部22接触,从而对围板1的板部11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把围板1的板部11安装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使堵板6与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挡块12接触,把堵板6对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13进行密封,在轨道板03的中间部进行注料孔体钻取,把砂浆通过轨道板03的注料孔体注入到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在板部11与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制得砂浆浇筑部Ⅱ021和下挂砂浆浇筑部022,当位于板部11与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的浇筑砂浆凝结时,使堵板6与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挡块
12分开,使堵板6对位于板部11的角部上的透漏孔体13分开,使透漏孔体13处于自由开放状态,浇筑砂浆凝结产生的水通过排水斗7进行排出,
当完成对砂浆浇筑部Ⅱ021和下挂砂浆浇筑部022成型浇筑后,使连接螺杆3与位
于支撑梁2的横部21分开,把位于支撑梁2的横部21从轨道板03上取出,位于支撑梁2的竖部
22与位于固定座5的外板部53分开,把位于围板1的板部11从在轨道板03与平浇底座层01之间的缝隙中取出,把支撑座8从轨道板03的周边侧面上取出,把调节支座91从上砂浆浇筑部Ⅰ011取出。
[0061] 在对本发明进行验证时:为了适合在梁桥上进行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需要解决不需要砂石进行支撑的问题,通过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的交错对接,提高了对轨道板03的支撑强度,通过对密浇连接层02的缝体浇筑,实现了对轨道板03的平面度调整,通过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的不同厚度缓冲支撑,满足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热胀冷缩的作用力需要,开创了在梁桥上进行无砟轨道地基体施工的新的技术方案。
[0062]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方式把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相互联接。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的方式把软性组件与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联接。
[0064] 在本实施例中,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轨道板03和填缝层04。
[0065] 在本实施例中,软性组件设置为包含有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
[0066]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轨道枕
木进行安装支撑,由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02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
[0067]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通过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
体,实现了对轨道枕木进行安装支撑,通过软性组件,实现了在平浇底座层01和密浇连接层
02之间安装不相同厚度的缓冲体,实现了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解决了都是使用一侧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并且对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热胀冷缩作用效果也大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无砟轨道的地基体的稳定性能。
[0068] 2、由于设计了平浇底座层01、密浇连接层02、轨道板03和填缝层04,实现了具有横向伸缩缝体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设置。
[0069] 3、由于设计了平铺层05和嵌入层06,实现了具有不同厚度的竖向伸缩缝体设置。
[0070] 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0071]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72] 还有其它的与对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中处于分级缓冲状态分布的无砟轨道地基体装置本体和软性组件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0073]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梁桥的无砟轨道地基体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