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055850.7 申请日 2020-01-17 公开(公告)号 CN111117673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申请人 浙江中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木炭 燃料 的供给储备装置,包括 机身 ,所述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下方设有废料腔,所述废料腔右壁设有通电口,所述废料腔左侧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升降 弹簧 板,所述升降弹簧板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升降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升降弹簧;本发明可实现将木炭与灰烬残渣分别收集,从而避免木炭在取用时,因灰烬残渣的掺杂而导致 热能 不稳,同时也可将灰烬残渣收集,用于 肥料 等其他作用,以避免浪费,还可避免灰烬残渣堆积在燃烧腔内,而导致灰烬沉淀从而影响燃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下方设有废料腔,所述废料腔右壁设有通电口,所述废料腔左侧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升降弹簧板,所述升降弹簧板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升降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腔上方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废料腔内腔连通,所述升降弹簧板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上端固定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内设有用于燃烧的点燃装置,所述点燃装置上方固定设有防火隔板,所述升降板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上端固定设有固体滤板,所述固体滤板上方前侧固定设有气密螺纹套,所述气密螺纹套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燃烧腔的气密塞,所述固体滤板左侧设有用于将成型的木炭推入出料口的火炭推板,所述升降板上端外表面上固定设有斜板,所述左侧设有可与其贴合的斜杆,所述斜杆左侧设有第一气密腔,所述斜杆延伸至所述第一气密腔内,所述斜杆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左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气密腔左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气密腔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气密腔,所述第二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上方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杆,所述第一气缸杆右侧设有第三气密腔,所述第一气缸杆延伸至所述第三气密腔内,所述第一气缸杆右端固定设有火炭推板,所述火炭推板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三气密腔气密性的第一气密环,当所述固体滤板推着成型的木炭上移至相应位置时,所述斜板推动所述斜杆左移,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左移,带动所述第二活塞上移,带动所述第一接触杆上移,所述第一接触杆与所述第一气缸接触,所述第一气缸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气缸杆延伸,带动所述火炭推板左移将木炭推向所述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密腔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十一气密腔,所述第十一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九活塞,所述第九活塞下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可将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腔隔绝的火炭挡板,所述第九活塞上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一气密腔上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下方设有第五气密腔,所述第五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延伸至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第三活塞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五气密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五气密腔左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六气密腔,所述第二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接触杆上方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杆,所述第二气缸杆右侧设有第四气密腔,所述第二气缸杆延伸至所述第四气密腔内,所述第二气缸杆右端固定设有用于推出废料的废料推板,所述废料推板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四气密腔气密性的第二气密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下方设有第七气密腔,所述第七气密腔内设有上下滑动的第五活塞,所述第五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延伸至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第七气密腔右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八气密腔,所述第八气密腔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六活塞,所述第六活塞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设有废料挡板,所述废料挡板内设有通孔,所述废料挡板右侧设有弹簧腔,所述废料挡板延伸至所述弹簧腔内,所述废料挡板右端外表面与所述弹簧腔右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腔左侧设有可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的件,所述块件左侧设有第九气密腔,所述块件延伸至所述第九气密腔内,所述第九气密腔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五气密腔,所述块件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卡销,所述卡销下方设有第十气密腔,所述卡销延伸至所述第十气密腔内,所述卡销下端固定设有第八活塞,所述第八活塞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气密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十气密腔与所述第四气密腔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木炭作为燃料的一种,具有燃烧时间长,不冒烟,无污染,比重大等优点,主要是通过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现有的设置往往在进行燃烧后,灰烬残渣会堆积在燃烧腔内,难以清理,久而久之,堆积成,还有对燃烧效率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下方设有废料腔,所述废料腔右壁设有通电口,所述废料腔左侧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升降弹簧板,所述升降弹簧板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升降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腔上方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废料腔内腔连通,所述升降弹簧板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上端固定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内设有用于燃烧的点燃装置,所述点燃装置上方固定设有防火隔板,所述升降板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上端固定设有固体滤板,所述固体滤板上方前侧固定设有气密螺纹套,所述气密螺纹套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燃烧腔的气密塞,所述固体滤板左侧设有用于将成型的木炭推入出料口的火炭推板,所述升降板上端外表面上固定设有斜板,所述左侧设有可与其贴合的斜杆,所述斜杆左侧设有第一气密腔,所述斜杆延伸至所述第一气密腔内,所述斜杆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左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气密腔左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气密腔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气密腔,所述第二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上方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杆,所述第一气缸杆右侧设有第三气密腔,所述第一气缸杆延伸至所述第三气密腔内,所述第一气缸杆右端固定设有火炭推板,所述火炭推板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三气密腔气密性的第一气密环,当所述固体滤板推着成型的木炭上移至相应位置时,所述斜板推动所述斜杆左移,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左移,带动所述第二活塞上移,带动所述第一接触杆上移,所述第一接触杆与所述第一气缸接触,所述第一气缸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气缸杆延伸,带动所述火炭推板左移将木炭推向所述出料口。。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三气密腔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十一气密腔,所述第十一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九活塞,所述第九活塞下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可将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腔隔绝的火炭挡板,所述第九活塞上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一气密腔上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燃烧腔下方设有第五气密腔,所述第五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延伸至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第三活塞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五气密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五气密腔左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六气密腔,所述第二气密腔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接触杆上方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杆,所述第二气缸杆右侧设有第四气密腔,所述第二气缸杆延伸至所述第四气密腔内,所述第二气缸杆右端固定设有用于推出废料的废料推板,所述废料推板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四气密腔气密性的第二气密环。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燃烧腔下方设有第七气密腔,所述第七气密腔内设有上下滑动的第五活塞,所述第五活塞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延伸至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第七气密腔右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八气密腔,所述第八气密腔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六活塞,所述第六活塞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设有废料挡板,所述废料挡板内设有通孔,所述废料挡板右侧设有弹簧腔,所述废料挡板延伸至所述弹簧腔内,所述废料挡板右端外表面与所述弹簧腔右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腔左侧设有可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的块件,所述块件左侧设有第九气密腔,所述块件延伸至所述第九气密腔内,所述第九气密腔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五气密腔,所述块件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卡销,所述卡销下方设有第十气密腔,所述卡销延伸至所述第十气密腔内,所述卡销下端固定设有第八活塞,所述第八活塞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气密腔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十气密腔与所述第四气密腔连通。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实现将木炭与灰烬残渣分别收集,从而避免木炭在取用时,因灰烬残渣的掺杂而导致热能不稳,同时也可将灰烬残渣收集,用于肥料等其他作用,以避免浪费;
[0010] 本发明还可避免灰烬残渣堆积在燃烧腔内,而导致灰烬沉淀从而影响燃烧效率,也方便工作后的灰烬清理,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完全自动进行,较为易于操作。。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是图1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6是图1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9]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木炭燃料的供给储备装置,包括机身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料箱12,所述储料箱12下方设有废料腔15,所述废料腔15右壁设有通电口19,所述废料腔15左侧设有升降腔17,所述升降腔17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升降弹簧板20,所述升降弹簧板20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升降腔17下壁之间固定设有升降弹簧18,所述升降腔17上方设有燃烧腔16,所述燃烧腔16与所述废料腔15内腔连通,所述升降弹簧板20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柱21,所述圆柱21上端固定设有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内设有用于燃烧的点燃装置23,所述点燃装置23上方固定设有防火隔板24,所述升降板22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圆杆25,所述圆杆25上端固定设有固体滤板26,所述固体滤板26上方前侧固定设有气密螺纹套27,所述气密螺纹套27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燃烧腔16的气密塞28,所述固体滤板26左侧设有用于将成型的木炭推入出料口13的火炭推板41,所述升降板22上端外表面上固定设有斜板29,所述左侧设有可与其贴合的斜杆30,所述斜杆30左侧设有第一气密腔32,所述斜杆30延伸至所述第一气密腔32内,所述斜杆30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31,所述第一活塞31左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气密腔32左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气密腔32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气密腔34,所述第二气密腔34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36,所述第二活塞36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接触杆37,所述第一接触杆37上方设有第一气缸38,所述第一气缸38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杆39,所述第一气缸杆39右侧设有第三气密腔40,所述第一气缸杆39延伸至所述第三气密腔40内,所述第一气缸杆39右端固定设有火炭推板41,所述火炭推板41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三气密腔40气密性的第一气密环42,当所述固体滤板26推着成型的木炭上移至相应位置时,所述斜板29推动所述斜杆30左移,带动所述第一活塞31左移,带动所述第二活塞36上移,带动所述第一接触杆37上移,所述第一接触杆37与所述第一气缸38接触,所述第一气缸38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气缸杆39延伸,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左移将木炭推向所述出料口13。
[0020]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气密腔40左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十一气密腔72,所述第十一气密腔72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九活塞74,所述第九活塞74下端外表面固定设有可将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燃烧腔16隔绝的火炭挡板75,所述第九活塞74上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一气密腔72上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73,当所述火炭推板41右移时,所述第三气密腔40气密性解除,所述第九活塞74受所述第四弹簧73弹影上移带动所述火炭挡板
75上移,令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燃烧腔16连通,供木炭通过,当所述第一气缸杆39延伸至极限时,自动复位,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左移,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插入所述第三气密腔40,所述第三气密腔40气密性回复,同时受气压改变影响,带动所述第九活塞74下移,带动所述火炭挡板75下移插入所述出料口13,完成复位。
[0021]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腔16下方设有第五气密腔50,所述第五气密腔50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活塞48,所述第三活塞48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直杆49,所述第一直杆49延伸至所述燃烧腔16内,所述第三活塞48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五气密腔50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51,所述第五气密腔50左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六气密腔52,所述第二气密腔34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活塞53,所述第四活塞53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接触杆54,所述第二接触杆54上方设有第二气缸47,所述第二气缸47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杆46,所述第二气缸杆46右侧设有第四气密腔45,所述第二气缸杆46延伸至所述第四气密腔45内,所述第二气缸杆46右端固定设有用于推出废料的废料推板43,所述废料推板43左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第四气密腔45气密性的第二气密环44,当所述固体滤板26上端外表面的麦秆燃烧产生出足够的二,增加所述燃烧腔16内的气压,所述固体滤板26受气压增大影响下移,带动所述第一直杆49下移带动所述第三活塞48下移,受气压变化影响,带动所述第四活塞53上移,带动所述第二接触杆54上移,所述第二接触杆54与所述第二气缸47接触,所述第二气缸47被启动,带动所述第二气缸杆46延伸,带动所述废料推板43右移,将所述防火隔板24上端外表面的灰烬残渣推向所述废料腔15。
[0022]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腔16下方设有第七气密腔57,所述第七气密腔57内设有上下滑动的第五活塞56,所述第五活塞56上端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直杆55,所述第二直杆55延伸至所述燃烧腔16内,所述第七气密腔57右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八气密腔58,所述第八气密腔58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六活塞59,所述第六活塞59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杆60,所述连接杆60右端固定设有废料挡板61,所述废料挡板61内设有通孔62,所述废料挡板
61右侧设有弹簧腔63,所述废料挡板61延伸至所述弹簧腔63内,所述废料挡板61右端外表面与所述弹簧腔63右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64,当所述固体滤板26受气压增大影响下移,带动所述第二直杆55下移带动所述第五活塞56下移,受气压变化影响,带动所述第六活塞59右移,带动所述废料挡板61右移,通过所述通孔62实现所述燃烧腔16与所述废料腔15内腔的连通,以供所述废料推板43将废料推入所述废料腔15内,同时解除所述燃烧腔16内的气密性。
[0023]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腔17左侧设有可延伸至所述升降腔17内的块件99,所述块件99左侧设有第九气密腔66,所述块件99延伸至所述第九气密腔66内,所述第九气密腔66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五气密腔50,所述块件99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65,所述凹槽65下方设有卡销69,所述卡销69下方设有第十气密腔68,所述卡销69延伸至所述第十气密腔68内,所述卡销69下端固定设有第八活塞70,所述第八活塞70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十气密腔68下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71,所述第十气密腔68与所述第四气密腔45连通,当所述第一直杆49下移带动所述第三活塞48下移,带动所述第七活塞67右移带动所述块件
99右移,将受气压增大而下移的所述升降弹簧板20卡位,令其不会因气压恢复,受所述升降弹簧18弹力影响复位,所述第二气缸杆46延伸至极致后自动复位,带动所述废料推板43左移,所述废料推板43插入所述第四气密腔45,所述第四气密腔45气压改变,推动所述第八活塞70上移带动所述卡销69上移,带动所述块件99左移,解除对所述升降弹簧板20的定,完成复位。
[0024] 初始状态时,所述火炭挡板75位于所述出料口13内,所述废料腔15内腔与所述燃烧腔16隔绝。
[0025] 1、通过旋转所述气密塞28,将所述气密塞28旋出,令所述燃烧腔16与外界连通,将秸秆等原料放入所述燃烧腔16,堆积在所述固体滤板26上,将所述气密塞28旋入所述气密螺纹套27,令所述燃烧腔16恢复密封性,随后启动点燃装置23,开始点燃加热,原料焚烧碳化,灰烬残渣穿过所述固体滤板26堆积在所述防火隔板24上;
[0026] 2、随着燃烧的进行,原料碳化产生二氧化碳,但碳化到合适程度后,因二氧化碳而导致所述燃烧腔16内气压增加,而带动所述固体滤板26下压;
[0027] 3、当所述第一直杆49下移带动所述第三活塞48下移,带动所述第七活塞67右移带动所述块件99右移,将受气压增大而下移的所述升降弹簧板20卡位,同时,所述固体滤板26受气压增大影响下移,带动所述第二直杆55下移带动所述第五活塞56下移,受气压变化影响,带动所述第六活塞59右移,带动所述废料挡板61右移,通过所述通孔62实现所述燃烧腔16与所述废料腔15内腔的连通,以供所述废料推板43将废料推入所述废料腔15内,同时解除所述燃烧腔16内的气密性;
[0028] 4、所述固体滤板26受气压增大影响下移,带动所述第一直杆49下移带动所述第三活塞48下移,受气压变化影响,带动所述第四活塞53上移,带动所述第二接触杆54上移,所述第二接触杆54与所述第二气缸47接触,所述第二气缸47被启动,带动所述第二气缸杆46延伸,带动所述废料推板43右移,将所述防火隔板24上端外表面的灰烬残渣推向所述废料腔15;
[0029] 5、所述第二气缸杆46延伸至极致后自动复位,带动所述废料推板43左移,所述废料推板43插入所述第四气密腔45,所述第四气密腔45气压改变,推动所述第八活塞70上移带动所述卡销69上移,带动所述块件99左移,解除对所述升降弹簧板20的锁定,完成复位;
[0030] 6、所述第二气缸杆46受弹力影响复位,带动所述升降弹簧板20上移,所述升降板22上移至相应位置,当所述固体滤板26推着成型的木炭上移至相应位置时,所述斜板29推动所述斜杆30左移,带动所述第一活塞31左移,带动所述第二活塞36上移,带动所述第一接触杆37上移,所述第一接触杆37与所述第一气缸38接触,所述第一气缸38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气缸杆39延伸,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左移将木炭推向所述出料口13,同时,所述火炭推板
41右移时,所述第三气密腔40气密性解除,所述第九活塞74受所述第四弹簧73弹力影上移带动所述火炭挡板75上移,令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燃烧腔16连通,供木炭通过;
[0031] 7、当所述第一气缸杆39延伸至极限时,自动复位,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左移,带动所述火炭推板41插入所述第三气密腔40,所述第三气密腔40气密性回复,同时受气压改变影响,带动所述第九活塞74下移,带动所述火炭挡板75下移插入所述出料口13,完成复位;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实现将木炭与灰烬残渣分别收集,从而避免木炭在取用时,因灰烬残渣的掺杂而导致热能不稳,同时也可将灰烬残渣收集,用于肥料等其他作用,以避免浪费;
[0033] 本发明还可避免灰烬残渣堆积在燃烧腔内,而导致灰烬沉淀从而影响燃烧效率,也方便工作后的灰烬清理,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完全自动进行,较为易于操作。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