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法律事件 授权; 未缴年费;
专利有效性 失效专利 当前状态 权利终止
申请号 CN202120457950.2 申请日 2021-03-03
公开(公告)号 CN214930499U 公开(公告)日 2021-11-30
申请人 凌春梅; 申请人类型 其他
发明人 施金丽; 凌春梅; 第一发明人 施金丽
权利人 凌春梅 权利人类型 其他
当前权利人 凌春梅 当前权利人类型 其他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广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北兴北京路11号F112/212房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0000
主IPC国际分类 B63C5/04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3C5/04F16F15/023F16F15/06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1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7 专利文献类型 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刘英;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船舶 建造安全 支撑 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底座,多个所述底座之间均通过第一伸缩支杆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座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台,多个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中间 位置 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伸缩支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与船舶底部的凸面进行配合使用,使其支撑更稳固,防止船舶底部在滑台上滑动偏移;通过气囊对滑台进行支撑,缓冲滑台受到的压 力 ,通过气压监测器监测气囊内的气压,并控制运行气 泵 ,使气囊内部始终维持适宜的气压值,更好的缓冲滑台受到的压力,装置适应性更强;通过多个底座、多个支撑台和相关部件的组合使用,可以对船舶底部进行全面的支撑。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底座(1),多个所述底座(1)之间均通过第一伸缩支杆(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座(1)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台(2),多个所述支撑台(2)底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伸缩支杆(110),所述第二伸缩支杆(110)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111);所述第二伸缩支杆(110)的顶端与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台(2)内部的底部固定有气囊(201),所述支撑台(2)内部靠近气囊(201)的上方固定有滑台(202);所述滑台(202)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203);
所述支撑台(2)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弹性支杆(206),两个所述弹性支杆(206)的顶端均设置于对应位置的辅助支撑板(20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靠近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板(101),两个所述支板(101)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102),两个所述滑杆(102)的一端均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底座(1)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杆(102)的外部均滑动套接有滑套(103),两个所述滑杆(102)外部靠近滑套(103)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弹簧(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套(103)的上方均固定有连杆(105),两个所述连杆(105)的顶端均固定有滑(106),两个所述滑块(106)均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支杆(110)一端外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109)固定有基座(108),两个所述基座(108)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杆(107),两个所述支杆(107)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滑块(10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205),所述滑台(202)滑动连接在开口(205)内;所述滑台(202)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204),所述凹槽(204)内固定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1)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209),所述气囊(201)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压监测器(2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1)内部靠近气泵(209)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三伸缩支杆(207),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207)的顶端均与气囊(20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207)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三弹簧(2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小型船舶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对船舶的建造。
[0003] 现有的支撑装置适应性较差,当建造的船舶较沉重时,支撑不够稳固,难以缓冲支撑时受到的压,同时现有的装置难以对船舶底部进行全面的支撑,支撑效果不好。因而需要一种适应性强,能够缓冲船舶对支撑装置的压力,能够对船舶底部进行全面支撑的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底座,多个所述底座之间均通过第一伸缩支杆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座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台,多个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伸缩支杆,所述第二伸缩支杆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支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 所述支撑台内部的底部固定有气囊,所述支撑台内部靠近气囊的上方固定有滑台;所述滑台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所述支撑台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弹性支杆,两个所述弹性支杆的顶端均设置于对应位置的辅助支撑板的下方。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部靠近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底座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杆的外部均滑动套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杆外部靠近滑套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弹簧。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滑套的上方均固定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滑,两个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伸缩支杆一端外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滑块上。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开口内;所述滑台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防滑垫。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所述气囊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压监测器。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内部靠近气泵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三伸缩支杆,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的顶端均与气囊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三弹簧。
[0014]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 1、通过滑台对船舶底部进行支撑,通过凹槽与船舶底部的凸面进行配合使用,使其支撑更稳固,防止船舶底部在滑台上滑动偏移;
[0016] 2、通过气囊对滑台进行支撑,缓冲滑台受到的压力,通过气压监测器监测气囊内的气压,并控制运行气泵,使气囊内部始终维持适宜的气压值,更好的缓冲滑台受到的压力;
[0017] 3、通过第二伸缩支杆、第二弹簧缓冲压力,同时第二伸缩支杆一端下移过程中会带动两个支杆同步移动,使两个支杆一端的滑块在底座上滑动并带动两个滑套同步移动,使两个滑套分别挤压对应位置的第一弹簧,进一步缓冲压力,从而可以使本装置的支撑更稳固,缓冲压力的效果更好;
[0018] 4、通过多个底座、多个支撑台和相关部件的组合使用,可以对船舶底部进行全面的支撑,通过多个第一伸缩支杆将多个底座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多个底座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加强本装置的支撑效果。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成套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注释:1‑底座、2‑支撑台、3‑连接板、4‑第一伸缩支杆、101‑支板、102‑滑杆、103‑滑套、104‑第一弹簧、105‑连杆、106‑滑块、107‑支杆、108‑基座、109‑连接件、110‑第二伸缩支杆、111‑第二弹簧、201‑气囊、202‑滑台、203‑辅助支撑板、204‑凹槽、205‑开口、206‑弹性支杆、207‑第三伸缩支杆、208‑气压监测器、209‑气泵、210‑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0024] 实施例1
[0025]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船舶建造安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底座1,多个所述底座1之间均通过第一伸缩支杆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座1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台2,多个所述支撑台2底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连接板3;
[0026] 所述底座1内部靠近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板101,两个所述支板101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102,两个所述滑杆102的一端均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底座1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杆102的外部均滑动套接有滑套103,两个所述滑杆102外部靠近滑套103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弹簧104;两个所述滑套103的上方均固定有连杆105,两个所述连杆105的顶端均固定有滑块106,两个所述滑块106均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伸缩支杆110,所述第二伸缩支杆110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111;所述第二伸缩支杆110一端外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109固定有基座108,两个所述基座108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杆107,两个所述支杆107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滑块106上;所述第二伸缩支杆
110的顶端与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7] 实施例2
[0028] 请再次参阅图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台2内部的底部固定有气囊201,所述支撑台2内部靠近气囊201的上方固定有滑台202,所述支撑台2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205,所述滑台202滑动连接在开口205内;所述滑台202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204,所述凹槽204内固定有防滑垫;所述滑台202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203;所述支撑台2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弹性支杆206,两个所述弹性支杆206的顶端均设置于对应位置的辅助支撑板203的下方;
[0029] 所述气囊201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泵209,所述气囊201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压监测器208;所述气囊201内部靠近气泵209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三伸缩支杆207,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207的顶端均与气囊20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支杆207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三弹簧210。
[0030] 使用时,通过滑台202对船舶底部进行支撑,通过凹槽204与船舶底部的凸面进行配合使用,使其支撑更稳固,防止船舶底部在滑台202上滑动偏移;通过气囊201对滑台202进行支撑,缓冲滑台202受到的压力,通过气压监测器208监测气囊201内的气压,并控制运行气泵209,使气囊201内部始终维持适宜的气压值,更好的缓冲滑台202受到的压力;当本装置受到的压力过大时,支撑台2将压力传导至底座1上,通过第二伸缩支杆110、第二弹簧111缓冲压力,同时第二伸缩支杆110一端下移过程中会带动两个支杆107同步移动,使两个支杆107一端的滑块106在底座1上滑动并带动两个滑套103同步移动,使两个滑套103分别挤压对应位置的第一弹簧104,进一步缓冲压力,从而可以使本装置的支撑更稳固,缓冲压力的效果更好;通过多个底座1、多个支撑台2和相关部件的组合使用,可以对船舶底部进行全面的支撑,通过多个第一伸缩支杆4将多个底座1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多个底座1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加强本装置的支撑效果。
[003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