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 固相多肽切割装置

固相多肽切割装置

申请号 CN202323535227.X 申请日 2023-12-25 公开(公告)号 CN220386521U 公开(公告)日 2024-01-26
申请人 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亮; 陶建; 周洪如; 王俊强; 冯妙; 李煜; 王波辉;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该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包括:裂解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裂解罐的内腔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 阀 ,用于控制循环管路与裂解罐的内腔的通断状态;反应罐,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反应罐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循环管路连通;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 控制阀 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能够解决采用现有裂解方式对合成后的 树脂 进行裂解,需要较多人工干预,效率低下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裂解罐(10);
循环管路(30),所述循环管路(30)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所述循环管路(3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40),用于控制所述循环管路(30)与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的通断状态;
反应罐(50),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30)上,所述反应罐(50)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所述循环管路(30)连通;以及
控制系统(70),所述控制系统(70)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0)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0)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30)包括第一分支管路(31)、第二分支管路(32)以及第三分支管路(33),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1)的一端与所述裂解罐(10)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支管路(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路(32)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罐(50)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管路(33)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罐(50)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管路(33)的另一端与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输送(80),所述输送泵(8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1)上,且所述输送泵(80)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和所述反应罐(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90),所述第二控制阀(90)安装在所述第二分支管路(32)上,所述控制系统(70)与所述第二控制阀(90)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90)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出料管路(100)和集液装置(60),所述出料管路(100)的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1)或所述第二分支管路(32)连通,所述出料管路(100)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装置(6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200),所述第三控制阀(200)设置在所述出料管路(1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供气装置(300),所述供气装置(300)与所述反应罐(50)的内腔和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400)和气压监测装置(500),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00)用于监测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的温度,所述气压监测装置(500)用于监测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的气压;
和/或,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进料管路(20),所述进料管路(20)与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夹套(600),所述夹套(600)套设在所述裂解罐(10)上,所述夹套(600)被构造为能够通入冷却液,以对所述裂解罐(10)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700)和驱动电机(800),所述搅拌机构(7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裂解罐(10)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800)位于所述裂解罐(10)外,所述驱动电机(800)与所述搅拌机构(700)驱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固相多肽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肽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多肽是由多个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近年来,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多肽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其因适应性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并且,随着多肽类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产品的陆续上市,该类药物临床治疗地位不断提升,许多品种被纳入国际和国内的相关疾病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中。随着与多肽合成相关的技术(如固相多肽合成技术的产生)、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使得多肽药物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多肽药物的开发持续升温。
[0003] 多肽固相合成结束后需要进行裂解,传统的裂解方式是人工在合成后的树脂中加入裂解液后,放置于摇床上震荡裂解,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效率低下。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能够解决采用现有裂解方式对合成后的树脂进行裂解,需要较多人工干预,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包括:裂解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裂解罐的内腔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用于控制循环管路与裂解罐的内腔的通断状态;反应罐,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反应罐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循环管路连通;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控制阀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闭。
[0006] 进一步地,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以及第三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的一端与裂解罐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二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反应罐的进液端连通,第三分支管路的一端与反应罐的出液端连通,第三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裂解罐的内腔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分支管路上。
[0007]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输送,输送泵设置在第一分支管路上,且输送泵位于第一控制阀和反应罐之间。
[0008]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第二分支管路上,控制系统与第二控制阀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闭。
[0009]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出料管路和集液装置,出料管路的一端可选择地与第一分支管路或第二分支管路连通,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集液装置连通。
[0010]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设置在出料管路上。
[0011]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与反应罐的内腔和裂解罐的内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0012]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和气压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裂解罐的内腔的温度,气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裂解罐的内腔的气压;和/或,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进料管路,进料管路与裂解罐的内腔连通。
[0013]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夹套,夹套套设在裂解罐上,夹套被构造为能够通入冷却液,以对裂解罐进行冷却。
[0014] 进一步地,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和驱动电机,搅拌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裂解罐的内腔中,驱动电机位于裂解罐外,驱动电机与搅拌机构驱动连接。
[0015]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有裂解罐、循环管路、第一控制阀以及控制系统,需要将目标肽链从树脂上切割裂解下来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裂解液经循环管路流入反应罐内,并且通过循环管路在裂解罐和反应罐之间循环流动,这样能够保证裂解液与反应罐内的树脂充分接触,经过多次循环,最终能够将树脂上的目标肽链切割裂解下来,目标肽链溶入裂解液中,裂解过程结束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相较于现有的切割裂解技术,利用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进行切割裂解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即可控制裂解的开始和结束,裂解液通过循环管路在裂解罐和反应罐之间循环流动完成裂解,不需要人工加入裂解液后再将其放置于摇床上进行震荡裂解,裂解效率更高。附图说明
[0016]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 10、裂解罐;20、进料管路;21、第四控制阀;30、循环管路;31、第一分支管路;32、第二分支管路;33、第三分支管路;40、第一控制阀;50、反应罐;60、集液装置;70、控制系统;80、输送泵;90、第二控制阀;100、出料管路;200、第三控制阀;300、供气装置;400、温度监测装置;500、气压监测装置;600、夹套;700、搅拌机构;80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该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包括:裂解罐10;循环管路30,循环管路30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循环管路3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0,用于控制循环管路30与裂解罐10的内腔的通断状态;反应罐50,设置在循环管路30上,反应罐50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循环管路30连通;以及控制系统70,控制系统70与第一控制阀40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一控制阀40的开闭。
[0022] 在本实施例中,裂解罐10用于盛装裂解液(三氟乙酸),反应罐50用于盛放多肽固相合成物(树脂),需要将目标肽链从树脂上切割裂解下来时,控制系统70控制第一控制阀40开启,裂解液经循环管路30流入反应罐50内,并且通过循环管路30在裂解罐10和反应罐
50之间循环流动,这样能够保证裂解液与反应罐50内的树脂充分接触,设置目标温度和循环时间,经过多次循环,最终能够将树脂上的目标肽链切割裂解下来,目标肽链溶入裂解液中,裂解过程结束时,控制系统70控制第一控制阀40关闭。由上述可知,相较于现有的切割裂解技术,利用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进行切割裂解时,通过控制系统70控制第一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即可控制裂解的开始和结束,裂解液通过循环管路30在裂解罐10和反应罐50之间循环流动完成裂解,不需要人工加入裂解液后再将其放置于摇床上进行震荡裂解,裂解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够缩短裂解时间,节约人工,提高生产效率。
[0023] 另外,本申请是通过裂解液在裂解罐10和反应罐50之间循环流动的方式使裂解液与树脂充分接触,以将目标肽链从树脂上切割裂解下来,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搅拌实现裂解液与树脂的充分接触,能够避免树脂因机械搅拌发生破坏。
[0024] 在一个实施例中,裂解罐10和反应罐50均采用哈氏合金制成。
[0025]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对多肽进行切割裂解操作时,需要将树脂从用于进行多肽合成的合成柱中取出,进行收缩、吹干、称重等一系列步骤后再加到裂解装置中进行裂解,费时费,而本申请的反应罐50即为用于进行多肽合成的合成柱,多肽合成后将合成柱从合成装置中拆下与循环管路30连接即可进行切割裂解操作,能够简化切割裂解操作,节约人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002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循环管路30包括第一分支管路31、第二分支管路32以及第三分支管路33,第一分支管路31的一端与裂解罐10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分支管路31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支管路32的一端连通,第二分支管路32的另一端与反应罐50的进液端连通,第三分支管路33的一端与反应罐50的出液端连通,第三分支管路33的另一端与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第一控制阀40设置在第一分支管路31上。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输送泵80,输送泵80设置在第一分支管路31上,且输送泵80位于第一控制阀40和反应罐50之间。
[00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0设置在第一分支管路31的进液端,第一控制阀40开启,裂解罐10内的裂解液从第一分支管路31的进液端流入第一分支管路31,并通过输送泵80输送至第二分支管路32,裂解液通过第二分支管路32的出液端进入反应罐50内与反应罐
50内的树脂反应,然后经反应罐50的出液端流入第三分支管路33,再经第三分支管路33回流至裂解罐10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裂解液在裂解罐10和反应罐50之间的循环。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送泵80为柱塞泵。
[002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90,第二控制阀90安装在第二分支管路32上,控制系统70与第二控制阀90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二控制阀90的开闭。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70能够控制第二控制阀90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系统70控制第一控制阀40和第二控制阀90均开启时,第一分支管路31与第二分支管路32连通,此时,裂解罐10内的裂解液依次流经第一分支管路31、第二分支管路32以及第三分支管路33,实现裂解液在裂解罐10和反应罐50之间的循环,当控制系统70控制第一控制阀40和第二控制阀90均关闭时,第一分支管路31与第二分支管路32不连通,循环停止。
[003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出料管路100和集液装置60,出料管路100的一端可选择地与第一分支管路31或第二分支管路32连通,出料管路100的另一端与集液装置60连通。
[0032]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裂解过程结束,使出料管路100的一端与第一分支管路31连通,裂解罐10的裂解液通过第一分支管路31和出料管路100流入集液装置60,然后使出料管路100的一端与第二分支管路32连通,反应罐50的裂解液通过第二分支管路32和出料管路100流入集液装置60,由于目标肽链溶解在裂解液中,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裂解罐
10和反应罐50中裂解液全部收集至集液装置60,方便对裂解液进行后续的操作。
[003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200,第三控制阀200设置在出料管路100上。
[003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阀200设置在出料管路100上,用于控制出料管路100与集液装置60的通断状态。
[0035]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70与第三控制阀200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三控制阀200的开闭。
[003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供气装置300,供气装置300与反应罐50的内腔和裂解罐10的内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当供气装置300与反应罐50的内腔连通时,供气装置300向反应罐50内通入气体,对反应罐50的内腔进行吹扫,保证反应罐50内的裂解液能够全部排出,当供气装置300与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时,供气装置300向裂解罐10内通入气体,对裂解罐10的内腔进行吹扫,保证裂解罐10内的裂解液能够全部排出。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0、第二控制阀90以及第三控制阀200均为气动隔膜阀,第一控制阀40、第二控制阀90以及第三控制阀200的开启和关闭通过供气装置300提供的气体实现。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0内的气体为氮气。
[004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400和气压监测装置500,温度监测装置400用于监测裂解罐10的内腔的温度,气压监测装置
500用于监测裂解罐10的内腔的气压。
[0041]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对裂解罐10的内腔的温度和气压的监测,避免裂解罐10内腔温度、气压过高,破坏溶解在裂解液中的目标肽链,进而对目标肽链形成保护。
[004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进料管路20,进料管路20与裂解罐10的内腔连通。
[0043] 在本实施例中,裂解液通过进料管路20加入裂解罐10内,当一次切割裂解完成后,无需停机人工加入裂解液,能够保证裂解过程的连续性。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料管路20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21,用于控制进料管路20与裂解罐10内腔的通断。
[004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夹套600,夹套600套设在裂解罐10上,夹套600被构造为能够通入冷却液,以对裂解罐10进行冷却。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夹套600套设在裂解罐10上,夹套600为中空结构,进行切割裂解前,向夹套600内通入冷却液,夹套600对裂解罐10进行降温,进而使得裂解罐10内的裂解液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0℃ 5℃)。~
[0047]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700和驱动电机800,搅拌机构700的至少部分位于裂解罐10的内腔中,驱动电机800位于裂解罐10外,驱动电机800与搅拌机构700驱动连接。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裂解液与反应罐50内的树脂接触后,目标肽链溶入裂解液,裂解液通过循环管路30进入裂解罐10内进行裂解,由于裂解过程散热,搅拌机构70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加速散热,另一方面,能够使带有目标肽链的裂解液和未流入反应罐50与树脂接触的裂解液混合均匀。
[0049] 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可对多种氨基酸序列进行切割,例如利用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对合成的12个氨基酸的多肽链进行切割裂解,合成氨基酸序列为N‑Acetyl‑Ser‑Asp‑Ala‑Ala‑Val‑Asp‑Thr‑Ser‑Ser‑Glu‑Ile,该氨基酸序列为现有技术,名称为酰基载体蛋白(ACP)65‑74,利用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将上述多肽链从树脂上进行切割裂解,通过与传统裂解方法进行对比,切割裂解的时间缩短一半,且裂解效果基本一致。
[005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置有裂解罐、循环管路、第一控制阀以及控制系统,需要将目标肽链从树脂上切割裂解下来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裂解液经循环管路流入反应罐内,并且通过循环管路在裂解罐和反应罐之间循环流动,这样能够保证裂解液与反应罐内的树脂充分接触,经过多次循环,最终能够将树脂上的目标肽链切割裂解下来,目标肽链溶入裂解液中,裂解过程结束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相较于现有的切割裂解技术,利用本申请的固相多肽切割装置进行切割裂解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即可控制裂解的开始和结束,裂解液通过循环管路在裂解罐和反应罐之间循环流动完成裂解,不需要人工加入裂解液后再将其放置于摇床上进行震荡裂解,裂解效率更高。
[0051]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2]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