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外衣用特种材料的选择 / 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 CN202311207292.1 申请日 2023-09-19 公开(公告)号 CN117264380A 公开(公告)日 2023-12-22
申请人 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会娜; 张啸梅; 段武海; 陈百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在聚酯 棉 上气相沉积金属,得到金属沉积聚酯棉;(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沉积聚酯棉、红外粒子混合,进行3D打印,得到所述防寒服填充物。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在聚酯棉间隙间形成交相错落的金属层,将人体 辐射 远红外层反射回人体,减少身体的 热能 散失,若仍然有部分热量流失则聚酯棉上层的红外粒子则会将其吸收,同时吸收部分外界的远红外 能量 ,整体实现热量的有效保存和提升,使填充物的保暖功能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在聚酯上气相沉积金属,得到金属沉积聚酯棉;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沉积聚酯棉、红外粒子混合,进行3D打印,得到所述防寒服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和/或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与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12);
优选地,所述金属沉积聚酯棉中金属的质量占比为7‑8%;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真空度为0.1‑10P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电压为200‑1000kV。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时间为5‑30min;
优选地,所述气相沉积的蒸发电流为5‑20A。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红外粒子包括纳米陶瓷、稀土材料或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纳米陶瓷包括高岭土、硬硼酸钙、化铝、氧化或氧化锰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稀土材料包括氧化镧;
优选地,所述红外粒子的粒径为100‑300nm;
优选地,所述红外粒子与金属沉积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3D打印包括点状打印;
优选地,所述点状打印作用在聚酯棉的上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在聚酯棉上气相沉积金属,得到金属沉积聚酯棉;
所述金属与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12);所述金属包括银和/或铝箔;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电压为200‑1000kV;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时间为5‑30min;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沉积聚酯棉、红外粒子混合,进行3D打印,得到所述防寒服填充物;
所述红外粒子与金属沉积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20);所述3D打印包括点状打印。
9.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服填充物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防寒服填充物在服装制备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填充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保暖是冬季防寒服非常需求的功能。长期以来,防寒服的保暖主要来源于填料(填充或羽绒)的特殊结构住的空气层,但毕竟锁住的空气层是有限的。CN87104396A公开了一种防寒服,包括内衬、外部织物与介于其间且含大量开孔的泡沫塑料层(最好约1/4英寸厚)。织物宜由细纤度多丝聚酯或聚酰胺纱机织成。泡沫层与内衬贴靠的面可为有格栅式结构之峰与谷的卷曲状面。此泡沫层的平整大面上可带表层,而其另一面成卷曲状,或两面均带表层;CN103082510A涉及一种防寒服装。该防寒服装由衣面、衣里、各个粘接处、充气装置、排气部分及拉锁所组成,衣面和衣里经周围粘接后成为密封状、不透气,其间由各粘接处断续粘接以控制充气形状及容气量,充气过程由充气装置保证,充气装置置于防寒服装的口袋内。所述充气装置由吸气、充气皮囊、进气阀、进气管、联接套管、进气口和粘贴片组成,粘贴片与进气孔周围部分相粘接,进气口与进气孔连通。具有轻便、柔软、防雨、折叠体积小的优点,以空气作为填充物,只需用手挤压装在口袋内的充气装置,作为保温填充物的空气便源源进入,形成保温层起到防寒作用。不用时将多余的气从排出,方便折叠收放,给人们带来方便,但热反射性能欠佳。
[0003]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寒服填充物存在蓄热、热反射不足等问题,因此开发具有蓄热和热反射功能的防寒服填充料,增加其保暖锁温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解决蓄热差的问题,同时具有热反射的功能。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7] (1)在聚酯棉上气相沉积金属,得到金属沉积聚酯棉;
[0008]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沉积聚酯棉、红外粒子混合,进行3D打印,得到所述防寒服填充物。
[0009] 本发明中,将红外粒子采用3D打印技术作用在聚酯棉上层;采用气相沉积技术将具有热反射性能的粒子作用在聚酯棉间隙内部;可制得同时具有远红外蓄热和热反射的防寒服填充物。将红外粒子通过3D打印的技术方式作用于聚酯棉上层,较传统方式加入纺丝液纺成长丝加入的红外粒子更多,同时在应用过程中,热反射后流失的热量会被远红外粒子吸收,将热量最大限度的保留,蓄热功能更佳。
[0010] 将具有热反射功能的金属、聚酯棉气相沉积在聚酯棉间隙用做填充物,较传统热反射里料,避免长时间摩擦掉粉的问题。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将金属沉积到片棉间隙间和表面,具有良好的牢度,耐久性能优良。
[0011] 优选地,所述金属包括和/或箔。
[0012] 步骤(1)所述金属与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12),例如可以为1:10、1:11、1:12,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3] 优选地,所述金属沉积聚酯棉中金属的质量占比为7‑8%,例如可以为7%、7.2%、7.4%、7.6%、7.9%、8%,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4]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真空度为0.1‑10Pa,例如可以为0.1Pa、0.5Pa、1Pa、3Pa、5Pa、7Pa、9Pa、10Pa,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5]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电压为200‑1000kV,例如可以为200kV、300kV、500kV、700kV、800kV、900kV、1000kV,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6]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时间为5‑30min,例如可以为5min、6min、10min、15min、20min、25min、28min、30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7] 优选地,所述气相沉积的蒸发电流为5‑20A,例如可以为5A、6A、8A、10A、15A、18A、20A,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8] 优选地,步骤(2)所述红外粒子包括纳米陶瓷、稀土材料或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9] 优选地,所述纳米陶瓷包括高岭土、硬硼酸钙、化铝、氧化或氧化锰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0] 优选地,所述稀土材料包括氧化镧。
[0021] 优选地,所述红外粒子的粒径为100‑300nm,例如可以为100nm、120nm、150nm、180nm、200nm、230nm、250nm、280nm、300n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22] 优选地,所述红外粒子与金属沉积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20),例如可以为1:10、1:11、1:12、1:13、1:14、1:15、1:17、1:18、1:19、1:2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23] 优选地,步骤(2)所述3D打印包括点状打印。
[0024] 优选地,所述点状打印作用在聚酯棉的上层。
[0025]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26] (1)在聚酯棉上气相沉积金属,得到金属沉积聚酯棉;
[0027] 所述金属与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12);所述金属包括银和/或铝箔;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电压为200‑1000kV;所述气相沉积的离子轰击时间为5‑30min;
[0028]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沉积聚酯棉、红外粒子混合,进行3D打印,得到所述防寒服填充物;
[0029] 所述红外粒子与金属沉积聚酯棉的质量比为1:(10‑20);所述3D打印包括点状打印。
[0030] 制备方法:将聚酯棉送入装有蒸发源(银或铝箔)的真空室,设置真空度在0.1~10Pa,离子轰击电压200V~1KV,离子轰击时间为5~30min。根据气相沉积的情况,在5A~
20A范围内调整蒸发电流,控制沉积的均匀度和平整度。气相沉积结束后,按常规操作冷却,取出经过金属沉积的聚酯棉;再将完成气相沉积的聚酯棉上层送入3D打印机,通过点状打印,红外粒子已点状形态呈现在聚酯棉上层;最终获得防寒服填充物。
[003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所述防寒服填充物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32]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防寒服填充物在服装中的应用。
[003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 本发明提供的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在聚酯棉间隙间形成交相错落的金属层,将人体辐射远红外层反射回人体,减少身体的热能散失,若仍然有部分热量流失则聚酯棉上层的红外粒子则会将其吸收,同时吸收部分外界的远红外能量,整体实现热量的有效保存和提升,使填充物的保暖功能更佳,远红外升温3.5‑4.5℃,远红外发射率0.91‑0.98,洗10次后:远红外温升3.1‑4.2℃,远红外发射率0.89‑0.9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36] 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如下:
[0037] (1)纳米陶瓷,厂家高安民太化工有限公司,牌号CCR‑800;
[0038] (2)氧化镧,厂家赣州市源江矿业有限公司;
[0039] (3)硅硼纳米材料,厂家北京华威锐科有限公司,牌号12007‑81‑7;
[0040] (4)铝箔,厂家上海国沃铝业有限公司,牌号1060。
[0041] 实施例1
[004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43] 将聚酯棉送入装有蒸发源(铝箔)的真空室,设置真空度在6Pa,离子轰击电压500V,离子轰击时间为25min。根据气相沉积的情况,在16A范围内调整蒸发电流,控制沉积的均匀度和平整度。气相沉积结束后,按常规操作冷却,取出经过金属沉积的聚酯棉;再将完成气相沉积的聚酯棉(金属质量占比7.6%)上层送入3D打印机,通过点状打印,红外粒子(占比5.5%)点状形态呈现在聚酯棉上层,获得防寒服填充物。
[0044] 实施例2
[004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46] 将聚酯棉送入装有蒸发源(铝箔)的真空室,设置真空度在2Pa,离子轰击电压800V,离子轰击时间为10min。根据气相沉积的情况,在6A范围内调整蒸发电流,控制沉积的均匀度和平整度。气相沉积结束后,按常规操作冷却,取出经过金属沉积的聚酯棉;再将完成气相沉积的聚酯棉(金属质量占比7.6%)上层送入3D打印机,通过点状打印,红外粒子(占比5.5%)点状形态呈现在聚酯棉上层,获得防寒服填充物。
[0047] 实施例3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寒服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49] 将聚酯棉送入装有蒸发源(铝箔)的真空室,设置真空度在10Pa,离子轰击电压200KV,离子轰击时间为25min。根据气相沉积的情况,在10A范围内调整蒸发电流,控制沉积的均匀度和平整度。气相沉积结束后,按常规操作冷却,取出经过金属沉积的聚酯棉;再将完成气相沉积的聚酯棉(金属质量占比7.6%)上层送入3D打印机,通过点状打印,红外粒子(占比5.5%)点状形态呈现在聚酯棉上层,获得防寒服填充物。
[0050] 对比例1
[005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普通松棉,所述普通松棉为厂家广州松棉纺织品有限公司。
[0052] 对比例2
[005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新雪丽棉,所述普通新雪丽棉为厂家3M公司。
[0054] 对比例3
[005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空气层面料采用涂层技术复合与实施例1相同含量的金属,所述空气层面料为厂家橄榄枝纺织品有限公司。
[0056] 对实施例1‑3、对比例1‑2提供的防寒服填充物、对比例3提供的空气层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方法如下:
[0057] (1)远红外温升:GB/T30127‑2013;
[0058] (2)远红外发射率:GB/T30127‑2013;
[0059] (3)耐久性:GB/T8629‑2001。
[0060] 表1
[0061]
[0062] 从表1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效果最佳,实施例2增加轰击电压,真空度减小,时间缩短,电流减小的同时,金属沉积量减少,远红外温升及远红外发射率相对减少,效果稍变差;实施例3增加真空度,轰击电压减小,电流减小,金属沉积量受到影响,远红外温升及远红外发射率相对减少,效果稍变差;对比例1和2是市场上常见的填充棉类,未做处理,远红外温升效果及远红外发射率明显变差。
[0063] 申请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防寒服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