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

申请号 CN201210073574.2 申请日 2012-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2616051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申请人 丹东金丸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镇奎; 朱光耀; 何福银; 贾毅; 王振华; 唐欣; 王平; 辛伟; 刘金丹;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制版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解决卡具结构复杂,卡爪距版面距离远,且夹紧的 精度 不高,不适用纳米板制版的问题,包括第一 压板 轴、压板、压板架及双 扭簧 ,所述压板与压板架通过第一压板轴连接,在第一压板轴上套装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一端置于压板内,另一端固定在压板架上,工作时,上板或出板卡具驱动机构与顶板 接触 或松开。具有结构简单、卡爪距版面距离近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板轴、压板、压板架及双扭簧,所述压板与压板架通过第一压板轴连接,在第一压板轴上套装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一端置于压板内,另一端固定在压板架上,工作时,上板或出板卡具驱动机构与顶板接触或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为T字形结构,T字形端部为卡爪,另两端对称开有用于放置双扭簧的孔,压板上开有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两侧面间形成夹,在驱动机构顶杆压下时,所述夹角沿纵向中心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的压板侧还安装有辅助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端部为卡爪结构,所述的卡爪在抬起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与滚筒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端部为卡爪结构,在所述卡爪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3-23度。

说明书全文

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版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行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现有在制版机最常用的是激光制版机,其中滚筒式激光制版机是通过在滚筒上设置卡具及抽真空使版吸附在滚筒表面上,但是其卡具结构复杂,卡爪距版面距离远,且夹紧的精度不高,不适用纳米板制版。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卡爪距版面距离近的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制版机卡具结构,包括第一压板轴、压板、压板架及双扭簧,所述压板与压板架通过第一压板轴连接,在第一压板轴上套装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一端置于压板内,另一端固定在压板架上,工作时,上板或出板卡具驱动机构与顶板接触或松开。
[0005] 所述的压板为T字形结构,T字形端部为卡爪,另两端对称开有用于放置双扭簧的孔,压板上开有压槽。
[0006] 所述压槽两侧面间形成夹,在驱动机构顶杆压下时,所述夹角沿纵向中心线对称。
[0007] 在所述多个的压板侧还安装有辅助压板。
[0008] 所述压板端部为卡爪结构,所述的卡爪在抬起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与滚筒轴线垂直。
[0009] 所述压板端部为卡爪结构,在所述卡爪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3-23度。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卡具通过双扭簧使压板复位,卡爪在抬起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与滚筒轴线垂直,使得其在压版时施加给纳米板以反作用,使纳米板准确定位;卡具上的压槽,用于驱动机构的顶杆与之接触;本发明卡具上安装的辅助压板,以防止某个卡具损坏,不能抬起,影响工作,且辅助压板可以使卡具分布压力,使压在滚筒上在压力均衡,不易使滚筒划伤。
[0011]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卡具的单件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图2的左视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滚筒,2-卡具,201-压板轴,202-压板,203-压板架,204-双扭簧,205-压槽,206-卡爪,207-辅助压板,208-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固定安装在滚筒1上,包括压板轴201、压板202、压板架203及双扭簧204,所述压板202与压板架203通过压板轴201连接,在压板轴
201上套装有双扭簧204,所述双扭簧204一端置于压板202内,另一端固定在压板架203上,本例每三个卡具2的压板202侧安装有一个辅助压板207,所述压板202端部为卡爪结构,所述的卡爪206在抬起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与滚筒1轴线垂直,本例在卡爪206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20度。
本例所述的压板202为T字形结构,T字形端部为卡爪206,另两端对称开有用于放置双扭簧204的孔208,压板202上开有压槽205。压槽205两侧面间形成夹角,在驱动机构顶杆压下时,所述夹角沿纵向中心线对称。本例所述双扭簧204是两个扭簧串联连接在一起构成。工作时,设置在滚筒1支撑座上的上板或出板卡具驱动机构与压板202接触或松开。
[0017]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本发明在上板时,上板卡具驱动机构的顶杆顶至压板202的压槽205,使卡爪206抬起,纳米板沿滚筒1进入卡爪206内,上板卡具驱动机构的顶杆缩回,卡爪206在双扭簧204作用下回位,卡爪206通过其斜面给纳米板一个反作用力,使卡爪206压紧纳米板。在出板时,出板卡具驱动机构驱动卡爪206抬起,纳米板输出。
[0018]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23度。本例每四个卡具2的压板202侧安装有一个辅助压板207。
[0019] 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3度。本例每五个卡具2的压板202侧安装有一个辅助压板207。
[0020] 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5度。
[0021] 实施例5: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21度。
[0022] 实施例6: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7度。
[0023] 实施例7: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9度。
[0024] 实施例8: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20度。
[0025] 实施例9: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22度。
[0026] 实施例10: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板202不抬起状态时,与纳米板相接触在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滚筒1纵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8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