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自动制作装置

申请号 CN97102188.0 申请日 1997-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86339C 公开(公告)日 2002-06-19
申请人 长野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发明人 北泽芳裕; 寺泽昭彦;
摘要 本 发明 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装置小型化和低廉化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该装置备有由下列部分组成的纸折叠部,即第1 定位 机构将已在预定范围内附着了粘接剂的一张信封纸定位在第1设定 位置 ;第2定位机构将一张或二张以上的信纸定位在已处于第1设定位置处的信封纸上的第2设定位置处;弯折机构在已定位的信封纸和信纸上形成将长度方向三分割的第1折部和第2折部;折叠机构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和第2折部、将信封纸粘接起来。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备有由第1定位机构、第2定位机构、 弯折机构和折叠机构构成的纸折叠部;第1定位机构将已在预定范围内 附着了粘接剂的一张信封纸定位在第1设定位置;第2定位机构将一张 或二张以上的信纸定位在已处于第1设定位置处的信封纸上的第2设 定位置处;弯折机构在已定位的信封纸和信纸上形成将长度方向三分割 的第1折部和第2折部;折叠机构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和第2折部、将 信封纸粘接起来,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设定位置、第2设定位置、第 1折部和第2折部的位置这样设定:在折起第1折部时,折回的信封纸 及信纸的端部与第2折部不重叠,在折起第2折部时,折回的信封纸的 端部与已折起第1折部的信封纸重叠,并且折回的信纸的端部与已折起 第1折部的信封纸的端部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信 封纸上具有沿该信封纸前边缘部附近附着了粘接剂的前部粘接部和从 该前部粘接部的两端、沿左右边缘部附近附着了预定长度粘接剂的左部 粘接部及右部粘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信封纸是A4尺寸的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信 纸是B5尺寸的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弯 折机构备有加压机构,该加压机构具有可向下方弹性变位地被支承着的 可动台、配设在该可动台前后的一对固定台、配设在可动台上方且由升 降机构升降的前后一对压合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 运送方向前侧的压合板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下面突出的、可向上方弹性 变位地被支承着的空转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在 运送方向后侧的压合板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下面突出的、且可向上方弹 性变位地被支承着的驱动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 叠机构备有能以一端部为支点进行转动变位,且前端部能与信封纸的边 缘部相接触的弯折用臂机构。
9.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加压机构中兼用了上述折叠机构的一部分。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即,将一张信封纸和一张或二张以上 信纸自动地封成一封信函的装置。

通常,信函是将折叠好的信封入成品信封内而制成的。用手工作业制 作象邮购广告单那样大量的同样信函时,要化费很多劳和时间,所以,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309995号中揭示了一种自动地把信封入 信封的信封入装置。

但是,这种现有的信封入装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手工作业的封 入顺序原封不动地置换成自动化工序。具体地说,是由供给成品信封的信 封供给工序、把要封入信封的信折叠起来的信折叠工序、打开信封口装入 信的信装入工序和封口工序等构成,所以有以下缺点。

第1,要准备成品信封,并原封不动地使用该信封,所以经济性差; 另外,当没有成品信封时就不能制作信函,所以应用的广泛性差。

第2,由于需要信封供给工序、信折叠工序及封口工序等繁杂的工序, 所以不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低廉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信函制 作时的经济性及广泛应用性、构造简单的、能实现装置小型化和低廉化的 信函自动制作装置。

本发明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1的特征是,备有由第1定位机构5e、 第2定位机构5d、弯折机构4r和折叠机构4 s构成的纸折叠部4。第1 定位机构5e将已在预定范围内附着了粘接剂J的一张信封纸Pe定位在 第1设定位置Xe;第2定位机构5d将一张或二张以上的信纸Pd…定 位在已处于第1设定位置Xe处的信封纸Pe上的第2设定位置Xd处; 弯折机构4r在已定位的信封纸Pe和信纸Pd…上形成将长度方向三分 割的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折叠机构4s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K1 和第2折部K2、将信封纸Pe粘接起来。

本发明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的较好实施例中,上述信封纸Pe上具有 沿该信封纸Pe前边缘部附近附着了粘接剂J的前部粘接部Jf和从该前部 粘接部Jf的两端、沿左右边缘部附近附着了预定长度粘接剂J的左部粘接 部Jp及右部粘接部Jq。另外,上述信封纸Pe是A4尺寸的纸。信纸 Pd是B5尺寸的纸。上述第1设定位置Xe、第2设定位置Xd、第1 折部K1和第2折部K2的位置这样设定:在折起第1折部K1时,折回 的信封纸Pe及信纸Pd…的端部Pes、Pds…与第2折部K2不重叠, 在折起第2折部时K2时,折回的信封纸Pe的端部Pet与已折起第1折 部K1的信封纸Pe重叠并且折回的信纸Pd…的端部Pdt…与已折起第 1折部K1的信封纸Pe的端部Pes不重叠。上述弯折机构4r备有加压 机构10f、10r,该加压机构10f、10r具有可向下方弹性变位地 支承着的可动台6、配设在该可动台6前后的一对固定台7f、7r、配设 在可动台6上方且由升降机构8f、8r升降的前后一对压合板9f、9r。 配设在运送方向前侧的压合板9f上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9f下面突出的、 可向上方弹性变位地支承着的空转辊11f…;配设在运送方向后侧的压合 板9r上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9r下面突出的、可向上方弹性变位地支承着 的驱动辊11r…。上述折叠机构4s备有能以一端部为支点转动变位且前 端部能与信封纸Pe的边缘部相接的弯折用臂机构12p、12q、13p、 13q;上述加压机构10f、10r中兼用了该折叠机构4s的一部分。

这样,通过在预定范围内附着粘接剂J,在信封纸Pe上设置沿前边 缘部附近的前部粘接部Jf和从该前部粘接部Jf的两端沿左右边缘部附近 的预定长度的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具有这些粘接部的一张 信封纸Pe被送到纸折叠部4后,该信封纸Pe被第1定位机构5e定位在 第1设定位置Xe。接着,一张或二张以上的信纸Pd…被送到纸折叠部 4后,该信纸Pd…被第2定位机构5d定位在第2设定位置Xd。再由 弯折机构4r在信封纸Pe和信纸Pd…上形成将长度方向三分割的第1 折部K1和第2折部K2。具体地说,加压机构10f、10r中的前后一 对压合板9f、9r被升降机构8f、8r下降,可动台6向下方弹性变位, 这样,与配设在前后的固定台7f、7r交界的部分被弯成略直,形成了 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

由折叠机构4s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具体地说, 使一方的压合板9r上升,使弯折用臂机构12p、12q转动变位时, 其前端部与信封纸Pe的运送方向一侧的左右边缘相接,这样,信封纸Pe 的第1折部K1从略直角状态被折成锐角。在该状态下使另一方压合板9r 下降时,信封纸Pe被压,通过粘接剂而粘接起来。接着,使另一方压合 板9f上升,使弯折用臂机构13p、13q转动变位时,其前端部与信 封纸Pe的运送方向另一侧的左右边缘相接,这样,信封纸Pe的第2折部 K2从略直角状态被折成锐角。在该状态下使另一压合板9f下降时,信封 纸Pe被压,通过粘接剂而粘接起来。最后,制作成了在密封的信封内封 入折叠着信纸Pd…的一封信函。因此,能容易地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不需要现成的信封,提高了信函制作时的经济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尤其是 由于采用规格的A4尺寸信封纸Pe和B5尺寸信纸Pd…,所以更加提 高了应用的广泛性。

图1是本发明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侧面断面构造图。

图2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平面要部构造图。

图3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的侧面概略构造图。

图4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粘接剂附着部的侧面构造图。

图5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粘接剂附着部的平面要部构造图。

图6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另一动作说明图。

图8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另一动作说明图。

图9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另一动作说明图。

图10是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中的纸折叠部的另一动作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制作信函顺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制作信函顺序的另一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制作信函顺序的另一说明图。

图14是表示该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制作信函顺序的另一说明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先参照图11至图14说明用本实施例信函自动制作装置1制作信函 时的原理(顺序)。

制作信函时,要准备一张A4尺寸(210mm×297mm:大尺 寸)的信封纸Pe和一张或二张以上的B5尺寸(182mm×257 mm:小尺寸)的信纸Pd(见图11)。信封纸Pe可以是白纸,也可 以是在正面预定位置上印有地址等的纸。

如图11所示,使信纸Pd重叠在信封纸Pe的里面Pei上,设置将 长度方向(图11中的左右方向)三分割的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 信纸Pd…相对于信封纸Pe的位置以及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的 位置如下述地决定。

即,在折起第1折部K1时,折回的信封纸Pe及信纸Pd…的端部   (一端)Pes,Pds…与第2折部K2不重叠。在折起第2折部K2时, 折回的信封纸Pe的端部(另一端)Pet叠合在折起了第1折部K1的信 封纸Pe上,并且折起的信纸Pd…的端部(另一端)Pdt…与折起了第 1折部K1的信封纸Pe的端部(一端)Pes不重叠。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把信纸Pd…的长度方向一侧从信封纸Pe 的一端Pes突出约L1=26mm,将从信封纸Pe的一端Pes到第1折 部K1的距离L2和从信封纸Pe的另一端Pet到第2折部K2的距离L 3设定约为L2=L3=90mm。在宽度方向上,信封纸Pe和信纸P d…的中央一致。

从第1折部K1的位置起,在第2折部K2一侧的信封纸Pe的里面 Pei上,沿着边缘部附近附着有粘接剂J。附着粘接剂J的宽度L4约为 5mm左右。附着粘接剂J的部分如图11所示地呈字形。即,该附着 粘接剂J的部分由直线状前部粘接部Jf、直线状左部粘接部Jp和直线状 右部粘接部Jq构成。前部粘接部Jf沿着宽度方向设在在信封纸Pe的前 边缘部(另一端Pet)附近,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从该前部 粘接部Jf的两端沿着左右边缘部附近直到第1折部K1的位置处附着有 粘接剂J。

然后,如图13(图12)所示,将第1折部K1折起并粘接信封纸 Pe。由此信纸Pd…也同时被折叠。接着,如图14(图12)所示, 将第2折部K2折起并粘接信封纸Pe。由此信纸Pd…也同时被折叠。 图14表示最后制作成的信函F,信函F由从信封纸Pe制作成的密封状 信封Fx和被折叠并封入该信封Fx内的信纸Pd…构成。

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说明用于自动地制作这种信函F的信函自动制 作装置1的构造。

信函自动制作装置1大致地可分为配设在前段的供纸部2、配设在中 段的粘接剂附着部3和配设在后段的纸折叠部4。

先参照图3说明供纸部2的构造。供纸部2具有选择地供给A4尺寸 (大尺寸)的信封纸Pe和B5尺寸(小尺寸)的信纸Pd的功能,如图 3所示,备有设在上层的A4纸盒Cu和设在下层B5纸盒Cd。在A4 纸盒Cu和B5纸盒Cd内可分别容纳许多信封纸Pe…和信纸Pd…。 在A4纸盒Cu的前方,备有信封纸送出机构20,在B5纸盒Cd的前 方,备有信纸送出机构21。

信封纸送出机构20备有抽纸辊22u、前级送纸辊机构24u、通 过传感器25u和后级送纸辊机构27u。抽纸辊22u从A4纸盒Cu 内一张一张地取出信封纸Pe;前级送纸辊机构24u把取出的信封纸Pe 送入前级导引线23u;通过传感器25u设在前级导引线23u的运送 方向前端部;后级送纸辊机构27u配设在该通过传感器25u的运送方 向前方,将送来的信封纸Pe送入后级导引线26u。

信纸送出机构21备有抽纸辊22d、前级送纸辊机构24d、通过 传感器25d和后级送纸辊机构27d。抽纸辊22d从B5纸盒Cd内 一张一张地取出信纸Pd;前级送纸辊机构24d把取出的信纸Pd送入 前级导引线23d;通过传感器25d设在前级导引线23d的运送方向 前端部;后级送纸辊机构27d配设在该通过传感器25d的运送方向前 方,将送来的信纸Pd送入后级导引线26d。后级导引线26d的运送 方向前端和上述后级导引线26u的运送方向前端在运送线R上合并后, 与粘接剂附着部3连接。

下面,参照图3至图5说明粘接剂附着部3。粘接剂附着部3具有将 粘接剂J按预先设定位置附着到从供纸部2送来的信封纸Pe上的功能。

图4及图5中,在运送线R上,备有通过传感器31和配设在该通过 传感器31的运送前方的送纸辊机构32。在送纸辊机构32的运送方向 前方,备有与运送方向成直角的前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在前部粘接剂 附着机构33的运送方向前方的左右两侧,备有平行于运送方向的左部粘 接剂附着机构34和右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5。使送纸辊机构32接近前 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地配置,信封纸Pe被送纸辊机构32固定在一定 位置,所以,前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的粘接可稳定并顺利进行。这时, 前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和右部粘接剂附着机 35分别具有把上述前部粘接部Jf、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 设置到信封纸Pe上的功能。

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具有构成运送线R的台座部36,在该台座 部36的上方备有粘接剂附着机构本体37。粘接剂附着机构本体37备 有沿平方向配设的导杆38和平行地配设在该导杆38下方的水平移动 机构39,该水平移动机构39是在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张设环 形皮带40而构成的。在导杆38上装着可滑动的滑42,该滑块42 的下端固着在环形皮带40上。粘接剂附着器44的上端一侧通过转动部 43安装在滑块42上。粘接剂附着器44在下端备有粘接剂供给部4 5,从该粘接剂供给部45供给双面胶带(粘接剂J)。另外,在粘接剂 附着器44的侧面安装着可转动的限制辊46,在与该限制辊46相向的 固定位置处配设着导引该限制辊46的导轨47。在该导轨47的一端安 装着可转动的切换器48。该切换器48成悬臂状地安装在导轨47上, 在自然状态时因重力而向下方变位。这种情况时,由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 34设置在信封纸Pe上的左部粘接部Jp的位置及长度由导杆47的长 度及位置等决定。粘接剂供给部45也可以是涂敷液状粘接剂的形式。

前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及右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5的基本构造与左 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同样,在图4中,前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中的与 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相同的部分,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与右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5之间,配设着 吸附运送部49。吸附运送部49是由在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张设带有许 多小孔的环形运送带50、51而构成的。在该环形运送带50、51的 内侧配设着送部52、53,该送风部52、53产生的负压将信封纸 Pe和信纸Pd吸附在环形运送带50、51上进行运送。在吸附运送部 49的运送方向中间部,配设着通过传感器54。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构成本发明要部的纸折叠部4。纸折叠部 4具有以下功能:把从粘接剂附着部3送来的一张信封纸Pe定位在第1 设定位置Xe处,并把从供纸部2送来的一张或二张以上的信纸Pd…定 位在信封纸Pe上的第2设定位置Xd处,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K1和第 2折部K2,把信封纸Pe粘接起来。

纸折叠部4备有一对构成运送线R的前后分开的固定台7r、7f和配 设在该固定台7r与7f之间的可动台6,可动台6可向下方弹性变位地由 弹性支承机构64、65支承,该弹性支承机构64、65内设有弹簧。 配设在运送方向后侧的固定台7r与可动台6的交界部分对应于第1折部 K1的位置,配设在运送方向前侧的固定台7f与可动台6的交界部分对应 于第2折部K2的位置。

在可动台6上配设着传送带66、67,在固定台7r的运送方向后 方,配设着构成运送线R的导板68。导板68具有第1台阶部68f和第 2台阶部68s。因此,在信封纸Pe的定位时,通过使信封纸Pe的后端 位于第1台阶部68f的前方,可把送来的信纸Pd…切实地载置在信封纸 Pe的上面;并且,在信纸Pd…的定位时,通过使信纸Pd的后端位于 第2台阶部68s的前方,可把后送来的信纸Pd切实载置在先送来的信 纸Pd…的上面。在固定台7f的运送方向前方,配设着送纸辊机构69 和压辊机构70。送纸辊机构69具有闸机构71,该闸门机构71构 成第1定位机构5e,在送纸辊机构69停止时阻断运送线R,限制信封 纸Pe前端,具有将其定位在第1设定位置Xe的止挡功能,在送纸辊机构 69动作时,开放运送线R。

在可动台6的运送方向中间部配设着通过传感器72,在固定台7f 的终端部配设着通过传感器73。

在可动台6的上方配设着前后一对加压机构10r、10f。加压机构 10r备有铅直方向的导杆74和平行于该导杆74的升降机构8r,该升 降机构8r是由在驱动皮带轮75与从动皮带轮76上张设环形带77而 构成的。在导杆74上装着可滑动的滑块78,在该滑块78的下端安装 着压合板9r。在该压合板9r上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9r下面突出的、由 驱动部旋转的驱动辊11r…,该驱动辊11r…可弹性变位地支承在上 方。

加压机构10f备有铅直方向的导杆79和平行于该导杆79的升降 机构8f,该升降机构8f是由在驱动皮带轮80与从动皮带轮81上张设 环形带82而构成的。在导杆79上装着可滑动的滑块83,在该滑块8 3的下端安装着压合板9f。在该压合板9f上备有辊面从该压合板9f下 面突出的、可转动的空转辊11f…,该空转辊11f…可弹性变位地支承 在上方。在滑块83上配设着闸门机构88。闸门机构88构成第2定位 机构5d,它向下方变位时阻断运送线R,限制信纸Pd…前端,具有将 其定位在第2设定位置Xd处的止挡功能,向上方变位时开放运送线R。

上述加压机构要10f、10r与可动台和一对固定台7f、7r构成 弯折机构4r。由升降机构8f、8r使一对压合板9f、9r下降,使可 动台6向下方弹性变位,在已被定位的信封纸Pe和信纸Pd…上略直角 地形成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

在固定台7r、7f的下方左侧,配设着以一端部为支点转动变位的弯 折用臂机构12p、13p。在右侧配设着以一端部为支点转动变位的弯 折用臂机构12q、12q。在弯折用臂机构12p、13p、12q、 13q的前端部,分别备有与信封纸Pe的左右边缘部相接的转动辊12 pr、13pr、12qr、13qr。

这些弯折用臂机构12p、13p、12q、13q与上述加压机构 10f、10r构成折叠机构4s。即,把信封纸Pe的第1折部K1从略 直角状态折成锐角后,从上方施压,并在把信封纸Pe的第2折部K2从 略直角状态折成锐角后,从上方施压,将信封纸Pe粘接起来。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例信函自动制作装置1的动作。

先从供纸部2中的A4纸盒Cu把一张信封纸Pe送到粘接剂附着部 3。这时,由抽纸辊22u取出一张信封纸Pe,该信封纸Pe经过前级 送纸辊机构24u、前级导引线23u、后级送纸辊机构27u、后级导 引线26u被送到粘接剂附着部3。通过传感器25u检测出该信封纸Pe 的前端,经过设定时间后,使后级送纸辊机构27u旋转。这样,信封纸 Pe的前端碰到停止着的后级送纸辊机构27u,信封纸Pe的前端的偏 斜被修正,成为平行于后级送纸辊机构27u的状态。

信封纸Pe被送到粘接剂附着部3,如果通过传感器31检测出该信 封纸Pe的前端,则经过设定时间后,使送纸辊机构27d和送纸辊机构 32停止。这样,信封纸Pe的前端被定位在前端粘接剂附着机构33中 的台座部36上而停止。然后,使前端粘接剂附着机构33动作,将前部 粘接部设置在信封纸Pe上(见图5)。接着,使送纸辊机构32动作, 将信封纸Pe移送到前方。如果通过传感器54检测出信封纸Pe的前端, 则经过设定时间后,使送纸辊机构32停止。这样,信封纸Pe的前端被 定位在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和右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5中的台座部3 6上而停止。然后,使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3和右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 5同步动作,分别将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设置在信封纸Pe 上(见图5)。

这时,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的附着动作如下述。其它的粘接剂附 着机构33、35也基本上与左部粘接剂附着机构34同样。

先用水平移动机构39将处于图4中实线所示原位的粘接剂附着器4 4向图4中的右方向移动,限制辊46通过切换器48载置到导轨47的 上面,粘接剂供给部45以离开信封纸Pe的状态移动到导轨47的另一 端。用标记44m表示该状态的粘接剂附着器44。使限制辊46在脱离 了导轨47另一端后向反对方向移动,限制辊46被导引到导轨47的下 面。用标记44n表示该状态时的粘接剂附着器44。这时,由于粘接剂 供给部45被推压在信封纸Pe的上面,所以从粘接剂供给部45供给的 双面胶带的前端贴在信封纸Pe上,并且在被推压状态下移动,所以,该 双面胶带随着粘接剂供给部45的移动而贴在信封纸Pe上。粘接剂供给 部45返回到导轨47的一端,脱离导轨47后,对于粘接剂供给部45 的推压就被解除,双面胶带被切断,粘贴结束,粘接剂附着器44返回原 来位置。这时,切换器48被限制辊46推退到上方。这样,信封纸Pe 的上面(里面Pei)上就设置了左部粘接部Jp。

接着,使吸附运送部49动作,把信封纸Pe送进纸折叠部4。这时, 如图6所示,闸门机构71阻断运送线R,闸门机构88位于上方,开放 运送线R。各压合板9r、9f使驱动辊11r…和空转辊11f…离开传 送带66…,并且使各压合板9r、9f停止在位于较低位的第1释放位置 Ym处。然后,信封纸Pe被送到纸折叠部4,当通过传感器72检测出 信封纸Pe的前端时,使压合板9r下降到图6虚线所示的设定位置Ys, 使驱动辊11r…轻轻接触信封纸Pe。这样,信封纸Pe被挟在传送带6 6…与驱动辊11r…之间被运送,避免驱动辊11r…与前部粘接部Jf 接触。当通过传感器73检测出信封纸Pe的前端时,经过设定时间后, 使压合板9r上升到第1释放位置Ym,并且停止传送带66…的旋转。 这时的设定时间是设定信封纸Pe的前端接触闸门机构71所需的时间。 使压合板9r上升到第1释放位置Ym后,使传送带66…的旋转持续预 定时间后,信封纸Pe的前端与闸门机构71接触,偏斜被修正。信封纸 Pe的后端(一端Pes)位于超过导板68的第1台阶部68f处。这样, 信封纸Pe被定位在第1设定位置Xe处。

接着,如图7所示,使闸门机构88向下方变位而阻断运送线R。即, 使闸门机构88的前端接触信封纸Pe的上面。另一方面,从B5纸盒Cd 中将一张信纸Pd通过粘接剂附着部3送到纸折叠部4。具体地说,用抽 纸辊22d取出一张信纸Pd,并且该信纸Pd经过前级送纸辊机构24 d、前级导引线23d、后级送纸辊机构27d、后级导引线26d被送 到粘接剂附着部3。由通过传感器25d检测出被送来的信纸Pd的前端, 经过设定时间后,使后级送纸辊机构27d旋转,与信封纸Pe同样地, 对信纸Pd进行偏斜修正。另外,在粘接剂附着部3,吸附运送部49动 作,信纸Pd被送进纸折叠部4。这时,如果通过传感器54检测出了信 纸Pd的前端,则经过设定时间后,使压合板9r下降到图7中虚线所示 设定位置Ys,使驱动辊11r…接触信纸Pd。这样,信纸Pd借助驱 动辊11r…的旋转而被移送。传送带66…停止着。由通过传感器54 检测后,经过第2设定时间,使压合板9r上升,使驱动辊11r…的旋转 停止。该第2设定时间是设定信纸Pd的前端与闸门机构88接触所需的 时间。这样,与上述信封纸Pe同样地,对信纸Pd进行偏斜修正,并且 信纸Pd被定位在信封纸Pe上的第2设定位置Xd处。另外,当信纸Pd… 为若干张时,反复同样的动作。

纸折叠部4中的信封纸Pe与信纸Pd…的定位结束后,如图8所示 地,使压合板9r、9f下降到下限的加压位置Yp。这样,驱动辊11r… 和空转辊11f…相对于压合板9r、9f向上方弹性变位,并且,在压合 板9r、9f压接在信纸Pd上的状态下使可动台6向固定台7r、7f下 方变位。由此,信封纸Pe和信纸Pd…在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 的位置处被略直角地弯折。

接着,如图9所示,仅使一个压合板9r上升到上限的第2释放位置 Yua。使位于运送方向后侧的弯折用臂机构12p、12q转动变位,使 前端部的转动辊12pr、12qr与信封纸Pe的运送方向后侧的左右边 缘部相接,将信封纸Pe和信纸Pd…从略直角位置再折成锐角,同时在 该状态下使压合板9r再次下降到加压位置Yp。这样,信封纸Pe在第 1折部K1处被完全折叠、粘接。

同样地,仅使另一个压合板9f上升到上限的第2释放位置Yub。使 位于运送方向前侧的弯折用臂机构13p、13q转动变位,使前端部的 转动辊13pr、13qr与信封纸Pe的运送方向前侧的左右边缘部相接, 将信封纸Pe和信纸Pd…从略直角位置再折成锐角,同时在该状态下使 压合板9f再次下降到加压位置Yp。这样,信封纸Pe在第2折部K1处 被完全折叠、粘接。在该状态下,再仅使压合板9r上升到上限的第2释 放位置Yua后,再次下降到加压位置Yp时,信封纸Pe的另一端Pet 被加压,进行前部粘接部Jf的粘接。至此,制作成图14的信函F。

接着,如图10所示,使一方压合板9r上升到第1释放位置Ym处、 使另一方压合板9f上升到空转辊11f…轻轻接触信函F的设定位置Y s,使传送带66…、送纸辊机构69和压辊机构70动作。这样,闸门机 构71开放运送线R,信函F被往前方送出,当被压辊机构70完全压接 后,从信函自动制作装置1排出。

因此,从一张信封纸Pe制作信封、信纸Pd…的折叠、往信封内装 入信纸Pd…、信封的封口等工序一起进行,不象采用成品信封时那样, 需要信封供给工序、把要装入信封的信折叠起来的信折叠工序、打开信封 口装入信的信装入工序及封口工序等。由于采用这样简化了的工序制作信 函F,所以提高了信函制作时的经济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尤其是由于采用 规格尺寸的A4信封纸2和B5信纸3,可以直接利用一般的复印纸及活 页纸等,更加提高了应用的广泛性。

以上详细说明了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例如,信封 纸Pe和信纸Pd的尺寸不限于是A4尺寸和B5尺寸。另外,在细部的 构造、形状、手法、数量、材料、数值等方面,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 围内可任意变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信函自动制作装置备有由第1定位机构、第2定 位机构、弯折机构和折叠机构构成的纸折叠部。第1定位机构将已在预定 范围内附着了粘接剂的一张信封纸定位在第1设定位置;第2定位机构将 一张或二张以上的信纸定位在已处于第1设定位置处的信封纸上的第2设 定位置处;弯折机构在已定位的信封纸和信纸上形成将长度方向三分割的 第1折部和第2折部;折叠机构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和第2折部、将信封 纸粘接起来。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①由于不需要现成的信封,可提高制作信函时的经济性及应用的广泛 性。尤其是由于采用规格尺寸用纸即A4的信封纸和B5的信纸,更加提 高了应用的广泛性。

②由于不需要信封供给工序、信折叠工序、信装入工序及封口工序等 繁杂的工序,所以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低廉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