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导眼缠绕机

申请号 CN201911419770.9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1039104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威海科莱默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明福; 乌铁凝; 张晓寒; 邢正鹏; 王雪林;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鱼竿导眼缠绕机,其解决了目前鱼竿行业人工缠绕导眼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操作技术难掌握,熟练技工紧张及产品 质量 稳定性 差的问题,其设有 机架 ,机架上设有 底板 ,底板上设有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送杆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相邻设置,鱼竿上下杆机构位于送杆机构的上方,鱼竿导眼夹取机构位于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的上方;鱼竿导眼缠绕机还设有 控制器 ,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可应用于鱼竿导眼的缠绕。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竿导眼缠绕机,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所述送杆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相邻设置,所述鱼竿上下杆机构位于所述送杆机构的上方,所述鱼竿导眼夹取机构位于所述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的上方;所述鱼竿导眼缠绕机还设有控制器,所述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鱼竿上下杆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A和两个相对的纵板A,两个所述横板A与两个所述纵板A之间围成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横板A之间设有活动板A,所述活动板A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A,所述直线轴承A内均套设有导柱A,所述导柱A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板A上;其中一个所述横板A上设有气缸B,所述气缸B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B设有气缸B伸缩杆,所述气缸B伸缩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板A上;另一个所述横板A上设有气缸K,所述气缸K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K设有气缸K伸缩杆,所述气缸K伸缩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板A上;所述活动板A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C,两个所述横板C之间设有活动板C,所述活动板C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B,所述直线轴承B内均套设有导柱C,所述导柱C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横板C上;其中一个所述横板C上设有气缸E,所述气缸E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E设有穿过所述横板C的气缸E伸缩杆,所述气缸E伸缩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板C上;所述活动板C上固定设有多个气缸A,所述气缸A与控制器相连,每个所述气缸A设有气缸A伸缩杆;所述气缸A伸缩杆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A,所述夹爪气缸A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夹爪气缸A在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所述夹爪气缸伸缩杆均设有鱼竿夹具B,两个所述鱼竿夹具B相对设置;
所述鱼竿导眼夹取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B和两个相对的纵板B,两个所述横板B与两个纵板B之间围成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横板B之间设有活动板B,所述活动板B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C,所述直线轴承C均套设有导柱B,所述导柱B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板B上;其中一个所述横板B上设有气缸C,所述气缸C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C设有气缸C伸缩杆,所述气缸C伸缩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板B上;所述活动板B上连接有多个气缸D,所述气缸D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每个所述气缸D设有气缸D伸缩杆,所述气缸D伸缩杆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B,所述夹爪气缸B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两个所述夹爪气缸B在水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所述夹爪气缸伸缩杆均设有导眼夹具,两个所述导眼夹具相对设置;
所述鱼竿导眼缠绕机构设有多个并排的导眼搁架,所述导眼搁架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导眼搁架相邻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导眼搁架一一对应的扯线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扯线支撑机构设有扯线支撑机构支架,所述扯线支撑机构支架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扯线支撑机构支架上固定有气缸H,所述气缸H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H设有气缸H伸缩杆,所述气缸H伸缩杆上固定设有气缸托架A;所述气缸托架A上固定设有气缸I,所述气缸I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I设有气缸I伸缩杆,所述气缸I通过所述气缸I伸缩杆连接有扯线头,所述扯线头的末端设有沟槽,所述扯线头的外周设有扯线护套,所述扯线护套的后端面固定于所述气缸I的缸体端面上;所述扯线支撑机构支架上部还固定设有气缸托架B,所述气缸托架B上固定设有气缸J,所述气缸J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J上设有支杆托架;所述鱼竿导眼缠绕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导轨支座,所述导轨支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导轨支座之间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导轨支座上;两个所述导轨支座上分别固定设有滚珠丝杠轴承座,所述滚珠丝杠轴承座上均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共同套设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与其中一个所述滚珠丝杠轴承座相邻的一端设有同步带轮A;所述鱼竿导眼缠绕机构还设有多个缠绕转盘部装,所述缠绕转盘部装与扯线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缠绕转盘部装设有驱动盘支座,所述驱动盘支座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D,所述直线轴承D均分别套设于两根所述导轨上;
每个所述缠绕转盘部装上两个所述直线轴承D之间设有滚珠丝杠螺母,所述滚珠丝杠螺母内设有滚珠丝杠螺纹孔,所述滚珠丝杠穿过所有的所述滚珠丝杠螺纹孔与之相互配合;所述驱动盘支座上设有驱动盘电机,所述驱动盘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驱动盘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C,所述同步带轮C的上方、所述驱动盘支座上还设有驱动盘带轮,所述驱动盘带轮与所述同步带轮C共同套设有同步皮带B;所述驱动盘带轮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设有线车;所述驱动盘支座上还设有气缸座A和气缸座B,所述气缸座A位于所述气缸座B的斜上方,其中,所述气缸座A上设有气缸G,所述气缸G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气缸G靠近所述驱动盘的一端设有气缸G伸缩杆;所述气缸座B上设有气缸F,所述气缸F靠近所述驱动盘的一端设有气缸F伸缩杆,所述气缸F伸缩杆的末端设有加热头;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B,所述同步带轮B位于所述同步带轮A的下方,所述同步带轮A和同步带轮B上共同套设穿过所述底板的同步皮带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导眼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杆机构设有电缸支座,所述电缸支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缸支座上设有电缸和滑轨,所述电缸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电缸与滑轨相邻设置,所述滑轨上设有电缸滑,所述电缸滑块与所述电缸相连;所述电缸滑块上固定设有旋转气缸支座,所述旋转气缸支座上设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旋转气缸上设有鱼竿夹具A,所述鱼竿夹具A上设有三爪驱动气缸,所述三爪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三爪驱动气缸上设有三爪机械爪。

说明书全文

一种鱼竿导眼缠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导眼,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竿导眼缠绕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鱼竿行业缠绕导眼依然是人工操作,存在操作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大、熟练技工数量有限、人工生产成本高,且人工缠绕导眼质量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就是针对目前鱼竿行业人工缠绕导眼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鱼竿导眼缠绕机。
[0004] 为此,本发明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送杆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相邻设置,鱼竿上下杆机构位于送杆机构的上方,鱼竿导眼夹取机构位于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的上方;鱼竿导眼缠绕机还设有控制器,鱼竿上下杆机构、送杆机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
[0005] 优选的,鱼竿上下杆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A和两个相对的纵板A,两个横板A与两个纵板A之间围成一个框架,框架固定于底板上;两个横板A之间设有活动板A,活动板A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A内均套设有导柱A,导柱A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两个横板A上;其中一个横板A上设有气缸B,气缸B与控制器相连,气缸B设有气缸B伸缩杆,气缸B伸缩杆固定于活动板A上;另一个横板A上设有气缸K,气缸K与控制器相连,气缸K设有气缸K伸缩杆,气缸K伸缩杆固定于活动板A上;活动板A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C,两个横板C之间设有活动板C,活动板C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B内均套设有导柱C,导柱C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板C上;其中一个横板C上设有气缸E,气缸E与控制器相连,气缸E设有穿过横板C的气缸E伸缩杆,气缸E伸缩杆固定于活动板C上;活动板C上固定设有多个气缸A,气缸A与控制器相连,气缸A设有气缸A伸缩杆;气缸A伸缩杆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A,夹爪气缸A均与控制器相连,夹爪气缸A在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夹爪气缸伸缩杆均设有鱼竿夹具B,两个鱼竿夹具B相对设置。
[0006] 优选的,送杆机构设有电缸支座,电缸支座固定于底板上,电缸支座上设有电缸和滑轨,电缸与控制器相连,电缸与滑轨相邻设置,滑轨上设有电缸滑,电缸滑块与电缸相连;电缸滑块上固定设有旋转气缸支座,旋转气缸支座上设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与控制器相连,旋转气缸上设有鱼竿夹具A,鱼竿夹具A上设有三爪驱动气缸,三爪驱动气缸与控制器相连,三爪驱动气缸上设有三爪机械爪。
[0007] 优选的,鱼竿导眼夹取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B和两个相对的纵板B,两个横板B与两个纵板B之间围成一个框架,框架固定于底板上;两个横板B之间设有活动板B,活动板B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C,直线轴承C均套设有导柱B,导柱B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两个横板B上;其中一个横板B上设有气缸C,气缸C与控制器相连,气缸C设有气缸C伸缩杆,气缸C伸缩杆固定于活动板B上;活动板B上连接有多个气缸D,气缸D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气缸D设有气缸D伸缩杆,气缸D伸缩杆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B,夹爪气缸B均与控制器相连,两个夹爪气缸B在水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夹爪气缸伸缩杆均设有导眼夹具,两个导眼夹具相对设置。
[0008] 优选的,鱼竿导眼缠绕机构设有多个并排的导眼搁架,导眼搁架位于底板上,底板上与导眼搁架相邻还设有多个与导眼搁架一一对应的扯线支撑机构;每个扯线支撑机构设有扯线支撑机构支架,扯线支撑机构支架连接于底板上,扯线支撑机构支架上固定有气缸H,气缸H与控制器相连,气缸H设有气缸H伸缩杆,气缸H伸缩杆上固定设有气缸托架A;气缸托架A上固定设有气缸I,气缸I与控制器相连,气缸I设有气缸I伸缩杆,气缸I通过气缸I伸缩杆连接有扯线头,扯线头的末端设有沟槽,扯线头的外周设有扯线护套,扯线护套的后端面固定于气缸I的缸体端面上;扯线支撑机构支架上部还固定设有气缸托架B,气缸托架B上固定设有气缸J,气缸J与控制器相连,气缸J上设有支杆托架;鱼竿导眼缠绕机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导轨支座,导轨支座固定于底板上,两个导轨支座之间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导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导轨支座上;两个导轨支座上分别固定设有滚珠丝杠轴承座,滚珠丝杠轴承座上均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共同套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与其中一个滚珠丝杠轴承座相邻的一端设有同步带轮A;鱼竿导眼缠绕机构还设有多个缠绕转盘部装,缠绕转盘部装与扯线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每个缠绕转盘部装设有驱动盘支座,驱动盘支座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D,直线轴承D均分别套设于两根导轨上;每个缠绕转盘部装上两个直线轴承D之间设有滚珠丝杠螺母,滚珠丝杠螺母内设有滚珠丝杠螺纹孔,滚珠丝杠穿过所有的滚珠丝杠螺纹孔与之相互配合;驱动盘支座上设有驱动盘电机,驱动盘电机与控制器相连,驱动盘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C,同步带轮C的上方、驱动盘支座上还设有驱动盘带轮,驱动盘带轮与同步带轮C共同套设有同步皮带B;驱动盘带轮连接有驱动盘,驱动盘上设有线车;驱动盘支座上还设有气缸座A和气缸座B,气缸座A位于气缸座B的斜上方,其中,气缸座A上设有气缸G,气缸G与控制器相连,气缸G靠近驱动盘的一端设有气缸G伸缩杆;气缸座B上设有气缸F,气缸F靠近驱动盘的一端设有气缸F伸缩杆,气缸F伸缩杆的末端设有加热头;底板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与控制器相连,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B,同步带轮B位于同步带轮A的下方,同步带轮A和同步带轮B上共同套设有穿过底板的同步皮带A。
[0009] 本发明用一台鱼竿导眼缠绕机可以代替10多名熟练操作工,既解决熟练工紧缺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导眼缠绕质量,确保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鱼竿上下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送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是本发明鱼竿导眼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是本发明鱼竿导眼缠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是本发明纵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7是本发明缠绕转盘部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8是本发明缠绕转盘部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8] 图9是本发明扯线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0是图9中气缸I上扯线头伸出时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11是导眼置于鱼竿上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符号说明:
[0022] 1.鱼竿上下杆机构;101.底板A;102.活动板A;103.立柱A固定盘;104.立柱A;105.横板A;106.导柱A;107.纵板A;108.直线轴承A;109.固件A;110.纵向移动机构;11001.气缸E;11001‑1.气缸E伸缩杆;11002.导柱C;11003.横板C;11004.活动板C;11005.直线轴承B;11006.吊架;11007.纵梁;111.气缸A;111‑1.气缸A伸缩杆;112.气缸B;112‑1.气缸B伸缩杆;113.夹爪气缸A;114.鱼竿夹具B;115.气缸K;115‑1.气缸K伸缩杆;116.固定板A;
[0023] 2.送杆机构;201.电缸支座;202.电缸;203.旋转气缸支座;204.电缸滑块;205.旋转气缸;206.鱼竿夹具A;207.三爪机械爪;208.滑轨;209.三爪驱动气缸;
[0024] 3.鱼竿导眼夹取机构;301.立柱B固定盘;302.立柱B;303.纵板B;304.导柱B;305.横板B;306.气缸C;306‑1.气缸C伸缩杆;307.固件B;308.直线轴承C;309.气缸D;309‑1.气缸D伸缩杆;310.夹爪气缸B;311.导眼夹具;312.活动板B;313.固定板B;
[0025] 4.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01.底板B;402.底板C;403.导眼搁架;404.缠绕转盘部装;40401.气缸F;40401‑1.气缸F伸缩杆;40402.气缸G;40402‑1.气缸G伸缩杆;40403.线车;
40404.驱动盘;40405.驱动盘电机;40406.滚珠丝杠螺母;404061.滚珠丝杠螺纹孔;40407.驱动盘支座;40408.驱动盘带轮;40409.气缸座A;40410.气缸座B;40411.同步皮带B;
40412.同步带轮C;405.导眼;406.鱼竿;407.同步皮带A;408.同步带轮A;409.导轨支座;
410.同步带轮B;411.电机支架;412.滚珠丝杠;413.电机;414.直线轴承D;415.导轨;416.扯线支撑机构;41601.扯线支撑机构支架;41602.气缸H;41602‑1.气缸伸缩杆H;41603.气缸托架A;41604.气缸I;41605.扯线护套;41606.扯线头;416061.沟槽;41607.支杆托架;
41608.气缸J;41609.气缸托架B;417.滚珠丝杠轴承座;
[0026] 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机架5,机架5上设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相邻的底板A 101和底板B 401。其中,底板A 101上设有送杆机构2,送杆机构2的上方设有鱼竿上下杆机构1;底板B 401上固定有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位于送杆机构2相邻的左侧,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的上方设有鱼竿导眼夹取机构3。本发明还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优选为PLC控制器,鱼竿上下杆机构1、送杆机构2、鱼竿导眼夹取机构3和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均与控制器相连。
[0029] 如图2所示,鱼竿上下杆机构1的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A 105,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纵板A 107,两个横板A 105与两个纵板A 107之间通过固件A 109围成一个框架,固件A 109固定设有立柱A 104,立柱A 104通过立柱A固定盘103固定于底板A 101上。两个横板A 105之间设有活动板A 102,活动板A 10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直线轴承A 108,直线轴承A 108内均套设有导柱A 106,导柱A 106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前后两个横板A 105上。后方横板A 105上设有气缸B 112,气缸B 112与控制器相连,气缸B 112设有穿过横板A 105的气缸B伸缩杆112‑1,气缸B伸缩杆112‑1的末端固定于活动板A 102上;控制器控制气缸B 112工作,带动气缸B伸缩杆112‑1伸出或收缩,从而带动活动板A 102沿导柱A 106的直线方向前后移动。前方横板A 105上设有气缸K 115,气缸K 115与控制器相连,气缸K 115设有穿过横板A 105的气缸K伸缩杆115‑1,气缸K伸缩杆115‑1的末端固定于活动板A 102上;
控制器控制气缸K 115工作,带动气缸K伸缩杆115‑1收缩或伸出,从而带动活动板A 102沿导柱A 106的直线方向前后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B 112通过气缸B伸缩杆112‑1收缩带动活动板A 102向后方移动时,气缸K 115不工作,气缸K伸缩杆115‑1被动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K 115通过气缸K伸缩杆115‑1收缩带动活动板A 102向前方移动时,气缸B 112不工作,气缸B伸缩杆112‑1被动移动。
[0030] 如图2和图6所示,活动板A 102上还设有纵向移动机构110,纵向移动机构110设有两个相对的吊架11006,两个吊架11006均固定在活动板A 102上。每个吊架11006的下端固定设有横板C 11003,两个横板C 11003之间设有活动板C 11004,活动板C 1100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直线轴承B 11005,直线轴承B 11005内均套设有导柱C 11002,导柱C 1100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个横板C 11003上。左侧横板C 11003上设有气缸E 11001,气缸E 11001与控制器相连,气缸E 11001设有穿过横板C 11003的气缸E伸缩杆11001‑1,气缸E伸缩杆11001‑1的前端固定于活动板C 11004上;控制器控制气缸E 11001工作,带动气缸E伸缩杆11001‑1收缩或伸出,从而带动活动板C 11004沿导柱C 11002的直线方向左右移动。活动板C 11004的底端固定设有纵梁11007,纵梁11007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的气缸A 111,气缸A 111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气缸A 111设有气缸A伸缩杆111‑1;气缸A伸缩杆111‑1的底端通过固定板A 116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A 113,两个夹爪气缸A 113均与控制器相连,两个夹爪气缸A 113在水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图中未示出),夹爪气缸伸缩杆的末端均设有鱼竿夹具B 114,两个鱼竿夹具B 114相对设置;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带动气缸A伸缩杆111‑1收缩或伸出,从而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上下移动;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A 113工作,同时带动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内收缩或向外伸出,从而带动鱼竿夹具B 114夹紧或张开。
[0031] 如图3所示,送杆机构2设有电缸支座201,电缸支座201固定于图2中的底板A 101上,电缸支座201上设有电缸202和滑轨208,电缸202与控制器相连,电缸202和滑轨208相邻设置,滑轨208上设有电缸滑块204,电缸滑块204与电缸202相连;电缸滑块204上固定有旋转气缸支座203,旋转气缸支座203上设有旋转气缸205,旋转气缸205与控制器相连,旋转气缸205上设有鱼竿夹具A 206,鱼竿夹具A 206上设有三爪驱动气缸209,三爪驱动气缸209与控制器相连,三爪驱动气缸209上设有三爪机械爪207;控制器控制三爪驱动气缸209工作,带动三爪机械爪207的三个爪夹紧或张开;控制器控制旋转气缸205工作,带动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三爪机械爪207和鱼竿406旋转;控制器控制电缸202工作,电缸202驱动电缸滑块204及旋转气缸支座203、旋转气缸205、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和三爪机械爪207沿滑轨208的直线方向左右移动。
[0032] 如图4所示,鱼竿导眼夹取机构3的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横板B 305,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纵板B 303,两个横板B 305与两个纵板B 303之间通过固件B 307围成一个框架,固件B 307固定设有立柱B 302,立柱B 302通过立柱B固定盘301固定于图1中的底板B 401上。两个横板B 305之间设有活动板B 312,活动板B 31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直线轴承C 308,直线轴承C 308内均套设有导柱B 304,导柱B 304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前后两个横板B 305上。后方横板B 305上设有气缸C 306,气缸C 306与控制器相连,气缸C 306设有穿过横板B 305的气缸C伸缩杆306‑1,气缸C伸缩杆306‑1的末端固定于活动板B 312上;控制器控制气缸C 306工作,带动气缸B伸缩杆306‑1伸出或收缩,从而带动活动板B 312沿导柱B 304的直线方向前后移动。活动板B 312上连接有多个气缸D 309,气缸D 309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气缸D 309设有气缸D伸缩杆309‑1,气缸D伸缩杆309‑1的底端通过固定板B 
313固定有两个相对的夹爪气缸B 310,两个夹爪气缸B 310均与控制器相连,两个夹爪气缸B 310在水平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图中未示出),夹爪气缸伸缩杆的末端均设有导眼夹具311,两个导眼夹具311相对设置;控制器控制气缸D 309工作,带动气缸D伸缩杆309‑1、固定板B 313、夹爪气缸B 310和导眼夹具311上下移动;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B 310同时带动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内收缩或向外伸出,从而带动导眼夹具
311夹紧或张开。
[0033] 如图5所示,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设有底板C 402,底板C 402固定于底板B 401上,底板C 402上设有多个并排的导眼搁架403,底板B 401上与底板C 402相邻设有多个与导眼搁架403一一对应的扯线支撑机构416。
[0034] 如图9和图10所示,每个扯线支撑机构416设有扯线支撑机构支架41601,扯线支撑机构支架41601连接于底板B 401上,扯线支撑机构支架41601上固定有气缸H 41602,气缸H 41602与控制器相连,气缸H 41602设有气缸H伸缩杆41602‑1,气缸H伸缩杆41602‑1的顶端固定设有气缸托架A 41603;气缸托架A 41603的顶端固定设有气缸I 41604,气缸I 41604与控制器相连,气缸I 41604设有气缸I伸缩杆(图中未示出),气缸I 41604通过气缸I伸缩杆连接有扯线头41606,扯线头41606的末端设有如图10所示的沟槽416061,扯线头41606的外周套有扯线护套41605,扯线护套41605的后端面固定于气缸I 41604的缸体端面上;控制器控制气缸H 41602工作,气缸伸缩杆H 41602‑1伸出或收缩,带动气缸托架A 41603和气缸I 41604上下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I 41604工作,通过气缸I伸缩杆伸出或收缩,带动扯线头41606从扯线护套41605内伸出或收缩。扯线支撑机构支架41601上还固定有气缸托架B 
41609,气缸托架B 41609的顶端固定有气缸J 41608,气缸J 41608与控制器相连,气缸J 
41608上设有支杆托架41607;控制器控制气缸J 41608工作,带动支杆托架41607上下移动。
[0035] 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沿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对的H型的导轨支座409,导轨支座409固定于底板B 401上,两个导轨支座409之间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415,导轨415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导轨支座409上。两个导轨支座409上分别固定设有滚珠丝杠轴承座417,滚珠丝杠轴承座417上均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共同套设有滚珠丝杠412,滚珠丝杠412与右侧滚珠丝杠轴承座417相邻的一端设有同步带轮A 408。
[0036]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鱼竿导眼缠绕机构4还设有多个缠绕转盘部装404,缠绕转盘部装404与扯线支撑机构416间隔设置。每个缠绕转盘部装404设有驱动盘支座40407,驱动盘支座40407的下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直线轴承D 414,直线轴承D 414均分别套设于两根导轨415上;每个缠绕转盘部装404上两个直线轴承D 414之间设有滚珠丝杠螺母40406,滚珠丝杠螺母40406内设有滚珠丝杠螺纹孔404061,滚珠丝杠412穿过所有的滚珠丝杠螺纹孔404061与之相互配合,滚珠丝杠412转动时,带动所有的缠绕转盘部装404沿导轨
415左右移动。
[0037] 驱动盘支座40407的左侧设有驱动盘电机40405,驱动盘电机40405与控制器相连,驱动盘电机4040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C 40412,同步带轮C 40412位于驱动盘支座40407的右侧,同步带轮C 40412的上方、驱动盘支座40407上还设有驱动盘带轮40408,驱动盘带轮40408与同步带轮C 40412共同套设有同步皮带B 40411。驱动盘带轮40408连接有驱动盘40404,驱动盘40404位于驱动盘支座40407的左侧,驱动盘40404上设有线车40403。控制器控制驱动盘电机40405驱动同步带轮C 40412转动,通过同步皮带B 40411带动驱动盘带轮40408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盘40404及其上的线车40403转动。
[0038] 驱动盘支座40407上还设有气缸座A 40409和气缸座B 40410,其中气缸座B 40410为水平设置,气缸座A 40409位于气缸座B 40410的斜上方,与气缸座B 40410呈一定度,其中,气缸座A 40409上设有气缸G 40402,气缸G 40402与控制器相连,气缸G 40402靠近驱动盘40404端设有气缸G伸缩杆40402‑1;控制器控制气缸G 40402工作,气缸G伸缩杆40402‑1向内侧伸出。气缸座B 40410上设有气缸F 40401,气缸F 40401靠近驱动盘40404端设有气缸F伸缩杆40401‑1,气缸F伸缩杆40401‑1的末端设有加热头(图中未示出);控制器控制气缸F 40401工作,气缸F 40401通过气缸F伸缩杆40401‑1带动加热头向内侧伸出或向外侧收缩。
[0039] 底板B 401的底部固定有电机支架411,电机支架411上固定有电机413,电机413与控制器相连,电机4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B 410,同步带轮B 410位于同步带轮A 408的正下方,同步带轮A 408和同步带轮B 410上共同套设有穿过底板B 401的同步皮带A 
407;控制器控制电机413驱动同步带轮B 410通过同步皮带A 407带动同步带轮A 408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杠412转动。
[0040] 工作过程:
[0041] 将位于鱼竿406前端的第一个导眼提前胶黏好,然后将鱼竿406放在底板A 101上(鱼竿406的尾端指向电缸202),保证鱼竿406前端的第一个导眼位置朝上(如图11所示)。控制器控制气缸B 112工作,气缸B伸缩杆112‑1收缩,拉动活动板A 102向后移动至指定位置;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伸出,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A 113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外伸出,带动鱼竿夹具B 114张开,到达鱼竿406位置时;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A 113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内收缩,带动鱼竿夹具B 114向内收缩夹紧鱼竿406;然后,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收缩,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和鱼竿406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
[0042] 控制器控制气缸B 112工作,气缸B伸缩杆112‑1伸出,推动活动板A 102向前移动至送杆机构2的正上方(此时电缸滑块204位于电缸202的一端),移动过程中气缸K 115不工作被动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伸出,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鱼竿夹具B 114和鱼竿406下移至鱼竿406中心轴与旋转气缸205中心重合位置;控制器控制气缸E 11001工作,气缸E伸缩杆11001‑1伸出,带动活动板C 11004、纵梁11007、气缸A 111、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鱼竿夹具B 114和鱼竿406向靠近电缸202端移动;当鱼竿406尾端移至三爪机械爪207的三个爪之间时,控制器控制三爪驱动气缸209工作,带动三爪机械爪207的三个爪同时向内移动,夹紧鱼竿406尾端,将鱼竿406的前端置于扯线支撑机构416上。
[0043] 控制器控制电缸202工作,电缸202驱动电缸滑块204及旋转气缸支座203、旋转气缸205、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和三爪机械爪207沿滑轨208向远离电缸202端移动并穿过所有的驱动盘40404,且位于扯线支撑机构416的上方;控制器控制气缸J 41608工作,带动支杆托架41607上升将鱼竿406托住,保证鱼竿406的横截面与驱动盘40404同轴。
[0044] 操作者将除鱼竿406前端第一个导眼之外的其余导眼405放置在导眼搁架403上,控制器控制气缸C 306工作,气缸C伸缩杆306‑1收缩拉动活动板B 312向后移动至导眼搁架403的正上方;控制器控制气缸D 309工作,气缸D伸缩杆309‑1伸出,带动固定板B 313、夹爪气缸B 310和导眼夹具311向下移动到导眼405位置时,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B 310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内收缩,带动导眼夹具311将导眼405夹住;然后控制器控制气缸D 309工作,气缸D伸缩杆309‑1收缩,带动固定板B 313、夹爪气缸B 310和导眼夹具311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导眼405支腿的底平面与鱼竿406圆周的顶面相切),控制器控制气缸C 306工作,气缸C伸缩杆306‑1伸出,推动活动板B 312向前移动至鱼竿406的正上方位置(导眼405支腿的底面刚好与鱼竿406接触,如图11所示)。
[0045] 操作者手动将每个缠绕转盘部装404的线车40403上的线头拉下,控制器控制气缸I 41604工作,气缸I伸缩杆伸出,推动扯线头41606从扯线护套41605内伸出;将线头勾到扯线头41606的沟槽416061中;控制器控制气缸I 41604工作,气缸I伸缩杆收缩,将扯线头41606收回,保证线被扯线头41606与扯线护套41605紧。
[0046] 然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盘电机40405驱动同步带轮C 40412转动,通过同步皮带B 40411带动驱动盘带轮40408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盘40404及其上的线车40403转动,进而将线缠绕在鱼竿406所有的导眼405(包括前端第一个导眼)上;驱动盘40404转动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13驱动同步带轮B 410通过同步皮带A 407带动同步带轮A 408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杠412转动,滚珠丝杠412带动所有的缠绕转盘部装404沿导轨415左右移动,保证绕线均匀排布。缠绕3~5圈线后控制器控制气缸I 41604工作,气缸I伸缩杆伸出,推动扯线头
41606从扯线护套41605内伸出,将线头松开,保持此状态;待缠绕线达到设定的圈数时,控制器控制气缸H 41602工作,气缸伸缩杆H 41602‑1伸出,带动气缸托架A 41603和气缸I 
41604向上移动;当扯线头41606的沟槽416061将缠绕线勾紧时,控制器控制气缸I 41604工作,气缸I伸缩杆收缩,将扯线头41606收回,将缠绕线锁紧。控制器控制气缸H 41602工作,气缸H伸缩杆41602‑1收缩,带动气缸托架A 41603和气缸I 41604向下移动,将缠绕线拉紧并下移至鱼竿406中轴线之下。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G 40402工作,气缸G伸缩杆40402‑1向内侧伸出至前端压在鱼竿406缠绕线上,保持压紧状态;控制器控制气缸F 40401工作,气缸F伸缩杆40401‑1伸出至前端的加热头与拉紧的缠绕线接触并加热熔化切断缠绕线;同时控制器控制旋转气缸205工作,通过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和三爪机械爪207带动鱼竿406整体逆缠绕方向旋转90°,使熔化的线头与缠绕线圈粘结在一起,控制器控制气缸G 
40402工作,气缸G伸缩杆40402‑1收缩,缠绕过程结束。
[0047] 然后,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B 310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外伸出,带动导眼夹具311将导眼405松开;控制器控制气缸D 309工作,气缸D伸缩杆309‑1收缩,带动固定板B 313、夹爪气缸B 310和导眼夹具311向上移动离开导眼405;控制器控制气缸C 306工作,气缸C伸缩杆306‑1收缩,拉动活动板B 312沿导柱B 304向后移动至导眼搁架403的正上方。
[0048] 控制器控制旋转气缸205工作,通过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和三爪机械爪207带动鱼竿406整体顺缠绕方向旋转90°,控制器控制气缸J 41608工作,带动支杆托架41607向下移动,使鱼竿406与支杆托架41607分开。控制器控制电缸202工作,电缸202驱动电缸滑块204及旋转气缸支座203、旋转气缸205、鱼竿夹具A 206、三爪驱动气缸209和三爪机械爪207带动鱼竿406沿滑轨208向靠近电缸202端移动至鱼竿406的尾端位于三爪机械爪
207三个爪之间。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伸出,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向下移动,到达鱼竿406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分别控制两个夹爪气缸A 113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内收缩,带动鱼竿夹具B 114将鱼竿406夹紧。然后,控制器控制三爪驱动气缸209工作,带动三爪机械爪207的三个爪同时向外移动,将鱼竿406的尾端松开;控制器控制气缸E 11001工作,气缸E伸缩杆11001‑1收缩,通过活动板C 11004、气缸A 111、夹爪气缸A 113、鱼竿夹具B 114带动鱼竿406向远离电缸
202端移动,使鱼竿406尾端离开三爪机械爪207。控制器控制气缸K 115运动,气缸K伸缩杆
115‑1收缩,拉动活动板A 102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移动过程中气缸B伸缩杆112‑1被动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伸出,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向下移动到底板A 101的指定位置;控制器控制夹爪气缸A 113工作,对应的夹爪气缸伸缩杆同时向外伸出,带动鱼竿夹具B 114将鱼竿406松开。然后,控制器控制气缸A 111工作,气缸A伸缩杆111‑1收缩,带动固定板A 116、夹爪气缸A 113和鱼竿夹具B 114向上移动;控制器控制气缸K 115工作,气缸K伸缩杆115‑1伸出,推动活动板A 102沿导柱A 
106向后移动至回到电缸202的正上方;控制器控制气缸B 112工作,气缸B伸缩杆112‑1收缩,拉动活动板A 102向后移动沿导柱A 106向后移动回到初始位置,整个工作过程结束。
[0049] 工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停用某个或某几个气缸D 309及对应的缠绕转盘部装404和扯线支撑机构416。
[005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1]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