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救生装置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权利转移; 专利权保全;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410173364.X 申请日 2014-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3935488A 公开(公告)日 2014-07-23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申请人类型 学校
发明人 谭惠丰; 林国昌; 卫剑征; 王长国; 苗常青; 刘宇艳; 谢志民; 赵树林; 第一发明人 谭惠丰
权利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权利人类型 学校
当前权利人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黑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150000
主IPC国际分类 B63C9/32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3C9/32
专利引用数量 6 专利被引用数量 1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3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人
摘要 一种 冰 窟救生装置,属于救生设备领域,解决了人员落入冰窟的事故发生后施救困难的问题,它包含充气 支撑 管、连接板、 泡沫 救生板、气罐、高压管、支杆和悬线;所述充气支撑管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前端设置有一 块 以上的泡沫救生板,在连接板后侧设置有气罐,气罐通过高压管与两根充气支撑管连通,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支杆的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杆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的前端通过悬线连接。本 发明 用于远距离解救落入冰窟的人员。
权利要求

1.一种窟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充气支撑管(1)、连接板(2)、泡沫救生板(3)、气罐(4)、高压管(5)、支杆(6)和悬线(7);所述充气支撑管(1)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设置有一以上的泡沫救生板(3),在连接板(2)后侧设置有气罐(4),气罐(4)通过高压管(5)与两根充气支撑管(1)连通,在连接板(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6),两根支杆(6)的下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通过悬线(7)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通过连杆(6-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充气支撑管(1)的周围套有一层布套,在泡沫救生板(3)外侧也套有一层布套,泡沫救生板(3)外侧的布套与充气支撑管(1)周围的布套缝合连接,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通过基座(1-1)与连接板(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4)固定在托板(4-1)上,托板(4-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窟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窟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寒冷地区每年初春或初冬季节,由于江河表面冰层较薄,时常发生人员落入冰窟的事故,因为冰窟周边的冰面支撑较弱,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冰窟,导致事故发生后施救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员落入冰窟的事故发生后施救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它包含充气支撑管、连接板、泡沫救生板、气罐、高压管、支杆和悬线;所述充气支撑管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前端设置有一以上的泡沫救生板,在连接板后侧设置有气罐,气罐通过高压管与两根充气支撑管连通,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支杆的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杆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的前端通过悬线连接。
[00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重量轻,可以折叠,方便存放和携带,使用时能快速充气展开,提高救援速度,可以在离冰窟较远处对落入冰窟的人员进行救援。
[0005]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0006]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它包含充气支撑管1、连接板2、泡沫救生板3、气罐4、高压管5、支杆6和悬线7;所述充气支撑管1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设置有一块以上的泡沫救生板3,在连接板2后侧设置有气罐4,气罐4通过高压管5与两根充气支撑管1连通,在连接板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6,两根支杆6的下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通过悬线7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通过连杆6-1固定连接。
[0007] 在每根充气支撑管1的周围套有一层布套,布套即能起到保护充气支撑管1的作用,又方便与泡沫救生板3等进行连接,在泡沫救生板3外侧也套有一层布套,泡沫救生板3外侧的布套与充气支撑管1周围的布套缝合连接,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通过基座1-1与连接板2连接。
[0008] 所述气罐4固定在托板4-1上,托板4-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
[0009] 发明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存放和携带时可将泡沫救生板3和充气支撑管1折叠,方便存放和携带,救生时利用气罐4向充气支撑管1内充气,使充气支撑管1快速展开,便可以在离冰窟较远处对落入冰窟的人员进行救援;支杆6的上端与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通过悬线连接,方便在充气支撑管1展开后没对准冰窟时调整充气支撑管1前端的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