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凉感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及纺纱牵伸机构 |
CN202510215587.6 |
2025-02-26 |
CN119956549A |
2025-05-09 |
孙德连; 姚馨馨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凉感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及纺纱牵伸机构,所述方法包括选用原料、对原料进行预处理、设置纺纱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设置塞洛菲尔纺纱机的牵伸倍数和定速控制、制成筒纱、对筒纱进行冷却处理和一次定型处理、织造成针织面料并对其作预缩处理、对针织面料进行染色和印花处理、对染色出缸后的针织面料进行烘干处理、对针织面料进行二次定型处理,即可获得凉感针织面料成品;本发明结合实际产线进行合理设计加工步骤,通过本发明加工制作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凉感效果,还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性能和抗皱性能,适用于夏季服装和运动服装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2 |
一种高收缩易染混纤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387743.7 |
2025-03-31 |
CN119956507A |
2025-05-09 |
屈汉巨; 王凯; 朱美; 沈荣; 顾秋燕; 姜洪健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收缩易染混纤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聚酯熔体挤出冷却制得初生纤维,部分初生纤维经上油、牵伸制得FDY丝,其余初生纤维上油后制得POY丝;FDY丝与POY丝经网络混纤、卷绕制得混纤丝;所述牵伸为五辊牵伸,其中热辊HR1、HR2、HR3的温度为82~87℃,HR4、HR5的温度为95~105℃,HR1、HR2、HR3、HR4、HR5间的拉伸比依次为1.01~1.2、1.10~1.5、2.5~3.0、1;挤出时喷丝头拉伸比为165~180%;所述混纤丝的沸水收缩率为60±5%,异收缩率为43~50%。本申请混纤制备的织物兼具优异的毛感、柔软度和悬垂性,且染色性能突出。 |
3 |
一种具有噪声监测功能的织物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181606.8 |
2025-02-19 |
CN119663499B |
2025-05-09 |
王慧; 马艺铭; 张峻武; 李林鹏; 侯成义; 殷善开 |
|
4 |
一种涤纶ITY丝及其生产方法 |
CN202510168941.4 |
2025-02-17 |
CN119615447B |
2025-05-09 |
王凯; 姜洪健; 杨金良; 沈荣; 沈渭建; 王松田 |
|
5 |
一种复合纸纱线及其制备工艺 |
CN202210187137.7 |
2022-02-28 |
CN114575010B |
2025-05-09 |
刘埠平 |
|
6 |
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 |
CN202510248780.X |
2025-03-04 |
CN119932783A |
2025-05-06 |
牛利荣; 张霞 |
本发明涉及色纺纱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均匀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底面的若干个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B。本发明的风机通过风管A向导风管的内部喷气,利用气压差将毛絮吸入储絮壳内部收集,且电机间接带动软毛刷在纺纱线表面旋转,实现了对纺纱线的全面清理,且通过控制转速,以及重力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控制挤压板和软毛刷的位置,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粗细的纺纱线毛絮清扫,同时使用风机通过聚风嘴向软毛刷的方向进行吹气,可以将软毛刷表面附着的毛絮进行清理,防止毛絮缠绕在软毛刷的表面。 |
7 |
牛津面料生产用整经机 |
CN202510225226.X |
2025-02-27 |
CN119932781A |
2025-05-06 |
周昀达 |
本发明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提出了牛津面料生产用整经机,包括机体、整经轴,整经轴与机体可拆卸连接,机体设有若干用于带动整经轴进行旋转的旋转体,机体上设有若干用于使整经轴与旋转体保持同轴的辅助限位架,机体中设有用于控制旋转体夹持整经轴的夹持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整经轴拆装操作难度大,影响面料生产效率的问题。 |
8 |
一种保健AB纱生产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
CN202510328562.7 |
2025-03-19 |
CN119932773A |
2025-05-06 |
刘新金; 苏旭中; 孙丰鑫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给出一种保健AB纱生产装置以及生产方法,采用单独传动的前、中、后下罗拉,在前、后下罗拉上加装与罗拉套紧靠的左、右按压胶辊,在中下罗拉与中按压胶辊上设置双皮圈。莱赛尔/大豆混纺粗纱在各下罗拉与左按压胶辊握持下实现牵伸,精梳棉粗纱在各下罗拉与右按压胶辊握持下实现牵伸,通过罗拉套转动带动按压胶辊实现沿着轴向的转动,继而与罗拉套共同实现对位于牵伸区的纤维的握持传送和牵伸,且通过按压胶辊沿着罗拉套轴向的位置调节,实现牵伸系统内的按压握持点的沿着罗拉套的圆面的转移,继而根据所喂入的粗纱的性质和所需纺制的AB纱的要求实现所需的按压握持点的优化选择,实现具有优质成纱质量的保健AB纱的生产。 |
9 |
一种涡流纺包芯纱的加捻装置 |
CN202411697252.4 |
2024-11-26 |
CN119177507B |
2025-05-06 |
龚正晖; 吴俊年; 申家伟; 蒲燕 |
|
10 |
绒头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380062293.3 |
2023-08-10 |
CN119923496A |
2025-05-02 |
大关达郎; 德本裕幸; 平井悠佑 |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绒头布帛,其包含地组织、和与构成上述地组织的地纱缠绕且在上述地组织的表面起毛的绒头纤维,绒头纤维包含聚(3‑羟基烷酸酯)类纤维,地纱包含软化点高于上述聚(3‑羟基烷酸酯)类纤维的纤维,在与地纱缠绕的绒头纤维中,存在于比地纱更靠近背面侧的聚(3‑羟基烷酸酯)类纤维的至少一部分熔粘,绒头布帛在140℃的干热收缩率为15.0~40.0%,地组织的弯曲刚性为1.00×10‑4N·m2/m以下。 |
11 |
一种能够加速降解的涤纶面料制备方法 |
CN202210090581.7 |
2022-01-26 |
CN116536838B |
2025-05-02 |
李君磊; 冯杰; 邱慧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加速降解的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其能加快涤纶面料的降解,更为绿色环保。在涤纶聚酯切片中添加1.5‑2wt%的降解母粒,将低熔点聚酯切片和添加有降解母粒的涤纶聚酯切片按照(2‑3):(7‑8)的质量比例进行共混纺丝,通过包括切断、开松、梳棉在内的制备工序后,制得海岛涤纶短纤纱,将制得的海岛涤纶短纤纱针织形成带有蜂窝状结构的面料毛坯,经过包括低熔点聚酯溶解、染色、定型在内的工序后,制得能够加速降解的涤纶面料。 |
12 |
一种高色牢度超细纤维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133209.3 |
2025-02-06 |
CN119900118A |
2025-04-29 |
许世铨; 沈强; 李敏慧; 楚玉松; 董朋; 仲鸿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色牢度超细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相原料和岛相原料分别送入各自的双螺杆进行塑化混合,经纺丝组件喷丝形成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经拉伸、冷却定型后制得海岛纱线;其中,海相原料为可溶性聚合物,岛相原料为非溶性聚合物;海岛纱线为空心海岛纱线,其包括空心部分和围绕空心部分的一圈海岛复合部分,海岛复合部分包括至少8个岛相和包裹岛相的一圈海相;将制得的海岛纱线进行开纤处理,制得超细纤维纱线;对开纤处理后的超细纤维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对染色后的超细纤维纱线进行定型处理。该高色牢度超细纤维纱线的干湿磨色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并且该纱线具有色泽均匀、手感柔软蓬松、保暖效果较好的优点。 |
13 |
复合纤维、复丝、编织物及纤维制品 |
CN202380066598.1 |
2023-09-14 |
CN119895088A |
2025-04-25 |
松浦知彦; 增田正人; 小河健太郎; 川原慎也; 稻田康二郎 |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服装用纺织品的复合纤维、复丝、编织物或纤维制品,所述适用于服装用纺织品的复合纤维、复丝、编织物或纤维制品具有干爽的触感或有回弹感的柔软的手感,且也可抑制因与其他原材料的摩擦、磨损等而产生的表面品质的下降,进而在实施了拨水加工的情况下显现出高的拨水性能。本发明的复合纤维是在纤维横剖面上存在段A及段B两种,所述复合纤维中,段B具有较段A来说小的剖面积且由复合成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的两种聚合物形成。 |
14 |
一种碳纳米纤维增强碳材料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 |
CN202510392132.1 |
2025-03-31 |
CN119877184A |
2025-04-25 |
吴琪琳; 陈栩诗; 沈静; 孙文康; 孙宾; 朱美芳 |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纤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纤维增强碳材料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弱加捻后的碳材料纤维丝束固定于静电纺丝纳米纱线机上,利用静电纺丝形成碳纳米纤维膜并均匀包裹在弱加捻后的碳材料纤维丝束上,然后收卷成轴,之后将收卷后的纤维编织成织物,对织物依次进行热压和碳化处理,制得碳纳米纤维增强碳材料纤维织物;弱加捻是指捻度为5~13捻/米。本发明先将碳纳米纤维包覆在碳材料纤维上提高了纳米纤维与碳材料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再对用其制备的织物进行热压和碳化处理进一步提升了织物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使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纺织品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
15 |
一种颜色渐变包缠纱线及颜色渐变面料 |
CN202510026126.4 |
2025-01-08 |
CN119877165A |
2025-04-25 |
刘佳明; 张美熔; 朱锾臻; 陈嘉炜; 车汇行; 谢一乐; 屠程波; 吴佳林; 陶培培; 谈昊 |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颜色渐变包缠纱线及颜色渐变面料。本发明的颜色渐变包缠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颜色不同,第二纱线采用螺旋形的方式缠绕在第一纱线的外层,颜色渐变包缠纱线沿轴向按颜色渐变循环;在一组颜色渐变循环中,包括三段以上不同缠绕密度的缠绕纱段,缠绕密度为第二纱线的缠绕密度。本发明提供的颜色渐变包缠纱线,纱线结构稳定,其颜色渐变循环的长度是可控的,可拥有不同长度的渐变色效果,还可以根据颜色渐变效果的需要,通过多段(三段以上)缠绕纱段的缠绕密度不同变化,让包覆效果不同,从而实现不同色彩的渐变效果,且渐变效果协调,色彩风格多变。 |
16 |
一种仿蛛丝结构雾收集热成型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147118.5 |
2025-02-11 |
CN119877163A |
2025-04-25 |
马丕波; 刘乐乐; 蒋高明; 陈超余; 董智佳; 万爱兰 |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仿蛛丝结构雾收集热成型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结构仿生纺织材料技术领域。仿蛛丝结构雾收集热成型编织线包括芯层和壳层,壳层形成在芯层的外周,芯层包括第一纱线,第一纱线的材料包括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PPTA和碳纤维中至少一种,壳层包括第三纱线和凸起,凸起形成在第三纱线的外周,第三纱线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纤维TPU、低熔点聚酯纤维PET、聚酰胺纱线纤维PA中的一种,凸起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纤维TPU、低熔点聚酯纤维PET、聚酰胺纱线纤维PA中的一种;沿着仿蛛丝结构雾收集热成型编织线的长度方向,仿蛛丝结构雾收集热成型编织线表面分布有多个凸起。本发明申请能够实现集水性能与机械强韧性的兼顾与集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
17 |
一种可调温复合变形纱线、制备方法及可调温面料 |
CN202510010831.5 |
2025-01-03 |
CN119877162A |
2025-04-25 |
陈义忠; 刘慧; 周绚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温复合变形纱线、制备方法及可调温面料,属于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调温复合变形纱线,所述纱线包括改性聚酯纤维和棉纤维,其中改性聚酯纤维在纱线中的重量占比为15‑25%,余量为棉纤维;所述改性聚酯纤维采用如下的改性方法获得:将温敏凝胶乳液、交联剂Ⅰ、催化剂搅拌溶解后获得改性乳液,再将聚酯纤维浸没在改性乳液中反应15‑20min后,取出聚酯纤维并在80±3℃的条件下烘烤10‑15min,重复上述操作,使聚酯纤维在改性乳液中浸没3‑5次后,将最后一次烘烤后的聚酯纤维在160℃的条件下烘焙5min得到改性聚酯纤维,达到提高复合变形纱线的温控性能的效果。 |
18 |
一种异形特黑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 |
CN202510213270.9 |
2025-02-26 |
CN119877123A |
2025-04-25 |
林稳; 王晓达; 王腾滕; 王春燕; 张银鸿; 薛淋燕 |
本发明属于异形聚酯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形特黑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含黑色母粒的聚酯熔体通过异形截面喷丝板挤出后,依次经冷却、预网络上油、导轮Ⅰ、导轮Ⅱ、GR1导丝辊、预网络、GR2导丝辊、导轮Ⅲ和卷绕制得异形特黑聚酯纤维;含黑色母粒的聚酯熔体中,黑色母粒的含量为7wt%以上;预网络上油是指对丝束预网络的同时上油;将预网络气道与油雾通道在出口处连通,压缩空气经由预网络气道喷出时,油雾通道中的油雾被压到预网络气道,且在预网络气道的出口处与压缩空气相遇并混合后共同作用到丝束上,实现对丝束预网络的同时上油。本发明在预网络气道上增加油雾通道,达到同时给丝上油和集束的目的;同时,可实现低阻均匀上油。 |
19 |
一种后纺短流程生产线 |
CN202411964968.6 |
2024-12-30 |
CN119859869A |
2025-04-22 |
刘冲; 卢培兴; 李志伟; 胡忆东; 陈万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纺短流程生产线,其包括沿生产方向依次设置的筒子架、预整理机组、加热装置、牵伸机组、牵引机、卷曲机、皮带机、摆丝机、烘箱、张力机、切断机和打包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轮盘,所述轮盘上均设置有加热辊,所述轮盘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后纺短流程生产线,通过引入加热装置,采用旋转的轮盘和加热辊的设计,通过电加热丝持续加热,能够保持稳定的加热温度,实现了对丝束的精确加热和稳定温度保持,且加热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生产线的紧凑布局和高效运行,维护方便,且无需处理水浴加热中的废水和污垢,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节省了时间。 |
20 |
一种耐切割高强针织布及其生产方法 |
CN202411984227.4 |
2024-12-31 |
CN119843417A |
2025-04-18 |
张兰; 秦思瑜; 王怀颖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切割高强针织布及其生产方法。该耐切割高强针织布,所用包覆纱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芯丝、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和第三包覆层;芯丝为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第一包覆层为高强聚乙烯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第二包覆层为芳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第三包覆层为芳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发明解决现有防切割面料抗撕破性、抗穿刺性和舒适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撕破性能和抗刺穿性能好,轻薄舒适的耐切割高强针织布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