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111239747.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申请人 | 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侯飞; 罗来超; 葛言坡; 马建邦; 罗先峰; 张长兴; 陈玉霜; 彭宪忠; | 第一发明人 | 侯飞 |
权利人 | 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金华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东街道徐江工业开发区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22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66C1/22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6C1/22 ; B66C1/28 |
专利引用数量 | 6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8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杨剑;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 经编机 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的上横梁的下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的下横梁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的吊杆的底端设置有呈U型的钩头,所述的钩头上设置有防滑垫。本发明能够自动实现对盘头组的吊挂,而且工作效率较高,工人的工作强度较低,工作时的危险性较低。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梁的下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的下横梁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的吊杆的底端设置有呈U型的钩头,所述的钩头上设置有防滑垫。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3] 经编机在工作时,需要用到盘头来供给纱线,多个盘头形成的盘头组之间一般穿入盘头轴后再进行使用。 [0004] 目前企业里一般通过经编盘头吊挂行车将盘头组从穿轴工位运送到经编机上盘头组安装工位或者将经编机上产生的空盘头组运送至卸轴工位,经编盘头吊挂行车在运送盘头组时要先将盘头组吊挂起来,然后通过行走车沿主轨道运行,实现将盘头组运送至指定工位上方。 [0005] 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工来实现盘头组的吊挂,不仅工作效率较低,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而且工作时的危险性较高。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目前在运送盘头组时一般是通过人工来实现盘头组的吊挂,不仅工作效率较低,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而且工作时的危险性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对盘头组的吊挂,而且工作效率较高,工人的工作强度较低,工作时的危险性较低的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的上横梁的下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的下横梁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的吊杆的底端设置有呈U型的钩头,所述的钩头上设置有防滑垫。上横梁是连接在行走车上的,上横梁的下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为现有的起重设备,下横梁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即吊钩连接在一起,下横梁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吊杆,吊杆的底端设置有呈U型的钩头,钩头上设置有防滑垫,具体在使用时,先启动电动葫芦使得下横梁带动吊杆和钩头下移,然后工人辅助将钩头对接至盘头组的盘头轴上,防滑垫的设置能够防止盘头轴在钩头上打滑,提高了稳定性,然后再启动电动葫芦使得下横梁带动盘头轴和盘头组上移,从而实现对盘头组的吊挂作业。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板与下横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安装板与下横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安装板与下横梁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稳定性,保证了安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的输出端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的设置便于电动葫芦与连接板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横梁的上表面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定位筒,所述的定位筒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上横梁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筒设置有与定位槽滑动连接的定位杆。下横梁的上表面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定位筒,定位筒上设置有定位槽,上横梁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筒设置有与定位槽滑动连接的定位杆,当电动葫芦在带动下横梁上移时,定位筒上的定位槽会对应插入定位杆内,从而实现定位,通过两个定位筒和定位杆的连接,能够极大地提高下横梁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能够防止下横梁发生偏转,从而保证了在运送盘头组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内设置有具有导气腔的壳体,所述的导气腔内滑动连接有导气活塞,所述的导气活塞的上方连接有贯穿至壳体外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远离导气活塞的一端对应定位杆设置有承力板,所述的导气活塞与导气腔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定位槽内设置有具有导气腔的壳体,导气腔内滑动连接有导气活塞,导气活塞的上方连接有贯穿至壳体外的活塞杆,活塞杆的远离导气活塞的一端对应定位杆设置有承力板,导气活塞与导气腔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当下横梁在往靠近上横梁方向移动时,定位杆会相对进入定位槽内,然后定位杆会抵在承力板上,从而使得承力板受力后带动活塞杆和导气活塞克服复位弹簧的弹簧力后移动,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提高了定位杆与定位槽的侧壁接触时的稳定性;定位杆的远离上横梁的一端呈圆台状,定位杆的远离上横梁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较小,从而便于定位杆相对进入定位槽内。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滑垫包括设置在钩头的侧面的辅助板和设置在钩头的上表面上且呈U型的支撑垫,所述的支撑垫内设置有U型腔,所述的U型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的支撑垫的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与U型腔连通的膨胀孔,所述的弹性气囊的两端对应连通设置有位于膨胀孔内的膨胀头,所述的定位筒和壳体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与导气腔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的弹性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导气孔与进气孔之间连接有导气管。防滑垫包括设置在钩头的侧面的辅助板和设置在钩头的上表面上且呈U型的支撑垫,支撑垫内设置有U型腔,U型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支撑垫的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与U型腔连通的膨胀孔,弹性气囊的两端对应连通设置有位于膨胀孔内的膨胀头,定位筒和壳体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与导气腔相连通的导气孔,弹性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孔,导气孔与进气孔之间连接有导气管,当定位杆抵在承力板上并带动导气活塞下移时,导气腔内的气体会被挤压后进入导气管和弹性气囊内,然后被挤压的气体会流入膨胀头内使得膨胀头发生膨胀并抵在盘头轴上,两侧的膨胀头相配合,能够卡紧盘头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盘头轴在运送时的稳定性。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板上设置有固定孔。辅助板上设置有固定孔,辅助板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螺丝来固定在钩头上,连接稳固且便捷。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的吊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吊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从而便于将钩头与盘头轴连接或分离。 [0015]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具备下述优点:本发明操作十分便捷,能够自动实现对盘头组的吊挂,而且工作效率较高,工人的工作强度较低,工作时的危险性较低,在运送盘头组时的稳定性较好。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去掉上横梁、电动葫芦和定位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定位杆和定位筒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中防滑垫的剖视图。 [0017] 图示说明:1‑上横梁,2‑电动葫芦,3‑连接板,4‑下横梁,5‑定位筒,6‑定位杆,7‑安装板,8‑加强板,9‑导气管,10‑吊杆,11‑转动轴,12‑防滑垫,13‑定位槽,14‑连接孔,15‑钩头,16‑承力板,17‑壳体,18‑活塞杆,19‑导气活塞,20‑导气腔,21‑复位弹簧,22‑导气孔,23‑支撑垫,24‑辅助板,25‑固定孔,26‑U型腔,27‑膨胀孔,28‑弹性气囊,29‑膨胀头,30‑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经编盘头组整体吊挂机构,包括上横梁1和下横梁4,上横梁1是连接在行走车上的,上横梁1的下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电动葫芦2,电动葫芦2为现有的起重设备,下横梁4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板3,连接板3与电动葫芦2的输出端即吊钩连接在一起,下横梁4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转动连接有吊杆10,吊杆10的底端设置有呈U型的钩头15,钩头15上设置有防滑垫12,具体在使用时,先启动电动葫芦2使得下横梁4带动吊杆10和钩头15下移,然后工人辅助将钩头15对接至盘头组的盘头轴上,防滑垫12的设置能够防止盘头轴在钩头15上打滑,提高了稳定性,然后再启动电动葫芦2使得下横梁4带动盘头轴和盘头组上移,从而实现对盘头组的吊挂作业。 [0020] 安装板7与下横梁4之间连接有加强板8,加强板8的设置能够提高安装板7与下横梁4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稳定性,保证了安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连接板3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2的输出端相配合的连接孔14,连接孔14的设置便于电动葫芦2与连接板3连接。 [0021] 下横梁4的上表面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定位筒5,定位筒5上设置有定位槽13,上横梁1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筒5设置有与定位槽13滑动连接的定位杆6,当电动葫芦2在带动下横梁4上移时,定位筒5上的定位槽13会对应插入定位杆6内,从而实现定位,通过两个定位筒5和定位杆6的连接,能够极大地提高下横梁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能够防止下横梁4发生偏转,从而保证了在运送盘头组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2] 如图3、4和5所示,定位槽13内设置有具有导气腔20的壳体17,导气腔20内滑动连接有导气活塞19,导气活塞19的上方连接有贯穿至壳体17外的活塞杆18,活塞杆18的远离导气活塞19的一端对应定位杆6设置有承力板16,导气活塞19与导气腔20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1,当下横梁4在往靠近上横梁1方向移动时,定位杆6会相对进入定位槽13内,然后定位杆6会抵在承力板16上,从而使得承力板16受力后带动活塞杆18和导气活塞19克服复位弹簧21的弹簧力后移动,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提高了定位杆6与定位槽13的侧壁接触时的稳定性;定位杆6的远离上横梁1的一端呈圆台状,定位杆6的远离上横梁1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较小,从而便于定位杆6相对进入定位槽13内。 [0023] 防滑垫12包括设置在钩头15的侧面的辅助板24和设置在钩头15的上表面上且呈U型的支撑垫23,支撑垫23内设置有U型腔26,U型腔26内设置有弹性气囊28,支撑垫23的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与U型腔26连通的膨胀孔27,弹性气囊28的两端对应连通设置有位于膨胀孔27内的膨胀头29,定位筒5和壳体17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与导气腔20相连通的导气孔22,弹性气囊28上设置有进气孔30,导气孔22与进气孔30之间连接有导气管9,当定位杆6抵在承力板16上并带动导气活塞19下移时,导气腔20内的气体会被挤压后进入导气管9和弹性气囊28内,然后被挤压的气体会流入膨胀头29内使得膨胀头29发生膨胀并抵在盘头轴上,两侧的膨胀头29相配合,能够卡紧盘头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盘头轴在运送时的稳定性。 [0024] 辅助板24上设置有固定孔25,辅助板24通过穿过固定孔25的螺丝来固定在钩头15上,连接稳固且便捷。 [0025] 吊杆10通过转动轴11转动连接在安装板7上,从而便于将钩头15与盘头轴连接或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