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

申请号 CN201921024036.8 申请日 2019-07-02 公开(公告)号 CN210752630U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申请人 南京雷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洁益; 范晶晶; 范文华; 王亚;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所述第一 电机 置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均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向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达到提高特地唑胺 磷酸 酯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应容器、盖体、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搅拌组件、输送管和加热组件,所述盖体与所述反应容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均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盖体,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和搅拌,所述第一电机置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均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向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远离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搅拌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上均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之间呈倾斜度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搅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分别与每个所述搅拌块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块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第二电机置于所述反应容器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反应容器的侧壁,并置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二搅拌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外表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容器、端盖、加热件、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所述加热容器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所述端盖与所述加热容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的顶部,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加热容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所述第三导管和所述第四导管均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端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容器包括第一容器桶和第二容器桶,所述第一容器桶套设在所述第二容器桶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容器桶和所述第二容器桶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加热件的腔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特地唑胺磷酸酯(Tedizolidphosphate)是一种新型噁唑烷类抗菌素,特地唑胺磷酸酯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更高的抗金色葡萄球菌、耐甲西林菌、甲氧西林敏感菌以及链球菌的活性,是利奈唑胺的2-4倍.并且相比于利奈唑胺,特地唑胺磷酸酯具有其他方面
的优势:临床试验中发现,特地唑胺磷酸酯胃肠道副作用更少;未出现类似于利奈唑胺的药物相互作用现象。
[0003] 但是目前的特地唑胺磷酸酯关键中间体在制备过程中,制备速率慢、反应收率低,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特地唑胺磷酸酯关键中间体在制备过程中,制备速率慢、反应收率低,不易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容器、盖体、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搅拌组件、输送管和加热组件,所述盖体与所述反应容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均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盖体,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和搅拌,所述第一电机置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固定
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均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
搅拌杆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向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
三搅拌杆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远离所述
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搅拌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
器连通。
[0006]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
[0007]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上均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上。
[0008]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在
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之间呈倾斜度设置。
[0009]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搅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杆在
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0010]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分别与每个所述搅拌块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块之间。
[0011]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第二电机置于所述反应容器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反应容器的侧壁,并置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
二搅拌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外表壁。
[0012] 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容器、端盖、加热件、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所述加热容器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所述端盖与所述加热容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的顶部,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加热容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所述第三导管和所述第四导管均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端盖。
[0013] 其中,所述加热容器包括第一容器桶和第二容器桶,所述第一容器桶套设在所述第二容器桶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容器桶和所述第二容器桶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加热件的
腔体。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通过所述盖体与所述反应容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均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盖体,所述第一电机置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均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
拌杆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向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
搅拌杆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远离所述第
一搅拌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搅拌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反应容器
连通。其中将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所述第三搅拌杆的长度从大到小依次排
布在所述搅拌轴上,能够使得所述搅拌组件将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混合物的搅拌更加充
分,加快反应混合物的反应,进而提高特地唑胺磷酸酯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100-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10-反应容器、11-盖体、12-第一导管、13-第二导管、14-输送管、20-搅拌组件、21-第一电机、22-第一搅拌轴、23-第一搅拌杆、24-第二搅拌杆、25-第三搅拌杆、251-通孔、26-搅拌块、27-第一连接杆、28-第二连接杆、281-支杆、29-第二电机、291-第二搅拌轴、292-搅拌叶、30-加热组件、31-加热容器、311-第一容器桶、312-第二容器桶、32-端盖、33-加热件、34-第三导管、35-第四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100,包括反应容器10、盖体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搅拌组件20、输送管14和加热组件30,所述盖体11与所述反应容器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管12和所述第二导管13均与所述盖体11固
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盖体11,所述搅拌组件20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搅拌轴22、第一搅拌杆
23、第二搅拌杆24、第三搅拌杆25和搅拌块26,所述第一电机21置于所述盖体11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22的另一端
贯穿所述盖体11,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均与所述第
一搅拌轴2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沿所
述第一搅拌轴22的轴向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
拌杆25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远离
所述第一搅拌轴22的一端均与所述搅拌块26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30通过所述输送管14
与所述反应容器10连通。
[00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容器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置微处理器的控制面板,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加热组件30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在制备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即特
地唑胺磷酸酯时,在所述反应容器10内添加甲苯,然后打开所述盖体11将起始原料SM溶于
甲苯中,并盖合所述盖体11,反应得到SM格式试剂,之后利用所述第一导管12添加正丁基锂至所述反应容器10内,且将反应容器10内的温度控制在-15℃ 0°C之后,人工启动控制面
~
板,继而控制面板内的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1动作,所述第一电机21带动所述搅拌
轴旋转,由于所述搅拌轴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
搅拌杆25,进而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同时能够加快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被混合均
匀的时间及其速率,进而加快混合物的反应,以此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
反应收率,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将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的长度依次增加的设置,能够加强对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
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大提升,同时并配合在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上的所述搅拌块26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所述反应容
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大提
升,进而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导管13加入
酸三甲酯,再次利用所述搅拌组件20进行搅拌得到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溶液,之后通过
人工控制微处理器打开所述输送管14上的电子,使得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特地唑胺关键
中间体溶液流入至所述加热组件30内进行加热干燥,制得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以此提高
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
[002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加强对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
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大提升,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
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上均具有通孔251,且所述通孔2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25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上。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通孔251的均匀分布,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大提升,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杆27,所述第一连接杆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搅拌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24固定连接,且
所述第一连接杆27在所述第一搅拌杆23和所述第二搅拌杆24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搅
拌组件20还包括第二连接杆28,所述第二连接杆2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2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2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搅拌杆2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杆28在所述第
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27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杆23和所述第二搅拌杆2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28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杆27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8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
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对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
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大提升,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
[0028]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20还包括支杆281,所述支杆281分别与每个所述搅拌块26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块26之间。
[0029]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块26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杆281,所述支杆281能够提高所述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装置100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对所述反
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和速率也大
大提升,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
[0030]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20还包括第二电机29、第二搅拌轴291和搅拌叶292,所述第二电机29置于所述反应容器10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2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9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291的另一端贯穿反应容器10的侧壁,并置于所述反应容器10的内部,所述搅拌叶292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9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外表壁。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机29与控制面板内的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在启动所述第一电机21的同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29,所述第二电机29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291转
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291上的搅拌叶292转动,通过所述搅拌叶29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二搅拌杆24和所述第三搅拌杆25的搅拌方向不同,能够进一步提
高对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混合物的紊流作用,使得混合物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时间
和速率也大大提升,提高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速率和反应收率,易于工业化生产。
[0032]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30包括加热容器31、端盖32、加热件33、第三导管34和第四导管35,所述加热容器31通过所述输送管14与所述反应容器10连通,所述端盖32与所述加热容器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31的顶部,所述加热件33与所述加热容器31
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容器31的内部,所述第三导管34和所述第四导管35均与所述端
盖32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端盖32。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件33为红外加热器所述加热件33与控制面板内的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当所述反应容器10内的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溶液通过所述输送管14流入至
所述加热容器31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三导管34向所述加热容器31内滴加水,然后通过所述
第四导管35向所述加热容器31内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之后人工操作控制面板,控制面
板内的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件33对所述加热容器31内的混合物反应物进行加热干燥,浓
缩至干,得到特地唑胺关键中间体2-氟-4-(苄氧羰基)基苯硼酸,之后打开所述端盖32将特地唑胺磷酸酯关键中间体取出即可。
[0034]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容器31包括第一容器桶311和第二容器桶312,所述第一容器桶311套设在所述第二容器桶312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容器桶311和所述第二容器桶312之间
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加热件33的腔体。
[003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器桶311具有保温隔热功能,所述第二容器桶31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述加热件33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桶311和所述第二容器桶312之间形
成腔体内,一方面能够避免操作人员在所述加热件33工作时,误碰到所述第一容器桶311而造成烫伤,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容器桶312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容器桶312内
的混合物受热更加均匀,加快对混合物的干燥,进而提高特地唑胺磷酸酯关键中间体的制
备速率。
[003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