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甾族化合物 / 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

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

申请号 CN201721742646.2 申请日 2017-12-14 公开(公告)号 CN207680612U 公开(公告)日 2018-08-03
申请人 福建福尔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福发; 谢昆廷; 杨瑞煌; 杨南昌;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的 植物 甾醇反应釜,包括内胆和 外壳 ,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夹层,还包括一深入内胆并通过 电机 驱使转动的 转轴 ,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搅拌桨,内胆最低部设置有 排液管 ,还包括与内胆相连通的甲醇入料管、DD油入料管、浓 硫酸 入料总管和热 水 总管,所述热交换夹层内设置有环绕内胆的螺旋形管道。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夹层,还包括一深入内胆并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搅拌桨,内胆最低部设置有排液管,还包括与内胆相连通的甲醇入料管、DD油入料管、浓硫酸入料总管和热总管,所述热交换夹层内设置有环绕内胆的螺旋形管道,所述浓硫酸入料总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二支管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热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四支管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管道最底部通过一回收管与一回收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内胆进行抽真空的真空管和减压的排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夹层上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进水管、出水管、浓硫酸入料总管、第一支管、热水总管和第三支管上均设置有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甾醇的制备必须保证安全,现场不能用电加热或者火加热,不然容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在的环保要求企业不能自设锅炉,只能从几十公里外的电热厂用管道引导蒸汽进行加热,成本高,而且蒸汽温度在长距离输送下不稳定。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能够运用蒸汽进行加热的同时,自身通过浓硫酸释放热量,保证足够的反应温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夹层,还包括一深入内胆并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搅拌桨,内胆最低部设置有排液管,还包括与内胆相连通的甲醇入料管、DD油入料管、浓硫酸入料总管和热水总管,所述热交换夹层内设置有环绕内胆的螺旋形管道,所述浓硫酸入料总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二支管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热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四支管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管道最底部通过一回收管与一回收槽相连通。
[0005]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内胆进行抽真空的真空管和减压的排气管。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夹层上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进水管、出水管、浓硫酸入料总管、第一支管、热水总管和第三支管上均设置有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夹层内设置螺旋通道,通过在通道内灌注浓硫酸和热水,使其自发热辅助加热,确保内胆具有足够的温度,同时稀释后的硫酸回收可以再次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1] 图中:1-内胆,2-外壳,3-热交换夹层,31-进水管,32-出水管,33-管道,34-回收管,4-电机,41-转轴,42-搅拌桨,5-排液管,6-浓硫酸入料总管,61-第一支管,62-第二支管,7-热水总管,71-发明,72-第三支管,73-第四支管,8-甲醇入料管,9-DD油入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自发热的植物甾醇反应釜,包括内胆1和外壳2,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夹层3,还包括一深入内胆并通过电机4驱使转动的转轴41,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搅拌桨42,内胆最低部设置有排液管5,还包括与内胆相连通的甲醇入料管8、DD油入料管9、浓硫酸入料总管6和热水总管7,所述热交换夹层内设置有环绕内胆的螺旋形管道33,所述浓硫酸入料总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61,所述第一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二支管62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热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三支管72,所述第三支管沿竖直方向通过多根第四支管73与管道一侧壁依次相连通,所述管道最底部通过一回收管34与一回收槽相连通。
[0013]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内胆进行抽真空的真空管和减压的排气管,图中未示出。
[00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夹层上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1,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2。
[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管、进水管、出水管、浓硫酸入料总管、第一支管、热水总管和第三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71。
[0016] 使用时,通过真空管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接进行抽真空,依次加入甲醇、DD油和浓硫酸,在热交换夹层内通入蒸汽或者热水进行加热,开启电机进行搅拌,酯化反应完成后,在热交换夹层通入冷水对内胆进行冷却,最后通过排液管排出物料;然后用热水管向内胆喷洒热水进行清洗,方便下一次作业生产。当蒸汽温度不够时,通过打开第一支管和第三支管上的阀门,想管道内注入浓硫酸和热水,进行辅助加热。
[00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