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

申请号 CN202210838631.5 申请日 2022-07-18 公开(公告)号 CN115419349B 公开(公告)日 2024-02-23
申请人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发明人 王波; 夏祥东; 王宁; 何冰; 庄原; 施丽铭; 苏慕萍; 李潇; 李林; 杨建中; 陈同祥;
摘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其特征在于,作为载人飞行器相邻两个舱段之间的接口,包括:
设置在舱体上的环形门框结构;
通过门轴机构铰接在所述门框结构上的门体结构;所述门体结构能够绕门轴机构转动;且所述门体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
用于对所述门体结构进行紧的传动锁紧机构;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包括:两个以上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滑;在门体结构的外圆周以及门框结构的内圆周均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条形槽;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结构上的条形槽和门框结构上的条形槽一一对接形成滑槽;
设置在门体结构中心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锁紧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铰接,另一端铰接滑块;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所述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对所述门体结构的锁紧与解锁;
采用径向密封的方式实现门体结构和门框结构之间密封的密封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套以及行星齿轮系;
所述主轴套安装在门体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主轴套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铰接点,用于所述连杆的铰接;
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主轴以及在围绕主轴呈正三状态分布的三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系和开关转动手柄分别设置在主轴套的端面两侧;所述主轴套朝向行星齿轮系所在侧沿其轴向延伸有环形内齿;
所述主轴的一端穿过主轴套的中心孔后与开关转动手柄固接,另一端伸出门体结构与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相连;所述主轴中部固接主轴齿轮,三个行星齿轮分别与主轴齿轮啮合;同时三个行星齿轮分别与主轴套上的内齿啮合;
所述门轴机构包括: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门轴轴体、拉紧弹簧以及门轴机构舱门固件;
所述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固定在所述门框结构上,用于支撑所述门轴轴体;所述门轴机构舱门固件的一端与门体结构固接,另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上;所述门轴轴体为门体结构相对门框结构打开和关闭的旋转轴
所述门轴机构舱门固件通过条形孔套装在门轴轴体上,所述拉紧弹簧的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上,另一端与门轴机构舱门固件相连;所述拉紧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均沿门体结构的轴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结构上条形槽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曲面,所述压紧曲面为所述条形槽沿门框结构的轴向下沉形成的曲面结构;所述滑块端部具有滚轮;关闭所述门体结构时,所述滑块进入位于门框结构上的滑槽内运动至压紧曲线所在位置时,其端部滚轮沿着压紧曲面移动,带动所述门体结构轴向平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用于门体结构闭合时的导向;
所述导向机构位包括:导向槽和导向辊;所述导向槽固定在所述门框结构上,导向槽的长度与门框结构的轴向平行;所述门体结构外圆周具有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凸起柱体;
所述导向槽具有喇叭状开口,导向槽的外侧具有与该侧面垂直的套筒;所述导向辊位于该套筒内,与该套筒滑动配合;所述导向辊一端端部设置有滑轮,导向槽上与滑轮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导向辊的另一端通过套筒弹簧与套筒的内底面相连;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滑轮凸出于导向槽内底面上的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结构上固定有舱门锁止阀,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舱门锁止阀配合的锁止槽;
当所述舱门锁止阀的锁止芯位于所述主轴上的锁止槽内时,能够限制所述主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连杆与所述门体结构的径向重合,处在连杆转动的死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门体结构外圆周面上的双层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包括:十二根连杆以及与十二根连杆一一对应的滑块。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

说明书全文

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舱门,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属于载人航天器机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空间舱门作为载人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密封舱密封功能的关键结构,同时也是航天员出入密封舱的通道。载人航天器舱门的研究与设计不仅对航天员的舱内安全保障及太空出舱活动,而且对于载人航天器的交会对接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 载人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载荷需要承受极其严峻的工作环境,例如,受到猛烈的冲击与振动。舱门在开启和关闭时,内外的压差对舱门受力影响很大;另外,由于舱门结构比较重,单纯地手动开启比较困难。钱海鲲等人在2015年03期《上海航天》中发表的《航天器电动手动一体化舱门紧机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舱门锁紧执行机构布局方案,其原理是通过驱动中间齿轮带动两个扇形齿轮运动,从而带动连杆滚轮机构实现舱门的锁紧与打开,并实现端面密封,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征;但同时该特征使得这种装置只能单向承压密封,不具备双向承压密封的能力。
[0004] 空间舱门分为两种,第一种为飞行器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接口;第二种为两个相邻舱段之间的接口。目前对空间舱门的结构设计多集中在上述第一种,由于外界环境为真空环境,该种舱门在设计时采用内压密封的方式(即单向承压密封),且只能实现向内的打开;而对于上述第二种,由于相邻两个舱段中任意一个舱段内即可能是真空环境也可能是大气环境,因此上述第一种舱门结构并不适用于作为两个相邻舱段之间的接口。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门,作为载人飞行器相邻两个舱段之间的接口,能够实现双向承压密封,且能够保证在相邻两个舱段内处于各种环境下的开启。
[0006] 所述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包括:设置在舱体上的环形门框结构;
[0007] 通过门轴机构铰接在所述门框结构上的门体结构;所述门体结构能够绕门轴机构转动;且所述门体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
[0008] 用于对所述门体结构进行锁紧的传动锁紧机构;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包括:两个以上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滑;在门体结构的外圆周以及门框结构的内圆周均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条形槽;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结构上的条形槽和门框结构上的条形槽一一对接形成滑槽;
[0009] 设置在门体结构中心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锁紧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铰接,另一端铰接滑块;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所述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对所述门体结构的锁紧与解锁;
[0010] 采用径向密封的方式实现门体结构和门框结构之间密封的密封结构。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套以及行星齿轮系;
[0012] 所述主轴套安装在门体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主轴套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铰接点,用于所述连杆的铰接;
[0013]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主轴以及在围绕主轴呈正三状态分布的三个行星齿轮;行星轮系和开关转动手柄分别设置在主轴套的端面两侧;所述主轴套朝向行星轮系所在侧沿其轴向延伸有环形内齿;
[0014] 所述主轴的一端穿过主轴套的中心孔后与开关转动手柄固接,另一端伸出门体结构与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相连;所述主轴中部固接主轴齿轮,三个行星齿轮分别与主轴齿轮啮合;同时三个行星齿轮分别与主轴套上的内齿啮合。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门轴机构包括: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门轴轴体、拉紧弹簧以及门轴机构舱门固件;
[0016] 所述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固定在所述门框结构上,用于支撑所述门轴轴体;所述门轴机构舱门固件的一端与门体结构固接,另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上;所述门轴轴体为门体结构相对门框结构打开和关闭的旋转轴
[0017] 所述门轴机构舱门固件通过条形孔套装在门轴轴体上,所述拉紧弹簧的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上,另一端与门轴机构舱门固件相连;所述拉紧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均沿门体结构的轴向。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门框结构上条形槽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曲面,所述压紧曲面为所述条形槽沿门框结构的轴向下沉形成的曲面结构;所述滑块端部具有滚轮;关闭所述门体结构时,所述滑块进入位于门框结构上的滑槽内运动至压紧曲线所在位置时,其端部滚轮沿着压紧曲面移动,带动所述门体结构轴向平移。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导向机构;用于门体结构闭合时的导向;
[0020] 所述导向机构位包括:导向槽和导向辊;所述导向槽固定在所述门框结构上,导向槽的长度与门框结构的轴向平行;所述门体结构外圆周具有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凸起柱体;
[0021] 所述导向槽具有喇叭状开口,导向槽的外侧具有与该侧面垂直的套筒;所述导向辊位于该套筒内,与该套筒滑动配合;所述导向辊一端端部设置有滑轮,导向槽上与滑轮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导向辊的另一端通过套筒弹簧与套筒的内底面相连;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滑轮凸出于导向槽内底面上的开孔。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门体结构上固定有舱门锁止阀,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舱门锁止阀配合的锁止槽;
[0023] 当所述舱门锁止阀的锁止芯位于所述主轴上的锁止槽内时,能够限制所述主轴转动。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连杆与所述门体结构的径向重合,处在连杆转动的死点位置。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门体结构外圆周面上的双层密封圈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动锁紧机构包括:十二根连杆以及与十二根连杆一一对应的滑块。
[0027] 有益效果:
[0028] (1)本发明提供的空间舱门采用多组连杆滑块机构并联实现锁紧与径向密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舱门的双向承压密封;使其能够作为载人飞行器相邻两个舱段之间的接口,且相邻两个舱段内处于各种环境下均能够实现舱门的开启。具体的:传动锁紧机构中采用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杆滑块能够均匀的将加载力传递到门体周边的压紧点,实现舱门的锁紧,该种结构布局提高了舱门的承压能力。
[0029] (2)驱动机构和传动锁紧机构之间通过行星轮系传递动力,驱动机构采用中心加载的方式提供驱动力,并将中心加载的驱动力放大传递给传动锁紧机构,能够达到省力并精准控制行程的效果,使操作者只需较小的力就能够实现舱门精准的开启与锁紧,满足了航天员操作对舱门操作力较小的要求。
[0030] (3)采用浮动式门轴机构,门体结构与门轴轴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使门体结构相对门轴轴体具有轴向平动的位移量,配合在传动锁紧机构的滑槽内设置的压紧曲线,在确保舱门锁紧的同时,实现对径向密封圈的均匀压紧。
[0031] (4)通过设置导向机构保证舱门闭合后传动锁紧机构能够精准处于对接位,其能够通过力反馈来判断门体结构是否到达密封位置。
[0032] (5)传动锁紧机构锁紧时,连杆与门体结构的径向重合,此时处在连杆转动的死点位置,处在死点位置的连杆可以实现自锁效果。
[0033] (6)在门体结构的外侧柱体上设置的双层密封圈,使其在遇到内外压力差时舱门两侧不受影响,可以保证两侧具有一致的良好承压能力。
[0034] (7)本发明采用浮动门轴和导向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舱门转动灵活、开关便利以及力反馈的功能,从而满足了舱门的人机工效学要求。采用径向密封、浮动门轴、多点压紧以及门体和门框的匹配设计,能够实现舱门两侧均有一个大气压压差条件下的密封功能。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为本发明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的正面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的背面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爆炸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舱门锁紧与打开状态时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其中(a)为锁紧状态,(b)为打开状态;
[0040] 图5为本发明中的传动锁紧机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发明中采用的密封圈的径向剖面图;
[0042] 图7为本发明中的门轴机构示意图及爆炸图;
[0043] 图8为本发明中的导向机构示意图及爆炸图。
[0044] 其中:1‑驱动机构,2‑舱内指针,3‑门轴机构,4‑门体结构,5‑舱内平衡阀,6‑连杆,7‑主轴套,8‑导向机构,9‑舱内把手,10‑传动锁紧机构,11‑门框结构,12‑开关转动手柄,
13‑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14‑舱外把手,15‑舱外平衡阀,16‑双层密封圈,17‑主轴,18‑舱门锁止阀,19‑行星齿轮,20‑滑块,21‑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22‑门轴轴体,23‑拉紧弹簧,24‑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5‑拉紧弹簧固定螺丝,26‑导向槽,27‑导向滑轮,28‑导向辊,29‑导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6]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仅仅限于本发明。为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下文的描述为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0047] 实施例1: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作为载人飞行器相邻两个舱段之间的接口的空间双向承压舱门,采用中心加载的多胞连杆滑块实现舱门的旋转开关操作,同时结合径向双层密封圈实现了舱门的双向承压密封。
[0049] 令通过该舱门相连的两个舱段分别为舱段A和舱段B,为描述的方便,令舱门朝向舱段A的一面为舱内侧,朝向舱段B的一面为舱外侧;即本例中的舱外并不是指外界环境。
[0050]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间双向承压舱门整体为圆形结构,包括:驱动机构1、门轴机构3、门体结构4、传动锁紧机构10和门框结构11。
[0051] 用于实现对该舱门进行操作(打开或关闭)的操作元件包括:舱内把手9、开关转动手柄12、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13、舱外把手14。
[0052] 门框结构11为设置在载人航天器舱体上的环形框架,作为门体结构4与载人航天器的连接基座;门框结构11上设有与门体结构4相匹配的端框;门体结构4一端通过门轴机构3铰接在门框结构11上,门体结构4可绕门轴机构3转动,并与端框配合实现门体结构4相对门框结构11的打开和关闭;本例中该舱门为侧开方式,由此门体结构4左侧或右侧中间位置通过门轴机构3铰接在门框结构11上。且在舱段A或舱段B内,均能够采用向内或向外打开门体结构4的方式实现舱门的打开,为方便操作,在门体结构4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把手,分别为舱内把手9和舱外把手14。
[0053]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传动锁紧机构10;驱动机构1安装在门体结构4一侧端面上,本例中,驱动机构1安装在门体结构4舱内侧的端面上。驱动机构1包括:主轴套7以及行星齿轮系;其中行星轮系包括:主轴17以及在围绕主轴17呈正三角状态分布的三个行星齿轮19;主轴套7安装在门体结构4的中心位置;行星轮系和开关转动手柄12分别设置在主轴套7的端面两侧;主轴套7朝向行星轮系所在侧沿其轴向延伸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内圆周面加工有内齿;主轴17的一端穿过主轴套7的中心孔后固定开关转动手柄12,作为舱内侧驱动机构1的操作端;另一端通过门体结构4的中心孔伸出门体结构4(主轴17穿过门体结构4,由动密封实现密封)与舱外侧的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13相连;主轴17中部固接有主轴齿轮,三个行星齿轮19分别与主轴齿轮啮合;同时三个行星齿轮19分别与主轴套7上的内齿啮合。
[0054] 由此通过开关转动手柄12转动主轴17时,行星齿轮系能够将开关转动手柄12提供的中心驱动力通过与主轴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19传递给主轴套7,通过开关转动手柄12的大运动量转化为主轴套7很小的转动;由此驱动机构1通过二级降速驱动力矩控制传动锁紧机构10达到省力并精准控制行程的效果。
[0055] 此外,为避免扰动导致主轴17的转动,在门体结构4上固定有舱门锁止阀18,主轴17上设置有与舱门锁止阀18配合的锁止槽;当舱门处于关闭且锁紧状态或解锁打开状态时,舱门锁止阀18的锁止芯位于主轴17上的锁止槽内,以限制主轴17转动。
[0056] 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锁紧机构10包括:十二根连杆6以及与十二根连杆6一一对应的滑块20;在门体结构4的外圆周以及门框结构11的内圆周均设置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有十二个条形槽,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结构4上的条形槽和门框结构11上的条形槽一一对接形成用于使滑块20滑动的滑槽。十二个滑槽与十二个连杆机构一一对应铰接。主轴套7外圆周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十二个铰接点;十二根连杆6的一端分别与主轴套7上的十二个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铰接的滑块20分别位于十二个滑槽内,与滑槽滑动配合。门框结构11上每个滑槽内设置有压紧点,用于和滑块20配合,实现门体结构4与门框结构11之间的压紧。
[0057] 传动锁紧机构10中连杆6的运动通过主轴套7来控制,通过连杆6来带动滑块20进行更加平稳顺畅地运动,进而实现舱门的锁紧和解锁。传动锁紧机构10锁紧时,连杆6与门体结构4的径向重合,如图4中的(a)所示;此时处在连杆转动的死点位置,处在死点位置的连杆可以达到自锁效果。且传动锁紧机构10中采用十二个滑槽能够较好地对滑块20的行动轨迹进行准确限制。
[0058] 传动锁紧机构10解锁和锁紧运动过程中的运动量相对于其他传动机构较小,同时将主轴套7置于门体结构4的中心位置,成功地避免了十二根连杆6之间发生运动干涉。且设计时使主轴套7的尺寸与连杆6相配合,通过主轴套7扩大连杆6的连接周长,可以避免连杆6之间发生运动干涉,并且实现滑块20良好的伸缩同步性。
[0059] 此外,为直观的显示传动锁紧机构10解锁和锁紧状态,在门体结构4舱内侧设置有舱内指针2,通过舱内指针2指示传动锁紧机构10的状态。舱外侧通过舱外操作接口及指针13中的指针指示传动锁紧机构10的状态。
[0060] 如图6所示,在门体结构4和门框结构11之间设置有双层密封圈16,用于门体结构4和门框结构11之间的密封。具体的:双层密封圈16位于门体结构4的圆柱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即门体结构4和门框结构11之间采用径向密封的方式,由于密封效果只与双层密封圈16自身的弹性性能有关,故可以实现双向承压能力一致的良好效果。
[0061] 此外,门体结构4的舱内侧和舱外侧分别设置有舱内平衡阀5与舱外平衡阀15,用于在门体结构4关闭时保持密封,门体结构4开启前形成气流通道以平衡舱门两侧气压,便于舱门开启。
[0062] 该空间双向承压舱门能够实现舱门解锁打开与关闭锁紧这两个可重复性实现的功能,具体为:
[0063] (1)关闭锁紧功能:在舱门打开状态下,若需要关闭舱门,先利用舱内把手9或舱外把手14关闭门体结构4后;操作者旋转开关转动手柄12带动主轴17作旋转运动,将驱动力通过行星齿轮19放大并传递到与主轴套7连接的十二根连杆6上,带动与其相连的滑块20在滑槽内同步向外滑动,使滑块20进入位于门框结构11上的滑槽内,直至滑块20顶端接触到滑槽内的压紧点,即,使得滑块20沿舱门径向运动至锁紧位置,此时传动锁紧机构10处于图4中的(a)所显示的状态。
[0064] (2)解锁打开功能:在锁紧密封状态下,若需要打开舱门,当舱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时,很难直接将舱门打开,此时首先舱门内的操作者需要手动打开安装在门体结构4上的舱内平衡阀5,以平衡舱门内外两侧的压力。当舱内外压差较小时,无需进行舱门内外两侧压力平衡的操作。然后,操作者反向旋转开关转动手柄12,通过主轴17带动十二根连杆6转动,使十二个滑块20在滑槽内后退,脱离压紧点,直至从门框结构11上的滑槽内退出,缩回至门体结构4上的滑槽内,实现门体结构4的解锁,此时传动锁紧机构10处于图4中的(b)所显示的状态。之后,操作者拉动舱内把手9,使门体结构4绕门轴机构3转动,便可实现舱门的开启。
[0065] 该舱门结构合理,解锁打开与关闭锁紧操作简单,而且所需的操作力不大,可靠性高,承压能力强,可以保证在各种环境下开启。同时,由于舱门高刚度锁紧设计结合径向双冗余密封压缩设计,可以双向承压。
[0066] 实施例2:
[0067]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门轴机构3的一种较优实施例。
[0068] 门轴机构3为浮动式门轴机构,用于实现门体结构4与门框结构11之间的连接以及门体结构4相对门框结构11的转动、平动。
[0069] 如图7所示,门轴机构3包括: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21、门轴轴体22、拉紧弹簧23、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以及拉紧弹簧固定螺丝25。
[0070] 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21固定在门框结构11上,作为门轴机构3的安装座;门轴机构舱门框固件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门轴轴体22的支;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的一端与门体结构4固接,另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22上;门轴轴体22为门体结构4相对门框结构11打开和关闭时的旋转轴,即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能够绕门轴轴体22的轴线转动。鉴于本例中舱门为侧开方式,门轴轴体22的轴向沿竖直方向。
[0071] 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通过长方形孔(或腰形孔)套装在门轴轴体22上,拉紧弹簧23的一端套装在门轴轴体22上,另一端通过拉紧弹簧固定螺丝25与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相连;拉紧弹簧23的伸缩方向与长方形孔的长度方向一致长方形孔的长度方向沿门体结构4的轴向。通过设置长方形孔使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与门轴轴体22之间具有沿门体结构4轴向的容差,从而使门体结构4与门轴轴体22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使得门体结构4具有轴向浮动(即门体结构4相对门框结构11的平动),保证舱门的顺利开启与关闭;而在门轴轴体22与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之间设置的拉紧弹簧23,能够在舱门关闭时,拉紧门轴机构舱门固件24,
[0072] 在门体结构4相对门框结构11平动的基础上,在门框结构11上的条形槽的端部设置压紧曲面,即门框结构11上条形槽的末端为沿门框结构11的轴向下沉的曲面结构,形成压紧曲面,并将该位置作为压紧点,滑块20端部具有滚轮;由此关闭舱门时,滑块20进入位于门框结构11上的滑槽内运动至压紧曲线所在位置后,其端部滚轮沿着压紧曲面移动,带动门体结构4轴向平移,以均匀压缩双层密封圈16,避免密封圈受力不均导致的单侧磨损;由此在滑块20运动的同时,带动门体结构4沿轴向压向门框结构11,使得门体结构4与门框结构11间的双层密封圈16压缩,从而实现舱门的锁紧密封功能。
[0073] 此外,还可在门轴轴体22上设置有卷簧,通过调整卷簧的预紧力,实现舱门打开过程中任意位置的停留。
[0074] 实施例3:
[0075] 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导向机构8,并给出导向机构8的一种较优实施例。
[0076] 导向机构8用于门体结构4闭合时的导向;如图8所示,导向机构8位于门框结构11与门体结构4之间,包括:导向槽26和导向辊28;其中导向槽26固定在门框结构11上(且位于门框结构11上门轴机构3的相对侧,即与门轴机构3位于同一径向),导向槽26的开槽方向与门框结构11的轴向平行,且导向槽具有喇叭状开口;门体结构4外圆周具有导向槽26滑动配合的凸起柱体。
[0077] 导向槽26的外侧(开槽面的相对侧)具有与该侧面垂直的套筒;导向辊28位于该套筒内,与该套筒滑动配合;导向辊28一端端部设置有滑轮27,导向槽26内与滑轮27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导向辊28的另一端通过导向弹簧29与套筒的内底面相连。导向弹簧29处于自然状态下,滑轮27凸出于导向槽26内底面上的开孔。
[0078] 当舱门关闭时,门体结构4上的凸起柱体先与导向槽26喇叭状开口接触,校正门体结构4位置;继续关闭门体结构4,门体结构4上的凸起柱体在导向槽26内移动至滑轮27所在位置后挤压滑轮27;滑轮27带动导向辊28后移压缩导向弹簧29,直至凸起柱体越过滑轮27,导向弹簧29回弹,此时判断门体结构4已到达密封位置。
[0079] 导向槽26内开有观察孔,能够观察到导向辊28上导向弹簧29的压缩情况,从而判断门体结构4关闭进程;并且导向弹簧29回弹可以给予操作者力反馈,操作者可通过力反馈与导向辊28的位置变化判断门体结构4的关闭进程。
[0080] 在具有导向机构8后,关闭舱门时,利用舱内把手9或舱外把手14关闭门体结构4,直至门体结构4顺利导入导向机构8的导向槽26,从导向槽26开孔处观察导向弹簧29的压缩情况,当导向弹簧29发生一次压缩回弹过程后,即判断门体结构4已到达密封位置。
[0081] 且由于导向机构8与浮动式门轴机构3的约束,门体结构4只会发生轴向浮动,不会影响到位于舱门侧面的双层密封圈16的密封效果。
[0082]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