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申请权转移;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1910025882.X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申请人 | 张丽琴; 岳忠山; 张小燕; | 申请人类型 | 其他 |
发明人 | 张丽琴; 岳忠山; 张小燕; | 第一发明人 | 张丽琴 |
权利人 | 张丽琴,岳忠山,张小燕 | 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当前权利人 | 南通寓无疆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西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西省忻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蒋坊乡西峡村三街26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0355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64C1/3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4C1/30 ; B64C25/02 ; B64C25/64 ; B64C27/32 ; B64C27/08 ; B64D27/24 |
专利引用数量 | 6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1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深圳迈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赖耀华;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它包括机箱、方形 锁 、可伸缩机臂,该无人机在对无人机进行装箱搬运时,通过手动调节四个可伸缩机臂使得前后方向上位于同一端的一组可伸缩机臂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首先相互前后移动,在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前后完全错开后,手动调节可伸缩机臂的伸缩内板使得对应的伸缩内板在对应伸缩外套的导向下朝着机箱内侧滑动,最后使得原来位于机箱外侧的可伸缩机臂完全移动到机箱内侧,防止无人机在装箱搬运的过程中将无人机的可伸缩机臂折断,同时收回可伸缩机臂的无人机占用空间减小,在装箱和搬运过程中节省了空间。 | ||
权利要求 | 1.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机箱、方形锁、可伸缩机臂、动力机构,其中机箱上所开的飞控系统槽内安装有为无人机升降和飞行提供动力的飞控机构,该飞控机构为现有传统无人机使用的飞控机构;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无人机的机臂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不能收回,这样就会使得无人机在装箱搬运过程中需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空间,加大无人机储存和搬运的成本,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对机臂的损坏较大,给使用者和厂家带来了不便;所以设计一种机臂在装箱和搬运过程中可以收回且在正常飞行时又可以取出使用的无人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 本发明设计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0005] 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机箱、方形锁、可伸缩机臂、动力机构,其中机箱上所开的飞控系统槽内安装有为无人机升降和飞行提供动力的飞控机构,该飞控机构为现有传统无人机使用的飞控机构;该飞控机构为无人机的飞行和升降提供了所有动力,保证无人机可以正常运行,而该飞控机构的能源通过充电的方式或者直接使用电池的方式来供源。 [0006] 机箱上开有四个前后方向的支撑梯槽,四个支撑梯槽两两前后两端分布,四个可伸缩的可伸缩机臂分别通过其上安装的梯形导块与其中一个支撑梯槽的滑动配合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地安装在机箱上;飞行时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以机箱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折叠时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在各自的支撑梯槽中前后滑动交叉缩入;通过梯形导块与支撑梯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可伸缩机臂沿着机箱上所开的机臂导槽前后水平滑动,使得左右对称的两个可伸缩机臂相互错开,防止可伸缩机臂在收缩的过程中与相邻对称的可伸缩机臂发生干涉。 [0007] 四个伸缩机构均具有限位齿条,机箱上前后安装有两个限位齿轮,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的限位齿条与其中一个限位齿轮啮合且位于该限位齿轮两侧;限位齿轮上具有方形槽,机箱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方形锁块,两个方形锁块的下端穿过机箱上所开的方形导槽与两个限位齿轮上的方形槽对应配合;正常飞行过程中通过两个方形锁对两个限位齿轮限位上锁;方形锁可以四个可伸缩机臂在正常飞行过程中限位上锁,防止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四个可伸缩机臂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横移,进而导致可伸缩机臂伸缩,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0008] 四个可伸缩机臂远离机箱一端的上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持无人机升降和飞行的动力机构。 [0009] 上述机箱上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板安装有四个弹性限位板,四个弹性限位板分别与四个可伸缩机臂配合,在正常飞行过程中,四个弹性限位板对四个可伸缩机臂中的伸缩内板具有一定向外的挤压力;弹性限位板在无人机正常飞行过程中对伸缩内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伸缩内板在涡卷弹簧的弹力下拉动电线使得电线拉动伸缩内板收缩,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0010]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可伸缩机臂包括伸缩内板、电机槽、电线导流槽、复位斜面、导块、方形口、出线口、滑动导向槽、伸缩外套、电线疏流壳、限位齿条、方形导槽,其中伸缩外套为方形套,伸缩外套内侧的两端面上开有两个方形导槽,伸缩外套的一端具有一个内外贯通的方形口,伸缩外套下侧安装有一个与伸缩外套相通的电箱导向壳,电线疏流壳的下侧具有出线口,伸缩外套的上侧安装有限位齿条,伸缩外套的上侧安装有梯形导块,伸缩外套通过梯形导块与机箱上所开的支撑梯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机箱上;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配合;通过方形锁可以调节限位齿轮的状态,在无人机处于正常飞行状态时,方形锁可以保证两个限位齿轮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限位齿条于对应的限位齿轮处于啮合状态,由于限位齿轮在方形锁的控制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这种状态下,限位齿条处于静止状态,即可伸缩机臂在横移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伸缩内板的一端开有电机槽,伸缩内板内侧开有电线导流槽,电线导流槽的一端与电机槽相通,电线导流槽的另一端穿出伸缩内板一侧的端面,伸缩内板上电线导流槽穿出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伸缩内板安装有导块的一端具有复位斜面,复位斜面的作用是保证了可伸缩机臂在复位过程中,伸缩内板可以顺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不会使得伸缩内板与弹性限位板发生干涉,在可伸缩机臂复位完成后,弹性限位板可以再次对伸缩内板起到限位作用;伸缩内板通过两个导块与伸缩外套上所开的方形导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伸缩外套上,且伸缩内板未安装有导块的一端在无人机处于正常状态时穿出机箱上所开的机臂导槽,伸缩内板与机臂导槽滑动配合;弹性限位板的一端穿过伸缩外套上所开的方形口与伸缩内板配合,弹性限位板与伸缩内板上的复位斜面配合;动力机构通过伸缩内板上所开的电机槽安装在可伸缩机臂上;动力机构与无人机动力机构之间的电线的一端与对应的动力机构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伸缩内板上的电线导流槽和伸缩外套上所安装的电线疏流壳,经过伸缩外套上所开的出线口穿出可伸缩机臂外侧。 [0011]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动力机构包括无刷电机、螺旋叶,其中无刷电机通过伸缩内板上所开的电机槽安装在可伸缩机臂上;无刷电机通过电线与无人机的动力机构连接;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螺旋叶。动力机构通过螺旋叶的转动为无人机的起落和飞行提供悬浮力,使得无人机可以正常的起落和飞行。 [0012]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向机构是由两个并列分布的导向轮组成,两个导向轮与对应的导向口对齐配合;电线穿过两个导向轮。 [0013]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轮机构是由两个导向轮和一个涡卷弹簧组成,电线经过两个导向轮,涡卷弹簧的内端固定安装在两个导向轮中其中一个导向轮上的支撑轴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固定安装在对应导向轮上的固定支撑上。 [0014]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动力机构与安装在机箱的飞控系统槽中的飞控机构通过电线连接,电线的一端与对应的动力机构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对应可伸缩机臂中所开的电线导流槽和所安装的电线疏流壳,之后经过安装在可伸缩机臂上的导向机构的导向,导向机构对动力机构和飞控机构之间的电线起到导向作用,当电线偏向于导向机构中其中一个导向轮时,该导向轮对电线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电线发生错乱而使得电线缠绕在一起成疙瘩,影响电线的再次拉展;最后通过安装在机箱内侧的驱动轮机构与无人机的动力机构连接,驱动轮机构对电线的挤压导向通过其上所安装的涡卷弹簧为其提供驱动力,在可伸缩机臂被缩回的过程中,涡卷弹簧处于放力状态,电线在驱动轮机构的作用下位于连接动力机构和驱动轮机构之间的电线一直处于拉直状态;驱动轮机构在可伸缩机臂被缩回的过程中,驱动轮机构通过其上的涡卷弹簧对连接动力机构和驱动轮机构之间的电线提供一个向下拉力,使得连接动力机构和驱动轮机构之间的电线一直处于拉紧状态。 [0015]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四个可伸缩机臂远离机箱一端的下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在无人机停落到地面时对无人机起到支撑的支撑架;支撑架无人机停落到地面时对无人机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在无人机的重力作用下无人机的机箱与地面发成刚性撞击,导致无人机的损坏。 [0016]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齿轮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齿轮固定块上。 [0017]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架的下侧具有弹性橡胶。 [0018]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架为弹性橡胶。 [0019] 相对于传统的无人机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无人机在对无人机进行装箱搬运时,通过手动调节四个可伸缩机臂使得前后方向上位于同一端的一组可伸缩机臂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首先相互前后移动,在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前后完全错开后,手动调节可伸缩机臂的伸缩内板使得对应的伸缩内板在对应伸缩外套的导向下朝着机箱内侧滑动,最后使得原来位于机箱外侧的可伸缩机臂完全移动到机箱内侧,防止无人机在装箱搬运的过程中将无人机的可伸缩机臂折断,同时收回可伸缩机臂的无人机占用空间减小,在装箱和搬运过程中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0021]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0022] 图3是机箱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支撑梯槽分布示意图。 [0024] 图5是驱动轮机构分布示意图。 [0025] 图6是驱动轮机构安装示意图。 [0026] 图7是方形锁安装示意图。 [0027] 图8是方形锁分布示意图。 [0028] 图9是限位齿轮安装示意图。 [0029] 图10是导向机构安装示意图。 [0030] 图11是电线疏流壳分布示意图。 [0031] 图12是齿轮固定块安装示意图。 [0032] 图13是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4是电线分布示意图。 [0034] 图15是弹性限位板安装示意图。 [0035] 图16是伸缩内板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7是弹性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8是伸缩外套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标号名称:1、支撑架;2、机箱;3、方形锁块;4、可伸缩机臂;5、动力机构;6、机臂导槽;7、梯形环槽;8、方形导槽;9、支撑梯槽;10、飞控系统槽;11、机臂槽;14、弹性限位板;15、驱动轮机构;16、固定支撑;17、无刷电机;18、螺旋叶;19、伸缩内板;20、伸缩外套;21、梯形导块;30、齿轮固定块;31、限位齿轮;32、导向机构;33、涡卷弹簧;34、电线疏流壳; 35、限位齿条;36、电机槽;37、电线导流槽;38、复位斜面;39、导块;40、支撑板;41、方形口; 42、出线口;44、方形导槽;45、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0039] 如图1、2所示,它包括支撑架1、机箱2、方形锁、可伸缩机臂4、动力机构5,其中如图1所示,机箱2上所开的飞控系统槽10内安装有为无人机升降和飞行提供动力的飞控机构,该飞控机构为现有传统无人机使用的飞控机构;该飞控机构为无人机的飞行和升降提供了所有动力,保证无人机可以正常运行,而该飞控机构的能源通过充电的方式或者直接使用电池的方式来供源。 [0040] 如图3、4所示,机箱2上开有四个前后方向的支撑梯槽9,四个支撑梯槽9两两前后两端分布,如图7所示,四个可伸缩的可伸缩机臂4分别通过其上安装的梯形导块21与其中一个支撑梯槽9的滑动配合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地安装在机箱2上;飞行时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以机箱2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折叠时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在各自的支撑梯槽9中前后滑动交叉缩入;通过梯形导块21与支撑梯槽9的配合可以使得可伸缩机臂4沿着机箱2上所开的机臂导槽6前后水平滑动,使得左右对称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相互错开,防止可伸缩机臂4在收缩的过程中与相邻对称的可伸缩机臂4发生干涉。 [0041] 如图8、9所示,四个伸缩机构均具有限位齿条35,机箱2上前后安装有两个限位齿轮31,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的限位齿条35与其中一个限位齿轮31啮合且位于该限位齿轮31两侧;如图12所示,限位齿轮31上具有方形槽,机箱2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方形锁块3,两个方形锁块3的下端穿过机箱2上所开的方形导槽8与两个限位齿轮31上的方形槽对应配合;正常飞行过程中通过两个方形锁对两个限位齿轮31限位上锁;方形锁可以四个可伸缩机臂4在正常飞行过程中限位上锁,防止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四个可伸缩机臂4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横移,进而导致可伸缩机臂4伸缩,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0042] 如图10所示,四个可伸缩机臂4远离机箱2一端的上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持无人机升降和飞行的动力机构5。 [0043] 如图9、17所示,上述机箱2上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板40安装有四个弹性限位板14,四个弹性限位板14分别与四个可伸缩机臂4配合,在正常飞行过程中,四个弹性限位板14对四个可伸缩机臂4中的伸缩内板19具有一定向外的挤压力;弹性限位板14在无人机正常飞行过程中对伸缩内板19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伸缩内板19在涡卷弹簧33的弹力下拉动电线使得电线拉动伸缩内板19收缩,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0044] 综上所述: [0045] 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无人机在对无人机进行装箱搬运时,通过手动调节四个可伸缩机臂4使得前后方向上位于同一端的一组可伸缩机臂4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首先相互前后移动,在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前后完全错开后,手动调节可伸缩机臂4的伸缩内板19使得对应的伸缩内板19在对应伸缩外套20的导向下朝着机箱2内侧滑动,最后使得原来位于机箱2外侧的可伸缩机臂4完全移动到机箱2内侧,防止无人机在装箱搬运的过程中将无人机的可伸缩机臂4折断,同时收回可伸缩机臂4的无人机占用空间减小,在装箱和搬运过程中节省了空间。 [0046] 如图13所示,上述可伸缩机臂4包括伸缩内板19、电机槽36、电线导流槽37、复位斜面38、导块39、方形口41、出线口42、滑动导向槽、伸缩外套20、电线疏流壳34、限位齿条35、方形导槽8,其中如图18所示,伸缩外套20为方形套,伸缩外套20内侧的两端面上开有两个方形导槽8,伸缩外套20的一端具有一个内外贯通的方形口41,伸缩外套20下侧安装有一个与伸缩外套20相通的电箱导向壳,电线疏流壳34的下侧具有出线口42,伸缩外套20的上侧安装有限位齿条35,伸缩外套20的上侧安装有梯形导块21,如图6所示,伸缩外套20通过梯形导块21与机箱2上所开的支撑梯槽9的滑动配合安装在机箱2上;限位齿条35与限位齿轮31配合;通过方形锁可以调节限位齿轮31的状态,在无人机处于正常飞行状态时,方形锁可以保证两个限位齿轮31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限位齿条35于对应的限位齿轮31处于啮合状态,由于限位齿轮31在方形锁的控制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这种状态下,限位齿条35处于静止状态,即可伸缩机臂4在横移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6所示,伸缩内板19的一端开有电机槽36,伸缩内板19内侧开有电线导流槽37,电线导流槽37的一端与电机槽 36相通,电线导流槽37的另一端穿出伸缩内板19一侧的端面,伸缩内板19上电线导流槽37穿出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39,伸缩内板19安装有导块39的一端具有复位斜面 38,复位斜面38的作用是保证了可伸缩机臂4在复位过程中,伸缩内板19可以顺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不会使得伸缩内板19与弹性限位板14发生干涉,在可伸缩机臂4复位完成后,弹性限位板14可以再次对伸缩内板19起到限位作用;如图13、14所示,伸缩内板19通过两个导块39与伸缩外套20上所开的方形导槽8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伸缩外套20上,且伸缩内板19未安装有导块39的一端在无人机处于正常状态时穿出机箱2上所开的机臂导槽6,伸缩内板 19与机臂导槽6滑动配合;弹性限位板14的一端穿过伸缩外套20上所开的方形口41与伸缩内板19配合,如图15所示,弹性限位板14与伸缩内板19上的复位斜面38配合;动力机构5通过伸缩内板19上所开的电机槽36安装在可伸缩机臂4上;动力机构5与无人机动力机构5之间的电线的一端与对应的动力机构5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伸缩内板19上的电线导流槽 37和伸缩外套20上所安装的电线疏流壳34,经过伸缩外套20上所开的出线口42穿出可伸缩机臂4外侧。 [0047] 如图13所示,上述动力机构5包括无刷电机17、螺旋叶18,其中无刷电机17通过伸缩内板19上所开的电机槽36安装在可伸缩机臂4上;无刷电机17通过电线与无人机的动力机构5连接;无刷电机17的输出轴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螺旋叶18。动力机构5通过螺旋叶18的转动为无人机的起落和飞行提供悬浮力,使得无人机可以正常的起落和飞行。 [0048] 上述导向机构32是由两个并列分布的导向轮组成,两个导向轮与对应的导向口对齐配合;电线穿过两个导向轮。 [0049] 如图11所示,上述驱动轮机构15是由两个导向轮和一个涡卷弹簧33组成,电线经过两个导向轮,涡卷弹簧33的内端固定安装在两个导向轮中其中一个导向轮上的支撑轴45上,涡卷弹簧33的外端固定安装在对应导向轮上的固定支撑16上。 [0050] 上述动力机构5与安装在机箱2的飞控系统槽10中的飞控机构通过电线连接,电线的一端与对应的动力机构5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对应可伸缩机臂4中所开的电线导流槽37和所安装的电线疏流壳34,之后经过安装在可伸缩机臂4上的导向机构32的导向,导向机构32对动力机构5和飞控机构之间的电线起到导向作用,当电线偏向于导向机构32中其中一个导向轮时,该导向轮对电线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电线发生错乱而使得电线缠绕在一起成疙瘩,影响电线的再次拉展;最后通过安装在机箱2内侧的驱动轮机构15与无人机的动力机构5连接,驱动轮机构15对电线的挤压导向通过其上所安装的涡卷弹簧33为其提供驱动力,在可伸缩机臂4被缩回的过程中,涡卷弹簧33处于放力状态,电线在驱动轮机构15的作用下位于连接动力机构5和驱动轮机构15之间的电线一直处于拉直状态;驱动轮机构15在可伸缩机臂4被缩回的过程中,驱动轮机构15通过其上的涡卷弹簧33对连接动力机构5和驱动轮机构15之间的电线提供一个向下拉力,使得连接动力机构5和驱动轮机构15之间的电线一直处于拉紧状态。 [0051] 上述四个可伸缩机臂4远离机箱2一端的下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在无人机停落到地面时对无人机起到支撑的支撑架1;支撑架1无人机停落到地面时对无人机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在无人机的重力作用下无人机的机箱2与地面发成刚性撞击,导致无人机的损坏。 [0052] 上述限位齿轮31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齿轮固定块30上。 [0053] 上述支撑架1的下侧具有弹性橡胶。 [0054] 上述支撑架1为弹性橡胶。 [0055] 机臂收回的工作流程:人们在对无人机进行装箱搬运时,首先通过调节方形锁使得限位触轮处于打开状态,然后通过手动调节四个可伸缩机臂4使得前后方向上位于同一端的一组可伸缩机臂4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首先相互前后移动,在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前后完全错开后,手动调节可伸缩机臂4的伸缩内板19使得对应的伸缩内板19在对应伸缩外套20的导向下朝着机箱2内侧滑动,最后使得原来位于机箱2外侧的可伸缩机臂4完全移动到机箱2内侧,防止无人机在装箱搬运的过程中将无人机的可伸缩机臂4折断,同时收回可伸缩机臂4的无人机占用空间减小,在装箱和搬运过程中节省了空间;在正常飞行过程时,手动拉动可伸缩机臂4的伸缩内板19使得伸缩内板19完全移动出机箱2外侧,然后前后调节可伸缩机臂4使得位于同组中的两个可伸缩机臂4逐渐恢复到原来对齐的状态,然后调节方形锁上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