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铁路 / 铁路车辆的种类或车体部件 / 漏斗车 / 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

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510340049.6 申请日 2015-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4890686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9
申请人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赵华瑞; 杨巨平; 刘凤伟; 刘文亮; 史春江; 胡跃明; 杨永强; 凌斌; 向彪文; 陈瑞; 王丽娜; 朱学斌; 第一发明人 赵华瑞
权利人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湖北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湖北省武汉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B61D7/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1D7/00
专利引用数量 7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9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房德权;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所述连接件为 铝 合金 材质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和两 侧梁 连接部,固定于侧梁上,并同时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连接。通过设置 铝合金 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件,以连接上漏斗与侧墙,因此,所述侧墙与所述上漏斗脊之间不需要直接连接,避免了出现 现有技术 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 钢 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 焊接 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 铆接 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合金材质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
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
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和两侧梁连接部,固定于侧梁上,所述两侧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铆钉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于侧墙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连接部弯折形成容纳所述侧墙上的立柱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脊接连接部卡设于所述上漏斗脊内,再将所述漏斗脊连接部焊接于所述上漏斗脊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脊连接件的形状与所述上漏斗脊的内部空间形状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漏斗脊包括:
上横脊,包括一端以一锐的角度固定连接的两侧板;
支撑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加强梁,包括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脊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两侧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两侧板、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两支撑板形成为半包围的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为中空的。
9.一种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车包括:
侧墙;
上漏斗的上漏斗脊;
侧梁;和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许多大型燃发电厂企业对煤炭的需求一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因此,对应煤炭的运输也相应的提高了要求。而铁路对煤炭漏斗车相比于其它的运输工具在经济性、运输量、机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使得漏斗车成为煤炭运输的主要工具。
[0003] 漏斗车的主要特点是:漏斗车车头的端墙向内倾斜或者端面呈大圆弧形状,然后车头底部装有漏斗,煤炭、矿石泥等散粒货物从车体的上面装载,卸载时由人力开启漏斗底,货物依靠自身的重力向下坠落,脱离车体而完成货物卸载。铁路煤炭漏斗车的车体包括底架组、侧墙、端墙等。
[0004] 目前,国内煤炭漏斗车侧墙采用合金材质,而上漏斗脊采用钢材质,这样上漏斗脊与侧墙焊接效果不佳,易产生缺陷,抗腐蚀能力差,使得生产效率也大幅度降低,而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铝合金材质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和两侧梁连接部,固定于侧梁上,所述两侧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侧墙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铆钉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于侧墙上。
[0008] 优选地,所述侧墙连接部弯折形成容纳所述侧墙上的立柱的凹槽。
[0009] 优选地,所述漏斗脊接连接部卡设于所述上漏斗脊内,再将所述漏斗脊连接部焊接于所述上漏斗脊上。
[0010] 优选地,所述漏斗脊连接件的形状与所述上漏斗脊的内部空间形状对应。
[0011] 优选地,所述上漏斗脊包括:上横脊,包括一端以一锐的角度固定连接的两侧板;支撑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加强梁,包括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
[0012] 优选地,所述漏斗脊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两侧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两侧板、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两支撑板形成为半包围的空间内。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为中空的。
[001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漏斗车,所述漏斗车包括:侧墙;上漏斗的上漏斗脊;侧梁;和上述的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
[0015]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0016] 通过设置铝合金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件,其中,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以连接上漏斗与侧墙,因此,所述侧墙与所述上漏斗脊之间不需要直接连接,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17] 为了减轻连接件的自重,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设置为中空的。
[0018] 通过所述侧墙连接部弯折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凹槽,容纳所述侧墙上的立柱,增加所述连接件与侧墙之间的贴合度。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0020]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图1中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0022] 图3为图1中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0023] 图4为上漏斗的上漏斗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和漏斗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25]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6] 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铝合金材质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和两侧梁连接部,固定于侧梁上,所述两侧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连接。
[0027] 通过设置铝合金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件,其中,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以连接上漏斗与侧墙,因此,所述侧墙与所述上漏斗脊之间不需要直接连接,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28]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 实施例一
[0030]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易产生缺陷,抗腐蚀能力差,使得生产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
[0031]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所述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为铝合金材质,具体可以为铸铝,且所述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可通过模锻或模铸整体成型工艺,生产效率高。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墙连接部40、侧梁连接部80和漏斗脊连接部90。
[0032] 所述侧墙连接部40固定于侧墙50上。所述侧墙连接部40上开设有固定孔41,可通过铆钉等方式穿过所述固定孔41以固定于侧墙5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因所述侧墙50上设置有立柱,且所述侧墙连接部40的位置与所述立柱的位置对应,因此,所述侧墙连接部40弯折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凹槽4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侧墙连接部40的位置与所述立柱位置不对应时,所述侧墙连接部40可不需要弯折,直接为板状也可。
[0033] 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与所述侧墙连接部40固定连接,且所述漏斗脊连接件90还固定于所述上漏斗脊70上。具体地,所述漏斗脊接连接部90卡设于所述上漏斗脊70内,再将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焊接于所述上漏斗脊7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斗脊连接件90的形状与所述上漏斗脊70的内部空间形状对应。
[0034]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上漏斗脊70包括:上横脊10、支撑部20加强梁30。所述上横脊10包括两侧板11,所述两侧板11的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形成一截面为倒V型的上横梁10。
[0035] 所述支撑部2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21,所述两支撑板21分别与所述两侧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支撑板21平行设置。
[0036] 所述加强梁30包括第一加强梁31、多个第二加强梁32和两个第三加强梁33。所述第一加强梁31连接所述两侧板11,且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11的连接端。所述多个第二加强梁32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侧板11上与卸货面相背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加强梁32的截面为L型,所述L型的端部固定于侧板11上。所述两个第三加强梁33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支撑板21的相对表面上。
[0037] 对应地,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包括第一卡合部91和第二卡合部92,所述第一卡合部91卡设于所述两侧板11和所述第一加强梁31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卡合部92卡设于所述两侧板11、所述第一加强梁31和所述两支撑板21形成为半包围的空间内。
[0038] 对应地,在所述两侧板11之间的加强梁的数目发生改变时,可根据所述两侧板11之间的加强梁将两侧板11之间的空间分割情况设置卡合部的数目、形状和位置。另外,为了减轻连接件的自重,所述第一卡合部91和所述第二卡合部92均设置为中空的。
[0039] 若在所述上漏斗脊为铝合金材质时,也可以采用该连接件将该铝合金材质的上漏斗脊固定于侧墙上,其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梁连接部80的数目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侧墙连接部40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侧墙连接部40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连接。所述侧梁连接部80固定于侧梁上。
[0041] 另外,在所述侧梁连接部80与所述侧墙连接部40和所述漏斗脊连接部90连接处的凹窝处设置有填充块,避免车体内的煤炭等被承载物聚集在凹窝处。
[0042] 通过设置铝合金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件,其中,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以连接上漏斗与侧墙,因此,所述侧墙与所述上漏斗脊之间不需要直接连接,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43] 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使得连接件的重量减轻,从而减轻所述车体的自重,提升车体的抗腐蚀能力,增加了运输的经济效益。
[0044] 为了减轻连接件的自重,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设置为中空的。
[0045] 通过所述侧墙连接部40弯折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凹槽42,容纳所述侧墙上的立柱,增加所述连接件与侧墙之间的贴合度。
[0046] 实施例二
[0047]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漏斗车,所述漏斗车包括侧墙、上漏斗的上漏斗脊、侧梁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漏斗、侧墙和侧梁,所述连接件与实施例一中的上漏斗与侧墙的连接件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8] 通过设置铝合金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件,其中,侧墙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漏斗脊连接部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漏斗脊内,以连接上漏斗与侧墙,因此,所述侧墙与所述上漏斗脊之间不需要直接连接,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侧墙为铝合金材质,上漏斗脊为钢材质,导致上漏斗脊与侧墙之间焊接效果不佳,且上漏斗脊与侧墙不在一个平面,将两者直接铆接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49] 为了减轻连接件的自重,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设置为中空的。
[0050] 通过所述侧墙连接部40弯折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凹槽42,容纳所述侧墙上的立柱,增加所述连接件与侧墙之间的贴合度。
[0051]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