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书写或绘图器具;办公用品 / 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及中性笔

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及中性笔

申请号 CN201711227749.X 申请日 2017-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7804088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柴广成; 王孙仝; 田鹏豪; 蒙建康; 凌彬彬; 何玉梅; 李玉玉; 付厚坤; 徐正周; 杨光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 外壳 ,及使用了该外壳的中性笔。该中性笔外壳包括构成外壳主体的托笔部和容笔部;容笔部内设置有上托件和防脱套,上托件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卡头构成,防脱套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的竖杆外套有第二 弹簧 ,卡头容纳于防脱套内,防脱套内设置有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限位头拦挡于卡头上方;防脱套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置笔台的两侧设有侧托件和按动套,按动套两端封口内部中空且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的一端与置笔台的侧面固接,另一端由该通孔伸入按动套内,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容笔部的两侧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按动套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于固定孔内。
权利要求

1.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托笔部(1)和容笔部(2),容笔部(2)螺纹连接于托笔部(1)的上端而构成中性笔外壳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笔部(2)内设置有一上托件(9)和一防脱套(7),上托件(9)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横杆状或平板状的卡头连接构成,防脱套(7)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9)的竖杆外套有第二弹簧(6),上托件(9)的卡头容纳于防脱套(7)内,防脱套(7)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8),限位头(8)拦挡于上托件(9)的卡头上方;所述防脱套(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10),置笔台(10)的下端用于抵住笔芯(12)的上端,置笔台(10)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侧托件(11)和一按动套(3),按动套(3)为两端封口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中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11)的一端与置笔台(10)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同一侧的按动套(3)上的通孔伸入按动套(3)内,该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4);所述容笔部(2)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同一侧的固定孔(5)上下分布形成一列,按动套(3)可在第一弹簧(4)的弹作用下卡于固定孔(5)内;所述容笔部(2)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拦挡于置笔台(10)下方的防脱头(13),所述防脱头(13)设置于最下方的固定孔(5)之下,且防脱头(13)之间留有可通过笔芯(12)的间距;所述侧托件(11)由与置笔台(10)固定连接的竖杆状或竖板状的连接部,及可伸入按动套(3)内的杆状的伸入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笔台(10)为圆台状或开口朝下的圆桶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件(9)的卡头为圆板状,所述防脱套(7)为圆桶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固定孔(5)设置为等间距分布的3~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特征在于:同一侧固定孔(5)的间距为1~5mm。
6.中性笔,包括笔芯(12)和容纳笔芯(12)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

说明书全文

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及中性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以及使用了该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中性笔。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关注度重新从电子输入转移到手写输入,中性笔的使用程度和销售情况再次迎来了一片大好形势。由于现有教育尚不能做到全面覆盖电子化,书写仍然是学生最主要的文字输入方法。而且一个人的书写平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因此手写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无法取代的。我国在中性笔外壳的设计与生产中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与广阔的市场,依赖于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和大批有着新颖设计思想的设计师的帮助下,中性笔外壳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但现有市场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大多数的中性笔外壳并不属于一次性消耗品,而一体化的一次性中性笔虽然使用简便,但是其成本及价格并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多数消费者依旧采用一外壳多笔芯的方式使用中性笔,但由于市面上不同厂家所生产的笔芯并不能完美匹配消费者手中非本厂家的外壳,造成消费者常常面临有芯不能用,而需要再买笔的尴尬和困扰,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市面上不同长度的笔芯,设计一款能够自调节的中性笔外壳,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以及使用了该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中性笔,以延长中性笔外壳的使用寿命,减少消费者的财力投入和资源浪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托笔部和容笔部,容笔部螺纹连接与托笔部的上端而构成中性笔外壳的主体;所述容笔部内设置有一上托件和一防脱套,上托件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横杆状或平板状的卡头连接构成,防脱套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的竖杆外套有第二弹簧,上托件的卡头容纳于防脱套内,防脱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限位头拦挡于上托件的卡头上方;所述防脱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置笔台的下端用于抵住笔芯的上端,置笔台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侧托件和一按动套,按动套为两端封口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中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的一端与置笔台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同一侧的按动套上的通孔伸入按动套内,该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容笔部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同一侧的固定孔上下分布形成一列,按动套可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于固定孔内。
[0006] 此外,所述容笔部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拦挡于置笔台下方的防脱头,所述防脱头设置于最下方的固定孔之下,且防脱头之间留有可通过笔芯的间距。
[0007] 其中,所述侧托件由与置笔台固定连接的竖杆状或竖板状的连接部,及可伸入按动套内的杆状的伸入部构成。
[0008] 优选的,所述置笔台为圆台状或开口朝下的圆桶状。所述上托件的卡头为圆板状,所述防脱套为圆桶状。
[0009] 优选的,同一侧的固定孔设置为等间距分布的3~5个。更优的,同一侧固定孔的间距为1~5mm。
[0010] 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性笔,该中性笔包括笔芯和容纳笔芯的外壳,所述外壳采用了上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市面上大多数笔芯的中性笔外壳,及使用了该外壳的中性笔,能够避免或减少因笔芯长度不合适所导致的重复购买行为,提高了中性笔外壳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效率,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标号为:
[0015] 1、托笔部;2、容笔部;3、按动套;4、第一弹簧;5、固定孔;6、第二弹簧;7、防脱套;8、限位头;9、上托件;10、置笔台;11、侧托件;12、笔芯;13、防脱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托笔部1和容笔部2,容笔部2螺纹连接与托笔部1的上端而构成中性笔外壳的主体;容笔部2内设置有一上托件9和一防脱套7,上托件9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横杆状或平板状的卡头连接构成,防脱套7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9的竖杆外套有第二弹簧6,上托件9的卡头容纳于防脱套7内,防脱套7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8,限位头8拦挡于上托件9的卡头上方;防脱套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10,置笔台10的下端用于抵住笔芯12的上端,置笔台10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侧托件11和一按动套3,按动套3为两端封口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中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11的一端与置笔台10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同一侧的按动套3上的通孔伸入按动套3内,该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4;容笔部2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同一侧的固定孔5上下分布形成一列,按动套3可在第一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卡于固定孔5内。
[0018] 此外,容笔部2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拦挡于置笔台10下方的防脱头13,防脱头13设置于最下方的固定孔5之下,且防脱头13之间留有可通过笔芯12的间距。
[0019] 其中,侧托件11由与置笔台10固定连接的竖杆状或竖板状的连接部,及可伸入按动套3内的杆状的伸入部构成。置笔台10为圆台状或开口朝下的圆桶状。上托件9的卡头为圆板状,防脱套7为圆桶状。
[0020] 其中,同一侧的固定孔5设置为等间距分布的3~5个,而且固定孔5的间距为1~5mm。
[0021] 使用了上述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中性笔,即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装笔芯时,一手按住容笔部2两侧的按动套3,一手将笔芯12由托笔部1拖入容笔部2内,通过将托笔部1螺纹紧固连接容笔部2后,与置笔台10固接的按动套3即可调节至相应高度,并由相应位置的固定孔5弹出卡住。卸笔时,转出托笔部1,然后抽出笔芯12,即可。
[0022]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该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和替换,而这些变化、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