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书写黑板

申请号 CN202410300062.8 申请日 2024-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798468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宁波财经学院; 发明人 鲍萌; 李书彦;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包括外框以及设置于外框内侧黑板本体,所述黑板本体的前侧设置竖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面设置有黑板擦,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前侧的除尘筒,所述除尘筒的内侧通过第二 转轴 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除尘筒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竖板的侧边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背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远离进气嘴的一端与吸尘管连接。该教学书写黑板,通过设置的黑板擦设置于竖板背面,通过横移竖板的方式实现对黑板本体的擦拭,在竖板上设置吸尘组件配合竖板和外框上的驱动组件,可以在横移竖板时自动实现对黑板擦周边扬起的粉尘进行吸收。
权利要求

1.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包括外框(2)以及设置于外框(2)内侧黑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本体(1)的前侧设置竖直设置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背面设置有黑板擦(17),所述竖板(3)上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3)前侧的除尘筒(15),所述除尘筒(15)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25)转动连接有扇叶(26),所述除尘筒(15)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嘴(21),所述进气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2),所述竖板(3)的侧边设置有吸尘管(18),所述吸尘管(18)的背面设置有通孔(19),所述连接管(22)远离进气嘴(21)的一端与吸尘管(18)连接;
所述竖板(3)和外框(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5)旋转的驱动组件,且配置为竖板(3)横移时第二转轴(25)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对称设置于竖板(3)的上下两端,所述竖板(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转轴(25)的后端延伸至第二凹槽(23)的内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转轴(25)位于第二凹槽(23)内侧一端上的第三齿轮(24),所述竖板(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与外框(2)上下两侧对应的驱动箱(4),所述驱动箱(4)的内侧设置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上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转轴(9)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2),且第二齿轮(12)与第三齿轮(24)啮合,且第二齿轮(12)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24)的直径,所述外框(2)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内侧设置有齿条(6),且所述第一齿轮(11)与齿条(6)啮合,从而竖板(3)横向位移第一齿轮(11)带动第一转轴(9)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15)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进气嘴(21)对应的第一通槽(28),且所述进气嘴(21)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槽(28)与除尘筒(15)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嘴(21)位于扇叶(26)靠近竖板(3)的一侧;
所述连接管(22)与进气嘴(21)和吸尘管(18)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两个吸尘管(18)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1)的高度适配,且吸尘管(18)位于黑板擦(17)的侧边;
所述通孔(19)沿着吸尘管(18)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前侧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8),所述竖板(3)背面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20),所述滑槽(8)的内侧设置有导杆(7),滑块(20)滑动连接于滑槽(8)的内侧并与滑槽(8)内侧的导杆(7)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15)前端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收集组件,所述过滤收集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除尘筒(15)前端内侧的过滤盒(16),所述过滤盒(16)的左右两端的侧边内侧对称设置有过滤网(30),所述除尘筒(15)前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30)对应的第二通槽(29),所述过滤盒(16)的内侧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收集盒(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16)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固定于除尘筒(15)的前端内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除尘筒(15)前端顶部的插槽(27),所述过滤盒(16)的中部设置有通口(37),所述通口(37)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容纳槽(42),所述通口(37)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封堵滑板(31),且封堵滑板(31)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于容纳槽(42)的内侧,所述封堵滑板(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2),所述封堵滑板(31)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8),所述过滤盒(16)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板(38)对应的第二固定板(39),所述第一固定板(38)上竖直活动连接有立柱(40),且立柱(40)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39)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9)和第一固定板(38)之间设置有弹簧(41),所述第一固定板(38)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槽(27)对应的定板(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8)上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30)进行清理的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38)后端的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30)内侧对应的刷头(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16)与除尘筒(15)的前端内侧插接配合;
所述锁定板(33)的上端在弹簧(41)复位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盒(16)的上方并与插槽(27)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擦(17)沿着竖板(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多个黑板擦(17)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1)的高度适配;
所述竖板(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黑板擦(17)与黑板本体(1)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3)背面与黑板擦(17)一一对应的调节槽(43),所述调节槽(4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基板(44),且基板(44)与黑板擦(17)之间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板(3)的正面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43)一一对应的丝杆(45),且丝杆(45)的后端延伸至调节槽(43)的内侧并与基板(4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5)的前端设置有旋钮(14)。

说明书全文

一种教学书写黑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学书写黑板。

背景技术

[0002] 黑板并非特指黑色的板面,传统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可以用粉笔反复书写的平面,板面坚硬,多用于教学。黑板一般用木板或磨砂玻璃等制成的,可以用粉笔等特定的书写材料在上面写字,多为黑色,墨绿色,白色或米黄色。
[0003] 现有技术中的黑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黑板擦擦拭时周围容易扬起粉笔灰,粉尘扬起容易吸入,会对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而且粉尘飘散落下后也会影响教室环境,给清理造成不便,功能单一,实用性不佳。
[0004] 因此,提出一种教学书写黑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包括外框以及设置于外框内侧黑板本体,所述黑板本体的前
侧设置竖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面设置有黑板擦,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前侧的除尘筒,所述除尘筒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除尘筒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竖板的侧边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背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远离进气嘴的一端与吸尘管连接;
所述竖板和外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旋转的驱动组件,且配置为竖板横移
时第二转轴旋转。
[0007] 优选的,所述吸尘组件对称设置于竖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竖板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转轴位于第二凹槽内侧一端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竖
板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与外框上下两侧对应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的直径,所述外框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齿条,且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竖板横向位移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轴旋转。
[0008] 优选的,所述除尘筒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进气嘴对应的第一通槽,且所述进气嘴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槽与除尘筒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嘴位于扇叶靠近竖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管与进气嘴和吸尘管均连通。
[0009] 优选的,同一侧的两个吸尘管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的高度适配,且吸尘管位于黑板擦的侧边;所述通孔沿着吸尘管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0] 优选的,所述外框前侧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竖板背面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导杆,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并与滑槽内侧的导杆活动套接。
[0011] 优选的,所述除尘筒前端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收集组件,所述过滤收集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除尘筒前端内侧的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左右两端的侧边内侧对称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尘筒前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过滤盒的内侧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收集盒。
[0012] 优选的,所述过滤盒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固定于除尘筒的前端内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除尘筒前端顶部的插槽,所述过滤盒的中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通口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封堵滑板,且封堵滑板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于容纳槽的内侧,所述封堵滑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封堵滑板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过滤盒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板对应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竖直活动连接有立柱,且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槽对应的定板。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后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内侧对应的刷头。
[0014] 优选的,所述过滤盒与除尘筒的前端内侧插接配合;所述锁定板的上端在弹簧复位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盒的上方并与插槽插接配合。
[0015] 优选的,所述黑板擦沿着竖板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多个黑板擦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的高度适配;所述竖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黑板擦与黑板本体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
件包括设置于竖板背面与黑板擦一一对应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基板,且基板与黑板擦之间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一一对应的丝杆,且丝杆的后端延伸至调节槽的内侧并与基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前端设置有旋钮。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教学书写黑板,通过设置的黑板擦设置于竖板背面,通过横移竖板的方式实现
对黑板本体的擦拭,在竖板上设置吸尘组件配合竖板和外框上的驱动组件,可以在横移竖板时自动实现对黑板擦周边扬起的粉尘进行吸收,避免了老师和学生吸入,同时也避免了粉尘影响教室环境,擦拭的同时自动实现吸尘,无需设置用电驱动源,联动性高,结构简单紧凑,增加了实用性。
该教学书写黑板,通过设置的过滤收集组件可以将吸收的粉尘进行过滤收集,避
免了再次回到空气中,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可以方便过滤收集组件的拆装,从而方便处理过滤收集的粉尘,清扫组件与固定组件联动设置,拆卸的同时可以实现对过滤收集组件中的过滤网进行清扫,从而将过滤网内侧附着的粉尘扫下,便于集中收集,增加了便捷性。
该教学书写黑板,通过设置的黑板擦有多个,配合调节组件可以根据需求对黑板
本体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擦拭,增加了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竖板、驱动箱、外框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驱动箱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竖板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调节组件与竖板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除尘筒拆除后竖板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除尘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过滤盒的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固定组件与过滤盒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图12中A处放大图。
[0018] 图中:1、黑板本体;2、外框;3、竖板;4、驱动箱;5、第一凹槽;6、齿条;7、导杆;8、滑槽;9、第一转轴;10、隔板;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一把手;14、旋钮;15、除尘筒;16、过滤盒;17、黑板擦;18、吸尘管;19、通孔;20、滑块;21、进气嘴;22、连接管;23、第二凹槽;24、第三齿轮;25、第二转轴;26、扇叶;27、插槽;28、第一通槽;29、第二通槽;30、过滤网;
31、封堵滑板;32、第二把手;33、锁定板;34、连接杆;35、刷头;36、收集盒;37、通口;38、第一固定板;39、第二固定板;40、立柱;41、弹簧;42、容纳槽;43、调节槽;44、基板;45、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
[0020]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教学书写黑板,包括外框2以及设置于外框2内侧黑板本体1,黑板本体1的前侧设置竖直设置有竖板3,竖板3的背面设置有黑板擦17,黑板擦17沿着竖板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多个黑板擦17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1的高度适配,竖板3上设置有吸尘组件;作为优选实施例,吸尘组件对称设置于竖板3的上下两端,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3前侧上下两端的除尘筒15,除尘筒15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25转动连接有扇叶26,除尘筒
15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嘴21,除尘筒15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进气嘴21对应的第一通槽28,且进气嘴21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槽28与除尘筒15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嘴21位于扇叶26靠近竖板3的一侧,进气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2,竖板3的侧边设置有吸尘管18,吸尘管
18的背面设置有通孔19,连接管22远离进气嘴21的一端与吸尘管18连接,连接管22与进气嘴21和吸尘管18均连通,同一侧的两个吸尘管18的高度之和与黑板本体1的高度适配,且吸尘管18位于黑板擦17的侧边,通孔19沿着吸尘管18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竖板3的横向推动位移,竖板3的前侧中部设置有第一把手13;
进一步的,竖板3和外框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5旋转的驱动组件,且配置
为竖板3横移时第二转轴25旋转。
[0021] 进一步的,竖板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23,第二转轴25的后端延伸至第二凹槽23的内侧;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转轴25位于第二凹槽23内侧一端上
的第三齿轮24,竖板3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与外框2上下两侧对应的驱动箱4,驱动箱4的内侧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上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一转轴9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2,且第二齿轮12与第三齿轮24啮合,且第二齿轮12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24的直径,外框2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内侧设置有齿条6,且第一齿轮11与齿条6啮合,从而竖板3横向位移第一齿轮11带动第一转轴9旋转。
[0022] 为了对竖板3和驱动箱4进行导向,在外框2前侧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8,竖板3背面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20,滑槽8的内侧设置有导杆7,滑块20滑动连接于滑槽8的内侧并与滑槽8内侧的导杆7活动套接。
[0023]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除尘筒15前端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收集组件,过滤收集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除尘筒15前端内侧的过滤盒16,过滤盒16的左右两端的侧边内侧对称设置有过滤网30,除尘筒15前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30对应的第二通槽29,过滤盒16的内侧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收集盒36。
[0024] 进一步的,过滤盒16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固定于除尘筒15的前端内侧,过滤盒16与除尘筒15的前端内侧插接配合,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除尘筒15前端顶部的插槽27,过滤盒16的中部设置有通口37,通口37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容纳槽42,通口37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封堵滑板31,且封堵滑板31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于容纳槽42的内侧,封堵滑板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2,封堵滑板31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8,过滤盒16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板38对应的第二固定板39,第一固定板38上竖直活动连接有立柱40,且立柱40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39上,第二固定板39和第一固定板38之间设置有弹簧41,第一固定板38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槽27对应的锁定板33,锁定板33的上端在弹簧41复位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盒16的上方并与插槽27插接配合。
[0025]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38上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30进行清理的清扫组件,清扫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38后端的连接杆34,连接杆3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30内侧对应的刷头35。
[0026] 此外,竖板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黑板擦17与黑板本体1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3背面与黑板擦17一一对应的调节槽43,调节槽4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基板44,且基板44与黑板擦17之间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竖板3的正面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43一一对应的丝杆45,且丝杆45的后端延伸至调节槽43的内侧并与基板44的侧壁转动连接,丝杆45的前端设置有旋钮14。
[0027]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需要擦拭的区域调节对应处的黑板擦17,具体的,旋转对应黑板擦17前侧的旋钮14,旋钮14通过丝杆45带动基板44位移,从而基板44带动黑板擦17向后位移与黑板本体1的前侧贴合,之后需要擦拭时通过第一把手13横向推动竖板3位移,驱动箱4跟随位移,滑槽8、滑块20、导杆7进行导向,在齿条6的作用下第一齿轮11带动第一转轴9旋转,第一转轴9带动第二齿轮12旋转,第二齿轮12通过第三齿轮24带动第二转轴25旋转,第二转轴25带动扇叶26旋转在除尘筒15的内侧后端形成负压,在进气嘴21、连接管22的作用下吸尘管18内侧产生负压,进而被黑板擦17擦拭处扬起的粉尘可被通孔19吸入,然后依次经过连接管22、进气嘴21、除尘筒15后进入过滤盒16,携带粉尘的气流撞击过滤盒16的内侧向两侧分流,然后经过过滤网30的过滤后通过第二通槽29排出洁净的气体,粉尘则由收集盒36收集,且部分粉尘附着在过滤网30的内侧,需要将收集盒36中的粉尘取出处理时只需向下按压第二把手32,第二把手32带动封堵滑板31向下位移,封堵滑板31带动锁定板33和第一固定板38向下位移,立柱40进行导向,配合第二固定板39弹簧41会收缩,从而锁定板33的上端从插槽27的内侧脱离,同时第一固定板38还会通过连接杆34带动刷头35对过滤网30的内侧进行清理,灰尘落下至收集盒36,拆卸的同时实现过滤网30的清理,且封堵滑板
31始终对通口37处封堵,确保密封性,最后向外将过滤盒16抽出并取下收集盒36即可,该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