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358913.6 申请日 2023-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7511584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6
申请人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付利俊; 李亚兵; 李晓炅; 江鑫; 何晓义;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 焦炉 耗热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优化焦炉热工制度;S2、控制入炉 煤 水 分和装满煤操作;S3、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本发明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利用优化焦炉热工操作制度,控制入炉煤水分和装满煤操作,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等方法。解决了大容积焦炉耗热量控制难度高,提升了焦炉生产效率,降低了焦炉生产成本,有效稳定 焦炭 质量 ,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问题。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实际应用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权利要求

1.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优化焦炉热工制度
3
S1.1:控制吸调节标准,严格按照焦炉气每增减200m/h,分烟道吸力则增减5Pa,高
3
炉煤气增减500m/h,分烟道吸力增减3Pa操作;
S1.2:合理降低标准温度,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5±5℃、焦侧
1285±5℃;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0±5℃、焦侧1280±5℃;
S1.3:降低分烟道吸力和温度,控制废气中的O2含量在4%~6%,空气过剩系数1.10~
1.30;
S1.4:调整分烟道吸力和开闭器盖板开度,将看火孔压力控制在20Pa,有效提高焦炉热效率,降低分烟道温度14‑16℃;
S1.5:降低高炉煤气用量和温度,根据生产实际适当关小机、焦侧加减旋塞开度,再对机、焦侧高炉煤气支管闸进行压力调节;在高炉煤气管道处增加填料脱器,对高炉煤气进行喷淋降温,在焦炉中燃烧的高炉煤气温度由42℃降低至35℃;
S1.6:适当降低炉顶空间温度,焦炉满负荷生产时,炉顶空间温度保持在800℃,焦线保持在1900~2000mm;加大装煤量的检查和焦线测量力度,确保每孔装煤量合格,降低炉顶空间温度;
S2、控制入炉煤水分和装满煤操作
配煤水分每变化1%,耗热量相应变化29~33kJ/kg,控制入炉煤水分在9~10%;炭化室必须装满煤、平好煤,煤线控制在1700±50mm;
S3、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
日常管理中将集气管压力控制在135Pa,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5Pa;定期检查炉体,及时对焦炉小烟道、废气开闭器两叉部、法兰处抹补密封;炭化室、蓄热室单主墙窜漏现象及时喷抹补和空压密封处理;日常检查焦炉炉顶区域,对于损坏的装煤孔圈更换,上升管底座裂缝进行灌浆,炉顶砖破损处更换和砖缝灌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5±5℃、焦侧12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0℃、焦侧1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6中,焦线保持在19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煤线控制在170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配炼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炼焦炉由耐火砖和耐火砌砌成的炉子,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平式焦炉,由炉体和附属设备构成。焦炉炉体由炉顶、燃烧室和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等部分,并通过烟道和烟囱相连,整座焦炉砌筑在混凝土基础上。焦炉耗热量是指在焦炉中炼成焦炭所需供给焦炉的热量。炼焦耗热量指标除了作为用来加热焦炉的煤气消耗量的计算依据以外,它是评定炉体结构、焦炉热工操作和管理水平以及确定炼焦消耗定额的重要指标。影响焦炉耗热量的因素主要有焦炉操作条件、焦饼中心温度、煤气温度和废气温度,加热煤气种类和燃烧情况、空气系数、装炉煤的煤种、组成、散密度和水分等;另外,耗热量也与焦炉炉龄和炉型等因素有关。
[0003] 为此如何有效对焦炉操作,控制焦饼中心温度、煤气温度和废气温度,优化加热煤气种类、空气系数,管控装炉煤的煤种、组成、散密度和水分等,有效控制耗热量成为炼焦行业的关注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主要解决大容积焦炉耗热量高,提升焦炉生产效率,降低焦炉生产成本,稳定焦炭质量,减少废气排放量等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S1、优化焦炉热工制度
[0008] S1.1:控制吸调节标准,严格按照焦炉煤气每增减200m3/h,分烟道吸力则增减3
5Pa,高炉煤气增减500m/h,分烟道吸力增减3Pa操作;
[0009] S1.2:合理降低标准温度,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5±5℃、焦侧1285±5℃;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0±5℃、焦侧1280±5℃;
[0010] S1.3:降低分烟道吸力和温度,控制废气中的O2含量在4%~6%,空气过剩系数1.10~1.30;
[0011] S1.4:调整分烟道吸力和开闭器盖板开度,将看火孔压力控制在20Pa,有效提高焦炉热效率,降低分烟道温度14‑16℃;
[0012] S1.5:降低高炉煤气用量和温度,根据生产实际适当关小机、焦侧加减旋塞开度,再对机、焦侧高炉煤气支管闸进行压力调节;在高炉煤气管道处增加填料脱水器,对高炉煤气进行喷淋降温,在焦炉中燃烧的高炉煤气温度由42℃降低至35℃;
[0013] S1.6:适当降低炉顶空间温度,焦炉满负荷生产时,炉顶空间温度保持在800℃,焦线保持在1900~2000mm;加大装煤量的检查和焦线测量力度,确保每孔装煤量合格,降低炉顶空间温度;
[0014] S2、控制入炉煤水分和装满煤操作
[0015] 配煤水分每变化1%,耗热量相应变化29~33kJ/kg,控制入炉煤水分在9~10%;炭化室必须装满煤、平好煤,煤线控制在1700±50mm;
[0016] S3、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
[0017] 日常管理中将集气管压力控制在135Pa,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5Pa;定期检查炉体,及时对焦炉小烟道、废气开闭器两叉部、法兰处抹补密封;炭化室、蓄热室单主墙窜漏现象及时喷抹补和空压密封处理;日常检查焦炉炉顶区域,对于损坏的装煤孔圈更换,上升管底座裂缝进行灌浆,炉顶砖破损处更换和砖缝灌浆处理。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5±5℃、焦侧1285℃。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0℃、焦侧1280℃。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6中,焦线保持在1950mm。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煤线控制在1700mm。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3] 本发明的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利用优化焦炉热工操作制度,控制入炉煤水分和装满煤操作,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等方法。解决了大容积焦炉耗热量控制难度高,提升了焦炉生产效率,降低了焦炉生产成本,有效稳定焦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问题。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实际应用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0025] 一种合理控制大容积焦炉耗热量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6] S1、优化焦炉热工制度
[0027] 制定合理的焦炉热工制度,焦炉加热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与煤气流量和空气量的供给等。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加热制度的稳定性,减少加热调节次数,控制调节幅度,当炉温呈上升或下降趋势时要及时微调,控制好炉温;
[0028] S1.1:控制吸力调节标准,合理调节煤气量与分烟道吸力,严格按照焦炉煤气每增3 3
减200m/h,分烟道吸力则增减5Pa,高炉煤气增减500m/h,分烟道吸力增减3Pa操作;
[0029] S1.2:合理降低标准温度,加大焦炉炉温的测调次数,要求调温人员对炉温精调细测;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5±5℃、焦侧1285±5℃;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标准温度设为机侧1220±5℃、焦侧1280±5℃;
[0030] S1.3:降低分烟道吸力和温度,优化风门板的进风口开度,控制废气中的O2含量在4%~6%,空气过剩系数1.10~1.30;
[0031] S1.4:调整分烟道吸力和开闭器风门盖板开度,将看火孔压力控制在20Pa,有效提高焦炉热效率,降低分烟道温度约15℃;
[0032] S1.5:降低高炉煤气用量和温度,根据生产实际适当关小机、焦侧加减旋塞开度,再对机、焦侧高炉煤气支管闸阀进行压力调节;在高炉煤气管道处增加填料脱水器,对高炉煤气进行喷淋降温,在焦炉中燃烧的高炉煤气温度由42℃降低至35℃;
[0033] S1.6:适当降低炉顶空间温度,焦炉满负荷生产时,炉顶空间温度保持在800℃,焦线保持在1900~2000mm(优选1950mm);加大装煤量的检查和焦线测量力度,确保每孔装煤量合格,降低炉顶空间温度,减少炉顶石墨生成,减少荒煤气带出的热量;
[0034] S2、控制入炉煤水分和装满煤操作
[0035] 配煤水分每变化1%,耗热量相应变化29~33kJ/kg,控制入炉煤水分在9~10%,有效降低炼焦耗热量;炭化室必须装满煤、平好煤,煤线控制在1700±50mm(优选1700mm),提升焦炭有效产量;
[0036] S3、加强焦炉炉体维护管理
[0037] 日常管理中将集气管压力控制在135Pa,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5Pa;定期检查炉体,及时对焦炉小烟道、废气开闭器两叉部、法兰处等抹补密封;炭化室、蓄热室单主墙窜漏等现象及时喷抹补和空压密封处理;日常检查焦炉炉顶区域,对于损坏的装煤孔圈更换,上升管底座裂缝进行灌浆,炉顶砖破损处更换和砖缝灌浆等处理;提高焦炉炉体的密封性,减少炼焦耗热量。
[0038] 使用上述方法对降低大容积焦炉耗热量效果明显,炼焦耗热量在用高炉煤气加热时达到2250kJ/kg(湿煤)以下,用焦炉煤气加热时达到2150kJ/kg(湿煤)以下。这种方法提升了焦炉生产效率,降低了焦炉生产成本,有效稳定焦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0039]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