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

申请号 CN202210581230.6 申请日 2022-05-26 公开(公告)号 CN114921303B 公开(公告)日 2023-11-28
申请人 李石德; 发明人 李石德;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与 现有技术 比较,本发明的智能生产系统包括接收原料并且将所述原料进行 发酵 处理进而获得 酒糟 的发酵模 块 、将所述酒糟进行至少四次蒸馏以获得初酒的蒸馏模块、将所述初酒与糯米进行浸泡以获得浸泡酒的浸泡模块、接收所述浸泡酒并放置至少一年以获得原酒的陈放罐,和通过将所述原酒进行勾兑以获得目标度数的桂香型白酒的勾兑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原料进行自动预处理,并且对原料发酵获得的酒糟进行多次蒸馏和其他材料的自动有序添入进而有效提高桂香型白酒的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生产系统包括接收原料并且将所述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进而获得酒糟的发酵模、将所述酒糟进行至少四次蒸馏以获得初酒的蒸馏模块、将所述初酒与糯米进行浸泡过滤以获得浸泡酒的浸泡模块、接收所述浸泡酒并放置至少一年以获得原酒的陈放罐、和通过将所述原酒进行勾兑以获得目标度数的桂香型白酒的勾兑模块,
其中,所述原料及对应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20%香糯米、8%‑18%黑豆、10%‑20%肉桂、
20%‑65%、和8%‑18%酒饼,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对原料中的香糯米和黑豆进行煮熟以获得熟料的焖锅、将熟料进行冷却处理后进一步将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原料的混合机构、接收所述混合原料并且对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相应时长的发酵储放的发酵罐、和配合设置于所述发酵罐外以对所述发酵罐内的混合原料的发酵时长进行记录的计时器;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接收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的混合罐、设置于所述混合罐上端的接收口、与接收口气密配合的密封盖、将所述密封盖可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活动支座、控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接收口的配合作业的配合机构、至少部分围绕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冷凝管、对所述冷凝管进行冷凝剂进料的冷凝发生单元、对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以将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进行均匀降温的摇晃单元;
所述摇晃单元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座、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混合罐的相对两端的外罐壁上的延伸杆、通过嵌设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以依次与所述支撑杆转动配合的轴承座、至少部分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内皿壁以对所述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作业的搅拌机构、环绕固定于所述延伸杆的部分外杆壁的外齿轮、和通过与所述外齿轮进行啮合传动进而驱动所述外齿轮进行转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混合罐相对支撑座进行转动作业的传动电机
所述冷凝管包括嵌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杆内的进气管、嵌设于另一个延伸杆的出气管、和环绕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环绕管,其中,所述环绕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接近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上,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分别贯穿并伸出相应延伸杆设置;其中以所述进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为配合管口,以所述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为收集管口,所述冷凝发生单元包括将外圈固定于所述配合管口附近的内管壁上的气密轴承、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气密轴承的内圈的输气管、和与所述输气管连通配合的生成低温气体的冷发生装置,进而所述摇晃单元驱动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过程,所述进气管进行同步转动,且在所述气密轴承的作业下保证所述输气管与转动作业的所述进气管进行连通配合;
所述配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布于所述接收口附近的外罐壁的驳接爪、固定于所述驳接爪的相对远离所述外罐壁的一端的安装座、配合设置于所述驳接爪上以对其附近区域的外罐壁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均匀设置于所述密封盖的边沿附近的盖壁的凹槽、可转动配合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弧形结构的固定弧杆、固定于安装座上且驱动相应固定弧杆进行转动作业的减速电机、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弧杆的其中一末端以能够抵接配合至相应凹槽的限位块、和至少一个通过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罐壁上且另一端转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侧盖壁进而控制所述密封盖远离和/或抵接于所述接收口上的伸缩驱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模块包括对所述发酵罐内的酒糟进行蒸馏处理的第一蒸馏单元,接收所述发酵罐内蒸馏获得的第一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一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二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的第二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二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三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第三蒸馏酒并加入甜酒至第三蒸馏酒进行浸泡后进一步蒸馏处理的第四蒸馏单元,和分别对第一蒸馏单元、第二蒸馏单元、第三蒸馏单元和第四蒸馏单元的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酿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后称为白酒。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0003]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白酒发酵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现有技术公开的KR100458011B1、WO2012055373A1、CN104726271B、和CN112108420B,如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白酒生产线,包括原料清选装置、清洗装置、蒸锅、拌曲装置、酿酒坛、白酒催熟装置及储酒罐,清洗装置设于原料清选装置的一侧,蒸锅设于清洗装置背离原料清选装置的一侧,拌曲装置设于蒸锅背离清洗装置的一侧,酿酒坛设于拌曲装置背离蒸锅的一侧,白酒催熟装置设于酿酒坛背离拌曲装置的一侧,储酒罐设于白酒催熟装置背离酿酒坛的一侧;拌曲装置包括拌曲箱、位移棒、刮除杆及拌曲棒,位移棒沿拌曲箱的高度方向设置,位移棒能够转动且在拌曲箱的高度方向做升降运动,刮除杆的一端与位移棒固定,刮除杆的另一端朝远离位移棒的方向延伸,拌曲棒装设于位移棒上,拌曲棒能够转动且与刮除杆接触,其能够清理拌曲棒上的粘黏物。
[0004]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桂香型白酒的生产技术存在缺口、白酒生产线的原料发酵步骤中搅拌造成相应白酒产物的质量低、白酒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低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所述智能生产系统包括接收原料并且将所述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进而获得酒糟的发酵模、将所述酒糟进行至少四次蒸馏以获得初酒的蒸馏模块、将所述初酒与糯米进行浸泡以获得浸泡酒的浸泡模块、接收所述浸泡酒并放置至少一年以获得原酒的陈放罐、和通过将所述原酒进行勾兑以获得目标度数的桂香型白酒的勾兑模块,其中,所述原料及对应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20%香糯米、 8%‑18%黑豆、10%‑20%肉桂、20%‑65%、和8%‑18%酒饼,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对原料中的香糯米和黑豆进行煮熟以获得熟料的焖锅、将熟料进行冷却处理后进一步将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原料的混合机构、接收所述混合原料并且对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相应时长的发酵储放的发酵罐、和配合设置于所述发酵罐外以对所述发酵罐内的混合原料的发酵时长进行记录的计时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接收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的混合罐、设置于所述混合罐上端的接收口、与接收口气密配合的密封盖、将所述密封盖可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活动支座、控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接收口的配合作业的配合机构、至少部分围绕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冷凝管、对所述冷凝管进行冷凝剂进料的冷凝发生单元、对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以将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进行均匀降温的摇晃单元。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摇晃单元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座、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混合罐的相对两端的外罐壁上的延伸杆、通过嵌设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以依次与所述支撑杆转动配合的轴承座、至少部分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内皿壁以对所述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作业的搅拌机构、环绕固定于所述延伸杆的部分外杆壁的外齿轮、和通过与所述外齿轮进行啮合传动进而驱动所述外齿轮进行转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混合罐相对支撑座进行转动作业的传动电机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包括嵌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杆内的进气管、嵌设于另一个延伸杆的出气管、和环绕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环绕管,其中,所述环绕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接近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上,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分别贯穿并伸出相应延伸杆设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布于所述接收口附近的外罐壁的驳接爪、固定于所述驳接爪的相对远离所述外罐壁的一端的安装座、配合设置于所述驳接爪上以对其附近区域的外罐壁进行散热的散热扇、均匀设置于所述密封盖的边沿附近的盖壁的凹槽、可转动配合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弧形结构的固定弧杆、固定于安装座上且驱动相应固定弧杆进行转动作业的减速电机、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弧杆的其中一末端以能够抵接配合至相应凹槽的限位块、和至少一个通过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罐壁上且另一端转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侧盖壁进而控制所述密封盖远离和/或抵接于所述接收口上的伸缩驱动杆。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蒸馏模块包括对所述发酵罐内的酒糟进行蒸馏处理的第一蒸馏单元,接收所述发酵罐内蒸馏获得的第一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一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二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的第二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二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三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第三蒸馏酒并加入甜酒至第三蒸馏酒进行浸泡后进一步蒸馏处理的第四蒸馏单元,和分别对第一蒸馏单元、第二蒸馏单元、第三蒸馏单元和第四蒸馏单元的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
[0013]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发明通过混合机构以有效将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后进一步转移至相应的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以避免对发酵处理的原料混合不匀或者对发酵罐内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造成产物白酒的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摇晃单元以有效对熟料进行均匀的快速降温处理,以加快对原料预处理的效率。
[0015] 2.本发明通过所述配合机构进而有效提高所述密封盖与接收口的配合效率以保证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作业的安全性,并以有效提高对熟料的降温效率和对原料的混合效率。
[0016] 3.本发明基于原料的混合发酵以及后续步骤的糯米和甜酒的混合添加进而获得桂香型白酒,通过所述蒸馏模块的连续蒸馏作业以及在连续蒸馏作业过程中甜酒的混合添加进行蒸馏进而有效提高后续白酒的风味,同时通过浸泡模块的过滤转移以获得澄清的原酒,进而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在保证桂香型白酒的生产品质下,有效提高桂香型白酒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0017]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摇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配合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的冷凝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的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的实验示意图。
[0023] 附图标号说明:1‑混合罐;2‑轴承座;3‑外齿轮;4‑传动电机;5‑支撑座;6‑支撑杆;7‑延伸杆;8‑接收口;9‑密封盖;10‑伸缩驱动杆;11‑活动支座;12‑进气管; 13‑气密轴承;
14‑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5] 实施例一:
[0026]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构造了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
[0027] 一种桂香型白酒的智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生产系统包括接收原料并且将所述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进而获得酒糟的发酵模块、将所述酒糟进行至少四次蒸馏以获得初酒的蒸馏模块、将所述初酒与糯米进行浸泡以获得浸泡酒的浸泡模块、接收所述浸泡酒并放置至少一年以获得原酒的陈放罐、和通过将所述原酒进行勾兑以获得目标度数的桂香型白酒的勾兑模块,其中,所述原料及对应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10%‑20%香糯米、8%‑18%黑豆、10%‑20%肉桂、20%‑65%水、和8%‑18%酒饼,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对原料中的香糯米和黑豆进行煮熟以获得熟料的焖锅、将熟料进行冷却处理后进一步将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原料的混合机构、接收所述混合原料并且对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相应时长的发酵储放的发酵罐、和配合设置于所述发酵罐外以对所述发酵罐内的混合原料的发酵时长进行记录的计时器;
[0028]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接收所述熟料与剩余原料的混合罐、设置于所述混合罐上端的接收口、与接收口气密配合的密封盖、将所述密封盖可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活动支座、控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接收口的配合作业的配合机构、至少部分围绕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冷凝管、对所述冷凝管进行冷凝剂进料的冷凝发生单元、对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以将所述混合罐内的熟料进行均匀降温的摇晃单元;
[0029] 所述摇晃单元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座、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混合罐的相对两端的外罐壁上的延伸杆、通过嵌设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以依次与所述支撑杆转动配合的轴承座、至少部分转动配合于所述混合罐的内皿壁以对所述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作业的搅拌机构、环绕固定于所述延伸杆的部分外杆壁的外齿轮、和通过与所述外齿轮进行啮合传动进而驱动所述外齿轮进行转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混合罐相对支撑座进行转动作业的传动电机;
[0030] 所述冷凝管包括嵌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杆内的进气管、嵌设于另一个延伸杆的出气管、和环绕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环绕管,其中,所述环绕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接近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上,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分别贯穿并伸出相应延伸杆设置,并且以所述进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为配合管口,以所述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管的一端的管口为收集管口;
[0031] 所述配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布于所述接收口附近的外罐壁的驳接爪、固定于所述驳接爪的相对远离所述外罐壁的一端的安装座、配合设置于所述驳接爪上以对其附近区域的外罐壁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均匀设置于所述密封盖的边沿附近的盖壁的凹槽、可转动配合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弧形结构的固定弧杆、固定于安装座上且驱动相应固定弧杆进行转动作业的减速电机、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弧杆的其中一末端以能够抵接配合至相应凹槽的限位块、和至少一个通过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罐壁上且另一端转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侧盖壁进而控制所述密封盖远离和/或抵接于所述接收口上的伸缩驱动杆;
[0032] 所述蒸馏模块包括对所述发酵罐内的酒糟进行蒸馏处理的第一蒸馏单元,接收所述发酵罐内蒸馏获得的第一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一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二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的第二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二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三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第三蒸馏酒并加入甜酒至第三蒸馏酒进行浸泡后进一步蒸馏处理的第四蒸馏单元,和分别对第一蒸馏单元、第二蒸馏单元、第三蒸馏单元和第四蒸馏单元的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阀;
[0033] 其中,所述密封盖在所述活动支座的活动固定下,能够相对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至气密配合至所述接收口处,同时能够相对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以远离所述接收口,所述延伸杆转动配合于相应轴承轴并贯穿出相应的支撑杆,并且所述活动支座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所述传动电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由本邻域技术选择与所述外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电机、与所述外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带设备等等,在此不作限制;
[0034] 本发明通过混合机构以有效将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后进一步转移至相应的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以避免对发酵处理的原料混合不匀或者对发酵罐内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造成产物白酒的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摇晃单元以有效对熟料进行均匀的快速降温处理,以加快对原料预处理的效率。
[0035] 实施例二:
[0036]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0037] 所述冷凝管包括嵌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杆内的进气管、嵌设于另一个延伸杆的出气管、和环绕于所述混合罐的外罐壁的环绕管,其中,所述环绕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接近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上,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分别贯穿并伸出相应延伸杆设置,其中以所述进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的管口为配合管口,以所述出气管的远离所述混合管的一端的管口为收集管口,进一步,所述冷凝发生单元包括将外圈固定于所述配合管口附近的内管壁上的气密轴承、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气密轴承的内圈的输气管、和与所述输气管连通配合的生成低温气体的冷风发生装置,进而所述摇晃装置驱动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过程,所述进气管进行同步转动,且在所述气密轴承的作业下保证所述输气管与转动作业的所述进气管进行连通配合;
[0038] 所述配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布于所述接收口附近的外罐壁的驳接爪、固定于所述驳接爪的相对远离所述外罐壁的一端的安装座、配合设置于所述驳接爪上以对其附近区域的外罐壁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均匀设置于所述密封盖的边沿附近的盖壁的凹槽、可转动配合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弧形结构的固定弧杆、固定于安装座上且驱动相应固定弧杆进行转动作业的减速电机、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弧杆的其中一末端以能够抵接配合至相应凹槽的限位块、和至少一个通过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罐壁上且另一端转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侧盖壁进而控制所述密封盖远离和/或抵接于所述接收口上的伸缩驱动杆;
[0039] 并且所述配合机构被设置为:在所述伸缩驱动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密封盖被所述伸缩驱动杆带动至气密抵接于所述接收口处,进一步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相应固定弧杆朝所述密封盖进行转动直至相应限位块抵接至对应凹槽处,以在所述混合罐在转动作业时,有效保证所述密封盖对接收口的气密配合情况;
[0040] 并且,在所述减速电机驱动相应固定弧杆朝所述接收罐的外界进行转动作业以将各限位块远离所述密封盖处,所述伸缩驱动杆进一步伸长以驱动相应密封盖远离所述接收口,进而实现所述接收罐与外界连通以对相应原料进行接收;
[0041] 本发明通过所述配合机构进而有效提高所述密封盖与接收口的配合效率以保证所述混合罐进行转动作业的安全性,并以有效提高对熟料的降温效率和对原料的混合效率。
[0042] 实施例三: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0043] 所述蒸馏模块包括对所述发酵罐内的酒糟进行蒸馏处理的第一蒸馏单元,接收所述发酵罐内蒸馏获得的第一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一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二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的第二蒸馏酒并对所述第二蒸馏酒再蒸馏处理的第三蒸馏单元,接收所述第三蒸馏单元内蒸馏获得第三蒸馏酒并加入甜酒至第三蒸馏酒进行浸泡后进一步蒸馏处理的第四蒸馏单元,和分别对第一蒸馏单元、第二蒸馏单元、第三蒸馏单元和第四蒸馏单元的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阀;
[0044] 具体的,所述第一蒸馏单元包括对所述发酵罐进行加热作业的第一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的顶罐壁上的连通口、控制所述连通口与外界的连通情况的电磁阀、与所述连通口连通设置的第一蒸汽管、和围绕配合于所述第一蒸汽管以对所述第一蒸汽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液化成第一蒸馏酒的第一冷凝器
[0045] 所述第二蒸馏单元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蒸馏酒的第二蒸馏罐、将所述第二蒸馏罐内蒸馏过程产生的蒸汽运输至所述第三蒸馏单元的第二蒸汽管、对所述第二蒸馏罐内的第一蒸馏酒进行预设温度的加热作业的第二加热器、和围绕配合于所述第二蒸汽管以对所述第二蒸汽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液化成第二蒸馏酒的第二冷凝器,其中,所述第一蒸汽管的其中一端连通于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蒸汽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蒸馏罐的中部侧罐壁;
[0046] 所述第三蒸馏单元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蒸馏酒的第三蒸馏罐、将所述第三蒸馏罐内蒸馏过程产生的蒸汽运输至所述第四蒸单元第三蒸馏管、对所述第三蒸馏罐内的第二蒸馏酒进行预设温度的加热作业的第三加热器、和围绕配合于所述第三蒸汽管以对所述第三蒸汽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液化成第三蒸馏酒的第三冷凝器;
[0047] 所述第四蒸馏单元包括接收所述第三蒸馏酒的第四蒸馏罐、将所述第四蒸馏罐内蒸馏过程产生的蒸汽运输至所述接收罐的第四蒸馏管、对所述第四蒸馏罐内的第三蒸馏酒进行预设温度的加热作业的第四加热器、围绕配合于所述第四蒸汽管以对所述第四蒸汽管内的蒸汽冷凝液化成初酒的第四冷凝器、控制所述第四蒸馏管与所述第四蒸馏罐的连通情况的配合电磁阀门、用于储放甜酒的储放罐、一端与所述第四蒸馏罐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储放罐连通设置的添加管、对所述第四蒸馏罐内接收的初酒的量进行监测的液面传感器、与所述液面传感器基于通信技术互相信号连接进而自动进行预设量甜酒加入至所述第四蒸馏罐的驱动、和控制所述添加管的连通情况的电控阀;
[0048] 基于原料的量进而计算获取初酒的预设获取量,并且在所述第四蒸馏罐内获得预设获取量的初酒时,所述液面传感器发送相应信号至所述驱动泵和电控阀,进一步所述电控阀与所述驱动泵从所述添加管添加相应比例量的甜酒至所述第四蒸馏罐;
[0049] 所述浸泡模块包括接收所述第四蒸馏单元蒸馏获得的初酒的接收罐、对所述接收罐输送糯米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接收罐的底罐壁上的转移口、一端连通于所述转移口且另一端朝所述接收罐的外界延伸直至连通至所述陈放罐的转移管、控制所述转移口与所述转移管口连通情况的电阀门、配合设置于所述转移管内以将所述接收罐内的混合液从所述转移管驱出的液泵、至少一个横设于所述接收罐的底部区域以对所述接收罐内的固体物质进行初步阻拦的初拦截网、和配合设置于所述转移管内以对经过所述转移管内的混合液进行再次拦截过滤以获得完成过滤的原酒的再拦截网,且所述再拦截网的目数大于所述初拦截网的目数设置;
[0050] 所述陈放罐从所述转移管接收过滤处理的原酒并进行至少一年的陈方处理后,进一步经过相关人员基于需求进行目标度数的勾兑处理以获得目标读书的桂香型白酒;
[0051] 本发明基于原料的混合发酵以及后续步骤的糯米和甜酒的混合添加进而获得桂香型白酒,通过所述蒸馏模块的连续蒸馏作业以及在连续蒸馏作业过程中甜酒的混合添加蒸馏进而有效提高后续白酒的风味,同时通过浸泡模块的过滤转移以获得澄清的原酒,进而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在保证桂香型白酒的生产品质下,有效提高桂香型白酒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0052]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应当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