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110451179.2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申请人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张志华; 孙永胜; 李瑞; 赵东源; 丹晨; 雷明杰; 李纲; 吕明华; 王亚凯; 浮志远; 宋少宾; 程进博; 武地东; | 第一发明人 | 张志华 |
权利人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河南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河南省郑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工业园明晖路1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450064 |
主IPC国际分类 | B66C23/1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6C23/16 ; B66C23/34 ; B66C23/687 ; B66C23/62 |
专利引用数量 | 14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6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刘绍杰;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带引导机构的 桁架结构 随动伸缩系统及 起重机 和引导方法,其中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包括塔身和臂架,塔身底部旁侧设有臂架引导机构,臂架引导机构包括位于臂架托架 位置 处的 门 架,门架两侧为竖向的门架滑道,门架滑道的下端为滑道入口槽;门架通过上下两组平行布置的上 连杆 组和下连杆组与塔身连接,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的两端与门架和塔身均为铰接连接,从而使门架、塔身以及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门架与塔身之间还设有伸缩缸。本发明通过臂架引导机构的设置,保证适应多种工况组合。 | ||
权利要求 | 1.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包括塔身和臂架,塔身自带动力伸缩,臂架依靠重力随动伸缩;臂架端部设有支撑轮组,支撑轮组包括水平靠外侧的第一支撑轮和水平靠内侧的第二支撑轮;塔身底部固定设有臂架托架,臂架托架的端部设有臂架托架挂钩,臂架托架挂钩与第二支撑轮相配合;塔身侧在位于臂架托架挂钩的上方设有竖向的塔身底侧滑道,塔身底侧滑道与第一支撑轮相配合,其特征在于: |
||
说明书全文 | 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及起重机和引导方法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流动式起重机使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全地面起重机采用箱形伸缩结构,布置紧凑,转场运输方便,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结构自重大、抗侧载能力弱的缺点,特别是受风载影响大。履带式起重机采用桁架结构,工况多易组合,自重轻,承载能力大,抗风性能强,但存在运输车辆多、转场运输受限、履带底盘易磨损的缺点。 [0003] 轮胎底盘的桁架伸缩结构起重机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结合风电吊装施工的特点,采用直立塔身和动臂变幅的结构组合形式,实现贴位小机位施工,两套多级伸缩的桁架结构同步伸缩,但存在结构长度需匹配、工况组合少的缺点。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及起重机和引导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包括塔身和臂架,塔身自带动力伸缩,臂架依靠重力随动伸缩;臂架端部设有支撑轮组,支撑轮组包括水平靠外侧的第一支撑轮和水平靠内侧的第二支撑轮;塔身底部固定设有臂架托架,臂架托架的端部设有臂架托架挂钩,臂架托架挂钩与第二支撑轮相配合;塔身侧在位于臂架托架挂钩的上方设有竖向的塔身底侧滑道,塔身底侧滑道与第一支撑轮相配合, 所述塔身底部旁侧设有臂架引导机构,臂架引导机构包括位于臂架托架位置处的 门架,门架两侧为竖向的门架滑道,门架滑道与第一支撑轮相配合,门架滑道的下端为滑道入口槽;门架通过上下两组平行布置的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与塔身连接,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的两端与门架和塔身均为铰接连接,从而使门架、塔身以及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门架与塔身之间还设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两端分别与门架和塔身铰接连接,在伸缩缸的驱动下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中的门架实现平移。 [0006] 所述伸缩缸沿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的对角线布置。 [0007] 所述伸缩缸为油缸。 [0009]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流动式起重机,包括所述的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所述的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的引导方法,包括工况一,即当臂架长度小于塔身长度,条件下的引导方法;以及工况二,即当臂架长度大于塔身长度,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其中,工况一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操作伸缩缸,使伸缩缸缩到最短位置,此时门架滑道与塔身底侧滑道对接; (2)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沿根铰向下旋转,直到臂架端部第一支撑轮进入塔身底侧滑道; (3)操作卷扬,继续放绳使臂架端部的第一支撑轮沿塔身底侧滑道和门架滑道向下移动,直到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进入臂架托架挂钩; (6)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进入臂架托架挂钩后,可启动卷扬实现塔身和臂架同步伸缩; 其中,工况二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操作伸缩缸,使伸缩缸外伸预定位置; (2)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沿根铰向下旋转,直到臂架端部第一支撑轮贴上门架滑道的滑道入口槽的后翼缘板; (3)控制伸缩缸全部外伸,使下连杆组与水平面平行,此时臂架的第一支撑轮进入门架滑道中; (4)操作卷扬,收绳使臂架向上缩合,直到臂架端高度超过臂架托架高度,停止卷扬动作,收缩伸缩缸,使伸缩缸缩到最短位置; (5)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端部的第一支撑轮沿门架滑道向下移动,直到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进入臂架托架挂钩; (6)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进入臂架托架挂钩后,可启动卷扬实现塔身和臂架同步伸缩。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臂架引导机构的设置,保证工况一(臂架长度小于塔身长度)时臂架头部第二支撑轮可以通过第一支撑轮沿塔身底侧滑道与门架滑道滚动引导,而顺利进出臂架托架挂钩;工况二(臂架长度大于塔身长度)时,臂架头部第二支撑轮通过第一支撑轮沿门架滑道滚动引导,而顺利进出臂架托架挂钩,从而保证适应多种工况组合。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中臂架引导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进行臂架随动缩合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进行臂架随动缩合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进行臂架随动缩合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4]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包括塔身3和臂架4,塔身3自带动力伸缩,臂架4依靠重力随动伸缩。臂架4端部设有支撑轮组,支撑轮组包括水平靠外侧的第一支撑轮1和水平靠内侧的第二支撑轮2;塔身3底部固定设有臂架托架5,臂架托架5的端部设有臂架托架挂钩6,臂架托架挂钩6与第二支撑轮2相配合。塔身3侧在位于臂架托架挂钩6的上方设有竖向的塔身底侧滑道14,塔身底侧滑道14与第一支撑轮1相配合。 [0015] 当臂架4长度大于塔身3长度时(工况二),就需要一套臂架引导机构7实现两套伸缩机构的同步伸缩。 [0016] 臂架引导机构7设于塔身底部旁侧,臂架引导机构7包括位于臂架托架5位置处的门架8,门架8两侧为竖向的门架滑道13,门架滑道13与第一支撑轮1相配合,门架滑道13的下端为滑道入口槽;门架8通过上下两组平行布置的上连杆组9和下连杆组10与塔身3连接,上连杆组9和下连杆组10的两端与门架8和塔身3均为铰接连接,从而使门架8、塔身3以及上连杆组9和下连杆组10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0017] 门架8与塔身3之间还设有伸缩缸11,伸缩缸11的两端分别与门架8和塔身3铰接连接,在伸缩缸11的驱动下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中的门架8实现上下平移。 [0018] 本实施例中,伸缩缸11沿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的对角线布置,方便伸缩缸11伸缩以带动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在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变换。 [0019] 本实施例中,伸缩缸11为油缸。 [0020] 本实施例中,门架8左右两侧为开口相对布置的槽钢,两槽钢通过横向连架固定连接,槽钢的开口形成门架滑道13。 [0021] 当臂架4长度小于塔身3长度时(工况一),臂架头部第二支撑轮2可以通过第一支撑轮1沿塔身底侧滑道与门架滑道滚动引导,而顺利进出臂架托架挂钩6。 [0022]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基于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的引导方法,包括工况一,即当臂架4长度小于塔身3长度,条件下的引导方法;以及工况二,即当臂架4长度大于塔身3长度,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其中,工况一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操作伸缩缸11,使伸缩缸11缩到最短位置,此时门架滑道与塔身底侧滑道 14对接; (2)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4沿根铰向下旋转,直到臂架4端部第一支撑轮1进入塔身底侧滑道14; (3)操作卷扬,继续放绳使臂架端部的第一支撑轮1沿塔身底侧滑道14和门架滑道 13向下移动,直到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2进入臂架托架挂钩6; (4)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2进入臂架托架挂钩6后,可启动卷扬实现塔身和臂架同步伸缩。 [0023] 其中,工况二条件下的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操作伸缩缸11,使伸缩缸11外伸预定位置; (2)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4沿根铰向下旋转,直到臂架4端部第一支撑1轮贴上门架滑道13的滑道入口槽的后翼缘板;如图3所示; (3)控制伸缩缸11全部外伸,使下连杆组10与水平面平行(即门架下移,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处在矩形状态),此时臂架4的第一支撑轮1进入门架滑道13中;如图4所示; (4)操作卷扬,收绳使臂架4向上缩合,直到臂架4端高度超过臂架托架5高度,停止卷扬动作,收缩伸缩缸11,使伸缩缸11缩到最短位置(即门架上移,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处在平行四边形状态);如图5所示; (5)操作卷扬,放绳使臂架4端部的第一支撑轮沿门架滑道13向下移动,直到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2进入臂架托架挂钩6; (6)臂架端部的第二支撑轮2进入臂架托架挂钩6后,可启动卷扬实现塔身和臂架同步伸缩。 [0024]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流动式起重机,包括所述的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其也不仅限于动式起重机,任何使用带引导机构的桁架结构随动伸缩系统的工程机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5] 本发明通过臂架引导机构的设置,保证工况一(臂架长度小于塔身长度)时臂架头部第二支撑轮可以通过第一支撑轮沿塔身底侧滑道与门架滑道滚动引导,而顺利进出臂架托架挂钩;工况二(臂架长度大于塔身长度)时,臂架头部第二支撑轮通过第一支撑轮沿门架滑道滚动引导,而顺利进出臂架托架挂钩,从而保证适应多种工况组合。 [0026]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002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左”、“右”、“前”、“后”、“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