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未知结构的化合物 / 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

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605814.7 申请日 2023-05-26 公开(公告)号 CN116606333A 公开(公告)日 2023-08-18
申请人 东台市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理平; 马兆宁; 何冬生; 王丽莉; 崔火兰; 巩宁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涉及莱鲍迪苷C生产技术领域,通过 树脂 吸附 、梯度解析,再结晶精制,以低价值的甜菊母液糖制备成各规格高价值的 甜菊糖 产品,增加了产品价值,同时工艺简捷、稳定,适宜规模化生产,且产品收率高,得到的莱鲍迪苷C产品的纯度≥95wt%。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甜菊母液糖溶于乙醇‑水或甲醇‑水的溶液中,得母液糖溶液;
B:步骤A中的母液糖溶液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C:分别用浓度为20‑35vt%、45‑50vt%和55‑80vt%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对吸附后的第一层析柱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D: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15‑50wt%、乙醇或甲醇浓度0‑20vt%后,在常温常压、转速20~5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至少24h后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和一次结晶滤液;
E:将步骤D中的一次结晶滤饼,于3‑8BV、65‑90vt%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中打浆,在转速
20~5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60℃以上至全溶,然后缓慢降温至20~40℃,降温完成后,将转速降为10~30rpm进行结晶,结晶4~12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和二次结晶滤液,二次结晶滤饼在60~90℃下,干燥6~15h,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的含量≥95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为65‑80wt%,莱鲍迪苷C含量为23‑33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水、乙醇‑水或甲醇‑水的的浓度为0‑30v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母液糖溶液的固含量为0.5‑3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在0.1‑0.5mm的聚苯乙烯型或聚丙烯酸型大孔吸附树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每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6‑14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然后分别使用浓度为20‑30vt%、55‑70vt%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进行梯度解析,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第二柱层析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5mm的聚苯乙烯型或聚丙烯酸型大孔吸附树脂;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5‑10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解析液与步骤D中的一次结晶滤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0‑92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7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的二次结晶滤液合并至第二解析液回收利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莱鲍迪苷C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甜菊糖苷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甜味剂甜度蔗糖的150~300倍,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在人体内不代谢、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等优良性能。目前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已被国际上誉为新型糖源植物,是最佳的天然甜味剂。甜菊糖各苷中主要成分之一的莱鲍迪苷C甜度倍数低、回收困难,且带有天然的后苦味,所以莱鲍迪苷C的分离与纯化进展缓慢。但目前研究发现,高纯度的莱鲍迪苷C可作为甜味增强剂来使用,大大减少蔗糖的使用量,同时研究表明莱鲍迪苷C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过敏及预防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
[0003] 专利CN 108530503 A公开了一种莱鲍迪苷C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用甜菊糖苷母液糖与混合,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填料的层析柱,再用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莱鲍迪苷C组分。所述填料以胶为基质,硅胶上键合十八烷基硅烷和二乙烯基苯。莱鲍迪苷C组分还需用乙醇‑丙‑水溶解,进行第一次结晶,再将一次结晶晶体用乙醇‑甲醇‑水溶解,进行第二次结晶得到莱鲍迪苷C成品。该方法能够得到高纯度莱鲍迪苷C,但不适合批量化生产,且结晶需用混合溶剂,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莱鲍迪苷C的工艺方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 A:将甜菊母液糖溶于水、乙醇‑水或甲醇‑水的溶液中,得母液糖溶液;
[0007] B:步骤A中的母液糖溶液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08] C:分别用浓度为20‑35vt%、45‑50vt%和55‑80vt%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对吸附后的第一层析柱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09] D: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15‑50wt%、乙醇或甲醇浓度0‑20vt%后,在常温常压、转速20~5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至少24h后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和一次结晶滤液;
[0010] E:将步骤D中的一次结晶滤饼,于3‑8BV、65‑90vt%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中打浆,在转速20~5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60℃以上至全溶,然后缓慢降温至20~40℃,降温完成后,将转速降为10~30rpm进行结晶,结晶4~12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和二次结晶滤液,二次结晶滤饼在60~90℃下,干燥6~15h,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的含量≥95wt%。
[0011] 优选的,步骤A中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为65‑80wt%,莱鲍迪苷C含量为23‑33wt%。
[0012] 优选的,步骤A中水、乙醇‑水或甲醇‑水的的浓度为0‑30vt%。
[0013] 优选的,步骤A中母液糖溶液的固含量为0.5‑30wt%。
[0014] 步骤B中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在0.1‑0.5mm的聚苯乙烯型或聚丙烯酸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5] 优选的,步骤B中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每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6‑14g。
[0016] 优选的,步骤C中的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然后分别使用浓度为20‑30vt%、55‑70vt%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进行梯度解析,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17] 第二柱层析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5mm的聚苯乙烯型或聚丙烯酸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8]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5‑10g。
[0019] 优选的,步骤C中的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20] 优选的,第五解析液与步骤D中的一次结晶滤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0‑92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70%。
[002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第五解析液和一次结晶滤液合并后浓缩、干燥,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0‑92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70%。
[0023] 2、第三解析液和第四解析液混合后经浓缩、干燥可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24] 3、本发明工艺简捷、稳定,适宜规模化生产,且产品收率高,得到的莱鲍迪苷C产品的纯度≥95wt%。
[0025] 4、以低价值的甜菊母液糖制备成各规格高价值的甜菊糖产品,增加了产品价值。
[0026] 5、无危废产生,对环境友好,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7] 6、二次结晶滤液可以不断回套至第二解析液进行回收,避免了莱鲍迪苷C的浪费,提高了产品的收率。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莱鲍迪苷C产品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 实施例1
[0031] 1、将甜菊糖苷母液糖溶于纯化水中,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32] 所述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75.4wt%,莱鲍迪苷C含量27.1wt%;
[0033] 母液糖溶液固含量为10wt%;
[0034] 所述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2‑0.4mm的聚苯乙烯型树脂,型号:LK001;
[0035] 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8g。
[0036] 2、分别用浓度为30vt%、50vt%、70vt%的乙醇溶液对第一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37] 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所述第二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2‑0.4mm的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型号:LK001;
[0038]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7g;
[0039]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25vt%和60vt%的乙醇溶液对第二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40] 3、将步骤2中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30wt%,乙醇浓度5vt%,常温常压、转速4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48h后经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所述一次结晶滤饼干燥后莱鲍迪苷C含量85.7wt%;一次结晶滤液与步骤2中第五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7.9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
74.8%。
[0041] 4、将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42] 5、将步骤3中莱鲍迪苷C一次结晶滤饼,于5BV、80vt%的乙醇溶液中打浆,转速4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70℃至全溶,缓慢降温至30℃,降至30℃后,转速降为15rpm,搅拌结晶8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二次结晶滤饼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干燥10h后,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含量为96.5wt%。
[0043] 实施例2
[0044] 1、将甜菊糖苷母液糖溶于浓度为10vt%的乙醇‑水溶液中,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45] 所述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65.8wt%,莱鲍迪苷C含量23.9wt%;
[0046] 母液糖溶液固含量为0.5wt%;
[0047] 所述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3mm的聚丙烯酸型树脂,型号:DA201;
[0048] 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6g。
[0049] 2、分别用浓度为20vt%、45vt%、55vt%的乙醇溶液对第一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50] 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所述第二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3mm的聚丙烯酸型树脂,型号:DA201;
[0051]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6g;
[0052]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20vt%和55vt%的乙醇溶液对第二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53] 3、将步骤2中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15wt%,乙醇浓度2vt%,常温常压、转速2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24h后经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所述一次结晶滤饼干燥后莱鲍迪苷C含量81.6wt%;一次结晶滤液与步骤2中第五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1.5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
70.7%。
[0054] 4、将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55] 5、将步骤3中莱鲍迪苷C一次结晶滤饼,于3BV、65vt%的乙醇溶液中打浆,转速2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60℃至全溶,缓慢降温至20℃,降至20℃后,转速降为10rpm,搅拌结晶12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二次结晶滤饼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15h后,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含量为95.3wt%。
[0056] 实施例3
[0057] 1、将甜菊糖苷母液糖溶于浓度为30vt%的甲醇‑水的混合液中,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58] 所述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79.6wt%,莱鲍迪苷C含量32.1wt%;
[0059] 母液糖溶液固含量为30wt%;
[0060] 所述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3‑0.5mm的聚苯乙烯型树脂,型号:LX‑62;
[0061] 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14g。
[0062] 2、分别用浓度为35vt%、45vt%、80vt%的甲醇溶液对第一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63] 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所述第二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3‑0.5mm的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型号:LX‑62;
[0064]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10g;
[0065]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30vt%和70vt%的甲醇溶液对第二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66] 3、将步骤2中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50wt%,甲醇浓度20vt%,常温常压、转速4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32h后经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所述一次结晶滤饼干燥后莱鲍迪苷C含量91.6wt%;一次结晶滤液与步骤2中第五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91.5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
81.6%。
[0067] 4、将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68] 5、将步骤3中莱鲍迪苷C一次结晶滤饼,于8BV、90vt%的甲醇溶液中打浆,转速5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65℃至全溶,缓慢降温至40℃,降至40℃后,转速降为30rpm,搅拌结晶4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二次结晶滤饼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6h后,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含量为97.3wt%。
[0069] 实施例4
[0070] 1、将甜菊糖苷母液糖溶于浓度为30vt%的甲醇‑水的混合液中,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71] 所述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72.9wt%,莱鲍迪苷C含量28.7wt%;
[0072] 母液糖溶液固含量为15wt%;
[0073] 所述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3‑0.5mm的聚苯乙烯型树脂,型号:LX‑62;
[0074] 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11g。
[0075] 2、分别用浓度为25vt%、45vt%、70vt%的甲醇溶液对第一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76] 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所述第二层析柱树脂为范围为0.3‑0.5mm的聚苯乙烯型树脂,型号:LX‑62;
[0077]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9g;
[0078]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25vt%和60vt%的甲醇溶液对第二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79] 3、将步骤2中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30wt%,甲醇浓度10vt%,常温常压、转速25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38h后经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所述一次结晶滤饼干燥后莱鲍迪苷C含量89.7wt%;一次结晶滤液与步骤2中第五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5.8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
73.6%。
[0080] 4、将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81] 5、将步骤3中莱鲍迪苷C一次结晶滤饼,于4BV、75vt%的甲醇溶液中打浆,转速25rpm的条件下升温至70℃至全溶,缓慢降温至35℃,降至35℃后,转速降为15rpm,搅拌结晶7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二次结晶滤饼在温度为75℃的条件下,干燥11h后,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含量为96.9wt%。
[0082] 实施例5
[0083] 1、将甜菊糖苷母液糖溶于浓度为8vt%的乙醇‑水的混合液中,配置成母液糖溶液,然后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一层析柱进行吸附;
[0084] 所述甜菊母液糖中总苷含量69.7wt%,莱鲍迪苷C含量25.8wt%;
[0085] 母液糖溶液固含量为30wt%;
[0086] 所述第一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3mm的聚丙烯酸型树脂,型号:DA201;
[0087] 第一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7g。
[0088] 2、分别用浓度为22vt%、48vt%、80vt%的乙醇溶液对第一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一解析液、第二解析液和第三解析液;
[0089] 第一解析液直接流经内装树脂的第二层析柱吸附,所述第二层析柱树脂为粒径范围为0.1‑0.3mm的聚丙烯酸型树脂,型号:DA201;
[0090] 第二层析柱的上样量为100ml树脂进母液糖折干物7g;
[0091]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26vt%和58vt%的乙醇溶液对第二层析柱进行解析,分别得第四解析液和第五解析液。
[0092] 3、将步骤2中第二解析液浓缩至固含量38wt%,乙醇浓度12vt%,常温常压、转速30rpm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结晶,结晶27h后经过滤,得到一次结晶滤饼;所述一次结晶滤饼干燥后莱鲍迪苷C含量85.7wt%;一次结晶滤液与步骤2中第五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甜菊糖总苷含量提高至82.6wt%,除莱鲍迪苷C外的其它甜菊糖苷有效成分回收率
73.7%。
[0093] 4、将第三解析液与第四解析液合并,经浓缩、干燥后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0094] 5、将步骤3中莱鲍迪苷C一次结晶滤饼,于6BV、80vt%的乙醇溶液中打浆,转速30rpm的条件下升温至70℃至全溶,缓慢降温至28℃,降至28℃后,转速降为20rpm,搅拌结晶5h后过滤,得二次结晶滤饼,二次结晶滤饼在温度为75℃的条件下,干燥7h后,得莱鲍迪苷C产品,其中莱鲍迪苷C含量为95.8wt%。
[0095]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