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香珠及其生产工艺

申请号 CN202210576078.2 申请日 2022-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4774216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8
申请人 浙江美生日化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力炯; 张栋栋; 郑鹏波;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洗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留香珠及其生产工艺,一种留香珠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料40‑50份,崩解剂5‑10份,膨化剂1‑5份,酸剂2‑10份,液体香精1‑10份,微胶囊香精0.5‑5份,色素0.001‑0.1份;其制备方法为:S1、称取基料、酸剂混合后,经热熔处理,制得初混料;S2、称取崩解剂添加到初混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添加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继续搅拌均匀,最后添加膨化剂和色素,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S3、 混合液 经挤出、 凝固 、冷却,制得成品;使制得的留香珠快速溶解,在洗涤衣物时,能够使留香珠被高效且完全利用,从而保证衣物表面的留香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料40‑50份,崩解剂5‑10份,膨化剂1‑5份,酸剂2‑10份,液体香精1‑10份,微胶囊香精0.5‑5份,色素0.001‑0.1份;所述基料为PEG‑8000或PEG‑6000;酸剂为羧酸酸剂;所述膨化剂为酸氢铵、过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胶囊香精的壁材为聚酯,芯材为凝胶香精;
所述凝胶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制备疏细菌纤维素,然后将油溶香精、改性四针状化锌晶须与疏水细菌纤维素混合,油溶香精、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疏水细菌纤维素质量比为1:0.005‑0.015:0.1‑0.3,经超声分散后静置处理,制得成品;所述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经甲基油改性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香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为交联聚维、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香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酸剂可选用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留香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基料、酸剂混合后,经热熔处理,制得初混料;
S2、称取崩解剂添加到初混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添加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继续搅拌均匀,最后添加膨化剂和色素,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S3、混合液经挤出、凝固、冷却,制得成品。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留香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热熔温度为65‑72℃。

说明书全文

一种留香珠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洗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留香珠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止停留在服装本身质量上,而对服装的香气要求也日渐增加,尤其使运动过后,人们都希望衣物上没有汗渍味,并散发香味;所以留香珠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0003] 留香珠是一种衣物洗涤护理用品,其主要成分为香氛精油和留香微胶囊,留香珠易溶于水,在洗涤衣物时,将留香珠与洗涤剂一起使用,可以使留香珠的香味附着在衣物上,从而使衣物具有散发香味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留香珠常容易出现衣物洗涤结束后留香珠仍未完全溶化的状态,影响了留香珠的有效利用,从而影响了衣物表面的留香效果。
[0004] 因此,急需制备一种快速溶解的留香珠,在洗涤衣物时,能够使留香珠被高效且完全利用,从而保证衣物表面的留香效果。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制备一种快速溶解的留香珠,在洗涤衣物时,能够使留香珠被高效且完全利用,从而保证衣物表面的留香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留香珠及其生产工。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留香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留香珠,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料40‑50份,崩解剂5‑10份,膨化剂1‑5份,酸剂2‑10份,液体香精1‑10份,微胶囊香精0.5‑5份,色素0.001‑0.1份。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崩解剂、膨化剂、酸剂、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相配合,利用崩解剂的吸湿膨胀效果,配合膨化剂、酸剂使留香珠内部结构产生的多孔结构,促进水分快速渗透至留香珠内部各位置处,从而促进留香珠快速吸水膨胀而崩解成小颗粒物质,而小颗粒物质在水中较为均匀的分散,使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较为均匀的与衣物表面相接触并附着在衣物表面,从而使衣物表面较为均匀的留香。
[0009] 并且崩解后,液体香精和微胶囊香精被逐渐释放,液体香精使衣物清洗后立即具有香味,而微胶囊香精附着在衣物表面,当人们穿着衣物后,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衣物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逐渐破坏微胶囊香精表面的壁材结构,使香精逐渐释放,从而使清洗后衣物具有长时间散发香味的作用。
[0010] 因此,使制得的留香珠具有快速溶解的作用,在洗涤衣物时,能够使留香珠被高效且完全利用,从而保证衣物表面的留香效果。
[0011] 优选的,所述基料为PEG‑8000。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乙二醇较好的包裹、粘结效果,使得微胶囊香精、崩解剂、膨化剂等原料较为均匀且稳定的粘结在留香珠内部;不仅能够使留香珠快速溶解,而且具有柔顺衣物的作用。
[0013] 优选的,所述崩解剂为交联聚维、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均具有较好的吸湿、膨胀效果,使得水分快速与留香珠接触,并且配合留香珠内部较高的孔隙率,使得水分快速在留香珠内部结构中流通,从而使留香珠具有快速溶解的效果。
[0015] 优选的,所述膨化剂为酸氢铵,过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氢铵、过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剂相配合,在留香珠制备过程中,不仅通过酸反应产气而提高留香珠内部孔隙率,而且利用其放热进一步促进膨化剂热解产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留香珠内部孔隙率;利用其较高的孔隙率配合留香珠较好的亲水、吸湿、膨胀效果,使留香珠能够快速溶解。
[0017] 优选的,所述酸剂为羧酸酸剂,可选用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均为羧酸,利用羧酸与碱性膨化剂的反应,使留香珠内部多孔,使留香珠密度较低,避免留香珠在水中沉降,影响洗涤过程中留香珠与衣物的接触;并且羧酸能够进一步去除衣物表面油渍,同时对衣物表面具有杀菌的效果,从而使衣物具有较高清洁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留香效果。
[0019]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香精的壁材为聚酯,芯材为凝胶香精。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并且聚氨酯与纤维表面羟基相配合,能够使得微胶囊香精较为稳定且均匀的附着在纤维表面,当衣物上纤维产生摩擦时,微胶囊壁材逐渐受到破坏,导致芯材香精逐渐释放,从而使留香珠具有在衣物表面长时间留香的效果。
[0021] 优选的,所述凝胶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2] 制备疏水细菌纤维素,然后将油溶香精、改性四针状化锌晶须与疏水细菌纤维素混合,油溶香精、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疏水细菌纤维素质量比为1:0.005‑0.015:0.1‑0.3,经超声分散后静置处理,制得成品。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细菌纤维素、油溶香精、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相配合,利用疏水细菌纤维素较高的吸附作用,使油溶香精大量负载在疏水细菌纤维素中,并且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附着在疏水细菌纤维素表面,当聚氨酯对凝胶香精包膜后,在纤维摩擦时,纤维容易与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利用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针刺状晶须结构,便于戳破聚氨酯膜,从而在人们运动过程中,更容易释放香味,以掩盖汗渍味道
[0024] 同时油溶香精、疏水细菌纤维素相配合,利用油溶香精较慢的挥发能够延长衣物表面的留香时间,并且利用其疏水效果,能够阻止汗液在微胶囊香精表面附着,从而保证微胶囊香精中的香味物质散发,不仅具有掩盖汗渍味道的效果,而且具有均匀散发香味的效果。
[0025] 优选的,所述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经甲基油改性制得。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经甲基硅油改性处理,便于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吸附在疏水细菌纤维素表面,并且当人体汗液与微胶囊香精接触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也能够阻止汗液掩盖香精气味,从而保证香精香味的持续散发。
[0027]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留香珠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8] 一种留香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称取基料、酸剂混合后,经热熔处理,制得初混料;
[0030] S2、称取崩解剂添加到初混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添加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继续搅拌均匀,最后添加膨化剂和色素,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0031] S3、混合液经挤出、凝固、冷却,制得成品。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料与酸剂首先混合热熔,然后添加崩解剂,使得崩解剂在基料中均匀分散,然后添加微胶囊香精,使得微胶囊香精能够较为均匀分散在基料、崩解剂、酸剂形成的网络结构中,最后添加膨化剂和色素,膨化剂与色素接触后,在较高温度下,促进膨化剂与酸剂反应,从而便于在微胶囊香精表面形成多孔隙结构,即实现孔隙与崩解剂相接触,从而使制得的留香珠在与水分接触后,利用崩解剂的吸水膨胀作用配合多孔结构,使得留香珠快速崩解,促使微胶囊香精较为均匀的与衣物表面纤维相接触,从而使衣物表面具有均匀且长效留香的效果。
[0033] 优选的,S1步骤中,热熔温度为65‑72℃。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热熔温度,不仅能够促进膨化剂和酸剂反应产气,而且促进留香珠内部原料自身热解产气,使留香珠内部孔隙率较高,配合崩解剂的快速吸水膨胀的效果,使留香珠能够在水中快速溶解。
[0035]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 1、崩解剂、膨化剂、酸剂、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相配合,利用崩解剂的吸湿膨胀效果,配合膨化剂、酸剂使留香珠内部结构产生的多孔结构,促进水分快速渗透至留香珠内部各位置处,从而促进留香珠快速吸水膨胀而崩解成小颗粒物质,促进微胶囊香精附着在衣物表面,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使香精逐渐释放,从而使清洗后衣物具有长时间散发香味的作用。
[0037] 2、基料、崩解剂、膨化剂、酸剂、微胶囊香精相配合,利用聚乙二醇的羟基与酸剂中羧基、崩解剂中羧基相配合,使得聚乙二醇、酸剂、崩解剂较为均匀的分散,然后添加微胶囊香精,在微胶囊香精表面聚氨酯的作用下,利用聚氨酯上氨基与聚乙二醇的羟基、酸剂中羧基、崩解剂中羧基相配合,使微胶囊香精分散在聚乙二醇、酸剂、崩解剂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内部,即微胶囊香精、聚乙二醇、酸剂、崩解剂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当留香珠添加到水中开始溶解时,由于崩解剂与微胶囊香精相连接,在崩解剂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微胶囊香精快速崩解成小颗粒物质,从而促进微胶囊香精在水中均匀分散,使衣物表面较为均匀的留香。
[0038] 3、疏水细菌纤维素、油溶香精、甲基硅油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相配合,利用疏水细菌纤维素较高的吸附作用,使油溶香精大量负载在疏水细菌纤维素中,并且甲基硅油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容易附着在疏水细菌纤维素表面,当聚氨酯对凝胶香精包膜后,在纤维摩擦时,纤维容易与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利用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针刺状晶须结构,便于戳破聚氨酯膜,从而在人们运动过程中,更容易释放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 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例
[0041] 制备例1: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42] 称取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均匀分散在甲基硅油中,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与甲基硅油质量比为1:2,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中心体直径1μm,针状体根部直径5μm,针状体长度为40μm,经干燥,制得成品。
[0043] 疏水细菌纤维素的制备例
[0044] 制备例2:疏水细菌纤维素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45] 在灭菌的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入3.8%培养了24h的醋酸菌液体种子,然后培养7d,取出细菌纤维素膜;经去离子水洗涤后,将其浸入4%NaOH溶液中,在80℃水浴条件下加热4h,细菌纤维素膜经去离子水洗涤、NaOH溶液循环处理3次,取出残存的培养基与菌体,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呈半透明状水凝胶状态;然后将其冷冻干燥,再置于甲基硅油中浸泡
1h,然后取出,再次冷冻干燥,打成粉状,粒径为20目,制得成品。
[0046] 凝胶香精的制备例
[0047] 制备例3:凝胶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48] 称取1kg油溶香精、0.01kg制备例1制备的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与0.2kg制备例2制备的疏水细菌纤维素混合,在2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min,然后静置30min,制得成品;油溶香精为玫瑰香精。
[0049] 制备例4:凝胶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50] 称取1kg油溶香精、0.005kg制备例1制备的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与0.1kg制备例2制备的疏水细菌纤维素混合,在2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min,然后静置30min,制得成品;油溶香精为柠檬香精。
[0051] 制备例5:凝胶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52] 称取1kg油溶香精、0.015kg制备例1制备的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与0.3kg制备例2制备的疏水细菌纤维素混合,在2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min,然后静置30min,制得成品;油溶香精为薰衣草香精。
[0053] 微胶囊香精的制备例
[0054] 制备例6:微胶囊香精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55] 将PEG溶解在丙酮中,制得浓度0.03mol/L的溶解液,PEG为PEG‑1000;然后添加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PEG的摩尔比为3:1,反应1h,制得预聚物;
[0056] 称取制备例3制备的凝胶香精与预聚物混合,凝胶香精与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8,制得混合物;
[0057] 在室温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添加乳化剂溶液,乳化剂溶液为乳化剂与水按体积比为1:8混合搅拌均匀制得,乳化剂溶液添加速度为2g/s,添加过程中混合物的搅拌速度为
500r/min;混合均匀后添加邻苯二酚,邻苯二酚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4,在恒温55℃条件下继续搅拌2h,冷却至室温,经静置、过滤,制得成品。
[0058] 制备例7:本制备例与制备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
[0059] 凝胶香精选用制备例4制备的凝胶香精。
[0060] 制备例8:本制备例与制备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1] 凝胶香精选用制备例5制备的凝胶香精。
[0062] 实施例
[0063] 以下原料中的液体香精购买于武汉华翔科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含量99%;其他原料及设备均为普通市售。
[0064] 实施例1:一种留香珠:
[0065] 基料45kg,崩解剂8kg,膨化剂3kg,酸剂6kg,液体香精5kg、微胶囊香精3kg,色素0.05kg;基料为PEG‑8000;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膨化剂为碳酸氢铵;酸剂为柠檬酸;微胶囊香精为制备例6制备的微胶囊香精;色素为苋菜红;
[0066] 制备方法如下:
[0067] S1、称取基料、酸剂混合后,在68℃条件下热熔,搅拌均匀后,制得初混料;
[0068] S2、称取崩解剂添加到初混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添加液体香精、微胶囊香精继续搅拌均匀,最后添加膨化剂和色素,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0069] S3、混合液经挤出、凝固、冷却,制得成品。
[0070]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1] 基料40kg,崩解剂5kg,膨化剂1kg,酸剂2kg,液体香精1kg、微胶囊香精0.5kg,色素0.001kg;基料为PEG‑6000;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淀粉钠;膨化剂为过碳酸钠;酸剂为乳酸;
微胶囊香精为制备例7制备的微胶囊香精;色素为柠檬黄;
[0072] 制备方法中:
[0073] S1中热熔温度为65℃。
[0074]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5] 基料50kg,崩解剂10kg,膨化剂5kg,酸剂10kg,液体香精10kg、微胶囊香精5kg,色素0.1kg;崩解剂为交联聚维酮;膨化剂为碳酸氢钠;酸剂为酒石酸;微胶囊香精为制备例8制备的微胶囊香精;色素为靛蓝;
[0076] 制备方法中:
[0077] S1中热熔温度为72℃。
[0078]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9] 酸剂为盐酸
[0080]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1] 微胶囊香精的壁材为海藻酸钠膜;制备方法如下:
[0082] 称取凝胶香精表面喷涂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为质量分数1%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干燥后,制得成品。
[0083]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4] 微胶囊香精的芯材为玫瑰香精。
[0085]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6] 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未添加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0087]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8] 凝胶香精制备过程,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细菌纤维素替换疏水细菌纤维素。
[0089]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0] 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多孔玉米淀粉替换疏水细菌纤维素。
[0091]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2] 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替换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0093] 注:酸剂包括但不仅限于酒石酸、乳酸、苹果酸,也可为其他羧酸酸剂。
[0094] 对比例
[0095] 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6] 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膨化剂替换崩解剂。
[0097]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8] 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酸剂替换膨化剂。
[0099] 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100] 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液体香精替换微胶囊香精。
[0101] 性能检测试验
[0102] 1、留香珠溶解时间检测
[0103] 分别采用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的制备方法制备留香珠,取50g留香珠溶于400mL水中,水温为25℃,自然放置,记录留香珠完全溶解的时间,记录数据。
[0104] 2、香味停留时间检测
[0105] 分别采用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3的制备方法制备留香珠,取13件纯度99%的短袖分别对应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3制备的留香珠进行清洗,13件短袖材质、重量等条件完全相同,洗衣机清洗时间为24min,清洗后室温晾干,然后每天3次定时摩擦衣服10s,记录短袖在摩擦时不再散发香气的时间,记录数据。
[0106] 3、香味掩盖性检测
[0107] 分别采用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3的制备方法制备留香珠,取13件纯棉度99%的短袖分别对应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3制备的留香珠进行清洗,13件短袖材质、重量等条件完全相同,洗衣机清洗时间为24min,清洗后室温晾干,静置3d后,在衣物表面喷涂香葱粉末香精溶液,香葱粉末香精溶液为水溶性香精,香葱粉末香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每件短袖喷涂10mL,然后摩擦衣物20s,静置10min,然后评判短袖味道,并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如下:完全为留香珠香味10分→完全是香葱粉末香精溶液的味道1分。
[0108] 注:上述实验条件中除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3制备的留香珠试样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0109] 表1性能测试表
[0110]项目 溶解时间/min 留香时间/d 分数/分
实施例1 20 90 9.5
实施例2 24 85 9.0
实施例3 18 92 9.6
实施例4 23 89 9.2
实施例5 21 60 9.4
实施例6 / 80 9.2
实施例7 / 91 8.0
实施例8 / 74 8.4
实施例9 / 92 7.0
实施例10 / 89 8.5
对比例1 35 76 6.5
对比例2 30 83 8.0
对比例3 19 48 5.5
[0111] 结合实施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的成品留香珠具有溶解时间短、留香时间长的效果,并且掩盖其他气味的效果良好。
[0112]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10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酸剂为盐酸,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4制备的留香珠溶解时间长于实施例1;说明羧酸的酸剂、膨化剂、崩解剂、微胶囊香精相配合,能够使留香珠内产生多孔结构,从而促进留香珠快速溶解。
[0113] 实施例5微胶囊香精的壁材为海藻酸钠膜,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的留香珠留香时间短于实施例1;说明海藻酸钠溶于水,使得海藻酸钠膜容易在衣物洗涤时溶解,从而使油溶香精释放,即影响成品留香珠在衣物表面的留香时间。
[0114] 实施例6微胶囊香精的芯材为玫瑰香精,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6制备的留香珠留香时间短于实施例1;说明疏水细菌纤维素、油溶香精相配合,利用疏水细菌纤维素较好的吸附效果,能够使油溶香精在衣物表面进一步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留香珠的留香时间。
[0115] 实施例7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未添加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7制备的留香珠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能够促进聚氨酯膜产生点破,从而逐渐释放油溶香精,掩盖气味;采用留香珠对衣物清洗后,当运动员剧烈运动后,留香珠能够掩盖运动员汗渍味道,使衣物表面具有香味。
[0116] 实施例8凝胶香精制备过程,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细菌纤维素替换疏水细菌纤维素,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8制备的留香珠留香时间短于实施例1,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细菌纤维素未经疏水改性处理,当聚氨酯膜受到摩擦而产生破损后,细菌纤维素具有吸水作用,容易吸收汗液,从而容易影响衣物香味的释放。
[0117] 实施例9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多孔玉米淀粉替换疏水细菌纤维素,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9制备的留香珠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多孔玉米淀粉的吸附不易使得香味散发,并且当多孔玉米淀粉遇水后,容易吸水,从而影响微胶囊香精中香味物质的释放。
[0118] 实施例10凝胶香精制备过程中,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替换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10制备的留香珠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经过疏水改性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能够阻止汗液等水分影响香味物质的释放,使的水溶性液体在衣物上快速转移,确保纤维上微胶囊香精中香味物质的释放。
[0119]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1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膨化剂替换崩解剂,对比例2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酸剂替换膨化剂,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1、2制备的留香珠溶解时间长于实施例1,留香时间短于实施例,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膨化剂、崩解剂、酸剂相配合,利用崩解剂吸湿膨胀效果配合膨化剂和酸剂的造孔作用,使得留香珠快速溶解,并且较为完全的溶解,使得微胶囊香精较为均匀附着在衣物纤维表面,从而使衣物表面留香时间较长;同时具有较好的掩盖气味的效果。
[0120] 对比例3原料中以同等质量的液体香精替换微胶囊香精,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3制备的留香珠留香时间短于实施例1,分数低于实施例1;说明液体香精在洗涤衣物时便完全发挥作用,使衣物表面香味持久性短,从而影响衣物表面的留香时间,并且香味随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淡,从而不易掩盖其他气味。
[01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