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步车车架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411880285.2 申请日 2024-12-19
公开(公告)号 CN119636971A 公开(公告)日 2025-03-18
申请人 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周杰亮; 匡国嘉; 徐明来; 程焱清; 桂荣涛; 第一发明人 周杰亮
权利人 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金华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北湖路98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21300
主IPC国际分类 B62J27/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2J27/00B62H1/10B62K5/01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8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陈志强;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代步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代步车车架,包括:主 框架 ,用作代步车的主要 支撑 ; 前叉 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前端相连,用于支撑前轮;后叉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尾端相连,用于支撑后轮;防侧翻机构,设在主框架内,用于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或不平坦路面上发生侧翻,包括:支撑架,与主框架相连,用作防侧翻机构的主要支撑;检测单元,用于检测 车身 状态;调节单元,配合所述检测单元对车身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伺服 电机 ,作为调节单元的驱动元件;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 丝杆 ,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丝杆上均 螺纹 设置有 配重 块 ;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设置有滑块;两组成对称分布的辅助支撑球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用作代步车的主要支撑
前叉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前端相连,用于支撑前轮;
后叉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尾端相连,用于支撑后轮;
防侧翻机构,设在主框架内,用于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或不平坦路面上发生侧翻,包括:
支撑架,与主框架相连,用作防侧翻机构的主要支撑;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身状态;
调节单元,配合所述检测单元对车身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
伺服电机,作为调节单元的驱动元件;
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丝杆,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丝杆上均螺纹设置有配重
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设置有滑块;
两组成对称分布的辅助支撑球组件,对车辆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单组所述辅助支撑球组件包括:
滑行块,设在滑块的一侧;
复位弹簧,其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则连接至滑行块,为所述滑行块提供复位的
齿条,及与之啮合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滑行块的底部;
连接架,安装在齿轮上,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万向支撑球;
传动组件,用作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伺服电机之间的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加固杆及两个侧杆;
其中一个所述侧杆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该支撑块上;
另外一个所述侧杆上安装有导向杆;
两个所述侧杆之间安装有定位杆,所述齿轮与连接架均转动设置在该定位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配重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杆上;
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杆,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所述滑行块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滑行杆,安装在支撑架上;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其中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置在滑行杆上,另外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安装在滑动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还安装在支撑架上;
红外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架底部;
检测板,安装在滑动块上,用于配合红外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传动杆,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
第一锥齿轮,及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在其中一个传动杆上;
两个主动齿轮,及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上,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丝杆上;
两个第一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上;
第二带轮,安装在第二丝杆上;
两个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第一带轮和两个第二带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翻机构还包括中央控制元件,用于接收红外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对伺服电机下达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座杆,安装在主框架上,用于支撑座椅;
支撑杆,连接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座管,增加结构的刚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包括:
前连接架,安装在主框架的前端;
前悬挂,设在前连接架中;
前减震器,设在前悬挂与前连接架之间;
所述后叉组件包括:
后连接架,安装在主框架的尾端;
后悬挂,设在后连接架中;
后减震器,设在后悬挂与后连接架之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代步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代步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代步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个人出行需求的增长,电动代步车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急转弯或行驶于不平坦路面上时,代步车容易出现侧翻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驾驶体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 对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代步车车架,予以解决。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5]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代步车车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代步车车架,包括:主框架,用作代步车的主要支撑前叉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前端相连,用于支撑前轮;后叉组件,与所述主框架尾端相连,用于支撑后轮;防侧翻机构,设在主框架内,用于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或不平坦路面上发生侧翻,包括:支撑架,与主框架相连,用作防侧翻机构的主要支撑;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身状态;调节单元,配合所述检测单元对车身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伺服电机,作为调节单元的驱动元件;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丝杆,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丝杆上均螺纹设置有配重;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设置有滑块;两组成对称分布的辅助支撑球组件,对车辆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单组所述辅助支撑球组件包括:滑行块,设在滑块的一侧;复位弹簧,其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则连接至滑行块,为所述滑行块提供复位的齿条,及与之啮合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滑行块的底部;连接架,安装在齿轮上,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万向支撑球;传动组件,用作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伺服电机之间的传动。
[0007]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加固杆及两个侧杆;其中一个所述侧杆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该支撑块上;另外一个所述侧杆上安装有导向杆;两个所述侧杆之间安装有定位杆,所述齿轮与连接架均转动设置在该定位杆上。
[0008]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配重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杆上;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杆,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所述滑行块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
[0009]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滑行杆,安装在支撑架上;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其中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置在滑行杆上,另外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安装在滑动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还安装在支撑架上;红外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架底部;检测板,安装在滑动块上,用于配合红外传感器。
[0010]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传动杆,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锥齿轮,及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在其中一个传动杆上;两个主动齿轮,及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上,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丝杆上;两个第一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上;第二带轮,安装在第二丝杆上;两个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第一带轮和两个第二带轮上。
[0011]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防侧翻机构还包括中央控制元件,用于接收红外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对伺服电机下达指令。
[0012]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座杆,安装在主框架上,用于支撑座椅;支撑杆,连接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座管,增加结构的刚性。
[0013]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前叉组件包括:前连接架,安装在主框架的前端;前悬挂,设在前连接架中;前减震器,设在前悬挂与前连接架之间;所述后叉组件包括:后连接架,安装在主框架的尾端;后悬挂,设在后连接架中;后减震器,设在后悬挂与后连接架之间。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通过红外位移传感器和检测板组成的检测单元,可以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变化。当
检测到车辆有侧倾趋势时,中央控制元件会立即响应,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调节单元工作,从而迅速调整配重块的位置,同时驱动辅助支撑球组件伸出,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防止车辆发生侧翻以抵消侧翻力矩。
[0015]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
[0016]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前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尾端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防侧翻机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防侧翻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伺服电机连接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检测单元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单组支撑球组件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传动组件示意图。
[0017] 图中:1、主框架,2、前叉组件,21、前连接架,22、前悬挂架,23、前减震器,3、后叉组件,31、后连接架,32、后悬挂,33、后减震器,4、防侧翻机构,41、支撑架,4101、侧杆,4102、导向杆,4103、定位杆,4104、第一限位杆,4105、第二限位杆,42、检测单元,4201、滑行杆,4202、滑动块,4203、第一弹簧,4204、红外位移传感器,4205、检测板,43、调节单元,4301、伺服电机,4302、第一丝杆,4303、配重块,4304、第二丝杆,4305、滑块,44、支撑球组件,4401、滑行块,4402、复位弹簧,4403、齿条,4404、齿轮,4405、连接架,4406、万向支撑球,45、传动组件,4501、传动杆,4502、第一锥齿轮,4503、第二锥齿轮,4504、主动齿轮,4505、从动齿轮,
4506、第一带轮,4507、第二带轮,4508、同步带,5、座杆,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代步车车架,它包括主框架1、前叉组件2、后叉组件3、防侧翻机构4、座杆5及支撑杆6。
[0019]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1,用作代步车的主要支撑;前叉组件2,与所述主框架1前端相连,用于支撑前轮,包括:
前连接架21,安装在主框架1的前端;
前悬挂22,设在前连接架21中;
前减震器23,设在前悬挂22与前连接架21之间;
后叉组件3,与所述主框架1尾端相连,用于支撑后轮,包括:
后连接架31,安装在主框架1的尾端;
后悬挂32,设在后连接架31中;
后减震器33,设在后悬挂32与后连接架31之间;
所述座杆5用于支撑座椅;
所述支撑杆6连接所述主框架1和所述座管,增加结构的刚性。
[0020] 进一步的,所述防侧翻机构4设在主框架1内,用于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或不平坦路面上发生侧翻,包括:支撑架41,与主框架1相连,用作防侧翻机构4的主要支撑;
检测单元42,用于检测车身状态;
调节单元43,配合所述检测单元42对车身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
伺服电机4301,作为调节单元43的驱动元件;
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丝杆4302,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41上,所述第一丝杆4302
上均螺纹设置有配重块4303;
第二丝杆4304,转动设置在支撑架41上,所述第二丝杆4304上螺纹设置有滑块
4305;
两组成对称分布的辅助支撑球组件44,对车辆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单组所述辅助
支撑球组件44包括:
滑行块4401,设在滑块4305的一侧;
复位弹簧4402,其一端安装在支撑架41上,另一端则连接至滑行块4401,为所述滑行块4401提供复位的力;
齿条4403,及与之啮合的齿轮4404,所述齿条4403安装在滑行块4401的底部;
连接架4405,安装在齿轮4404上,所述连接架4405上安装有万向支撑球4406,万向支撑球4406的设置,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即在其放下后不对代步车的自由运动造成影响;
传动组件45,用作第一丝杆4302、第二丝杆4304与伺服电机4301之间的传动;
所述支撑架4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加固杆及两个侧杆4101;
其中一个所述侧杆4101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伺服电机4301安装在该支撑块上;
另外一个所述侧杆4101上安装有导向杆4102;
两个所述侧杆4101之间安装有定位杆4103,所述齿轮4404与连接架4405均转动设
置在该定位杆4103上;
所述支撑架41上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杆4104,两个所述配重块4303
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杆4104上;
所述支撑架41上还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杆4105,所述滑块4305滑动
设置在第二限位杆4105上,所述滑行块4401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杆4105上;
所述检测单元42包括:
滑行杆4201,安装在支撑架41上;
滑动块4202,所述滑动块4202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其中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
置在滑行杆4201上,另外一个所述贯穿孔滑动设置在导向杆4102上,导向杆4102对滑动块
4202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
两个第一弹簧4203,分别安装在滑动块4202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4203还安装在
支撑架41上;
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安装在支撑架41底部;
检测板4205,安装在滑动块4202上,用于配合红外传感器;
当滑行杆4201倾斜时(滑行杆4201与主框架1倾斜状态同步):
滑动块4202受到重力沿杆方向的分力,Fg =m⋅g⋅sin(θ),其中 m是滑动块4202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θ是滑行杆4201与平面的夹
这个分力会使滑块4305沿杆下滑;
滑动块4202下滑时,第一弹簧4203会被拉伸或压缩,产生恢复力,Fs =k⋅x,其中k是弹簧常数,x是弹簧的变形量;
如果Fg大于Fs,滑动块4202将继续下滑;如果Fg小于或等于Fs,滑动块4202会停止在某个位置。
[0021] 当滑行杆4201处于水平时:当滑行杆4201水平时,重力沿滑行杆4201方向的分力Fg=0,此时,滑动块4202的位置主要由两侧第一弹簧4203的状态决定,第一弹簧4203预先被设置为具有一定的预紧力,那么当滑行杆4201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一弹簧4203的恢复力Fs会将滑动块4202拉回中间位置。
[0022] 注: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的数量为一个,因此伺服电机4301的输出方向受检测板4205与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的远近控制,以检测板4205与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的初始距离为基准,大于这个距离则是向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安装的另一侧倾斜,小于这个距离则是向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安装的该侧倾斜。
[0023]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5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传动杆4501,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41上;
第一锥齿轮4502,及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503,所述第一锥齿轮4502安装在伺
服电机430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齿轮4503安装在其中一个传动杆4501上;
两个主动齿轮4504,及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4505,两个所述主动齿轮4504分别安
装在两个传动杆4501上,两个所述从动齿轮4505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丝杆4302上;
两个第一带轮4506,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4501上;
第二带轮4507,安装在第二丝杆4304上;
两个同步带4508,分别套设在第一带轮4506和两个第二带轮4507上;
所述防侧翻机构4还包括中央控制元件,用于接收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的反馈信
号,并对伺服电机4301下达指令。
[0024] 一种代步车车架,工作原理如下:当代步车处于倾斜时:
主框架1倾斜,滑行杆4201随主框架1状态相同,也处于倾斜状态,此时滑动块4202受到重力沿杆方向的分力,向倾斜的一端运动,滑动块4202的运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检测板4205同步运动,进而改变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与检测板4205之间的间距;
当滑动块4202静止在滑行杆4201上的某个位置后,通过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将位
移数值实时反馈至中央控制元件,通过中央控制元件对伺服电机4301下达指令;
通过伺服电机4301驱动第一锥齿轮4502转动,第一锥齿轮450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
二锥齿轮4503转动,通过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的传动杆4501转动,通过第一带轮4506、第二带轮4507与同步带4508之间的相互连接传动带动另一个传动杆4501及第二丝杆4304转动,且第二丝杆4304与传动杆4501的转动方向相同,同时,传动杆4501带动主动齿轮4504转动,由主动齿轮4504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450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丝杆4302转动,且第一丝杆4302的转动方向与传动杆4501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第一丝杆4302带动配重块4303运动,在伺服电机4301的输出方向下,配重块
4303运动的方向与滑行杆4201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丝杆4302转动的同事,第二丝杆4304也转动,通过第二丝杆4304带动滑块4305运动,滑块4305的运动方向与配重块4303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块4305的运动会带动滑行块4401运动,通过滑行块4401带动其底部安装的齿条4403运动,齿条4403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4404转动,齿轮4404带动连接架4405做圆周运动,进而驱动支撑球运动,使得支撑球接触地面,在平衡重心的同时通过用于辅助的支持轮进行辅助支撑;
当代步车车身平稳且恢复正常,滑行杆4201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4203
的作用下,驱动滑动块4202复位,通过红外位移传感器4204与检测板4205的配合使用,对中央控制元件下达反馈,通过中央控制元件对伺服电机4301做出指令,驱动滑块4305与配重块4303复位,滑块4305复位时,在复位弹簧4402的作用力下,带动滑行块4401复位,进而带动万向支撑球4406复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