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空平台

申请号 CN200610039577.9 申请日 2006-04-17 公开(公告)号 CN1833954A 公开(公告)日 2006-09-20
申请人 杨贻方; 发明人 杨贻方;
摘要 一种高空超高空的稳定平台,为解决目前缆绳自重对缆绳极限的影响和实现对平台稳定的控制,本 发明 采用空气中的浮体来多级对抗重 力 实现超高,并采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地面固定点实现平台稳定。这样平台就可以进入 平流层 ,作为观测台或地轨空间站。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气层中的超高的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采用空气中的浮体来多级对抗 重实现超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地面固定点实现平 台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气球表面涂上反光层,减小受热造成的气体 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气球表面涂上膜发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气球采用多级,以减小受热和散热而造成昼 夜体积变化浮力不均匀的影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气球补充气体用细小而耐高压的导管进行气 体传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平台与缆绳连结方法采用简化成多个三型 达到受力平稳和消除纽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项高空平台,尤其是超高的固定平台。

背景技术

按照地球学以及材料力学计算,目前科学界认为固体及建筑物高度不能超过10000米,否则会被自 身的重力压碎引起崩塌。而目前相关发明CN03126976.1——“在高空平流层搭建作业平台的方法”,其步 骤:a.在地面或下建筑系留墩,在系留墩上设置轴承万向;b.在地面设置高空作业平台,在高空作业平 台上设置轴承万向;c.用缆绳一端连接系留墩,另一端连接高空作业平台;d.用飞艇、热气球或涡轮喷气 发动机作动力的直升机牵引高空作业平台,使其升空定位于缆绳同高的高空平流层——这方案明显存在实 施困难,没能解决力学负荷极限和平台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设计出能突破负荷极限和实现稳定的平台。
本发明采用空气中的浮体来多级对抗重力实现超高,并采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地面固定点实现平台 稳定。一般来说浮体仍然采用氦气作为主要的浮力工作气体;为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多个和多级气 球能增加安全性。理论上气球越大,受的水平方向的力与负荷能力比越小,所以从效益方面考虑气球尽量 做大;在地面固定点与平台之间缆绳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再设置一个小型气球对抗这段距离缆绳的重量, 可以设置多个对抗点;一般采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地面固定点来达到合力平衡实现平台稳定。
由于采用多级的重力对抗体系,极大地减轻了缆绳自身的荷载;同时采用多个固定点,就实现了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气球的材料抗紫外线等老化能力好,隔热性能高,采用致密的胶体达到要求透气比率低,在表面 可以涂上反光层,减小受热造成的气体膨胀,或者采用膜发电,气球采用多级,以减小受热和散热而造 成昼夜体积变化浮力不均匀的影响;缆绳的强度高,抗腐蚀化、紫外线分解等老化能力好,也可以采 用密度小的合金缆绳,最佳方式是采用高强度的纤维,在缆绳外层可以采用保护层提高使用寿命,缆绳 也可以采用多股提高安全性能。地面固定点可以采用多个,以形成度对抗中间部分的气球水平受力,使 平台保持稳定。平台上设置气体储存罐,以补充气体损失。也可以用细小而耐高压的导管进行气体传送。 平台设置于顶层气球的下端,可以用固定网连接,平台与缆绳连结方法采用简化成多个三角型达到受力平 稳和消除纽动。气球也可以换成大功率而体重小的鼓机,缆绳中包含电缆,但依赖大功率的电力消耗和 对电机电缆性能要求高,所以这种方案虽然能减小平台及对抗点在空气中受风的水平力,但维护费用高。 采用多级对抗的平台,可以将平台提升入大气层中的平流层,这样比较方便作为空间观测和信号平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