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白带材的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2311665637.8 申请日 2023-12-06 公开(公告)号 CN117505527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6
申请人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健; 杨永胜; 刘敏; 郭建华; 李小飞; 马文; 杨占雄; 臧经梅; 费腾达; 郭贝; 严真; 薛加昌; 武晓; 潘菲; 赵智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锌白 铜 带材的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铣面、粗轧、再结晶 退火 、清洗、中轧、分级退火、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清洗、拉弯矫、分切入库;其中,所述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 温度 655~680℃,保温1~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80~610℃,保温3~4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25~540℃,保温3~4h。本发明制备的锌白铜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抗高温 氧 化性,可在300℃下保温3min不变色。
权利要求

1.一种锌白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铣面、粗轧、再结晶退火、清洗、中轧、分级退火、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清洗、拉弯矫、分切入库;
其中,所述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55~680℃,保温1~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80~610℃,保温3~4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25~540℃,保温3~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白铜的牌号为BZn15‑20、BZn18‑18、BZn18‑20、BZn18‑26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的总变形量为
7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退火的温度为695~720℃,时间为5~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轧的总变形量为
8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的总变形量为
80~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退火的温度为
355~385℃,时间为8~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退火、分级退火、成品退火在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炉内气体氛围为75vt%氢气和25vt%氮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为:先酸洗硫酸浓度10~13%,温度为室温;再洗,碱液浓度3~5%,温度70~80℃;然后进行防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0.08g/L,温度为60~
80℃,最后进行清冲洗;清洗速度30~40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0.4μm,所述中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0.3μm,所述精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0.2μm。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锌白带材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锌白铜是由铜镍合金所形成的白铜合金中中加入锌组成的三元合金,富有白色的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抗腐蚀性和机械性能,适合于冷压加工,切削后表面光洁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蚀性结构件,诸如各种精密仪器仪表、高级电子元器件的弹簧、插口、罩壳等多种零部件。而含少量铅的锌白铜的切削性及冷加工性好,大量用于钟表、光学仪器等制作精密零件。此外,锌白铜在乐器、餐具、眼镜框架及装饰工程等方面亦有广泛应用。
[0003] 目前,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流程一般为熔炼铸造→铣面→冷轧开坯→再结晶退火→清洗→预精轧→再结晶退火→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清洗→拉弯矫→分切入库,冷加工过程中加工率不宜过大,制备的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以及良好的耐蚀性。然而锌白铜带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钎焊实现与其他零件的连接,容易受到高温化变色。其变色的原理普遍认为是表面脱锌造成的,因此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研磨的方法清除表面脱锌层,然后再清洗干净。虽然在性能上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成品率不高,同时又增加了一道研磨清洗工序,拉长了生产工艺流程,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锌白铜带材抗高温氧化性、生产成本低的锌白铜带材制备工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铣面、粗轧、再结晶退火、清洗、中轧、分级退火、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清洗、拉弯矫、分切入库;
[0007] 其中,所述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55~680℃,保温1~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80~610℃,保温3~4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25~540℃,保温3~4h。
[0008] 作为优选的,所述锌白铜的牌号为BZn15‑20、BZn18‑18、BZn18‑20、BZn18‑26中的一种。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粗轧的总变形量为70~75%。
[0010]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结晶退火的温度为695~720℃,时间为5~6h。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中轧的总变形量为80~85%。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精轧的总变形量为80~90%。
[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成品退火的温度为355~385℃,时间为8~10h。
[0014]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结晶退火、分级退火、成品退火在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炉内气体氛围为75vt%氢气和25vt%氮气。
[0015] 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洗为:先酸洗硫酸浓度10~13%,温度为室温;再洗,碱液浓度3~5%,温度70~8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0.08g/L,温度为60~80℃,最后进行清冲洗;清洗速度30~40m/min。
[0016] 作为优选的,所述粗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0.4μm,所述中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0.3μm,所述精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0.2μm。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将中轧之后的再结晶退火改为分级退火,即防止了结晶不完全,又避免了退火及后续精轧工艺过程中脱锌。本发明制备的锌白铜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抗高温氧化性,可在300℃下保温3min不变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若未具体指明,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铣面、粗轧、再结晶退火、清洗、中轧、分级退火、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清洗、拉弯矫、分切入库;
[0021] 其中,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55~680℃,保温1~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80~610℃,保温3~4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25~540℃,保温3~4h。
[0022]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锌白铜的牌号为BZn15‑20、BZn18‑18、BZn18‑20、BZn18‑26中的一种。
[0023]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粗轧的总变形量为70~75%。
[0024]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再结晶退火的温度为695~720℃,时间为5~6h。
[0025]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中轧的总变形量为80~85%。
[0026]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精轧的总变形量为80~90%。
[0027]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成品退火的温度为355~385℃,时间为8~10h。
[0028]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再结晶退火、分级退火、成品退火在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炉内气体氛围为75vt%氢气和25vt%氮气。
[0029]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清洗的步骤为:先酸洗,硫酸浓度10~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3~5%,温度70~8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0.08g/L,温度为60~8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清洗速度30~40m/min。
[0030]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粗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0.4μm,中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0.3μm,精轧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0.2μm。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实施例采用牌号BZn18‑26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33]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34]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035]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036]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37]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6%,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038] (6)分级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分级退火,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60℃,保温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80℃,保温4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30℃,保温4h。
[0039]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40]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7.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041]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60℃,保温10h。
[0042]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43]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044] 实施例2
[0045] 本实施例采用牌号BZn18‑18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46]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47]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4.7%,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048]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20℃,保温5h。
[0049]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0%,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3%,温度8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g/L,温度为8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50]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051] (6)分级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分级退火,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80℃,保温1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610℃,保温3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40℃,保温3h。
[0052]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0%,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3%,温度8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g/L,温度为8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53]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6.7%,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054]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80℃,保温8h。
[0055]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0%,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3%,温度8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5g/L,温度为8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56]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057] 实施例3
[0058] 本实施例采用牌号BZn18‑20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59]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60]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2.2%,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061]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10℃,保温6h。
[0062]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63]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4.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064] (6)分级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分级退火,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70℃,保温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600℃,保温3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30℃,保温4h。
[0065]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66]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9%,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067]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70℃,保温9h。
[0068]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69]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070] 实施例4
[0071] 本实施例采用牌号BZn15‑20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72]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73]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3.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074]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075]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76]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3.3%,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077] (6)分级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分级退火,分级退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70℃,保温2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90℃,保温3h,第三阶段退火温度530℃,保温4h。
[0078]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79]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5.7%,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080]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65℃,保温9h。
[0081]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6g/L,温度为7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82]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083] 对比例1
[0084] 本对比例采用牌号BZn18‑26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85]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86]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087]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088]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89]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6%,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090] (6)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660℃,保温10h。
[0091]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92]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7.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093]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60℃,保温10h。
[0094]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095]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096] 对比例2
[0097] 本对比例采用牌号BZn18‑26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098]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099]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100]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101]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02]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6%,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103] (6)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530℃,保温11h。
[0104]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05]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7.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106]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60℃,保温10h。
[0107]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08]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109] 对比例3
[0110] 本对比例采用牌号BZn18‑26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如下:
[0111]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112]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113]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114]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15]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6%,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116] (6)分级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分级退火,分级退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退火温度660℃,保温5h,第二阶段退火温度530℃,保温5h。
[0117]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18]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7.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119]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60℃,保温10h。
[0120]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21]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122] 对比例4
[0123] 本对比例采用牌号BZn18‑26的锌白铜铸坯制备锌白铜带材,制备方法为常规方法,具体如下:
[0124] (1)铣面:对640×160mm规格的铸坯进行四面铣削,上下表面各铣削0.8mm,侧面各铣削1mm。
[0125] (2)粗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开坯粗轧,轧制道次为7道次,总变形量为71%,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0126] (3)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6h。
[0127] (4)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28] (5)中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2.6%,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
[0129] (6)再结晶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700℃,保温8h。
[0130] (7)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31] (8)精轧: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轧制道次为8道次,总变形量为87.5%,所用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
[0132] (9)成品退火:在含有75vt%氢气和25vt%氮气气氛保护下的钟罩式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560℃,保温8h。
[0133] (10)清洗:先酸洗,硫酸浓度13%,温度为室温;再碱洗,碱液浓度5%,温度70℃;然后进行防氧化处理,处理液为苯并三氮唑、硅酸钠和十二硫醇的混合液,浓度为0.08g/L,温度为60℃,最后进行清水冲洗,并烘干;清洗速度35m/min。
[0134] (11)拉弯矫、分切入库。
[0135]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锌白铜带材进行性能测试,表1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2为抗高温氧化性测试结果。
[0136] 表1
[0137] 实施例 抗拉强度/MPa 硬度/HV 弹性模量/GPa 延伸率/%实施例1 684 234 131 12
实施例2 612 203 128 13
实施例3 608 196 125 15
实施例4 596 180 128 12
对比例1 642 208 118 13
对比例2 593 197 110 15
对比例3 612 202 118 13
对比例4 681 235 125 12
[0138]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并且相对于现有常规技术,弹性模量有明显提高。
[0139] 在电热恒温鼓干燥箱260~300℃下保温3min后取出样品,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结果见表2。
[0140] 表2
[0141]实施例 260℃ 280℃ 300℃
实施例1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实施例2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实施例3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实施例4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对比例1 发黄 发黄 发黄
对比例2 发黄 发黄 发黄
对比例3 微黄 发黄 发黄
对比例4 微黄 发黄 发黄
[0142] 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锌白铜带材可在300℃下保温3min不变色,其抗高温氧化性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锌白铜带材;抗拉强度、硬度、延伸率等性能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锌白铜带材的力学性能相当,但弹性模量有明显提高。
[01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