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申请号 CN201680007524.0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7429485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2
申请人 安德里茨库斯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D.拉滕多夫; A.佩施; F.迪德里希;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成网 无纺布 的方法,其中,将带有 纤维 的 水 基悬浮液铺放在筛网上,并且通过筛网下方的抽吸箱脱水以使无纺布幅面成片,将所述无纺布幅面从筛网上取下并且输送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随后无纺布幅面能够被卷绕,并且在生产起动时和/或在生产中断之后借助幅面进给将无纺布幅面从筛网转移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和/或转移至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其中所述幅面进给通过筛网与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之间的自由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和/或通过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的自由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实现,并且所述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通过空气流形成,所述空气流使端部进给带作为运行中的无纺布幅面的部分通过鼓 风 而抬升,通过 负压 形成而 吸附 在输送路径装置上,并且通过抽吸而接收在相应后接的处理机组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其中,将带有纤维基悬浮液铺放在筛网上并且通过筛网下方的抽吸箱脱水以使无纺布幅面成片,将所述无纺布幅面从筛网上取下并且输送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随后无纺布幅面能够被卷绕,并且在生产起动时和/或在生产中断之后借助幅面进给将所述无纺布幅面从筛网转移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和/或将所述无纺布幅面转移至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幅面进给通过筛网与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之间的自由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和/或通过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的自由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实现,并且所述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通过空气流形成,所述空气流使端部进给带作为运行中的无纺布幅面的部分通过鼓而抬升,通过负压形成而吸附在输送路径装置上,并且通过抽吸而接收在相应后接的处理机组上,其中,设置有作为至少一个处理机组的水射流加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压缩空气从筛网上抬升所述端部进给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抽吸输送带输送所述端部进给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气导板输送所述端部进给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进给带的输送通过在输送路径装置的底侧上的吸附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应后接的处理机组上的抽吸借助所述后接的处理机组的网带下方的抽吸捕获装置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暂时封闭式牵引的空气流为了在实施所述转移的区域中形成均匀的幅面牵引而相互协调。
8.一种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湿法无纺布设备(1),其带有纤维悬浮装置(2)、筛网装置(3)、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并且带有在筛网装置(3)与后接的处理机组(4)之间的界面(8)处和/或在两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6)之间的界面(9)处的至少一个自由牵引,所述自由牵引能够通过用于切断的端部进给带(14)的幅面进给装置(13) 的空气流装置而被暂时封闭,所述空气流装置被这样定位,从而使端部进给带(14)作为运行中的无纺布幅面(10)的部分通过压缩空气装置(18)被取下,通过形成负压的输送路径装置(19)被转移,并且通过后接的处理机组的空气抽吸装置(21)被接收,其中,设置有作为至少一个处理机组的水射流加固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取下无纺布幅面(10)的压缩空气装置(18)设置有沿无纺布幅面(10)的运行方向后置的抽吸装置(26),借助所述抽吸装置能够在所述自由牵引中朝向后接的处理机组(4)定位转移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负压的输送路径装置(19)被设计为抽吸输送带或空气导板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路径装置(19)具有设计为抽吸面的底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接收经转移的端部进给带(14),后接的处理机组(4、6)在输入侧具有抽吸捕获装置(21),所述抽吸捕获装置以暂时封闭式牵引被连接在用于控制端部进给带(14)的抬升、转移和接收的控制装置上。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制造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0002] 由DE 24 37 611 A1已知,在用于制造湿法无纺布(或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中,在筛网上形成的无纺布要么在从筛网上取下之后以自由牵引(in freiem Zug)被导引至下一个机组,要么在所谓的封闭式取下时利用绕有毡的辊子从筛网取下,随后幅面在该摘取毡(Pick-up-Filz)的底侧上被转移至下一个机组。
[0003] 这两种取下方式均具有弊端。无纺布以自由牵引向下一个加工机组或向传送带上的转移(或运送)具有的弊端在于,无纺布幅面必须具有显著的初始湿态强度,以便能够承受从网布的取下和自由转移直至下一个机组而不会被撕裂。即使幅面不被撕裂,幅面在从筛网取下时也会由于其在网布上的黏附而不利地经受牵引应,由此导致拉伸应变,所述拉伸应变必须通过改变下一个机组的速度而被补偿。
[0004] 借助摘取毡的封闭式取下的前提在于无纺布幅面在其运转过程中良好地黏附在毡底侧上。为此,摘取毡必须具有足够的分含量。此外,无纺布幅面根据本发明必须包含显著的纤维素含量并且具有类似纸的特性,因为否则的话即使摘取毡的湿度足够也会黏附不足,从而使无纺布幅面从摘取毡上剥落并且导致运行故障。
[0005] 为了克服该弊端,根据DE 24 37 611 A1规定,在悬浮液槽中沉积在斜网上的且通过筛网下方的抽吸箱被脱水的无纺布幅面在消除中间元件的情况下从该筛网直接输送至位于筛网下方的干燥器表面。然而当无纺布幅面在干燥之前应该借助例如水射流加固或借助粘附剂涂覆加固时,这种解决方案不适用。
[0006] 就此而言,其他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机器部件的布置的折中,例如通过上下布置机器部件,来避免自由牵引。
[0007] 在湿法无纺布制造时使用水,以便纤维成型为扁平或者说面状织物或湿法无纺布。在此,水中的纤维通过筛网导引。在水通过筛网吸除的过程中,纤维沉积在筛网上。该过程阶段被称为成片过程。根据纤维的种类的不同,无纺织物在成片过程后始终还包含与纤维相比更多的水。通过真空抽吸器将无纺织物进一步脱水,然而物料在通常由斜网成型器构成的筛网之后的界面(或接口)处还不是稳定的产品,而是由纤维构成的松散复合物。
[0008] 因此出于上述原因有利的是,在成型器全速时开始。只有当成型器在全生产速度下工作,才能形成必要的物料稠度,以便制造纤维复合物,所述纤维复合物具有足够的内部强度,以便被转移至下一个输送带或下一个处理机组或下一个机器部件。在较低的生产速度时,则如上所述地在多个处理机组之间通常是自由牵引。随着生产速度的提高,出于安全原因尤其为了幅面进给(Bahnauffuehrung)而不再能够自由牵引。
[0009] 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和设备改进了在生产开始时和/或在生产中断之后的幅面进给。
[0010] 由此实现的是,为了利用筛网装置制造湿法无纺布,可以将必要的处理机组/机器部件以已知的方式按顺序布置。在筛网装置与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之间设置自由牵引。这在所有的处理机组/机器部件应该针对经济和能量优化的工作方式而配置有不同的网带时是有利的。尤其是在湿法无纺布的制造包括斜网成型器、水射流加固装置和脱水带的情况下。在处理机组之间形成的界面应该尽可能互相没有不利影响,从而就此使自由牵引是有利的。
[0011] 对于现代的斜网设备,一方面需要较高的生产速度,另一方面具有禁止操作者干预机器的安全准则。因为在斜网生产线上产品以全生产速度进给,为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0012] 根据本发明,暂时封闭式牵引提供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允许在处理机组/机器部件之间的自由牵引,另一方面为自动化的技术方案配置了暂时封闭式牵引,由此可以使无纺布幅面有利地在较高的机器速度下进给。
[0013] 有利地利用的是,当使用长纤维时,在筛网装置上形成的湿法无纺布尤其如此,所述长纤维具有足以被压缩空气从筛网装置的筛网上松脱的强度。
[0014] 因此根据本发明规定,在筛网装置与后接的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或在两个相邻的处理机组之间的界面处设置幅面进给装置,所述幅面进给装置构成为暂时封闭式牵引。通过暂时封闭式牵引抓握无纺布幅面的端部进给带,所述端部进给带在筛网装置的网带的输出侧与运行中的幅面相交。该条带利用暂时封闭式牵引的空气流传递至相应后接的处理机组上。同样适用于相应两个相邻处理机组之间、也即水射流加固的网带与后接的脱水带之间的界面。
[0015] 此外还规定,被切断的端部进给带从筛网抬升,以便例如利用压缩空气转移至输送装置。利用空气流,该条带被后接的处理机组捕获,从而所完成的端部进给带的转移呈现为暂时封闭式牵引。在此关键在于,优选受控的抬升、转移和随后进行的受控的接收。
[0016] 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式由以下描述给出。
[0017]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阐述。在附图中:
[0018] 图1a示意性示出湿法无纺布设备的侧视图,其带有自由的悬浮液装置、筛网装置、水射流加固装置和脱水装置,
[0019] 图1b示意性示出带有干燥器和卷绕器的湿法无纺布设备的端部,[0020] 图2放大且示意性示出根据图1a的界面X、Y的幅面进给的实施例,[0021] 图3示出根据图1a的界面X、Y的幅面进给的第二实施例,
[0022] 图4示意性示出在根据图1a的界面X的区域中筛网装置的输出侧的端部区域的俯视图。
[002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为此示例性设置的湿法无纺布设备1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
[0024] 根据附图先后依次布置纤维悬浮装置2、筛网装置3、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和必要时的卷绕器5。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湿法无纺布设备1中设置有作为至少一个处理机组4的水射流加固装置。此外还设置其他处理机组6、7。处理机组6例如是干燥网,并且处理机组7例如是干燥器。
[0025] 筛网装置3示出为斜网成型器。也可以使用筛网装置3的备选构造。在网设备3与后接的处理机组4之间设置界面8。在处理机组4与处理机组6之间设置例如界面9。当进给无纺布幅面10时,这两个界面8、9实施为自由的牵引。
[0026] 在生产起动时或在生产中断之后,需要无纺布幅面10的进给,以便跨过界面8、9之间的间距。
[0027] 根据本发明规定,通过在斜网机器上的湿法无纺布产品(斜网机器在图1a中示出为筛网装置3),形成的无纺布幅面10具有足够的强度,由此使材料通过排气从筛网11脱离。这在图2和图3结合图4中示出。
[0028]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湿法无纺织物的方法规定,带有纤维的水基悬浮液铺放在筛网装置3的筛网11上,并且通过筛网下方的抽吸箱12脱水,以使无纺织物10成片,将所述无纺布幅面从筛网11上取下并且输送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随后无纺布幅面10最终能够卷绕在辊子23上。
[0029] 在生产起动时和/或生产中断之后,借助幅面进给13将无纺布幅面从筛网11转移至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和/或转移至两个处理机组4、6之间的界面9处。
[0030] 根据图2至图4,幅面进给13通过在筛网11与至少一个后接的处理机组4之间原本自由的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和/或处理机组4、6之间的界面9处的自由牵引的相应暂时封闭式牵引完成。
[0031] 幅面进给13的相应暂时封闭的牵引通过空气流形成。所述空气流作用在借助切割装置16切断的端部进给带14上,所述切割装置从筛网11的输出侧作用在无纺布幅面10上。借助切割装置16使端部进给带14从无纺布幅面10的其余幅面15分离。借助端部进给带14实现幅面进给,而与此同时其余幅面15落入碎浆机17中。
[0032] 根据本发明,端部进给带14作为运行中的无纺布幅面10的部分是通过借助压缩空气装置18的鼓从筛网11抬升的。通过在输送路径装置19上形成负压,端部进给带14吸附在由输送路径装置19构成的输送路径上,并且通过抽吸而被接收在相应后接的处理机组4上。在后接处理机组4上的所述抽吸例如借助抽吸捕获装置21实现。
[0033] 上述针对在界面8处的幅面进给13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界面9处的幅面进给13。
[0034] 根据本发明规定,如果湿法无纺布产品已经在例如实施为斜网机器的筛网装置3上脱水,则湿法无纺布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这在使用长纤维制造无纺布幅面时尤其适用。基于通过筛网装置3形成的无纺布幅面的强度,可以利用源自压缩空气装置18的压缩空气将网幅从筛网11剥离,用于幅面进给。从筛网11抬升的端部进给带14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能够利用压缩空气被转移至输送路径装置19。输送路径装置19在图2中示出为空气导板装置。在图3中输送路径装置19示出为抽吸输送带。图2和图3的两个输送路径装置19基于优选存在于输送路径装置19的底侧上的空气流而构成负压。由此实现的是,通过压缩空气装置18的压缩空气而被抬升的端部进给带14被导引运动至后接的处理机组4。在后接的处理机组4的网带20上通过抽吸捕获装置21接收端部进给带14。
[0035] 端部进给带14这样完成的转移呈现为暂时封闭式牵引。就此关键的在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实现受控的抬升、转移和随后受控的接收。
[0036] 如图1a所示,处理机组4例如是水射流加固装置。端部进给带14可以通过这种水射流加固装置进一步稳定化。在水射流加固界面9之后的自由牵引上,端部进给带的转移可以按照相同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从处理机组4的网带20抬升,并且利用形成负压的输送装置19转移至紧邻的、后接的处理机组6的网带22上。根据图1a,该另一个处理机组6例如是真空脱水装置。
[0037] 在这种真空脱水装置的网带22之后,端部进给带14通常足够稳定,以便供应到绳索剪(Seilschere)中。抬升也可以利用穿过网带的压缩空气实现。端部进给带14可以通过空气导板或另一个网带捕获,并且转移至另一个绳索剪。利用暂时封闭式牵引进行的端部进给带14的所述转移可以在200至250m/min之间和更高的生产速度下顺利地实施。
[0038] 在端部进给带14通过干燥器、例如处理机组7和质量保证部25输送至卷绕器5之后,无纺布幅面10可以在筛网装置3上拓宽至整个物料宽度上。在此湿法无纺布足够稳定,以便甚至在整个物料宽度上直接在筛网装置3之后通过自由牵引被运送至下一个处理机组。
[0039] 在所述生产速度下,无纺布幅面抬升中的变化可能会快速导致幅面撕裂。因此优选在筛网装置3的网带11下方组装可变的、沿网带1可移动的真空抽吸箱26。在无纺布幅面以完整宽度在生产线上运行之后,可以利用真空抽吸箱26一方面通过调节真空抽吸箱26另一方面调节真空度的设置来精确定义料幅抬升的位置。由此在筛网装置3的真空抽吸箱26与后接的处理机组4的抽吸捕获装置21之间的自由牵引被精确定义。避免了料幅的不同的抬升。两个网带11、20之间的料幅应力利用松弛调节被优选控制。相同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两个处理机组4、6之间的界面9。
[0040] 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无纺布幅面根据本发明可以经济上更加成本低廉地转移,并且此外受控的自由牵引提供了料幅导引的经济上成本低廉的技术方案。
[0041] 上述松弛调节可以通过用于控制端部进给带14在带有幅面进给13的界面8、9处的抬升、转移和接收的控制装置而补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