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及其精制工艺

申请号 CN202210822270.5 申请日 202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15178012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吉水县金海天然香料油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大金; 陈亮; 赖志农;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的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化妆品 用茶油加工设备及其精制工艺,包括一级精炼装置、除杂装置与二级精炼装置,所述二级精炼装置设置在除杂装置底部,本发明通过转筒带动转板旋转,通过离心 力 将毛油经甩出口甩出,沉积在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转板带动毛油高速旋转,进行离心沉降,调节三通 阀 使茶油通过斜槽流入 石墨 筒内壁,抽气口对石墨筒内进行 真空 加压,U型刮板旋转使油在石墨筒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 温度 ,改变不同成分的沸点,将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与汽液表面 接触 , 水 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具有保留有益的物质与提高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精炼装置(100)、除杂装置(200)与二级精炼 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精炼装置(300)设置在除杂装置(200)底部,所述一级精 炼装置(100)设置在除杂装置(200)顶部,所述一级精炼装置(100)包括外罐(110),所述外 罐(110)内壁固定安装有离心筒(130),所述离心筒(130)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一(140), 所述集液环一(140)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筒(131),所述离心筒(130)内壁设有转筒(170),所 述转筒(170)顶部外壁开设有甩出口(173),所述转筒(170)内壁设有搅拌杆(172),所述转 筒(170)外壁固定安装有转板(174),所述转板(174)设有三组,三组所述转板(174)与离心 筒(130)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底筒(131)底部设有支撑板一(150);
所述支撑板一(150)与底筒(131)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52),所述支撑座(152)内壁安装有转动组件(161),所述支撑座(152)内壁设有空心轴(160),所述空心轴(160)底部固 定安装有皮带轮(180),所述皮带轮(180)内壁开设有通孔二(181),所述支撑座(152)与空 心轴(160)通过转动组件(161)活动连接,所述空心轴(160)顶部与转筒(170)底部固定连 接,所述空心轴(160)内壁顶部开设有通孔一(168),所述空心轴(160)内壁底部开设有限位 槽(169),所述限位槽(169)、通孔一 (168)与通孔二 (181)相互连接,所述一级精炼装置 (100)包括U型管(190),所述U型管(190)输出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管(191),所述U型管 (190)输出端依次插接通孔二(181)、限位槽(169)与通孔一(168)安装在转筒(170)内壁,所 述U型管(190)输出端不与搅拌杆(172)接触
所述集液环一(140)一侧固定安装有梯形一(141),所述梯形块一(141)内壁开设有 集液腔一(142),所述集液腔一(142)与离心筒(130)内壁相互连接,所述梯形块一(141)底 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输油管(230);
所述除杂装置(200)包括过滤筒 (210),所述输油管(230) 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 (220),所述三通阀(220)左侧输出端与过滤筒(210)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210) 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流管(250),所述回流管(250)顶端与三通管(191)左侧输入端固定 连接;
所述二级精炼装置(300)包括外壳 (310),所述外壳(310) 内壁固定安装有石墨筒 (320),所述石墨筒(320)与外壳(310)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312),所述密封盖(312)顶部 固定安装有抽气口(314),所述石墨筒(320)与外壳(310)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311), 所述石墨筒 (320)内壁设有U型刮板 (370),所述石墨筒(320)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组件 (380),所述冷凝组件(380)与U型刮板(370)不连接,所述石墨筒(320)内壁一侧开设有斜槽 (321),所述石墨筒(320)与外壳(310)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油管(330),所述进油管(330)左端 与斜槽(321)内壁相互连接,所述进油管(330)右端与输油管(230)固定连接,所述石墨筒 (320)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二(340),所述集液环二(340)顶部开设有环槽(3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 (161)包括动态密封圈一(163),所述动态密封圈一(163)设有两组,所述支撑座(152)顶部 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一(153),两组所述动态密封圈一(163)插接在卡槽一(153)内壁与支撑座(152)固定连接,所述动态密封圈一(163)内侧与空心轴(160)外壁连接,两组所述动态密 封圈一(163)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盘根(164),所述橡胶石棉盘根(164)内侧与空心轴 (160)外壁过盈连接,所述通孔一(168)内壁内壁设有凸台(167),所述凸台(167)底部与限 位槽(16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凸台 (167)与限位槽(169)内壁固定安装有动态密封圈二(193),所述动态密封圈二(193)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动态密封圈二(193)内侧与U型管(190) 外壁连接,所述限位槽(169)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三(192),所述轴承三(192)内壁 与U型管(190)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52) 内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密封腔(154),所述密封腔(154)内壁安装有L型密封圈(165),所述L型 密封圈(16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L型密封圈(165)对称设置且内侧与空心轴(160)外壁贴 合,所述密封腔(154)内壁设有弹簧(166),两组所述L型密封圈(165)通过弹簧(166)固定连 接,所述密封腔(154)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二(155),两组所述卡槽二(155)内壁固定安装 有轴承二(162),两组所述轴承二(162)内壁与空心轴(16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70)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柱(171),所述外罐(110)与离心筒(130)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120),所述 顶盖(120)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一(121),所述搅拌杆(172)顶部插接在顶柱(171)内壁 与驱动构件一(121)底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20)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一 (122),所述顶柱(171)外壁与轴承一(122)固定连接,所述外罐(110)与离心筒(130)之间设 置有浴腔(113),所述水浴腔(113)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管(112),所述外罐(110)一 侧固定安装有导液口(111),所述导液口 (111)与水浴腔(113)内壁相互连接,所述顶盖 (120)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阀 (123),所述进水阀 (123)输入端与离心筒(130)内壁相互连 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230) 与梯形块一(141)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放料阀一(145),所述梯形块一(141)与集液腔一(142) 内壁纵向开设有插槽(143),所述插槽(143)内壁安装有挡板(144),所述支撑板一(150)顶 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一(151),所述支撑柱一(151)顶部与外罐(110)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一(151)底部与过滤筒(2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心筒(130)底部一侧固定安 装有放料阀二(15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10) 内壁均匀安装有不锈冲孔网(240),所述过滤筒(210)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齿轮(260), 所述回流管(250)内壁与齿轮泵(260)输出端和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210)底部设 有支撑板二(270),所述支撑板二(270)顶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二(280),所述支撑柱 二(280)顶部与过滤筒(2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二(280)底部与密封盖(312)顶部固 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环二 (340)右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二(341),所述梯形块二(341)内壁开设有集液腔二(342),所 述集液腔二 (342)与环槽 (343)相互连接,所述梯形块二 (341)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 (350),所述出油管(350)与集液腔二(342)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刮板(370) 外壁与石墨筒(320)内壁过盈配合,所述U型刮板(370)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60),所述密 封盖(312)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二(313),所述驱动构件二(313)底部输出轴与转轴 (360)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380)包括空心管(381),所述空心管(381)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382),所述空心管 (381)内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83),所述出水管(383)顶部与空心管(381)内壁顶部不连 接,一级精炼装置(100)、除杂装置(200)与二级精炼装置(300)外壁设有支撑架(390),所述 支撑架(390)内壁分别与外罐(110)、过滤筒(210)与外壳(310)固定连接。
10.一种化妆品用茶油精制工艺,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实现,其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毛油通过高压的方式从U型管(190)输入端输送至转筒(170)内,通过导液口 (111)将水加入水浴腔(113),螺旋加热管(112)对水进行恒温加热,当水温度达到50℃ 60 ~
℃时,驱动构件一(121)带动搅拌杆(172)进行搅拌,搅拌6‑10min后,使油内胶粒初步湿润, 当温度升至65‑70℃时,将占油质量0 .7%的热食盐溶液通过U型管(190)高压加入至转筒 (170)内,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0‑75℃;
步骤二:再加入占油质量4%的热水,热水与油温相近,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5‑85℃时, 逐步加入占油质量0 .6%磷脂质,缓慢搅拌30‑40min,利用磷脂等胶体杂质的亲水性,在毛 油中搅拌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中的胶体杂质吸水、溶胀、团聚、分离,直至油面细微泡沫 几乎消失,保持终温为85℃ 90℃ ,搅拌杆减速至每分钟30转以下,使胶装物在慢速搅拌下 ~
絮凝,当油面无飘浮胶粒,底部胶粒沉降完全,停止搅拌;
步骤三: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 (180)旋转,皮带轮 (180)通过空心轴(160)带动转筒 (170)进行旋转,转板(174)同时旋转,转筒(170)转速达到1500min时,通过离心将毛油经 甩出口(173)甩出,甩出的毛油飞溅在离心筒(130)内壁,沿离心筒(130)内壁流动,沉积在 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转板(174)带动毛油高速旋转,持续20分钟,进行离心沉降,使胶团聚集后,得到脱胶油,转筒(170)带动转板(174)缓慢搅拌10‑15min,胶团沉积 在底筒(131)内壁;
步骤四:打开放料阀一(145),将插槽(143)内的挡板(144)取出,转板(174)缓慢运动使 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142)流入输油管(230)内,打开三通阀(220),使输油管(230)内脱 胶油流入过滤筒(210) 内,被不锈钢冲孔网 (240)进行过滤与吸附杂质,后启动齿轮泵(260),齿轮泵(260)将过滤筒(210)内的脱胶油依次通过回流管(250)、三通管(191)与U型 管(190)流入转筒(170)内,同时对U型管(190)输入端进行加压,防止倒流;
步骤五:打开放料阀二(157)与进水阀(123),进水阀(123)将纯水输送至离心筒(130) 内,对离心筒(130)内的毛油、杂质与胶装物进行冲洗,经放料阀二(157)排出,完成后关闭 进水阀(123),启动螺旋加热管(112)对水进行恒温加热,使离心筒(130)内壁的水分快速蒸 发,完成后关闭放料阀二(157);
步骤六:当水温度达到75℃ 80℃,将80℃的水通过U型管(190)加入至转筒(170)内, ~
水设置为含较少可溶性和镁化合物,水含量为加入毛油量的10%,搅拌杆(172)搅拌30分 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得到油水混合物,通过U型管(190)加入脱胶油重量6% 的烧溶液,搅拌2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使酸碱充分反应,使皂团不断絮 凝长大,分离油中去除游离脂肪酸,停止搅拌,转筒(170)旋转将脱胶油经甩出口 (173)甩 出,沉积在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以15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得到碱 炼脱酸后的油;
步骤七:打开放料阀一(145),将插槽(143)内的挡板(144)取出,转板(174)缓慢运动使 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142)流入输油管(230)内,打开三通阀(220),使输油管(230)内脱胶油流入过滤筒(210)内,通过齿轮泵(260)回流至转筒(170)内,对离心筒(130)内的杂质 进行清洗后,转筒(170)二次旋转将油甩出至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调节三通 阀(220),使输油管(230)纵向相通,控制输出流量,使油缓慢流通,开启放料阀一(145),使油通过输油管(230)与流入进油管(330)内,通过斜槽(321)流入石墨筒(320)内壁;
步骤八:启动驱动构件二(313)与电加热管(311),电加热管(311)对石墨筒(320)进行 加热,通过抽气口(314)对石墨筒(320)内进行真空加压,驱动构件二(313)驱动转轴(360) 带动U型刮板(370)旋转,使油在石墨筒(320)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提高蒸发速 率,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触,水蒸 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使液膜内水分与臭味分子蒸发,将进水口 (382)外接冷却水管,冷却水经进水口(382)流入空心管(381)内,从出水管(383)顶部流出, 使空心管(381)冷却,蒸气通过空心管(381)冷凝,沿着空心管(381)流至石墨筒(320)内壁 底部,液膜则通过U型刮板(370)沿着石墨筒(320)内壁流入集液环二(340)的环槽(343)内,依次通过集液腔二(342)与出油管(350)流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及其精制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及其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日光中对皮肤有影响的是紫外线,其中以290nm~320nm的短波紫外线最强,可使表皮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变性,日本医学分析证明,油脂中矿物油可透过日光,没有防止晒伤的能,而茶籽油具有吸收UVB波长的功能,也可吸收一定的UVA,不会产生晒伤现象,另外,用活性测定法测试试验,橄榄油达到POV100需要55小时,医用茶籽油需59小时,而精制茶油则需120小时,因此,茶油是一种稳定性强的油脂,故茶油是保护皮肤的最好的油脂,油茶含有93%不饱和脂肪酸、82%油酸和11%亚油酸、茶皂素、茶多酚、皂甙、鞣质、鲨烯和黄类化合物,角鲨烯和类黄酮具有极好的抗癌作用,山茶油还富含维生素E、、锌等微量元素和锌,在日本,每年用于化妆品的茶籽油达数百吨之多,产品有:护肤护发系列产品、香波系列产品、高级香皂系列产品、防灼晒化妆品、婴幼儿系列日用品。
[0003]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茶油精炼方法虽然可以得到较纯净的山茶油,但其成本太高,能使茶油符合食用标准,但在色泽等品质方面很难满足化妆品用茶油的标准,茶油中原来含有对皮肤有益的物质沸点高,属热敏性物质,在传统精炼方法加工过程中,因受热时间长、温度高,易引起分子重排、氧化、解甚至聚合反应,使其成分遭受破坏,山茶油中原来含有对皮肤有益的物质被大部分除去,其次,传统精炼方法在脱胶、脱酸时分离需要等待沉降分离,其效率较底。
[0004] 因此,发明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及其精制工艺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通过转筒带动转板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毛油经甩出口甩出,沉积在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转板带动毛油高速旋转,进行离心沉降,调节三通使茶油通过斜槽流入石墨筒内壁,抽气口对石墨筒内进行真空加压,U型刮板旋转使油在石墨筒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将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与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以解决保留有益的物质与提高效率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精炼装置、除杂装置与二级精炼装置,所述二级精炼装置设置在除杂装置底部,所述一级精炼装置设置在除杂装置顶部,所述一级精炼装置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内壁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一,所述集液环一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筒,所述离心筒内壁设有转筒,所述转筒顶部外壁开设有甩出口,所述转筒内壁设有搅拌杆,所述转筒外壁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设有三组,三组所述转板与离心筒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底筒底部设有支撑板一;
[0007] 所述支撑板一与底筒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支撑座内壁设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底部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内壁开设有通孔二,所述支撑座与空心轴通过转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空心轴顶部与转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内壁顶部开设有通孔一,所述空心轴内壁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通孔一与通孔二相互连接,所述一级精炼装置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输出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管,所述U型管输出端依次插接通孔二、限位槽与通孔一安装在转筒内壁,所述U型管输出端不与搅拌杆接触;
[0008] 所述集液环一一侧固定安装有梯形一,所述梯形块一内壁开设有集液腔一,所述集液腔一与离心筒内壁相互连接,所述梯形块一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输油管;
[0009] 所述除杂装置包括过滤筒,所述输油管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左侧输出端与过滤筒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流管,所述回流管顶端与三通管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
[0010] 所述二级精炼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固定安装有石墨筒,所述石墨筒与外壳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口,所述石墨筒与外壳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石墨筒内壁设有U型刮板,所述石墨筒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与U型刮板不连接,所述石墨筒内壁一侧开设有斜槽,所述石墨筒与外壳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左端与斜槽内壁相互连接,所述进油管右端与输油管固定连接,所述石墨筒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二,所述集液环二顶部开设有环槽。
[0011]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态密封圈一,所述动态密封圈一设有两组,所述支撑座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一,两组所述动态密封圈一插接在卡槽一内壁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动态密封圈一内侧与空心轴外壁连接,两组所述动态密封圈一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盘根,所述橡胶石棉盘根内侧与空心轴外壁过盈连接,所述通孔一内壁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与限位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凸台与限位槽内壁固定安装有动态密封圈二,所述动态密封圈二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动态密封圈二内侧与U型管外壁连接,所述限位槽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三,所述轴承三内壁与U型管外壁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内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壁安装有L型密封圈,所述L型密封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L型密封圈对称设置且内侧与空心轴外壁贴合,所述密封腔内壁设有弹簧,两组所述L型密封圈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腔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二,两组所述卡槽二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二,两组所述轴承二内壁与空心轴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转筒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柱,所述外罐与离心筒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一,所述搅拌杆顶部插接在顶柱内壁与驱动构件一底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一,所述顶柱外壁与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外罐与离心筒之间设置有水浴腔,所述水浴腔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管,所述外罐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水浴腔内壁相互连接,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输入端与离心筒内壁相互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输油管与梯形块一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放料阀一,所述梯形块一与集液腔一内壁纵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安装有挡板,所述支撑板一顶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一,所述支撑柱一顶部与外罐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一底部与过滤筒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心筒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放料阀二。
[0015]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内壁均匀安装有不锈冲孔网,所述过滤筒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回流管内壁与齿轮泵输出端和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底部设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顶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二,所述支撑柱二顶部与过滤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二底部与密封盖顶部固定连接。
[0016] 优选的,所述集液环二右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二,所述梯形块二内壁开设有集液腔二,所述集液腔二与环槽相互连接,所述梯形块二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集液腔二相互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U型刮板外壁与石墨筒内壁过盈配合,所述U型刮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密封盖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二,所述驱动构件二底部输出轴与转轴顶部固定连接。
[0018] 优选的,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空心管内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顶部与空心管内壁顶部不连接,一级精炼装置、除杂装置与二级精炼装置外壁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分别与外罐、过滤筒与外壳固定连接。
[0019] 一种化妆品用茶油精制工艺,其操作步骤为:
[0020] 步骤一:毛油通过高压的方式从U型管输入端输送至转筒内,通过导液口将水加入水浴腔,螺旋加热管对水进行恒温加热,当水温度达到50℃~60℃时,驱动构件一带动搅拌杆进行搅拌,搅拌6‑10min后,使油内胶粒初步湿润,当温度升至65‑70℃时,将占油质量0.7%的热食盐溶液通过U型管高压加入至转筒内,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0‑75℃;
[0021] 步骤二:再加入占油质量4%的热水,热水与油温相近,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5‑85℃时,逐步加入占油质量0.6%磷脂质,缓慢搅拌30‑40min,利用磷脂等胶体杂质的亲水性,在毛油中搅拌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中的胶体杂质吸水、溶胀、团聚、分离,直至油面细微泡沫几乎消失,保持终温约85℃~90℃,搅拌杆减速至每分钟30转以下,使胶装物在慢速搅拌下絮凝,当油面无飘浮胶粒,底部胶粒沉降完全,停止搅拌;
[0022] 步骤三: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旋转,皮带轮通过空心轴带动转筒进行旋转,转板同时旋转,转筒转速达到1500min时,通过离心力将毛油经甩出口甩出,甩出的毛油飞溅在离心筒内壁,沿离心筒内壁流动,沉积在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转板带动毛油高速旋转,持续20分钟,进行离心沉降,使胶团聚集后,得到脱胶油,转筒带动转板缓慢搅拌10‑15min,胶团沉积在底筒内壁;
[0023] 步骤四:打开放料阀一,将插槽内的挡板取出,转板缓慢运动使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流入输油管内,打开三通阀,使输油管内脱胶油流入过滤筒内,被不锈钢冲孔网进行过滤与吸附杂质,后启动齿轮泵,齿轮泵将过滤筒内的脱胶油依次通过回流管、三通管与U型管流入转筒内,同时对U型管输入端进行加压,防止倒流;
[0024] 步骤五:打开放料阀二与进水阀,进水阀将纯水输送至离心筒内,对离心筒内的毛油、杂质与胶装物进行冲洗,经放料阀二排出,完成后关闭进水阀,启动螺旋加热管对水进行恒温加热,使离心筒内壁的水分快速蒸发,完成后关闭放料阀二;
[0025] 步骤六:当水温度达到75℃~80℃,将80℃的水通过U型管加入至转筒内,水设置为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水含量为加入毛油量的10%,搅拌杆搅拌3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得到油水混合物,通过U型管加入脱胶油重量6%的烧溶液,搅拌2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使酸碱充分反应,使皂团不断絮凝长大,分离油中去除游离脂肪酸,停止搅拌,转筒旋转将脱胶油经甩出口甩出,沉积在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以15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得到碱炼脱酸后的油;
[0026] 步骤七:打开放料阀一,将插槽内的挡板取出,转板缓慢运动使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流入输油管内,打开三通阀,使输油管内脱胶油流入过滤筒内,通过齿轮泵回流至转筒内,对离心筒内的杂质进行清洗后,转筒二次旋转将油甩出至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调节三通阀,使输油管纵向相通,控制输出流量,使油缓慢流通,开启放料阀一,使油通过输油管与流入进油管内,通过斜槽流入石墨筒内壁;
[0027] 步骤八:启动驱动构件二与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对石墨筒进行加热,通过抽气口对石墨筒内进行真空加压,驱动构件二驱动转轴带动U型刮板旋转,使油在石墨筒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提高蒸发速率,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使液膜内水分与臭味分子蒸发,将进水口外接冷却水管,冷却水经进水口流入空心管内,从出水管顶部流出,使空心管冷却,蒸气通过空心管冷凝,沿着空心管流至石墨筒内壁底部,液膜则通过U型刮板沿着石墨筒内壁流入集液环二的环槽内,依次通过集液腔二与出油管流出。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9] 1.皮带轮通过空心轴带动转筒进行旋转,转板同时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毛油经甩出口甩出,甩出的毛油飞溅在离心筒内壁,沿离心筒内壁流动,沉积在离心筒内壁与转板之间,转板带动毛油高速旋转,进行离心沉降,茶油通过滤筒除杂后回流至转筒内,进行二次反应,调节三通阀,使输油管纵向相通,使茶油通过斜槽流入石墨筒内壁,通过抽气口对石墨筒内进行真空加压,U型刮板旋转使油在石墨筒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改变不同成分的沸点,将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与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具有保留有益的物质与提高效率的效果;
[0030] 2.通过一级精炼装置对茶油进行脱胶、碱炼与脱酸,二级精炼装置的U型刮板旋转,使油在石墨筒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提高蒸发速率,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使液膜内水分与臭味分子蒸发,液膜则通过U型刮板沿着石墨筒内壁流入集液环二的环槽内,具有提高茶油纯净度的效果;
[0031] 3.通过进水阀将纯水输送至离心筒内,对离心筒内的毛油、杂质与胶装物进行冲洗,经放料阀二排出,过滤筒内壁均匀安装有不锈钢冲孔网,具有便于清洗与维护的效果。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的一级精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的一级精炼装置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的一级精炼装置剖面仰视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的转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的转动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的U型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的空心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为本发明的集液环一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1为本发明的U型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2为本发明的过滤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3为本发明的二级精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4为本发明的二级精炼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5为本发明的二级精炼装置剖面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6为本发明的冷凝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7为本发明的集液环二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8为本发明的支撑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50] 图中:一级精炼装置100、外罐110、导液口111、螺旋加热管112、水浴腔113、顶盖120、驱动构件一121、轴承一122、进水阀123、离心筒130、底筒131、集液环一140、梯形块一
141、集液腔一142、插槽143、挡板144、放料阀一145、支撑板一150、支撑柱一151、支撑座
152、卡槽一153、密封腔154、卡槽二155、放料阀二157、空心轴160、转动组件161、轴承二
162、动态密封圈一163、橡胶石棉盘根164、L型密封圈165、弹簧166、凸台167、通孔一168、限位槽169、转筒170、顶柱171、搅拌杆172、甩出口173、转板174、皮带轮180、通孔二181、U型管
190、三通管191、轴承三192、动态密封圈二193、除杂装置200、过滤筒210、三通阀220、输油管230、不锈钢冲孔网240、回流管250、齿轮泵260、支撑板二270、支撑柱二280、二级精炼装置300、外壳310、电加热管311、密封盖312、驱动构件二313、抽气口314、石墨筒320、斜槽
321、进油管330、集液环二340、梯形块二341、集液腔二342、环槽343、出油管350、转轴360、U型刮板370、冷凝组件380、空心管381、进水口382、出水管383、支撑架390。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2] 实施例1,参照附图1‑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妆品用茶油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精炼装置100、除杂装置200与二级精炼装置300,具体的,二级精炼装置300设置在除杂装置200底部,一级精炼装置100设置在除杂装置200顶部,一级精炼装置100包括外罐110,外罐
110内壁固定安装有离心筒130,离心筒130具有收集转筒170内部溢出茶油的作用,离心筒
130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一140,集液环一140与底筒131配合使用,底筒131收集沉降在底部较重物质,集液环一140的高度,高于重物质,具有收集沉降物质以上油的作用,集液环一
140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筒131,离心筒130内壁设有转筒170,转筒170具有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作用,转筒170顶部外壁开设有甩出口173,甩出口173具有通过离心力将转筒170内的茶油溢出的作用,转筒170内壁设有搅拌杆172,转筒170外壁固定安装有转板174,转板174设有三组,三组转板174与离心筒130内壁过盈配合,转板174具有高速旋转对茶油产生离心作用,转板174与离心筒130之间缝隙较小且不接触,底筒131底部设有支撑板一150;
[0053] 进一步地,支撑板一150与底筒131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52,具体的,支撑座152对支撑板一150与底筒131具有支撑与连接作用,支撑座152内壁安装有转动组件161,支撑座152内壁设有空心轴160,转动组件161对有空心轴160具有支持其旋转与密封的作用,空心轴160底部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80,皮带轮180可通过套接皮带外接驱动电机的作用,皮带轮180内壁开设有通孔二181,皮带轮180对空心轴160具有传动作用,支撑座152对空心轴160具有支撑与限位作用,支撑座152与空心轴160通过转动组件161活动连接,空心轴160顶部与转筒170底部固定连接,空心轴160与转筒170为一体式结构,空心轴160对转筒170具有传动作用,空心轴160内壁顶部开设有通孔一168,空心轴160内壁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69,限位槽169、通孔一168与通孔二181相互连接;
[0054] 进一步地,一级精炼装置100包括U型管190,具体的,U型管190输出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管191,三通管191横向输入端为倾斜设置,U型管190输出端依次插接通孔二181、限位槽169与通孔一168安装在转筒170内壁,通孔二181、限位槽169与通孔一168对U型管190具有支撑与限位作用,U型管190输出端不与搅拌杆172接触,搅拌杆172设置为T型结构且中心有较大空隙,U型管190输出端外壁与顶部都不与搅拌杆172接触;
[0055] 进一步地,集液环一140一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一141,具体的,梯形块一141内壁开设有集液腔一142,集液腔一142与离心筒130内壁相互连接,梯形块一14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输油管230;
[0056] 进一步地,转动组件161包括动态密封圈一163,具体的,动态密封圈一163与动态密封圈二193设置为旋转轴橡胶密封,具有支持旋转密封作用,动态密封圈一163设有两组,支撑座152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一153,两组动态密封圈一163插接在卡槽一153内壁与支撑座152固定连接,动态密封圈一163内侧与空心轴160外壁连接,两组动态密封圈一163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石棉盘根164,橡胶石棉盘根164内侧与空心轴160外壁过盈连接,橡胶石棉盘根164是用石棉线浸四氟编织而成,表面在浸四氟液和特殊润滑剂油处理,用在不锈钢制或铬转轴且不会侵蚀它们,和在高周边速率的环境下可适用在碱类、稀无机酸、水、蒸气、有机酸、油类、酒精类等各种液,具有支持旋转密封作用;
[0057] 进一步地,通孔一168内壁内壁设有凸台167,具体的,凸台167底部与限位槽169顶部固定连接,凸台167与限位槽169内壁固定安装有动态密封圈二193,凸台167与动态密封圈二193配合使用具有提高U型管190与限位槽169连接处密封的作用,动态密封圈二193设有四组,四组动态密封圈二193内侧与U型管190外壁连接,限位槽169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三192,轴承三192内壁与U型管190外壁固定连接;
[0058] 进一步地,支撑座152内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密封腔154,具体的,密封腔154内壁安装有L型密封圈165,密封腔154对L型密封圈165具有限位作用,L型密封圈165设有两组,两组L型密封圈165对称设置且内侧与空心轴160外壁贴合,L型密封圈165由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一个提供弹力的橡胶O型圈组成,具有承受两侧压力或交变压力作用的双向作用,密封腔154内壁设有弹簧166,弹簧166对L型密封圈165具有施压作用,使其与空心轴160贴合更紧密,提高密封性的作用,两组L型密封圈165通过弹簧166固定连接,密封腔154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卡槽二155,两组卡槽二155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二162,两组轴承二162内壁与空心轴160固定连接,轴承二162与轴承三192具有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的作用;
[0059] 进一步地,转筒170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柱171,具体的,外罐110与离心筒130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120,顶盖120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一121,驱动构件一121与驱动构件二313包括电机、减速器装置与双端面机械密封,搅拌杆172顶部插接在顶柱171内壁与驱动构件一121底部输出轴固定连接,顶盖120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一122,顶柱171外壁与轴承一122固定连接,轴承一122具有支持顶柱171旋转的作用,外罐110与离心筒130之间设置有水浴腔113,水浴腔113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管112,螺旋式加热管是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结构是在一金属管内放入电热丝,并在空隙部分紧密地填充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结晶氧化镁。电热丝两端是通过两个引出棒与电源相接,外罐110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液口111,导液口111与水浴腔113内壁相互连接,导液口111设有两组,导液口111具有外接管道,输送与输出水的作用,顶盖120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阀123,进水阀123输入端与离心筒
130内壁相互连接;
[0060] 进一步地,除杂装置200包括过滤筒210,具体的,输油管230内壁固定安装有三通阀220,三通阀220是阀体有三个口,一进两出的一种阀装置,三通阀220左侧输出端与过滤筒210外壁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筒210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流管250,回流管250顶端与三通管191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
[0061] 进一步地,过滤筒210内壁均匀安装有不锈钢冲孔网240,具体的,不锈钢冲孔网是用不锈钢板按照一定的孔型和模具进行数控冲床冲制而成的一种金属板网,通过阵列安装,多组不锈钢冲孔网240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具有过滤作用,且只需清洗不需要更换,过滤筒210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泵260,回流管250内壁与齿轮泵260输出端和输入端固定连接,齿轮泵260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过滤筒210底部设有支撑板二270,支撑板二270顶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二280,支撑柱二280顶部与过滤筒210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二280底部与密封盖312顶部固定连接;
[0062] 进一步地,二级精炼装置包括外壳310,具体的,外壳310内壁固定安装有石墨筒320,石墨筒320具有高耐温、耐腐蚀与高润滑的作用,石墨筒320与外壳310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312,密封盖312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口314,抽气口314具有外接真空机的作用,对石墨筒320内部进行真空加压,石墨筒320与外壳310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311,电加热管
311设置为翅片电加热管,石墨筒320内壁设有U型刮板370;
[0063] 进一步地,U型刮板370外壁与石墨筒320内壁过盈配合,具体的,U型刮板370表面设置有耐热橡胶,耐热橡胶与石墨筒320内壁直接接触,U型刮板370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60,密封盖312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构件二313,驱动构件二313底部输出轴与转轴360顶部固定连接;
[0064] 进一步地,石墨筒320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组件380,具体的,冷凝组件380与U型刮板370不连接,石墨筒320内壁一侧开设有斜槽321,斜槽321具有防止茶油飞溅的作用,石墨筒320与外壳310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油管330,进油管330左端与斜槽321内壁相互连接,进油管330右端与输油管230固定连接,石墨筒320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二340,集液环二340顶部开设有环槽343,石墨筒320底部开设有排液口(图中未标注),排液口具有排出石墨筒320内壁底部收集的冷凝水的作用;
[0065] 进一步地,输油管230与梯形块一141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放料阀一145,具体的,梯形块一141与集液腔一142内壁纵向开设有插槽143,插槽143内壁安装有挡板144,挡板144外壁设置为橡胶包裹,插接在插槽143内壁,具有阻隔集液腔一142内茶油流动的作用,支撑板一150顶部与底部均匀安装有支撑柱一151,支撑柱一151顶部与外罐110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一151底部与过滤筒210顶部固定连接,离心筒130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放料阀二157;
[0066] 进一步地,集液环二340右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二341,具体的,梯形块二341内壁开设有集液腔二342,集液腔二342与环槽343相互连接,梯形块二341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350,出油管350与集液腔二342相互连接;
[0067] 进一步地,冷凝组件380包括空心管381,具体的,空心管381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382,空心管381内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83,出水管383顶部与空心管381内壁顶部不连接,一级精炼装置100、除杂装置200与二级精炼装置300外壁设有支撑架390,支撑架390内壁分别与外罐110、过滤筒210与外壳310固定连接;
[0068] 本实施例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水分及挥发物小于0.03°%,酸价小于0.20mgKOH/g,不溶性杂质小于0.04%,过氧化值小于2.5mmol/kg,含皂量小于0.02%,烟点达260℃以上,在O℃保持澄清200h以上,无色无味,使得茶油的气味较淡已达到化妆品用油的标准。
[0069]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时本领域工作人员需要将,将皮带轮180套接皮带后外接电机,进水阀123外接水管,放料阀二157外壁杂质收集罐,出油管350外接成品油收集罐,螺旋加热管112对水进行恒温加热,当水温度达到50℃~60℃时,搅拌6‑10min后,使油内胶粒初步湿润,当温度升至65‑70℃时,加入占油质量0.7%的热食盐溶液,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0‑75℃时,再加入占油质量4%的热水,热水与油温相近,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5‑85℃时,逐步加入占油质量0.6%磷脂质,缓慢搅拌30‑40min,利用磷脂等胶体杂质的亲水性,在毛油中搅拌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中的胶体杂质吸水、溶胀、团聚、分离,直至油面细微泡沫几乎消失,保持终温约85℃~90℃,搅拌杆减速至每分钟30转以下,使胶装物在慢速搅拌下絮凝,当油面无飘浮胶粒,底部胶粒沉降完全,停止搅拌,进行离心沉降,使胶团聚集后,得到脱胶油;
[0070] 当水温度达到75℃~80℃,将80℃的水通过U型管190加入至转筒170内,水设置为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水含量为加入毛油量的10%,搅拌杆172搅拌3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得到油水混合物,加入脱胶油重量6%的烧碱溶液,搅拌2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使酸碱充分反应,使皂团不断絮凝长大,分离油中去除游离脂肪酸,停止搅拌,进行离心沉降,得到碱炼脱酸后的油;
[0071] 电加热管311对石墨筒320进行加热,同时抽气口314外接真空机,对石墨筒320内进行真空加压,驱动构件二313驱动转轴360带动U型刮板370旋转,使油在石墨筒320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提高蒸发速率,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使液膜内水分与臭味分子蒸发,蒸气通过空心管381冷凝,得到成品油。
[0072] 实施例2:
[0073] 一种化妆品用茶油精制工艺,其操作步骤为:
[0074] 步骤一:毛油通过高压的方式从U型管190输入端输送至转筒170内,通过导液口111将水加入水浴腔113,螺旋加热管112对水进行恒温加热,当水温度达到50℃~60℃时,驱动构件一121带动搅拌杆172进行搅拌,搅拌6‑10min后,使油内胶粒初步湿润,当温度升至65‑70℃时,将占油质量0.7%的热食盐溶液通过U型管190高压加入至转筒170内,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0‑75℃;
[0075] 步骤二:再加入占油质量4%的热水,热水与油温相近,继续搅拌加温达到75‑85℃时,逐步加入占油质量0.6%磷脂质,缓慢搅拌30‑40min,利用磷脂等胶体杂质的亲水性,在毛油中搅拌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中的胶体杂质吸水、溶胀、团聚、分离,直至油面细微泡沫几乎消失,保持终温约85℃~90℃,搅拌杆减速至每分钟30转以下,使胶装物在慢速搅拌下絮凝,当油面无飘浮胶粒,底部胶粒沉降完全,停止搅拌;
[0076] 步骤三: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180旋转,皮带轮180通过空心轴160带动转筒170进行旋转,转板174同时旋转,转筒170转速达到1500min时,通过离心力将毛油经甩出口173甩出,甩出的毛油飞溅在离心筒130内壁,沿离心筒130内壁流动,沉积在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转板174带动毛油高速旋转,持续20分钟,进行离心沉降,使胶团聚集后,得到脱胶油,转筒170带动转板174缓慢搅拌10‑15min,胶团沉积在底筒131内壁;
[0077] 步骤四:打开放料阀一145,将插槽143内的挡板144取出,转板174缓慢运动使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142流入输油管230内,打开三通阀220,使输油管230内脱胶油流入过滤筒210内,被不锈钢冲孔网240进行过滤与吸附杂质,后启动齿轮泵260,齿轮泵260将过滤筒210内的脱胶油依次通过回流管250、三通管191与U型管190流入转筒170内,同时对U型管
190输入端进行加压,防止倒流;
[0078] 步骤五:打开放料阀二157与进水阀123,进水阀123将纯水输送至离心筒130内,对离心筒130内的毛油、杂质与胶装物进行冲洗,经放料阀二157排出,完成后关闭进水阀123,启动螺旋加热管112对水进行恒温加热,使离心筒130内壁的水分快速蒸发,完成后关闭放料阀二157;
[0079] 步骤六:当水温度达到75℃~80℃,将80℃的水通过U型管190加入至转筒170内,水设置为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水含量为加入毛油量的10%,搅拌杆172搅拌3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得到油水混合物,通过U型管190加入脱胶油重量6%的烧碱溶液,搅拌20分钟,搅拌速率达到每分钟60转以上,使酸碱充分反应,使皂团不断絮凝长大,分离油中去除游离脂肪酸,停止搅拌,转筒170旋转将脱胶油经甩出口173甩出,沉积在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以15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得到碱炼脱酸后的油;
[0080] 步骤七:打开放料阀一145,将插槽143内的挡板144取出,转板174缓慢运动使上层油相通过集液腔一142流入输油管230内,打开三通阀220,使输油管230内脱胶油流入过滤筒210内,通过齿轮泵260回流至转筒170内,对离心筒130内的杂质进行清洗后,转筒170二次旋转将油甩出至离心筒130内壁与转板174之间,调节三通阀220,使输油管230纵向相通,控制输出流量,使油缓慢流通,开启放料阀一145,使油通过输油管230与流入进油管330内,通过斜槽321流入石墨筒320内壁;
[0081] 步骤八:启动驱动构件二313与电加热管311,电加热管311对石墨筒320进行加热,通过抽气口314对石墨筒320内进行真空加压,驱动构件二313驱动转轴360带动U型刮板370旋转,使油在石墨筒320内壁形成非常薄而均匀的液膜,提高蒸发速率,通过调节不同真空压力与温度,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触,水蒸气被挥发性臭味成分饱和,按其分压比逸出,使液膜内水分与臭味分子蒸发,将进水口382外接冷却水管,冷却水经进水口382流入空心管381内,从出水管383顶部流出,使空心管381冷却,蒸气通过空心管381冷凝,沿着空心管381流至石墨筒320内壁底部,液膜则通过U型刮板370沿着石墨筒320内壁流入集液环二340的环槽343内,依次通过集液腔二342与出油管350流出。
[008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