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810355424.8 申请日 2018-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8501966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8
申请人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景生寿; 苑玉刚; 刘文胜; 谢剑锋; 李鹏; 张蓓; 第一发明人 景生寿
权利人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西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西省太原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西街129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030027
主IPC国际分类 B61D7/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1D7/00B61D17/00
专利引用数量 12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8 专利文献类型 B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张清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铁 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包括:盖板组件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内倾斜面的观察孔上;一对转臂板位于漏斗车端墙的外侧,对称设置于盖板组件的两侧,其一端与盖板组件转动连接;一对安装座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盖板组件的一边,并与一对转臂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对转臂板和一对安装座能够使盖板组件向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其优点在于:避免了高处下落的货物对观察孔盖的冲击破坏,解决了其因货物冲击而造成观察孔盖从车体端墙上脱落的问题,消除了工作人员的观察盲区,通过重 力 作用,将观察孔盖自动贴合,杜绝了货物漏泄的现象,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组装和维修,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权利要求

1.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盖包括: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内倾斜面的观察孔上;
一对转臂板,所述一对转臂板位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盖板组件转动连接;
一对安装座,所述一对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一边,并与所述一对转臂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一对转臂板和所述一对安装座能够使所述盖板组件向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观察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观察孔的尺寸;
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与所述观察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一对立板,所述一对立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两侧,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
抓手,所述抓手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立板上;
所述一对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一对立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所述盖板和所述观察孔呈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所述抓手呈U形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立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转臂板呈U形结构,一端与所述盖板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向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的度不小于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安装座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一边;
夹板,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夹板的距离与转臂板的厚度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所述转臂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夹板内,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半光圆销和垫圈

说明书全文

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铁路漏斗车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卸货后车内货物剩余量,在其端墙内侧的倾斜面上开有一观察孔,其上设置有一可由外向车内翻动的观察孔盖,观察孔盖与漏斗车端墙的主要连接件位于漏斗车车内。由于漏斗车使用高架料仓的流料斗或装载机进行装载作业,暴露在货物接触侧、无任何防护措施的观察孔盖,在受到高处下落货物持续冲击的作用下,其主要连接部件易被货物砸坏,导致观察孔盖从漏斗车端墙上脱落,出现漏斗车车内的货物通过观察孔向车外漏泄的现象。
[0003] 在实际运用中,部分用户为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选择自主拆除观察孔盖,使用板将观察孔焊封。但这种做法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不能通过观察孔瞭望车内,无法了解车内货物剩余情况,只能凭感觉或经验来判断车内剩余货物,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铁路漏斗车的正常卸载作业。
[0004]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装载作业时货物不易掉落,并能够通过观察孔盖观察车内货物剩余情况,提高安全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工作。
[0005]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能够通过设置新型的观察孔盖,能够解决现有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的主要连接部件因暴露在货物接触一侧、无防护措施,在装载作业时,易被货物砸坏、掉落,而导致车内货物向外漏泄等问题。。
[0007] 根据本发明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所述观察孔盖包括:
[0008]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内倾斜面的观察孔上;
[0009] 一对转臂板,所述一对转臂板位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盖板组件转动连接;
[0010] 一对安装座,所述一对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一边,并与所述一对转臂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1] 所述一对转臂板和所述一对安装座能够使所述盖板组件向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
[0012] 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0013] 盖板,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观察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观察孔的尺寸;
[0014] 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与所述观察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0015] 一对立板,所述一对立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两侧,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
[0016] 抓手,所述抓手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立板上。
[0017] 优选地,所述一对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一对立板转动连接。
[0018] 优选地,所述盖板和所述观察孔呈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0019] 优选地,所述抓手呈U形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立板上。
[0020] 优选地,转臂板呈U形结构,一端与所述盖板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21] 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向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的度不小于52°。
[0022] 优选地,安装座包括:
[0023]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一边;
[0024] 夹板,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夹板的距离与转臂板的厚度相匹配。
[0025] 优选地,所述转臂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夹板内,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0026]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半光圆销和垫圈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其优点在于:通过新型观察孔盖的设置,避免了高处下落的货物对观察孔盖的冲击破坏,解决了其因货物冲击而造成观察孔盖从车体端墙上脱落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车内的整个漏斗区,消除了工作人员的观察盲区,通过重力作用,将观察孔盖与车体端墙自动贴合,杜绝了货物通过观察孔漏泄的现象,观察孔盖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组装和维修,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0028] 本发明的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29]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3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盖板;2、密封条;3、立板;4、抓手;5、漏斗车端墙;6、盖板组件;7、转臂板;8、安装座;9、半光圆销;1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该观察孔盖包括:
[0037]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内倾斜面的观察孔上;
[0038] 一对转臂板,一对转臂板位于漏斗车端墙的外侧,对称设置于盖板组件的两侧,其一端与盖板组件转动连接;
[0039] 一对安装座,一对安装座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盖板组件的一边,并与一对转臂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40] 一对转臂板和一对安装座能够使盖板组件向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
[0041] 该观察孔盖与漏斗车端墙的主要连接部件与货物不接触,避免了高处下落的货物对观察孔盖的冲击破坏,解决了其因货物冲击而造成观察孔盖从车体端墙上脱落的问题。
[0042] 作为优选方案,盖板组件包括:
[0043] 盖板,盖板的形状与观察孔的形状相匹配,盖板的尺寸大于观察孔的尺寸;
[0044] 密封条,密封条设置于盖板的外侧面上,与观察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0045] 一对立板,一对立板对称设置于盖板的两侧,位于盖板的外侧面上;
[0046] 抓手,抓手固定设置于一对立板上。
[0047] 密封条设置在盖板与漏斗车端墙观察孔之间,利用盖板组件的重力可压紧密封条,从而使盖板与漏斗车端墙上的观察孔贴合密封,达到观察孔盖与漏斗车端墙间密封、防雨、防尘效果。
[0048] 其中,一对转臂板的一端与一对立板转动连接。
[0049] 作为优选方案,盖板和观察孔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0050] 其中,抓手呈U形结构,固定设置于一对立板上。
[0051] 作为优选方案,转臂板呈U形结构,一端与盖板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52] 转臂板为U型结构,从而使观察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除盖板外的所有零件均处于漏斗车端墙外。
[0053] 该观察孔盖的转臂板为U型结构,两端与盖板组件、安装座连接后,可灵活转动,使得该观察孔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在无须工作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可利用盖板组件和U型转臂板的重力,将观察孔盖与车体端墙自动贴合,杜绝了货物通过观察孔漏泄的现象。
[0054] 其中,盖板组件向漏斗车端墙的内侧旋转的角度不小于52°。
[0055] 实际使用中,该观察孔盖的盖板组件向车内翻起后,与端墙的夹角可达125°,使工作人员可瞭望到车内的整个漏斗区,消除了工作人员的观察盲区。
[0056] 作为优选方案,安装座包括:
[0057] 底座,底座固定设置于漏斗车端墙的外侧,位于盖板组件的一边;
[0058] 夹板,夹板垂直设置于底座上,夹板的距离与转臂板的厚度相匹配。
[0059] 其中,转臂板的一端设置于夹板内,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60] 其中,连接件包括半光圆销和垫圈。连接件并不限于半光圆销和垫圈,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实现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0061] 转臂板与盖板组件、安装座间均转动连接,利用盖板组件和转臂板的重力,可使观察孔盖处于自动关闭状态。
[0062] 该观察孔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组装和检修的特点,与漏斗车端墙的安装部位处于非货物接触面上,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0063] 实施例
[0064]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的步结构示意图。
[006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包括:
[0066] 盖板组件6,盖板组件6设置于漏斗车端墙5的内倾斜面的观察孔上;
[0067] 一对转臂板7,一对转臂板7位于漏斗车端墙5的外侧,对称设置于盖板组件6的两侧,其一端与盖板组件6转动连接;
[0068] 一对安装座8,一对安装座8设置于漏斗车端墙5的外侧,位于盖板组件6的一边,并与一对转臂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69] 一对转臂板7和一对安装座8能够使盖板组件6向漏斗车端墙5的内侧旋转。
[007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71] 如图2所示,盖板组件6包括:
[0072] 盖板1,盖板1的形状与观察孔的形状相匹配,盖板1的尺寸大于观察孔的尺寸;
[0073] 密封条2,密封条2设置于盖板1的外侧面上,与观察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0074] 一对立板3,一对立板3对称设置于盖板1的两侧,位于盖板1的外侧面上;
[0075] 抓手4,抓手4固定设置于一对立板3上。
[0076] 其中,盖板1位于漏斗车端墙5的内侧,与漏斗车端墙5上的观察孔配合后周围有充足的搭接量,本实施例中,观察孔及观察孔盖均为长方形,在盖板1和漏斗车端墙5之间设置了密封条2,密封条2围成一个长方形,与观察孔的尺寸相匹配。
[0077] 其中,立板3为矩形,一个角进行倒角,避免工作人员被撞伤,与转臂板7连接位置上钻有连接孔,一对转臂板7的一端通过半光圆销9和垫圈10与一对立板3转动连接。
[0078] 在该观察孔盖结构中,安装座8是唯一与漏斗车端墙5连接的零件,固连在漏斗车端墙5外侧面上,避免了货物对其的冲击破坏,从而达到观察孔盖与漏斗车端墙5连接牢固、可靠的目的。
[0079] 其中,安装座8包括:
[0080] 底座,底座固定设置于漏斗车端墙5的外侧,位于盖板组件6的一边;
[0081] 夹板,夹板垂直设置于底座上,夹板的距离与转臂板7的厚度相匹配。
[0082] 其中,转臂板7的一端设置于夹板内,通过半光圆销9和垫圈10与安装座8转动连接。
[0083] 转臂板7为U型结构,,从而实现转臂板7另一端绕安装座8向车内的旋转角度不小于52°,至此,观察孔盖的主要连接件均设置于漏斗车端墙5的外侧。
[0084]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路漏斗车的观察孔盖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85] 如图3所示,当工作人员握住抓手4打开观察孔盖时,即向车内方向托起盖板组件6,盖板组件6与漏斗车端墙5内倾面上的观察孔分离,盖板组件6向车内翻起的同时,绕着与转臂板7连接的半光圆销9发生转动,并带动转臂板7绕着安装座8上的连接半光圆销9向车内方向转动,直至转臂板7与漏斗车端墙5接触,转臂板7停止转动,继续托起盖板组件6,盖板组件6进一步绕着转臂板7转动,直至盖板1与转臂板7接触,盖板组件6停止转动,此时,盖板1与漏斗车端墙5面的夹角可达125°,观察孔盖处于全开状态。
[0086] 当工作人员需要关闭观察孔盖时,只需松开抓手4,在重力的作用下,转臂板7绕着安装座8向车外方向转动,盖板组件6绕着转臂板7转动的同时,沿着漏斗车端墙5落下,直至盖板1上的密封条2搭接在漏斗车端墙5内侧倾斜面上,此时,转臂板7相对安装座8和盖板组件6均不再转动,靠盖板组件6和转臂板7的重力,实现密封条2压紧在漏斗车端墙5内侧面上,达到观察孔盖与漏斗车端墙5上的观察孔完全密封贴合,观察孔盖处于关闭状态。
[0087]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实施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