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纱线及其应用

申请号 CN202410374791.8 申请日 2023-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804872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燕; 刘娜娜; 肖学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功能 纱线 及其应用,功能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沿厚度方向层叠后得到 复合材料 层,将复合材料层卷绕得到筒状的复合材料卷,复合材料卷沿其径向由内向外均填充有复合材料层;将复合材料卷沿其轴向拉伸后得到功能纱线,复合材料卷的直径为1.68~2cm,卷绕为沿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的宽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卷曲。本发明的功能纱线,通过对复合材料层进行卷绕、拉伸后得到功能纱线,利用该功能纱线织造的面料具有较好的凉感和抗紫外线效果,且无需与其他功能 纤维 复合,无需进行后处理或覆膜,使得织造的面料在具有较好的凉感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纱线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制备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
将所述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沿厚度方向层叠后经热轧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轧合后得到复合材料层;
由所述复合材料层卷绕得到筒状的复合材料卷;
再将所述复合材料卷沿其轴向进行牵伸后得到所述功能纱线;所述卷绕为沿所述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的宽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卷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筒状的所述复合材料卷的直径为1.68~2cm;所述功能纱线的细度为30~50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在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沿厚度方向层叠时,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积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卷绕后得到的所述复合材料卷的外圈为所述第二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卷的剩余部分为所述第一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的组分均包括聚酰胺,所述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中的至少一个材料层的组分中包括功能助剂;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或第二材料层中的所述聚酰胺与功能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相同时,所述第一材料层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助剂包括抗紫外助剂、凉感助剂或抗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紫外助剂为二、氧化锌、杨酸酯、丙烯腈基高聚物或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所述凉感助剂为玉石颗粒、珍珠粉颗粒或母粉颗粒中的一种;所述抗菌助剂为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纳米氧化锆或纳米竹醌粉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为单层或多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层为单层或多层,所述第二材料层包括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为多层时,在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层时,先将所述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中的各层沿厚度方向按顺序层叠后经热轧将多层轧合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功能纱线,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聚酰胺层时,将聚酰胺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制备所述抗紫外层时,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制备所述凉感层时,将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制备所述抗菌层,将抗菌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纱线在面料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功能纱线及其应用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3年11月24日、申请号为202311581459.0、发明名称为“一种功能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面料”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纱线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3] 已有研究表明,过度的紫外线辐射是有害的,因此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抗紫外线和凉感功能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多数的纱线只有单一功能,如抗紫外线或者凉感。现有的抗紫外线面料通常较厚,与夏天的使用场景不符,在温度高的环境中,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会出现闷热的情况,长时间穿在身上,身体会大量出汗,加快人体分的流失,降低使用者的穿着体验感。而现有的一些轻薄防晒面料在制备过程中大多需要经过后整理或者覆膜,这又会导致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经过水洗后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纱线及其应用,利用该功能纱线织造的面料无需后整理或覆膜就直接具有凉感,且其抗紫外线功能不受影响。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沿厚度方向层叠后得到复合材料层;
[0008] 将复合材料层卷绕得到筒状的复合材料卷,所述复合材料卷沿其径向由内向外均填充有复合材料层;
[0009] 将所述复合材料卷沿其轴向进行拉伸后得到所述功能纱线;
[0010] 筒状的所述复合材料卷的直径为1.68~2cm,所述卷绕为沿所述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的宽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卷曲。即由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的一侧长边向另一侧长边进行卷曲。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拉伸的方法为:在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对所述复合材料卷进行牵伸,所述功能纱线的细度为30~50D。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层的步骤中,所述第一材料层位于第二材料层的上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一端与第二材料层的一端齐平,所述第一材料层在第二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顶面面积的70%~90%。这样的设置使得在卷绕后得到的复合材料卷的结构为:沿复合材料卷的径向方向,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交替设置。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层的步骤中,所述第一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上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顶面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积的1%~2%。这样的设置使得在卷绕后得到的复合材料卷的结构为:沿复合材料卷的径向方向,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圈为第二材料层。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复合材料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沿厚度方向层叠后经热轧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轧合后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层。通过热轧能够排除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之间的空气,避免了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之间的气泡给卷绕带来困难,影响后续功能纱线及面料的性能。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和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包括抗紫外助剂、凉感助剂或抗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酰胺与功能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其中,抗紫外助剂为二、氧化锌、水杨酸酯、丙烯腈基高聚物或苯并三唑中的一种;凉感助剂为玉石颗粒、珍珠粉颗粒或母粉颗粒中的一种;抗菌助剂为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纳米氧化锆或纳米竹醌粉中的一种。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材料层包括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相同时,所述第一材料层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不同;所述聚酰胺层由聚酰胺制备得到;所述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分别为在聚酰胺中加入抗紫外助剂、凉感助剂或抗菌助剂后形成。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为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材料层为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抗紫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抗紫外助剂并分散得到抗紫外助剂分散液,将抗紫外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所述抗紫外层。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是为了使其发生自然伸缩,便于对制备得到的抗紫外层进行其他的后续处理。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凉感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凉感助剂并超声分散得到凉感助剂分散液,将凉感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凉感薄膜,将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所述凉感层。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是为了使其发生自然伸缩,便于对制备得到的凉感层进行其他的后续处理。
[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抗菌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抗菌助剂并超声分散得到抗菌助剂分散液,将抗菌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抗菌薄膜,将抗菌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所述抗菌层。抗菌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是为了使其发生自然伸缩,便于对制备得到的抗菌层进行其他的后续处理。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聚酰胺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酰胺切片经熔融挤出流延得到厚度为0.3~0.5mm的聚酰胺薄膜,将聚酰胺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所述聚酰胺层。聚酰胺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是为了使其发生自然伸缩,便于对制备得到的聚酰胺层进行其他的后续处理。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抗紫外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酰胺与抗紫外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所述凉感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酰胺与凉感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所述抗菌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酰胺与抗菌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
[00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抗紫外薄膜的厚度为0.3~0.5mm,所述凉感薄膜的厚度为0.3~0.5mm,所述抗菌薄膜的厚度为0.3~0.5mm。
[002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材料层为抗紫外层,所述第二材料层为凉感层。对于第一材料层为抗紫外层,第二材料层为凉感层的结构,在卷绕后要保证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层是第二材料层,有利于提升最终织造得到的面料的凉感系数。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尺寸。对于复合材料层是第一材料层为抗紫外层,第二材料层为凉感层的结构,并且在制备这样的复合材料层的步骤中,将第一材料层位于第二材料层的上方,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第一材料层的一端与第二材料层的一端齐平,第一材料层在第二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材料层的范围内,第一材料层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第二材料层的顶面面积的70%~90%,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的尺寸差异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在卷绕之后第二材料层无法全面包覆第一材料层,从而导致织造的面料的凉感削弱。
[002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纱线,所述功能纱线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6]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料,所述面料由上述的功能纱线经过经纬交织制备得到,所述面料的紧度大于或等于70%。这样的紧度可以保证面料的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
[0027]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功能纱线,通过分别制备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得到复合材料层,再对复合材料层进行卷绕、拉伸后得到功能纱线,利用该功能纱线织造得到的面料具有较好的凉感和抗紫外线效果,在制备过程中不需与其他的功能纤维复合,无需进行后处理或覆膜,使得织造的面料在具有较好的凉感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材料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3中复合材料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材料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步骤3中复合材料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其中,附图标记为:第一材料层‑1,第二材料层‑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本发明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步骤1:制备第一材料层1。
[0037] 步骤2:制备第二材料层2。
[0038] 其中,第一材料层1为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材料层2为聚酰胺层、抗紫外层、凉感层或抗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处的第一材料层1为单层或多层,第二材料层2为单层或多层。当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相同时,第一材料层1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与第二材料层2中的功能助剂的质量占比不同。
[0039] 或者,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1和/或第二材料层2为单层,单层的第一材料层1和/或第二材料层2的组分包括聚酰胺和功能助剂,功能助剂为抗紫外助剂、凉感助剂或抗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聚酰胺与功能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
[0040] 具体地,聚酰胺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酰胺切片经熔融挤出流延得到厚度为0.3~0.5mm的聚酰胺薄膜,将聚酰胺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聚酰胺层。
[0041] 抗紫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抗紫外助剂并分散得到抗紫外助剂分散液,将抗紫外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厚度为0.3~0.5mm的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抗紫外层。其中,聚酰胺与抗紫外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抗紫外助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锌、水杨酸酯、丙烯腈基高聚物或苯并三唑中的一种。
[0042] 凉感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凉感助剂并超声分散得到凉感助剂分散液,将凉感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厚度为0.3~0.5mm的凉感薄膜,将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凉感层。其中,聚酰胺与凉感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凉感助剂为玉石颗粒、珍珠粉颗粒或云母粉颗粒中的一种。
[0043] 抗菌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溶剂中加入抗菌助剂并超声分散得到抗菌助剂分散液,将抗菌助剂分散液和聚酰胺混合后升温至260~270℃,反应1~1.5h至相对粘度达到2.5~2.7后取出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厚度为0.3~0.5mm的抗菌薄膜,将抗菌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得到抗菌层。其中,聚酰胺与抗菌助剂的质量比为20~30:1。抗菌助剂为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或纳米竹醌粉中的一种。
[0044] 步骤3:将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沿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的厚度方向层叠并经热轧将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轧合后得到复合材料层,再将复合材料层沿第一材料层1或第二材料层2的宽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卷曲,即由第一材料层1或第二材料层2的一侧长边向另一侧长边方向进行卷曲得到筒状的复合材料卷,复合材料卷的直径为1.68~2cm。若第一材料层1或第二材料层2为多层结构,还需先将第一材料层1或第二材料层2中的各层沿厚度方向按顺序层叠后经热轧将多层轧合在一起。
[0045] 其中,复合材料卷沿其径向由内向外均填充有复合材料层,即复合材料卷的中心部分并非空心状。
[0046] 具体地,复合材料层的卷绕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卷绕机进行的,先将复合材料层在薄膜卷绕机的辊筒上卷成一个大卷,再利用复卷分切机将辊筒上的大卷进行分切卷绕,得到多个复合材料卷。
[0047] 步骤4:将复合材料卷在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采用均匀牵伸装置进行牵伸,得到细度为30~50D的功能纱线。
[0048] 实施例1
[0049] 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0] 步骤1:向聚乙醇溶剂中加入20份二氧化钛并超声分散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将二氧化钛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6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5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3mm厚的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h后得到抗紫外层,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层即为第一材料层1。
[0051] 步骤2:向聚乙醇溶剂中加入20份珍珠粉并超声分散得到珍珠粉分散液,将珍珠粉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6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5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3mm厚的凉感薄膜,将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h后得到凉感层,本实施例中的凉感层即为第二材料层2,第二材料层2的宽度大于第一材料层1的宽度。
[0052] 步骤3:如图1所示,沿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的厚度方向将第一材料层1叠放在第二材料层2的上方并经热轧得到复合材料层,保证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面积的80%,第一材料层1的一端与第二材料层2的一端齐平,且第一材料层1在第二材料层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材料层2的范围内。如图2所示,将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材料层1的一侧长边且由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相齐平的一端向上且向另一侧长边卷绕得到筒状的直径为2cm的复合材料卷,即以第二材料层2在外、第一材料层1在内的方式卷绕,保证卷好的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层为第二材料层2。复合材料卷沿其径向由第一材料层1与第二材料层2交替设置。
[0053] 步骤4:将复合材料卷在温度为110℃的条件下进行牵伸,得到的功能纱线的细度为30D。
[0054]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纱线,进一步将得到的功能纱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经纬交织得到紧度为75%的抗紫外凉感面料,该面料的2
紫外线透过率为2.8%,UPF值为135,瞬间接触凉感系数为0.25J/(cm ·s),面密度
2
46.5g/m。
[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7] 步骤1:向聚乙烯醇溶剂中加入20份二氧化钛并超声分散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将二氧化钛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7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7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5mm厚的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8h后得到抗紫外层,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层即为第一材料层1。
[0058] 步骤2:向聚乙烯醇溶剂中加入20份珍珠粉并超声分散得到珍珠粉分散液,将珍珠粉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7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7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5mm厚的凉感薄膜,将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8h后得到凉感层,本实施例中的凉感层即为第二材料层2。
[0059] 步骤3:如图3所示,将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的一侧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的一侧贴合并热轧得到复合材料层,保证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积的2%,再将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材料层1远离第二材料层2的一侧长边向上且向第二材料层2远离第一材料层1的一侧长边卷绕,得到筒状的直径为2cm的复合材料卷,如图4所示,该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圈一层为第二材料层2,其余部分均为第一材料层1。
[0060] 步骤4:将复合材料层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进行牵伸,得到细度为50D的功能纱线。
[0061]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纱线,进一步将得到的功能纱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经纬交织得到紧度为81%的抗紫外凉感面料,该面料的2 2
紫外线透过率为3.2%,UPF值为80,瞬间接触凉感系数为0.22J/(cm·s),面密度为69g/m。
[0062] 实施例3
[0063] 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抗菌、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64] 步骤1:向聚乙烯醇溶剂中加入20份二氧化钛并超声分散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将二氧化钛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7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7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5mm厚的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8h后得到抗紫外层;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层即为第一材料层1。
[0065] 步骤2:向聚乙烯醇溶剂中加入15份纳米氧化锆和10份珍珠粉并超声分散得到纳米氧化锆与珍珠粉混合分散液,将混合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7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7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5mm厚的抗菌凉感薄膜,将抗菌凉感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8h后得到抗菌凉感层,即得到第二材料层2。
[0066] 步骤3:将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的一侧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的一侧贴合并经热轧得到复合材料层,保证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积的2%,再将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材料层1远离第二材料层2的一侧长边向上且向第二材料层2远离第一材料层1的一侧长边卷绕,得到筒状的直径为2cm的复合材料卷,该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圈一层为第二材料层2,其余部分均为第一材料层1。
[0067] 步骤4:将复合材料层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进行牵伸,得到细度为50D的功能纱线。
[0068]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纱线,进一步将得到的功能纱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经纬交织得到紧度为88%的抗紫外凉感面料,该面料的2
紫外线透过率为3.0%,UPF值为92,瞬间接触凉感系数为0.20J/(cm·s),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大于85%,大肠杆菌抑菌率大于75%,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70%,面密度为68g/
2
m。
[0069] 实施例4
[0070] 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71] 步骤1:向聚乙醇溶剂中加入20份二氧化钛并超声分散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将二氧化钛分散液和500份聚酰胺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后升温至260℃,反应1h至相对粘度达到2.5后取出并将其加入至挤出机中制备得到0.3mm厚的抗紫外薄膜,将抗紫外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h后得到抗紫外层,本实施例中的抗紫外层即为第一材料层1。
[0072] 步骤2:将聚酰胺切片经熔融挤出流延得到厚度为0.3mm的聚酰胺薄膜,将聚酰胺薄膜冷却至室温后在室温下静置6h后得到聚酰胺层,本实施例中的聚酰胺层即为第二材料层2。
[0073] 步骤3:将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的一侧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的一侧贴合并经热轧得到复合材料层,保证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与第二材料层2的顶面贴合的面积占第一材料层1的底面积的1.5%,再将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材料层1远离第二材料层2的一侧长边向上且向第二材料层2远离第一材料层1的一侧长边卷绕,得到筒状的直径为2cm的复合材料卷,该复合材料卷的最外圈一层为第二材料层2,其余部分均为第一材料层1。
[0074] 步骤4:将复合材料卷在温度为110℃的条件下进行牵伸,得到细度为30D的功能纱线。
[0075]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纱线,进一步将得到的功能纱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经纬交织得到紧度为77%的抗紫外面料,该面料的紫外2
线透过率为2.9%,UPF值为115,面密度为49.5g/m。
[0076] 由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功能纱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纱线织造相应功能的面料,无需经过后整理或者覆膜的操作步骤,还可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凉感或抗菌性能,并且这些相应的性能不会受到影响,简化了制备过程的同时又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具备相应功能的面料。
[007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