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杂环化合物 / 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

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

申请号 CN202221838832.7 申请日 2022-07-15 公开(公告)号 CN218501871U 公开(公告)日 2023-02-21
申请人 无锡市佳盛高新改性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林根; 潘杰;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增塑剂 加工用脱色装置,属于增塑剂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脱色设备,所述脱色设备包括驱动件、搅拌件和调节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顶盖的顶部且与顶盖转动配合,所述搅拌件转动设置在驱动件上且与罐体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调节件设置在罐体上且与罐体滑动配合,所述罐体的 侧壁 上设有放料口;本实用新型可对环 氧 大豆进行充分搅拌处理,从而提高环氧大豆的脱色效率,当脱色之后,降慢搅拌的流动速度,使搅拌件可将罐体内壁进行有效清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上设有脱色设备(2),所述脱色设备(2)包括驱动件(3)、搅拌件(4)和调节件(5),所述驱动件(3)设置在顶盖(11)的顶部且与顶盖(11)转动配合,所述搅拌件(4)转动设置在驱动件(3)上且与罐体(1)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调节件(5)设置在罐体(1)上且与罐体(1)滑动配合,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放料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杆(32)、太阳齿轮(33)和内圈混合架(34),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顶盖(11)的顶部,所述驱动杆(32)设置在驱动电机(31)的主轴上且与顶盖(11)转动配合,所述太阳齿轮(33)固定设置在驱动杆(32)上,所述内圈混合架(34)固定设置在驱动杆(32)上且位于罐体(1)内部内圈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4)包括行星架(41)、两个支撑架(43)、两个行星齿轮(44)和两个外圈混合架(45),所述行星架(41)转动设置在驱动杆(32)上,所述行星架(41)与罐体(1)的内壁转动配合,两个所述支撑架(43)对称转动设置在驱动杆(32)上,两个行星齿轮(44)对称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架(43)上且与太阳齿轮(33)相啮合,所述行星架(41)的内侧设有内环齿(411),两个所述行星齿轮(44)与内环齿(411)相啮合,两个外圈混合架(45)分别设置在两个行星齿轮(44)上且位于罐体(1)内部外圈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41)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刮板(42),两个刮板(42)与罐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包括挡(51)和滑块(52),所述挡块(51)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内壁且与行星架(41)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13),所述滑块(52)设置在滑槽(13)上且与滑槽(13)滑动配合,所述滑块(52)的顶部还设有螺纹杆(53),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螺纹杆(53)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53)的顶部设有螺旋块(54)。

说明书全文

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环大豆油是用大豆油经过氧化处理后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常温下为浅黄色黏稠油状液体,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聚氯乙烯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与PVC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耐性和耐油性亦佳,可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且无毒性,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环氧大豆油简称ESO,溶于烷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与聚氯乙烯、氯化橡胶、丁腈橡胶相容。挥发性小、迁移性低、耐热性、耐光性、耐候性优良。无毒。可生物降解。
[0003] 现有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环氧大豆进行脱色时需要将环氧大豆和双氧水与液进行充分搅拌,而搅拌时则会导致一些物质粘在筒的内壁上,当脱色之后则无法对筒的内壁进行有效清理,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度变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脱色设备,所述脱色设备包括驱动件、搅拌件和调节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顶盖的顶部且与顶盖转动配合,所述搅拌件转动设置在驱动件上且与罐体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调节件设置在罐体上且与罐体滑动配合,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放料口。
[0006]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杆、太阳齿轮内圈混合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顶盖的顶部,所述驱动杆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且与顶盖转动配合,所述太阳齿轮固定设置在驱动杆上,所述内圈混合架固定设置在驱动杆上且位于罐体内部内圈的下方。
[0007] 进一步,所述搅拌件包括行星架、两个支撑架、两个行星齿轮和两个外圈混合架,所述行星架转动设置在驱动杆上,所述行星架与罐体的内壁转动配合,两个所述支撑架对称转动设置在驱动杆上,两个行星齿轮对称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上且与太阳齿轮相啮合,所述行星架的内侧设有内环齿,两个所述行星齿轮与内环齿相啮合,两个外圈混合架分别设置在两个行星齿轮上且位于罐体内部外圈的下方。
[0008] 进一步,所述行星架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刮板,两个刮板与罐体的内壁滑动配合。
[0009]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包括挡和滑块,所述挡块固定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且与行星架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上且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顶部还设有螺纹杆,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与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有螺旋块。
[00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1] 其一,当对环氧大豆原料进行脱色时,通过调节件的设置使行星架在罐体中进行限位不会发生转动,驱动杆转动使太阳齿轮转动,太阳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行星齿轮围绕行星架的内环齿进行转动,此时驱动杆上的内圈混合架对罐体内的物质进行内圈混合,两个行星齿轮上的外圈混合架则对罐体内的物质进行外圈混合,进而对罐体内的环氧大豆油原料和双氧水与碱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环氧大豆的脱色效率,而当环氧大豆脱色之后,调节件解除对行星架的束缚,驱动杆转动带动太阳齿轮转动,太阳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行星齿轮转动,两个行星齿轮则通过行星架上的内环齿带动行星架在罐体内进行转动,行星架在罐体内转动则通过两个刮板可将粘在罐体内壁的物质进行清理,此时两个行星齿轮上的外圈混合架则在罐体内停止转动,进而使罐体内物质流动变慢,不会导致两个刮板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时仍会有物质在搅拌中沾染到罐体的内壁上,通过此设置可对环氧大豆进行脱色处理时通过内圈混合架和外圈混合架同时在罐体内转动提高环氧大豆脱色的效率,而脱色之后,则减轻罐体内物质的流动性能,以达到对环氧大豆脱色之后罐体内壁整洁,不会沾染上其他物质方便后续对罐体进行清理。附图说明
[0012]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一;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二;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
[0018] 罐体1,顶盖11,放料口12,滑槽13,脱色设备2,驱动件3,驱动电机31,驱动杆32,太阳齿轮33,内圈混合架34,搅拌件4,行星架41,内环齿411,刮板42,支撑架43,行星齿轮44,外圈混合架45,调节件5,挡块51,滑块52,螺纹杆53,螺旋块5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1]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塑剂加工用脱色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上设有脱色设备2,所述脱色设备2包括驱动件
3、搅拌件4和调节件5,所述驱动件3设置在顶盖11的顶部且与顶盖11转动配合,所述搅拌件
4转动设置在驱动件3上且与罐体1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调节件5设置在罐体1上且与罐体1滑动配合,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放料口12;本实用新型可对环氧大豆进行充分搅拌处理,从而提高环氧大豆的脱色效率,当脱色之后,降慢搅拌的流动速度,使搅拌件4可将罐体
1内壁进行有效清理。
[0022]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杆32、太阳齿轮33和内圈混合架34,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顶盖11的顶部,所述驱动杆32设置在驱动电机31的主轴上且与顶盖11转动配合,所述太阳齿轮33固定设置在驱动杆32上,所述内圈混合架34固定设置在驱动杆32上且位于罐体1内部内圈的下方;驱动电机31转动带动驱动杆32转动,驱动杆32转动可使内圈混合架34对罐体1内的环氧大豆油原料和双氧水与碱液进行混合从进行脱色处理。
[0023] 优选的,所述搅拌件4包括行星架41、两个支撑架43、两个行星齿轮44和两个外圈混合架45,所述行星架41转动设置在驱动杆32上,所述行星架41与罐体1的内壁转动配合,两个所述支撑架43对称转动设置在驱动杆32上,两个行星齿轮44对称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架43上且与太阳齿轮33相啮合,所述行星架41的内侧设有内环齿411,两个所述行星齿轮44与内环齿411相啮合,两个外圈混合架45分别设置在两个行星齿轮44上且位于罐体1内部外圈的下方,所述行星架41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刮板42,两个刮板42与罐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当对环氧大豆原料进行脱色时,通过调节件5的设置使行星架41在罐体1中进行限位不会发生转动,驱动杆32转动使太阳齿轮33转动,太阳齿轮33转动带动两个行星齿轮44围绕行星架41的内环齿411进行转动,此时驱动杆32上的内圈混合架34对罐体1内的物质进行内圈混合,两个行星齿轮44上的外圈混合架45则对罐体1内的物质进行外圈混合,进而对罐体1内的环氧大豆油原料和双氧水与碱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环氧大豆的脱色效率,而当环氧大豆脱色之后,调节件5解除对行星架41的束缚,驱动杆32转动带动太阳齿轮33转动,太阳齿轮33转动带动两个行星齿轮44转动,两个行星齿轮44则通过行星架41上的内环齿
411带动行星架41在罐体1内进行转动,行星架41在罐体1内转动则通过两个刮板42可将粘在罐体1内壁的物质进行清理,此时两个行星齿轮44上的外圈混合架45则在罐体1内停止转动,进而使罐体1内物质流动变慢,不会导致两个刮板42对罐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时仍会有物质在搅拌中沾染到罐体1的内壁上,通过此设置可对环氧大豆进行脱色处理时通过内圈混合架34和外圈混合架45同时在罐体1内转动提高环氧大豆脱色的效率,而脱色之后,则减轻罐体1内物质的流动性能,以达到对环氧大豆脱色之后罐体1内壁整洁,不会沾染上其他物质方便后续对罐体1进行清理。
[0024]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5包括挡块51和滑块52,所述挡块51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内壁且与行星架41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13,所述滑块52设置在滑槽13上且与滑槽13滑动配合,所述滑块52的顶部还设有螺纹杆53,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螺纹杆53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53的顶部设有螺旋块54;当对环氧大豆进行脱色处理时,通过旋转螺旋块54使螺纹杆53转动,螺纹杆53转动带动滑块52在滑槽13内移动从而将行星架41限制在挡块51上,不会发生转动,此时通过内圈混合架34和外圈混合架45则可对罐体1内的物质进行充分混合,而当环氧大豆脱色之后,通过螺纹杆53带动滑块52移动解除对行星架41的限制则可使行星架41在罐体1内转动从而将粘在罐体1内壁上的物质进行清理。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