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的电子受体系统的杂环发色团结构

申请号 CN200680001110.3 申请日 2006-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068795A 公开(公告)日 2007-11-07
申请人 三阶纳米技术公司; 发明人 F·J·戈茨; F·J·小戈茨;
摘要 式I形式的、用于产生一阶、二阶、三阶和/或更高阶的极化率的NLO发色团及其商业上可接受的盐、 溶剂 化物和 水 合物,其中n、p、X、Acc、Z1-4、Q1-5、π、D和A具有本文提供的定义。
权利要求

1.式I形式的、用于产生一阶、二阶、三阶和/或更高阶的极化 率的NLO发色团或其商业上可接受的盐:

                       式I
其中:
(p)是0-6;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是共价化学键;
n是0-10的整数;
Z1-4独立地是N、CH或CR;其中R如下文所定义;
Q1独立地选自O、S、NH或NR,其中R如下文所定义;
Q2-5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
X1-2独立地选自C、N、O或S;
A是电子亲和势等于或高于D的电子亲和势的有机受电子基团并 在两个原子位置Z2和Q1处连接至发色团的其余部分;
D是电子亲和势等于或低于A的电子亲和势的有机给电子基团, 其中在有π1的情况下,D与两个原子位置X1和X2连接,在没有π1的情 况下,D与两个原子位置Z1和C2连接;
π1包括X1和X2,π1不存在或者是连接原子对Z1-C2至 的有机环或杂环桥,π1在D和A之间通过包括C1、C2、Z1、Z2和Q1在 内的连接基团提供电子共轭;
Acc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 C2-C10炔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基、叠氮基、-OR5、- NR6C(O)OR5、-NR6SO2R5、-SO2NR5R6、-NR6C(O)R5、-C(O)NR5R6、- NR5R6、-S(O)jR5,其中j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CH2)t(C6 -C10芳基)、-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芳基)、- O(CH2)t(C6-C10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CR6R7)mOR6,其 中m是1-5的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含有1或2 个选自O、S和-N(R6)-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Q基团任选地稠 合至C6-C10芳基、C5-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上述杂 环部分中的1或2个原子任选地被氧代(=O)部分取代;和上述 Q基团的烷基、芳基和杂环部分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 代基的取代基取代: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SO2R5、 -SO2NR5R6、-NR6C(O)R5、-C(O)NR5R6、-NR5R6、-(CR6R7)mOR6,其 中m是1-5的整数、-OR5以及R5的定义中列出的取代基,其中R5、 R6和R7如上所定义;
R独立地选自:
(i)式II的间隔基体系或商业上可接受的盐:

                        式II
其中:
R3是C6-C10芳基、C6-C10杂芳基、4-10元杂环基团或C6-C10 饱和环状基团;上述环状部分中的1或2个碳原子任选地被氧代(= O)部分取代;和上述R3基团任选地被1-3个R5基团取代;
R1和R2独立地选自在R3的定义中提供的取代基、(CH2)t(C6-C10 芳基)或(CH2)t(4-10元杂环基),t是0-5的整数,和上述R1和R2 基团任选地被1-3个R5基团取代;
R4独立地选自在R3的定义中提供的取代基、化学键(-)或氢;
L1、L2和L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 基、C2-C10炔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OR5、 -NR6C(O)OR5、-NR6SO2R5、-SO2NR5R6、-NR6C(O)R5、-C(O)NR5R6、 -NR5R6、-S(O)jR7,其中j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 (CH2)t(C6-C10芳基)、-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 芳基)、-O(CH2)t(C6-C10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 (CR6R7)mOR6,其中m是1-5的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条件是当R4 是氢时L4不存在;所述烷基任选地含有1或2个选自O、S和-N(R6) -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L基团任选地稠合至C6-C10芳基、C5 -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上述杂环部分中的1或2个 碳原子任选地被氧代(=O)部分取代;和上述L基团的烷基、芳基 和杂环部分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 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SO2R5、-SO2NR5R6、- NR6C(O)R5、-C(O)NR5R6、-NR5R6、-(CR6R7)mOR6,其中m是1-5的 整数、-OR5以及R5的定义中列出的取代基;
T、U、V和W各自独立地选自C(碳)、O(氧)、N(氮)和S (硫),且包括在R3中;
T、U和V彼此直接相邻;和
W是R3中的任何非氢原子且不是T、U或V;或
R5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H2)t(C6-C10芳基)和- (CH2)t(4-10元杂环基),其中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包 含1或2个选自O、S和-N(R6)-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R5基团 任选地稠合至C6-C10芳基、C5-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 和上述R5取代基,除了H,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代基 的取代基取代: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C(O)R7、 -C(O)NR6R7、-NR6R7、羟基、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是H或C1-C6烷基;或
(ii)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炔基、硝 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OR5、-NR6C(O)OR5、-NR6SO2R5、 -SO2NR5R6、-NR6C(O)R5、-C(O)NR5R6、-NR5R6、-S(O)jR7,其中j 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CH2)t(C6-C10芳基)、- 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芳基)、-O(CH2)t(C6-C10 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CR6R7)mOR6,其中m是1-5的 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包含1或2个选自O、S和 -N(R6)-的杂部分,其中R5、R6和R7如上述R(i)中所定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NLO发色团,其中π1共轭桥与连接基团的 C2和Z1以选自下列的方式连接:


其中R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3.根据权利要求1的NLO发色团,其中给电子基团(D)与π1 共轭桥的X1和X2以选自下列的方式连接:


和其中R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说明书全文

                     发明背景

聚合电光(EO)材料在广泛的系统和设备核心应用中表现出了巨 大的潜,所述系统和设备包括相控阵雷达、卫星和光纤通信、有线 电视(CATV)、用于航空及导弹制导的光学陀螺仪电子对抗(ECM) 系统、用于高速计算的背板互连、超快模-数转换、地雷探测、射频 光子学、空间光调制和全光学(光光转换)信号处理。

在有外部施加的电场或入射光的情况下,非线性光学材料能够改 变其一阶、二阶、三阶和更高阶的极化率(双光子吸收)。在电信应 用中,二阶极化率(超极化率或β)和三阶极化率(二阶超极化率或γ) 目前非常引人关注。超极化率与NLO材料的折射率响应于电场施加的 变化有关。二阶超极化率与折射率响应于光子吸收率的变化有关,因 而与全光学信号处理有关。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更全面的讨论可见D.S. Chemla和J.Zyss,有机分子及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molecules and crystals), Academic Press,1987和K.-S.Lee,光子学应用的聚合物I (Polymers for Photonics Applications I),Springer 2002。

已合成了许多NLO分子(发色团),它们显示出高的分子电光学 性能。由于偶极子在材料加工中的涉入,分子偶极矩(μ)和超极化 率(β)的积常用作分子电光学性能的量度。一种最初因其出色的NLO 性质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贝尔实验室评价的发色团-分散红(DR) 显示出电光学系数μβ为~580×10-48esu。目前的分子设计,包括FTC、 CLD和GLD,显示出μβ值超过10,000×10-48esu。见Dalton等人的“新 种类的高超极化率有机发色团及其合成(New Class of High Hyperpolarizability Organic Chromophores and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the Same)”,WO00/09613。

不过,将微观分子超极化率(β)转换成宏观材料超极化率(X(2)) 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分子亚组分(发色团)必须整合成NLO材料, 该NLO材料显示:(i)高度宏观非线性;和(ii)足够的时间、热、 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在许多政府以及商业设备和系统中广泛商业化 EO聚合物时,这些双重问题的同时解决被认为是最终的阻碍。

高材料超极化率(X(2))的产生受到NLO发色团差的相互作用性 质的限制。商业上可行的材料必须将发色团与沿单一材料轴统计取向 的所需分子矩结合。为了实现这种构造,通常通过在材料加工过程中 施加外部电场来利用NLO发色团的电荷转移(偶极)性质,所述外部 电场的施加产生有利于非中心对称阶的局部低能条件。不幸的是,在 甚至中等发色团密度下,分子形成多分子偶极结合的(中心对称的) 聚集体,该聚集体不能通过实际电场能破坏。结果,NLO材料性能在 约20-30%重量载荷后倾向于急剧降低。该情况的一个可能解决方 案是制备可在非常低的分子浓度下产生所需超极化性质的较高性能 发色团。

制造较高性能NLO发色团的尝试大部分失败了,这是由于在整个 科学界采用的分子结构的性质所致。目前,所有高性能发色团(例如 CLD、FTC、GLD等)结合了持久的交替单双π-共轭的共价键的“裸” 链。研究者如Seth Marder博士已经提供了深远的和详细的关于这种 “键交替”体系的量子力学作用的研究,这对于我们目前对NLO现象 起源的理解是非常宝贵的,并且又引导了现代化学工程的努力方向。 尽管增加了这些链的长度通常改善NLO性质,但是一旦这些链超过约 2nm,材料性能就几乎没有或没有改进。假设这主要是由于:(i)共 轭原子链的弯曲和旋转,其破坏了体系的π-传导,因而降低了所得 NLO性质;和(ii)这种大分子体系对材料基体内在成极过程中由于 环境空间阻抑的取向的不稳定性。因此,将来的发色团结构必须显示 两个重要的性质:(i)高度刚性,和(ii)较小的共轭体系,其将 NLO活性集中在更致密的分子尺寸内。

长期热的、化学的和光化学的稳定性是构造有效的NLO材料中唯 一最重要的事项。材料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下三个因素的结 果:(i)增加的对NLO发色团亲核进攻的敏感性,这是由于分子和/ 或分子内(CT)电荷转移或(准)极化,或者是由于在分子和分子内 共振能下高电场成极过程;(ii)由于光诱导的顺-反异构化作用的 分子运动,这有助于分子随时间的推移再取向到性能有害的中心对称 构型;和(iii)由于裸露的交替键发色团结构的固有反应性,将NLO 发色团掺入整体的交联的聚合物基体内极其困难。因此,将来的发色 团结构:(i)必须显示改善的CT和/或准极性态稳定性;(ii)不 能掺入经历光诱导的顺-反异构化作用的结构;和(iii)必须通过 可能的全排除裸露的交替键来高度耐聚合过程。

本发明试图通过革新完全杂环的发色团设计来满足这些需要。本 文所述的杂环体系不掺入易于弯曲或旋转的裸露的键交替链。这些新 的电子受体体系预期会显著改善激发态和准-CT离域,使得整个体 系更不易于受亲核进攻。本文描述的所有体系的杂环性质禁止光诱导 的顺-反异构化作用的存在,而顺-反异构化怀疑是材料和分子二者 退化的原因。最后,本发明提供了缺乏在聚合条件下易反应的裸露的 交替键的发色体系。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式I形式的、用于产生一阶、二阶、三阶和/或更高 阶的极化率的NLO发色团或其商业上可接受的盐:

                        式I

其中:

(p)是0-6;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是共价化学键;

n是0-10的整数;

Z1-4独立地是N、CH或CR;其中R如下文所定义;

Q1独立地选自O、S、NH或NR,其中R如下文所定义;

Q2-5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

X1-2独立地选自C、N、O或S;

A是电子亲和势等于或高于D的电子亲和势的有机受电子基团并 在两个原子位置Z2和Q1处连接至发色团的其余部分;

D是电子亲和势等于或低于A的电子亲和势的有机给电子基团, 其中在有π1的情况下,D与两个原子位置X1和X2连接,在没有π1的情 况下,D与两个原子位置Z1和C2连接;

π1包括X1和X2,π1不存在者是连接原子对Z1-C2至 的有机环或杂环桥,π1在D和A之间通过包括C1、C2、Z1、Z2和Q1在 内的连接基团提供电子共轭;

Acc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 C2-C10炔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基、叠氮基、-OR5、- NR6C(O)OR5、-NR6SO2R5、-SO2NR5R6、-NR6C(O)R5、-C(O)NR5R6、- NR5R6、-S(O)jR5,其中j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CH2)t(C6 -C10芳基)、-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芳基)、- O(CH2)t(C6-C10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CR6R7)mOR6,其 中m是1-5的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含有1或2 个选自O、S和-N(R6)-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Q基团任选地稠 合至C6-C10芳基、C5-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上述杂 环部分中的1或2个原子任选地被氧代(=O)部分取代;和上述 Q基团的烷基、芳基和杂环部分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 代基的取代基取代: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SO2R5、 -SO2NR5R6、-NR6C(O)R5、-C(O)NR5R6、-NR5R6、-(CR6R7)mOR6,其 中m是1-5的整数、-OR5以及R5的定义中列出的取代基,其中R5、 R6和R7如上所定义。

R独立地选自:

(i)式II的间隔基体系或其可接受的盐:

                       式II

其中:

R3是C6-C10芳基、C6-C10杂芳基、4-10元杂环基团或C6-C10 饱和环状基团;上述环状部分中的1或2个碳原子任选地被氧代(= O)部分取代;和上述R3基团任选地被1-3个R5基团取代;

R1和R2独立地选自在R3的定义中提供的取代基、(CH2)t(C6-C10 芳基)或(CH2)t(4-10元杂环基),t是0-5的整数,和上述R1和R2 基团任选地被1-3个R5基团取代;

R4独立地选自在R3的定义中提供的取代基、化学键(-)或氢;

L1、L2和L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 基、C2-C10炔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OR5、 -NR6C(O)OR5、-NR6SO2R5、-SO2NR5R6、-NR6C(O)R5、-C(O)NR5R6、 -NR5R6、-S(O)jR7,其中j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 (CH2)t(C6-C10芳基)、-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 芳基)、-O(CH2)t(C6-C10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 (CR6R7)mOR6,其中m是1-5的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条件是当R4 是氢时L4不存在;所述烷基任选地含有1或2个选自O、S和-N(R6) -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L基团任选地稠合至C6-C10芳基、C5 -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上述杂环部分中的1或2个 碳原子任选地被氧代(=O)部分取代;和上述L基团的烷基、芳基 和杂环部分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 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SO2R5、-SO2NR5R6、- NR6C(O)R5、-C(O)NR5R6、-NR5R6、-(CR6R7)mOR6,其中m是1-5的 整数、-OR5以及R5的定义中列出的取代基;

T、U和V各自独立地选自C(碳)、O(氧)、N(氮)和S(硫), 且包括在R3中;

T、U和V彼此直接相邻;和

W是R3中的任何非氢原子且不是T、U或V;或

R5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H2)t(C6-C10芳基)和- (CH2)t(4-10元杂环基),其中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包 含1或2个选自O、S和-N(R6)-的杂部分,所述芳基和杂环R5基团 任选地稠合至C6-C10芳基、C5-C8饱和环状基团或4-10元杂环基团; 和上述R5取代基,除了H,任选地被1-3个独立地选自下列取代基 的取代基取代: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NR6C(O)R7、 -C(O)NR6R7、-NR6R7、羟基、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是H或C1-C6烷基;或

(ii)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炔基、硝 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叠氮基、-OR5、-NR6C(O)OR5、-NR6SO2R5、 -SO2NR5R6、-NR6C(O)R5、-C(O)NR5R6、-NR5R6、-S(O)jR7,其中j 是0-2的整数、-NR5(CR6R7)tOR6、-(CH2)t(C6-C10芳基)、- SO2(CH2)t(C6-C10芳基)、-S(CH2)t(C6-C10芳基)、-O(CH2)t(C6-C10 芳基)、-(CH2)t(4-10元杂环基)和-(CR6R7)mOR6,其中m是1-5的 整数和t是0-5的整数;所述烷基任选地包含1或2个选自O、S和 -N(R6)-的杂部分,其中R5、R6和R7如上所定义。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π1共轭桥与连 接基团的C2和Z1以选自下列的方式连接:

其中R如上文所定义。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给电子基团 (D)与π1共轭桥的X1和X2以选自下列的方式连接:

和其中R如上文所定义。

在本发明中,术语“非线性光学发色团”(NLOC)定义为当用光 辐照时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分子或分子的部分。该发色团是其与光 的相互作用导致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任何分子单元。所需的效应可在共 振或非共振波长下出现。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特殊发色团的活性表述 为其超极化率,这与发色团的分子偶极矩直接相关。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外说明,术语“活泼基团”定义为短时存在 的分子实体或基团,这些活泼基团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被其他分子实 体置换产生不同的官能度。

具体的活泼基团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质子(-H)、羟基(- OH)、烷氧基(——OR)、硝基(——NO2)、基(——NH2)和卤 素。活泼基团可以与其他分子实体相连,这些分子实体包括、但不限 于芳族和取代的芳族环结构、含氧部分、含羰基部分和含噻吩部分及 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外说明,术语“卤素”包括氟、氯、溴或碘。 优选的卤素基团是氟、氯和溴。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烷基”包括具有直链、环状或 支链部分的饱和一价基。应理解,对于环状部分,在所述烷基中要 求至少三个碳原子。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链烯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碳 碳双键,并且还具有如上述在“烷基”的定义中提供的直链、环状或 支链部分的一价烃基。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炔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碳碳 三键,并且还具有如上述在“烷基”的定义中提供的直链、环状或支 链部分的一价烃基。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烷氧基”包括O-烷基,其中 “烷基”如上文所定义。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芳基”包括由芳烃通过去除一 个氢得到的有机基团,比如苯基或基。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杂芳基”包括由杂芳烃环中碳 原子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有机基团,其包含一个或多个独立选自 O、S和N的杂原子。杂芳基基团在其环体系中必须具有至少5个原 子,并任选地被0-2个卤素、三氟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 或硝基独立地取代。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4-10元杂环基”包括含有一 个或多个分别选自O、S和N的杂原子的芳族和非芳族杂环基团,其 中各杂环基团在其环体系中具有4-10个原子。非芳族杂环基团包括 在其环体系中仅有4个原子的基团,但是芳族杂环基团在其环体系中 必须具有至少5个原子。4元杂环基团的实例是氮杂环丁烷基(得自 氮杂环丁烷)。5元杂环基团的实例是噻唑基,和10元杂环基团的 实例是喹啉基。非芳族杂环基团的实例是吡咯烷基、四氢呋喃基、四 氢噻吩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基、哌啶子基、吗啉代、硫代吗啉 代、噻噁烷基、哌嗪基、氮杂环丁烷基、氧杂环丁烷基、硫杂环丁烷 基(thietanyl)、高哌啶基、氧杂环庚烷基(oxepanyl)、硫杂环 庚烷基(thiepanyl)、氧氮杂环基(oxazepinyl)、二氮杂环基 (diazepinyl)、硫氮杂环基(thiazepinyl)、1,2,3,6-四氢 吡啶基、2-吡咯啉基、3-吡咯啉基、二氢吲哚基、2H-吡喃基、4H -吡喃基、二氧杂环己烷基、1,3-二氧戊环基、吡唑啉基、二噻烷 基、二硫戊环基、二氢吡喃基、二氢噻吩基、二氢呋喃基、吡唑烷基、 咪唑啉基、咪唑烷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基、3-氮杂双环 [4.1.0]庚烷基、3H-吲哚基和喹嗪基。芳族杂环基团的实例是吡啶 基、咪唑基、嘧啶基、吡唑基、三唑基、吡嗪基、四唑基、呋喃基、 噻吩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噁唑基、异噻唑基、吡咯基、喹啉基、 异喹啉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噌啉基、吲唑基、中 氮茚基、2,3-二氮杂萘基、哒嗪基、三嗪基、异氮杂茚基、蝶啶基、 嘌呤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呋咱基、苯并呋咱基、苯并苯硫基、 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萘基 和呋喃吡啶基(furopyridinyl)。衍生自以上所列化合物的上述基 团可以是C-连接的或N-连接的,在这种情形是可能的情况下。例 如,衍生自吡咯的基团可以是吡咯-1-基(N-连接的)或吡咯-3 -基(C-连接的)。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饱和环状基团”包括非芳族 的完全饱和的环状部分,其中烷基如上文所定义。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商业上可接受的盐”包括可 以存在于本发明化合物中的酸性或性基团的盐。性质上为碱性的本 发明化合物能够与各种无机和有机酸形成各种各样的盐。可用于制备 本发明这种碱性化合物的药物可接受酸加成盐的酸是形成无毒酸加 成盐的那些酸,所述无毒酸加成盐即含有药理学上可接受的阴离子的 盐,比如氢氯化物、氢溴化物、氢碘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硫酸氢 盐、磷酸盐、酸式磷酸盐、异烟酸盐、乙酸盐、乳酸盐、杨酸盐、 柠檬酸盐、酸式柠檬酸盐、酒石酸盐、泛酸盐、酒石酸氢盐、抗坏血 酸盐、琥珀酸盐、来酸盐、龙胆酸盐、富马酸盐、葡糖酸盐、葡糖 二酸盐(glucaronate)、糖二酸盐、甲酸盐、苯甲酸盐、谷氨酸盐、 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甲苯磺酸盐和帕莫酸盐[即1,1′- 亚甲基-双-(2-羟基-3-萘甲酸盐)]。

性质上为酸性的本发明那些化合物能够与各种药理学上可接受 的阳离子形成碱盐。这种盐的实例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特别是 钠和盐。

本文使用的术语“溶剂化物”包括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盐,其进一 步包括化学计算量或非化学计算量的通过非共价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的溶剂。

本文使用的术语“水合物”是指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盐,其进一步 包括化学计算量或非化学计算量的通过非共价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 水。

本发明某些化合物可具有不对称中心,因此以不同的对映体形式 出现。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光学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及其 混合物的用途。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作为互变异构体出现。本发明涉 及所有这种互变异构体及其混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还包括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及其商业上可接受的盐,其等 同于式I和II中叙述的那些化合物及盐,除以下事实之外:一个或 多个原子被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于自然界中通常所见的原子质量 或质量数的原子取代。可以掺入本发明化合物中的同位素的实例包括 氢、碳、氮、氧、硫、氟和氯的同位素,比如分别是2H、3H、13C、14C、 15N、18O、17O、35S、18F和36Cl。包含上述同位素和/或其它原子的其它 同位素的本发明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的商业上可接受的盐在本发 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某些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例如其中掺入放射 性同位素如3H和14C的那些化合物,在药物和/或底物组织分布试验 中是有用的。由于易于制备和可探测性,氚化了的同位素即3H和碳 -14即14C是特别优选的。此外,用更重的同位素如氘即2H的取代, 由于其更大的稳定性,可提供某些优点。本发明式I的同位素标记的 化合物可以一般地通过进行下文方案和/或实施例和制备例中公开的 程序,通过用易于获得的同位素标记试剂取代非同位素标记的试剂来 制备。

专利申请中引用的专利、专利申请、公开的国际申请和科技出 版物均全部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发明详述

式I化合物是产生NLO效应的有用结构。

许多有用的NLO发色团是本领域普通专业人员已知的。尽管可以 使用能对NLO聚合物提供所需的NLO效应并且与用于形成NLO聚合物 的合成方法相容的任何NLO发色团,但是优选的NLO发色团包括给电 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

一阶超极化率(β)最通常的和有用的NLO性质之一。更高阶的 超极化率在其它应用如全光学(光光转换)应用中是有用的。为了确 定材料如化合物或聚合物是否包括具有一阶超极性性质的非线性光 学发色团,可以进行下述试验。首先,将薄膜形式的材料置于电场中 以校准偶极子。这可以通过在电极之间插入材料膜来进行,所述材料 膜例如是铟氧化物(ITO)基材、金膜或膜。

为了产生成极电场,然后给电极施加电势,同时将材料加热至接 近其玻璃转变(Tg)温度。在一段适当的时间后,逐步降低温度,同 时维持成极电场。可供选择地,材料可以通过电晕成极法成极,其中 在距材料膜适当距离的带电荷的针提供成极电场。在这两种情况下, 材料中的偶极子倾向于与电场一致。

然后如下测试已成极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使偏振光,常来自 激光器,通过已成极材料,然后通过极化滤波器,并通至光强度检测 器。如果检测器接受的光的强度随施加到电极的电势的变化而变化, 则材料掺入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和具有电光学可变的折射率。测量掺入 非线性光学发色团的已成极膜电光学常数的技术的更详细讨论可见 Chia-Chi Teng,测量极化薄膜的电光常数,有机分子及聚合物的非 线性光学(Measuring Electro-Optic Constants of a Poled Film, Nonlinear Optics of Organic Molecules and Polymers),Chp.7, 447-49(Hari Singh Nalwa & Seizo Miyata eds.,1997),其全部 引入本文作为参考,除了在任何与本申请不一致的公开内容或定义的 情况下,本文的公开内容或定义应认为有效。

施加电势的变化与材料折射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其EO 系数r33。该效应通常称为电光学或EO效应。包括随施加电势变化而 改变其折射率的材料的设备称为电光学(EO)设备。

式I的示例化合物可以根据以下反应方案制备。下述反应方案和 讨论中的R如上文所定义。

其他实施方案包括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