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211064847.7 申请日 2022-09-01 公开(公告)号 CN115368929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申请人 广东海鹏竹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海鹏竹材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欧荣贤; 许艺威; 李灶林; 郝笑龙; 易欣; 许黎明; 王清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竹材转入蒸馏装置,加热;依次收集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共5个不同馏段的竹材馏液;分别检测不同馏段馏液的 有机酸 含量,基于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使用5个馏段的馏液,配制得到标准竹醋液。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大大简化了竹醋液的配置操作,可以很好地保证竹醋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的稳定,克服了原料差异导致竹醋液主要成分差异较大的不足,有利于得到批间成分更为稳定的标准竹醋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竹材转入蒸馏装置,加热;
依次收集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共5个不同馏段的竹材馏液;
分别检测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基于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使用5个馏段的馏液,配制得到标准竹醋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竹醋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标准竹醋液有机酸含量=(A组酸含量×A组复配量+B组酸含量×B组复配量+C组酸含量×200公斤+D组酸含量×D组复配量+E组酸含量×E组复配量)/5
式中,A~E组别为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下的馏液,酸含量为各组馏液中的有机酸含量,复配量为各组馏液在复配时的使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竹醋液的有机酸含量为
0.15%~0.18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的含率不低于
6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的生长年限为24~60月。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在蒸馏前处理为条状和/或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时,保持热功率恒定。
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功率为18~25kW/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醋液的配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竹醋液是竹材热解得到的液体产物,它是一种组成成分非常复杂的液体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有机酸、酚类、类、醇类等物质,它的形成过程也很复杂。竹醋液产量则随竹材的种类、产地、竹龄、含水率及热解工艺的不同而不同,其成分更随收集方法、热解温度、贮存条件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0003] 在《竹醋液》(GB/T31734‑2015)国家标准中,对蒸馏竹醋液有机酸含量有明确指标,但只是给出了不得低于某个值的最低指标,其指标性有效成分有机酸即使不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最低值,但实际各产品中的指标性有效成分有机酸含量并不一致,导致后续应用中,难以确定规范的应用方法,但仅仅以有机酸含量作为定量标准,香兰素、4‑乙烯基苯酚、2‑吡咯甲、亚甲基环丙烷‑2‑羧酸等在竹醋实际应用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却被排除在外。
[0004] 现有的竹醋液,批间成份差异较大,导致其品质不够稳定。如何制备得到一种主要成分相对稳定的竹醋液,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竹材转入蒸馏装置,加热;
依次收集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共5个不同馏段的竹材馏液;
分别检测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基于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使用5个馏段的馏液,配制得到标准竹醋液。
[0007]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竹醋液的配制方法如下:标准竹醋液有机酸含量=(A组酸含量×A组复配量+B组酸含量×B组复配量+C组酸含量×200公斤+D组酸含量×D组复配量+E组酸含量×E组复配量)/5
式中,A~E组别为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下的馏液,酸含量为各组馏液中的有机酸含量,复配量为各组馏液在复配时的使用量。
[0008]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标准竹醋液的有机酸含量为0.15%~0.18wt%。
[0009]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的生长年限为24~60月。
[0010]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在蒸馏前处理为条状和/或状材料。
[0011]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的含水率不低于60%。
[0012]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加热时,保持热功率恒定。
[0013]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加热的功率为18~25kW/m3。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大大简化了竹醋液的配置操作,可以很好地保证竹醋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的稳定,克服了原料差异导致竹醋液主要成分差异较大的不足。
[0015]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有利于得到批间成分更为稳定的标准竹醋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发明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意外发现,虽然不同的竹材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在特定的温度段下,得到的馏液主要成分与有机酸的含量基本呈正比,通过收集不同温度段的馏液,可以方便地基于馏液中有机酸含量来配置得到标准竹醋液。
[0017] 本发明中,竹材的含水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H——竹材的含水率,以百分率表示(%);
m0——竹材干燥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竹材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18] 一种标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竹材转入蒸馏装置,加热;
依次收集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共5个不同馏段的竹材馏液;
分别检测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基于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使用5个馏段的馏液,配制得到标准竹醋液。
[0019]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竹醋液的配制方法如下:标准竹醋液有机酸含量=(A组酸含量×A组复配量+B组酸含量×B组复配量+C组酸含量×200公斤+D组酸含量×D组复配量+E组酸含量×E组复配量)/5
式中,A~E组别为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下的馏液,酸含量为各组馏液中的有机酸含量,复配量为各组馏液在复配时的使用量。
[0020]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标准竹醋液的有机酸含量为0.15%~0.18wt%。
[0021] 不同竹龄的竹材中,竹龄更长,其活性成分相对更多。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的生长年限为24~60月。这样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0022]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的含水率不低于60%。含水率高,更有利于得到更多的竹醋液。更佳的,选择刚砍伐的新鲜竹材进行蒸馏处理。
[0023]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竹材在蒸馏前处理为条状和/或块状材料。
[0024]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加热时,保持热功率恒定。热功率稳定更有利于控制温度。
[0025] 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加热的功率为18~25kW/m3。
[0026] 方便比较起见,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使用的蒸馏装置为同一蒸馏装置。实施例
[0027] 根据表1,将不同含水率、竹龄24个月及以上的竹材1 m3,破碎后转入蒸馏装置;控制蒸馏装置以恒定的加热功率对竹材进行加热;
依次收集收集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共5个不同馏段的竹材馏液;
分别检测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基于不同馏段馏液的有机酸含量,使用5个馏段的馏液,配制得到标准竹醋液,配制方法如下:
标准竹醋液有机酸含量=(A组酸含量×A组复配量+B组酸含量×B组复配量+C组酸含量×200公斤+D组酸含量×D组复配量+E组酸含量×E组复配量)/5
式中,A~E组别为50~70℃、70~90℃、90~105℃、105~125℃、125~150℃下的馏液,酸含量为各组馏液中的有机酸含量,复配量为各组馏液在复配时的使用量。
[0028] 表1、不同实施例的反应情况表表2、不同实施例的馏液有机酸含量分析
 表3、不同实施例的馏液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从上述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的竹龄的竹材经过分段蒸馏,之后取不同馏段的馏液复配,可以得到成分较为稳定的标准竹醋液,克服了现有竹醋液批次间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
[0029]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可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的局限。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