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申请号 CN200780029591.3 申请日 2007-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00817B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申请人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渡边巳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该圆筒状印刷基材具有高 精度 的厚度、和适合印刷的表面平滑性。本发明是含有感光性 树脂 固化 物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i)利用螺 旋涂 敷方式将感光性树脂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ii)使刮刀 接触 于上述螺旋涂敷层,使上述螺旋涂敷层在由上述刮刀和该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中通过,从而在形成了具有均匀表面的由上述螺旋涂敷层构成的涂敷层之后,将上述刮刀拉离该涂敷层;(iii)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从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该制造方法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螺旋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该圆筒状印刷基材含有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其中,
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i)利用螺旋涂敷方式将感光性树脂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
(ii)使刮刀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使上述螺旋涂敷层在由上述刮刀和该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中通过,从而在形成了具有均匀表面的由上述螺旋涂敷层构成的涂敷层之后,将上述刮刀拉离该涂敷层;
(iii)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从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
该制造方法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于螺旋涂敷层,然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刮刀的与上述感光性树脂接触的前端部具有楔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楔形状以靠近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旋转方向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高度的方式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楔形状的倾斜面之间的度为
30°~75°。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感光性树脂在20℃时,具有100Pa·s以上且50000Pa·s以下的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感光性树脂在20℃时,具有100Pa·s以上且50000Pa·s以下的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工序(ii)中,当上述螺旋涂敷层在上述刮刀与上述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在上述刮刀的楔形状的倾斜区域上形成有用于供自上述螺旋涂敷层刮落的多余树脂滞留的树脂贮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为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的工序:在上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上设置作为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或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或在表面形成有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的印刷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方法是激光雕刻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印刷层的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作为上述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的上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上从而形成上述印刷层之后,使刮刀接触于上述印刷层而回收多余涂敷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回收工序中使用的刮刀与在上述(ii)中使用的刮刀是同一刮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缓冲层含有被收容在微型胶囊中的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上述微型胶囊为热膨胀型微型胶囊,预先使微型胶囊热膨胀,以规定的重量比率将该微型胶囊混合在构成缓冲层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中并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分散,在上述(i)工序中作为含有气泡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进行涂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将预先热膨胀了的微型胶囊以规定的重量比率混合在构成上述缓冲层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中并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地分散在该液态感光性树脂中从而获得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或设于圆筒状支承体上的粘接剂层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是被装配在芯棒的外周面上而形成一体化,且为了保持圆筒形状而被增加了强度的套筒。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利用刮刀涂敷方式将上述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上述粘接剂层或缓冲层上。
18.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该圆筒状印刷基材使用了感光性树脂,其中,该制造装置包括:
用于装卸套筒的机构;
用于连结上述套筒或带套筒的芯棒而检测旋转以及旋转角度的机构;
分配器涂敷机构,其具有用于收容上述感光性树脂的盒收容功能、用于控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温度温度控制功能、用于排出规定量的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定量排出功能、用于限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厚度的厚度限制功能、和升降功能、前进后退功能、以及沿上述套筒的轴心长度方向进行线性移动的线性移动功能;
刮刀,其配置在上述套筒的下方,具有一面为倾斜形状的刀尖、和用于检测升降以及高度位置的功能;
回收机构,其用于回收由上述刮刀刮落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
涂敷机构,其具有供给部件以及阻挡上述感光性树脂的阻挡功能;
紫外线照射机构,其用于对涂敷在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照射紫外线;
一边使上述套筒旋转一边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涂敷在上述套筒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套筒的下方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形成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倾斜形状以靠近上述套筒旋转方向的一侧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倾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通过上述套筒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倾斜形状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为30°~
75°。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涂敷液收容机构、配管以及电磁;上述涂敷液收容机构具有用于输送上述涂敷液的送液功能以及用于控制上述涂敷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功能;上述配管用于向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或上述涂敷机构供给上述涂敷液。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收容有气体的微型胶囊均匀地混合分散在上述感光性树脂中的搅拌机构。
23.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该圆筒状印刷基材使用了感光性树脂,其中,该制造装置包括:
圆筒状支承体,其涂敷有上述感光性树脂;
分配器,其用于向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排出上述感光性树脂;
刮刀,其配置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具有楔形状的前端部;
一边使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旋转、一边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涂敷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而形成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楔形状以靠近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旋转方向的一侧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倾斜。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通过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楔形状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为
30°~75°。
2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使收容有气体的微型胶囊均匀地混合分散在上述感光性树脂中的搅拌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配置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上方的曝光单元,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

说明书全文

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适合用于形成柔性(flexo)印刷版用浮雕(relief)图像、形成罐印刷等的干式胶版(dry offset)印刷用浮雕图像、形成压纹加工等的表面加工用图案、以及形成砖(tile)等的印刷用浮雕图像的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在各种印刷方法中,特别增加了用作瓦楞纸、纸制容器、纸袋、软包装薄膜等的包装材料、壁纸、装饰板等的建筑内装材料、标签等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的使用比率。 [0003] 用于该柔性印刷的印刷版有通常多使用的感光性树脂、也有液态树脂或成形为片状的固体树脂版。使用液态或固体版专用的制版装置,获得借助负片(negative film)形成有浮雕图像的感光性树脂凸版印刷版,将该感光性树脂凸版印刷版直接贴紧在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或暂时贴紧在纸垫(carrier sheet)、印刷用套筒上,而将该纸垫、印刷用套筒安装在印版滚筒上而进行印刷。
[0004] 另外,以提高印刷质量为目的,在印刷版和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之间插入具有缓冲性能的薄板。或是,以往通常在使印刷版和缓冲薄板一体化而成的缓冲印刷版、或印刷用套筒上贴紧双面粘合缓冲带,并在该双面粘合缓冲带上贴紧固体树脂版的套筒版。使用热固化性聚泡沫、聚乙烯泡沫作为该缓冲材质。
[0005] 在感光性树脂固体版方面,对应于近年的数字图像技术的 发展,提出了这样的外表面滚筒型描绘装置:在感光性树脂表面设置可利用红外线激光消融的薄的红外感光层(黑色层(black layer))来代替采用负片,在利用激光描绘而做成了掩模图像之后,根据借助该掩模而进行曝光的结构体(称为柔性CTP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数字图像信息,利用红外线激光选择性地消融柔性CTP版的红外感光层从而形成掩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 在柔性CTP版中,借助上述红外感光层掩模来进行浮雕曝光,使曝光了的感光性树脂光固化。之后,单独利用作为氯系溶剂的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烯)、或利用四氯乙烯与n-丁醇那样的乙醇的组合、或利用作为非氯系的替换溶液“山梨糖醇”(商标、MacDermid公司制)的系溶剂显影液来洗掉未曝光树脂,从而形成浮雕图像,经过干燥工序、精加工工序(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而获得柔性印刷版。
[0007] 相对于该平面制版,在圆筒制版(套筒制版)方面也提出了应用在凸版印刷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方便制造的感光性聚合物(液态或薄板状的固体树脂版)的很多制造方法以及装置。
[0008] 作为在套筒上设置印刷版的方法,公知的有使用了在溶剂中稀释后得到的液态感光材料树脂的制造无接缝(无缝)的可进行图案的连续印刷的版材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该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环状的原料旋转、向该旋转表面供给液态感光性树脂,利用刮刀(doctor)使之平滑化的制造方法。
[0009]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利用喷雾、浸渍、涂敷辊、帘式涂料器、或喷嘴挤压方式来涂敷在溶剂中稀释后得到的液态感光材料树脂,使其干燥而使溶剂气化的方式。 [0010] 并且,也有提出了很多应用感光性树脂固体版来代替液态 感光性树脂的很多无缝印刷用凸版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这样的制造方法:将多张热塑性感光性薄膜重叠地缠绕在作动缸上,将加压、加热后获得的一体化的感光性薄膜设成准确的尺寸之后利用机械性的压缩、磨削或研磨对该感光性薄膜实施整形处理,并进行压延精加工。
[0011] 另外,还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在由芯棒支承的套筒外周面上预先加热热塑性的感光性树脂而使该树脂处于熔融状态,利用压延辊方式的压延抛光来制造无缝套筒的方法以及装置。
[0012] 另外还提出了使用了液态感光性树脂制造无接缝(无缝)的可进行图案的连续印刷的版材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以及专利文献8)。
[0013] 在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制造无缝印刷用原版的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该方法利用了在使作动缸旋转的同时向作动缸外周面供给液态感光性树脂的涂敷工序、和对涂敷后得到的该液态树脂层照射活性光线而形成树脂固化层的曝光工序。
[0014] 在专利文献8中,在使一体地支承在印刷用作动缸或金属芯棒上的印刷用套筒旋转的同时,利用树脂供给部件向前端为刮刀形状且倾斜的树脂接受板、以期望的涂敷宽度且呈线形形态地供给感光性树脂液,利用该板的倾斜使所供给的感光性树脂液流动,在感光性树脂液通过该板的前端边缘时规定其厚度。在本文献中,提出了制造无缝印刷用原版的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该方法利用了在该印刷用作动缸或印刷用套筒的外周面上涂敷感光性树脂液的涂敷工序、和对该涂敷后得到的液态树脂层照射活性光线而形成树脂固化层的曝光工序来制造无缝印刷用原版。
[0015] 在专利文献9中,提出了包括后述后处理工序的制造无缝印刷用原版的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该方法为,使涂敷头沿着作 动缸轴心长度方向进行线性移动,向旋转的作动缸外周面供给定量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一边利用刮刀将被涂敷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涂敷厚度均匀化、一边在相反侧对该涂敷层照射活性光线而形成树脂固化层。之后,进行下述后处理工序:遮挡活性光线并将刮刀拉离涂敷层,去除残留在光固化了的树脂固化层表面的未固化感光性树脂。
[0016] 并且,在专利文献10以及11中,作为在圆筒状支承体的外周面上涂敷含有热膨胀性微型胶囊的液体感光性缓冲树脂的方法,举出有喷涂法、刮刀涂敷法、凹版涂敷法、逆转辊(reverseroll)涂敷法、轻触式涂敷法、高压吹拂器涂敷法等。
[001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11-153865号公报
[001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300600号公报
[001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2-62503号公报
[0020]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2-32704号公报
[0021]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3-202751号公报
[0022]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209928号公报
[0023]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2-079645号公报
[0024]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5/005147号小册子
[0025]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3-241397号公报
[0026]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4-255811号公报
[0027]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4-255812号公报
[0028]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套筒印刷原版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0029] 在欲从感光性树脂固体版获得无接缝的柔性印刷版的情况下,通常如上述专利文献5以及6所述,将感光性树脂固体版缠绕在作动缸表面上,利用压延辊等加压、加热端缘部的对接接合位置而使它们热粘接,之后进行用于使版厚均匀化和使表面 平滑化的磨削、研磨工序。但是,将感光性树脂固体版缠绕在作动缸表面上的作业必须首先在作动缸外周面上粘贴两面粘合带或两面粘合缓冲带,之后在稍微施加张以不会产生褶皱、空气积存等缺陷的状态下,将感光性树脂固体版美观地贴紧在该带粘合层上。因此,是非常复杂且需要注意的作业,有时因作业失误而导致印刷时的印版浮起的印刷不良。另外,为了进行加压、加热,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和磨削、研磨工序等的机械加工。并且,作为负片的替代物,例如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在表层部形成无孔的均匀的炭黑层,利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数字控制的激光描绘装置选择性地融蚀去除炭黑层从而制作掩模,经过公知的曝光、溶剂显影、干燥、后曝光等工序从而获得无接缝的柔性印刷版。但是,由于需要进行曝光、溶剂显影、干燥、后期曝光等复杂的工序、且生产率低、并使用溶剂,因此从环境方面考虑也并非是优良系统。
[0030] 在上述专利文献3以及4中,均是在涂敷之前利用溶剂稀释感光性树脂,在涂敷之后使溶剂蒸发掉从而使感光性树脂层固化。由于臭气、公害问题、或不使用真空吸引而只是通过压接负片进行曝光,因此有因负片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的粘合不良而导致图像较大从而产生的再现性的问题、或卷入作为液态树脂的宿命的气泡、作为套筒印刷版的总精度无法控制在实用区域内等液态树脂成型上的问题,所以无法实用化。
[0031] 在上述专利文献7中,在关闭树脂供给机构(铲斗(bucket))、停止向作动缸供给液态感光性树脂时,在铲斗刀尖与涂敷在作动缸外周面上的树脂分离的瞬间,由于液态树脂具有粘合性,因此使由铲斗刀尖部保持的液态树脂转移到涂敷厚度已经均匀化了的液态树脂层的一部分上从而形成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损坏了平滑性,因此印刷版的精度在印 刷适用范围外,引起印刷不良。另外,在实用化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即:在开闭铲斗时、利用铲斗刀尖进行的平滑化工序中,在收容于铲斗内部的感光性树脂液中混入气泡,在将混入有该气泡的感光性树脂液涂敷到套筒的外周面上时,在树脂层表面近旁产生缺损部的问题、因没有缓冲层而使印刷质量变差等。
[0032] 在上述专利文献8中,为了将供给到树脂接受板上的感光性树脂液涂敷在印刷用套筒上,到涂敷结束仍未将充分的感光性树脂液供给到该板上的规定涂敷宽度时,在所涂敷的感光性树脂层中产生涂敷不均、气泡等缺陷。根据本发明人的实验得知该树脂供给量必须在涂敷到印刷用套筒上的树脂量的大约1.5倍以上。未涂敷的多余的感光性树脂被白白浪费而使制造成本增高。另外,在该板前端边缘与涂敷在套筒外周面上的树脂分离的瞬间,由于液态树脂具有粘合性,因此使保持在该板侧的液态树脂转移到涂敷厚度已经均匀化了的液态树脂层的一部分上从而形成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损坏了平滑性,因此印刷版的精度在印刷适用范围外,引起印刷不良。另外,由于在涂敷工序中产生的气泡混入到保持在该板上的感光性树脂液中,因此不得不用使气泡无法在该板前端边缘与涂敷在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感光性树脂表层之间的间隙通过的距离(大约0.1mm)控制印刷用套筒每一次旋转的涂敷厚度。另外,在实用化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即:在涂敷厚度增加时,涂敷工序时间增长,生产率降低的问题、因没有缓冲层而使印刷质量变差等。
[0033] 在上述专利文献9中,由于在利用激光雕刻层用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平滑化机构进行的平滑化工序的同时、在对面侧进行曝光工序,因此活性光线到达一部分平滑化机构而使刮刀上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一部分固化,从而对涂敷层造成缺陷。另 外,在利用液态感光性树脂的流动使螺旋矩形状的涂敷层和与其相邻的涂敷层在两者的交界(接缝)接触时,产生气泡而在树脂固化层表面近旁产生缺损部。并且,自涂敷头涂敷到套筒外周面上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与刮刀接触而使多余树脂滞留在该刮刀上,因此有产生气泡的问题、因将滞留的感光性树脂液再次涂敷到印刷用套筒上而到涂敷结束仍未使充分的感光性树脂液滞留在刮刀上的规定涂敷宽度时,在所涂敷的感光性树脂层中产生涂敷不均、气泡等缺陷。根据本发明人的实验得知该树脂量必须在如上述专利文献8所述地涂敷在印刷用套筒上的树脂量的大约1.5倍以上,未涂敷的多余的感光性树脂被白白浪费而使制造成本增高。而且,在实用性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即:在闸(shutter)关闭时在刀尖部产生气泡的问题、在利用了无纺布吸附现象的成形后期处理机构中因难以将残留在树脂固化层表面的未固化感光性树脂全部去除而使表面具有粘合性、粘性的问题、因没有缓冲层而使印刷质量变差等。
[0034] 在上述专利文献10以及11中,作为将含有热膨胀性微型胶囊的液体感光性缓冲树脂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的外周面上的方法,举出了喷涂法、刮刀涂敷法、凹版涂敷法、逆转辊涂敷法、轻触式涂敷法、高压吹拂器涂敷法等。喷涂法、高压吹拂器涂敷法是被称为喷射涂敷的方式,虽然可以形成无缝形态的涂敷层,但是由于只能涂敷低粘度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或利用溶剂稀释而使粘度降低的液态感光性树脂,因此有涂敷厚度变薄而不能作为缓冲层加厚到必要的厚度的问题、在利用溶剂稀释的情况下产生臭气、公害的问题。 [0035] 在喷涂法中,在刀片前端边缘与涂敷在套筒外周面上的树脂分离的瞬间,由于液态树脂具有粘合性,因此使保持在该板侧的液态树脂转移到涂敷厚度已经均匀化了的液态树脂层的 一部分上而有产生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而损坏平滑性的问题。凹版涂敷法、逆转辊涂敷法是被称为辊涂敷的方式,与上述喷射涂敷方式同样,由于只能涂敷低粘度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或利用溶剂稀释而使粘度降低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所以涂敷厚度变薄。因此,存在不能作为缓冲层加厚到必要的厚度的问题、在利用溶剂稀释的情况下产生臭气、公害的问题。
[0036] 另外,在辊与涂敷在套筒外周面上的树脂分离的瞬间,由于液态树脂具有粘合性,因此使保持在辊侧的液态树脂转移到涂敷厚度已经均匀化了的液态树脂层的一部分上而也有产生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而损坏平滑性的问题。关于轻触式涂敷法,具体是如何的涂敷方法由于在说明书上未记载,因此不明,但是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判断,可以预想得到与上述方法同样,由于只能涂敷低粘度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或利用溶剂稀释而使粘度降低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所以存在涂敷厚度变薄、不能作为缓冲层加厚到必要的厚度的问题、在利用溶剂稀释的情况下产生臭气、公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3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够以所需最少量的感光性树脂制造因高精度的厚度和适合于印刷的表面平滑性而具有高的印刷适宜性的圆筒状印刷基材、并不需要以往的负片制造工序、溶液显影液工序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谋求节省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0038]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对利用螺旋涂敷方式在作为圆筒状支承体的套筒上涂敷有感光性树脂的螺旋涂敷层的厚度进行限制时,使刮刀自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螺旋涂敷层,并在涂敷层的厚度被限制后,向下方拉离刮刀,从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见下述。
[0039]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提供:
[0040] 1.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该圆筒状印刷基材含有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其中,
[0041] 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0042] (i)利用螺旋涂敷方式将感光性树脂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 [0043] (ii)使刮刀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使上述螺旋涂敷层在由上述刮刀和该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中通过,从而在形成了具有均匀表面的由上述螺旋涂敷层构成的涂敷层之后,将上述刮刀拉离该涂敷层;
[0044] (iii)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从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
[0045] 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于螺旋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0046]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刮刀的与上述感光性树脂接触的前端部具有楔形状。
[0047]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楔形状以靠近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旋转方向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高度的方式倾斜。
[0048]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倾斜面之间的角度为30°~75°。
[0049]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感光性树脂在20℃时,具有100Pa·s以上且50000Pa·s以下的粘度。
[0050] 6.根据上述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 述工序(ii)中,当上述螺旋涂敷层在上述刮刀与上述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在上述刮刀的楔形状的倾斜区域上形成有用于供自上述螺旋涂敷层刮落的多余树脂滞留的树脂贮存部。 [0051]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为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
[0052]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的工序:在上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上设置作为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或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或在表面形成有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的印刷层。 [0053]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方法是激光雕刻法。
[0054] 10.根据上述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的工序: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印刷层的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作为上述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的上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上从而形成上述印刷层之后,使刮刀接触于上述印刷层而回收多余涂敷液。
[0055]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回收工序中使用的刮刀与在上述(ii)中使用的刮刀是同一刮刀。
[0056] 12.根据上述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缓冲层含有被收容在微型胶囊中的气体。
[0057]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的工序:上述微型胶囊为热膨胀型微型胶囊,预先使微型胶囊热膨胀,以规定的重量比率将该微型胶囊混合在构成缓冲层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中并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分散,在上述(i)工序中涂敷为含有气泡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
[0058]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的工序:将预先热膨胀了的微型胶囊以规定的重量比率混合在构成上述缓冲层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中并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地分散在该液态感光性树脂中从而获得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或设于圆筒状支承体上的粘接剂层上。
[0059] 15.根据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是被装配在芯棒的外周面上而形成一体化,且为了保持圆筒形状而被增加了强度的套筒。 [0060] 16.根据上述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的工序:利用刮刀涂敷方式将上述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上述粘接剂层或缓冲层上。
[0061]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使刮刀自螺旋涂敷层的下方接触螺旋涂敷层时,在刮刀与螺旋涂敷层之间形成有树脂贮存部,向螺旋涂敷层的下方拉离刮刀时,由于该树脂贮存部与刮刀一同离开,因此能够不会使该树脂转移到螺旋涂敷层上而产生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不会损坏涂敷层的平滑性地均匀调整涂敷层的厚度。
[0062]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中,提供:
[0063] 17.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该圆筒状印刷基材使用了感光性树脂,其中,
[0064] 该制造装置包括:
[0065] 用于装卸套筒的机构;
[0066] 用于连结上述套筒或带套筒芯棒而检测旋转以及旋转角度的机构;
[0067] 分配器(dispenser)涂敷机构,其具有用于收容上述感光性树脂的盒收容功能、用于控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温度温度控制功能、用于定量排出上述感光性树脂的排出规定量的功能、 用于限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厚度的厚度限制功能、和升降功能、前进后退功能、以及使上述套筒在轴心长度方向上进行线性移动的线性移动功能;
[0068] 刮刀,其配置在上述套筒的下方,具有一面为楔形状的刀尖、和用于检测升降以及高度位置的功能;
[0069] 回收机构,其用于回收由上述刮刀刮落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
[0070] 涂敷机构,其具有供给部件以及阻挡上述感光性树脂的阻挡功能;
[0071] 紫外线照射机构,其用于对涂敷在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照射紫外线;
[0072] 一边在使上述套筒旋转一边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涂敷在上述套筒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套筒的下方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0073]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楔形状以靠近上述套筒旋转方向的一侧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倾斜。
[0074] 19.根据上述17.或18.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通过上述套筒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倾斜面之间的角度为30°~75°。
[0075] 20.根据上述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制造装置还包括涂敷液收容机构、配管以及电磁;上述涂敷液收容机构具有用于输送上述涂敷液的送液功能以及用于控制上述涂敷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功能;上述配管用于向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或上述涂敷机构供给上述涂敷液。
[0076] 21.根据上述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制造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收容有气体的微型胶囊均匀地混合分散 在上述感光性树脂中的搅拌机构。
[0077]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另一技术方案中,提供:
[0078] 22.一种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该圆筒状印刷基材使用了感光性树脂,其中,
[0079] 该制造装置包括:
[0080] 圆筒状支承体,其涂敷有上述感光性树脂;
[0081] 分配器,其用于向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排出上述感光性树脂;
[0082] 刮刀,其配置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具有楔形状的前端部;
[0083] 一边使上述圆筒状支承体旋转、一边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涂敷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于上述螺旋涂敷层而形成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0084] 23.根据上述2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楔形状以靠近上述套筒旋转方向的一侧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倾斜。
[0085] 24.根据上述22.或2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通过上述套筒的轴心的铅直方向与上述倾斜面之间的角度为30°~75°。
[0086] 25.根据上述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制造装置还包括使收容有气体的微型胶囊均匀地混合分散在上述感光性树脂中的搅拌器。
[0087] 26.根据上述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制造装置还包括配置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上方的曝光单元,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
[0088] 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具有感光性树脂的涂敷厚度均匀、表面台阶少且平滑的感光性树脂固化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另外,采用本发明,由于利用刮刀使涂敷液表面平滑化,因此可 以矫正在涂敷工序中产生的厚度异常、厚度改变,回收再利用所刮落的涂敷液,从而还可实现圆筒状印刷基材的低成本化、节省能源。附图说明
[0089] 图1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套筒与刮刀的关系的概略剖视图。 [0090] 图2是表示利用本制造方法获得的圆筒状印刷基材是具有3层构造(粘接剂层/缓冲层/激光雕刻树脂层)的印刷基材的概略剖视图。
[0091]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0092] 图4是说明本制造方法的螺旋涂敷工序的概要图。
[0093]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94]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中的芯棒连结旋转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局部组装图。
[0095]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中的芯棒连结旋转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右视组装图。
[0096] 图8是说明液态感光性树脂的回收机构的概略剖视图。
[0097] 附图标记说明
[0098] 12、套筒的轴心;20、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30、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40、粘接剂固化层;50、缓冲树脂固化层;60、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70、回收树脂A;80、回收树脂B;90、紫外光;10、100、印刷用套筒;110、芯棒;15、105、树脂贮存部;200、转台;210、旋转驱动以及旋转控制机构;220、主轴;230、尾轴;240、对开式轴承;260、旋转连结销;270、 芯棒毂部;280、ETP轴套;281、压紧螺栓;290、压气喷出配管系统;300、粘接剂分配器;400、缓冲树脂分配器;500、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540、柱塞;600、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10、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20、温度控制机构;630、涂敷闸门;800、刮刀;801、楔形状部;810、刮刀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20、回收树脂导流部件;1000、滚筒罐;1010、滚筒式压榨(drum press)装置;1020、切换电磁阀;1030、切换电磁阀;1040、排气阀;1100、提桶(pail)罐;1200、曝光单元;1210、灯光照射器;1220、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300、套筒冷却送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99] 下面,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称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要点,能以各种实施方式实施。 [0100] 用语“圆筒状支承体”包含作动缸、套筒(空心圆筒状支承体)等。圆筒状支承体的材质等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轻型化以及操作性的容易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套筒。套筒的材质可以选择利用镍、等金属制的套筒、利用玻璃纤维纤维、塑料纤维等强化的纤维强化塑料。套筒通常以安装在气缸中的状态用在印刷工序中。特别是,作为圆筒状支承体,优选安装在后述的芯棒的外周面上而与芯棒一体化、为了保持圆筒形状而增强了强度的套筒。
[0101] 作为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形态,优选在作动缸、套筒等圆筒状支承体的表面形成由后述的利用感光性树脂获得的缓冲树脂固化层和/或感光性树脂固化物构成的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并使它们一体化后得到的结构体。另外,在上述圆筒状支承体 与缓冲树脂固化层之间、在圆筒状支承体与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之间、或是在缓冲树脂固化层与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之间也可以存在粘接剂或粘接剂层(以下简单地将它们总称为“粘接剂层”)。当然,也可以在形成于圆筒状支承体上的缓冲树脂固化层上粘贴由可形成图案的片状感光性树脂构成的印刷原版、由在表面形成有图案的片状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构成的印刷版。
[0102] 另外,用语“印刷基材”是指用在印刷领域中的材料,用于印刷版、橡皮布(blanket)、缓冲装置等。作为印刷版,可用为柔性印刷版、凹版印刷版等的印刷版。另外,也可以利用为柔性印刷中的缓冲装置、胶版印刷中的橡皮布。特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作为由液态感光性树脂构成的印刷基材、进一步而言由液态感光性树脂构成的缓冲层、粘接剂层、激光雕刻用基材的制造方法起到杰出的效果。
[0103] 特别是优选在如柔性版印刷法那样的使印刷板表面直接与被印刷基材表面接触而转印印刷版表面的墨的方法中,设置用于缓和冲击的缓冲层。在以往技术中,将片状且在缓冲层的两面具有双面粘接剂层的缓冲带粘贴在圆筒状支承体表面上,并且在该圆筒状支承体表面上进一步粘贴片状印刷版。在将缓冲带粘贴在圆筒状支承体上时,为了不卷入气泡而必须慎重操作。另外,在粘贴缓冲带的情况下,由于必然在缓冲带的两端部产生接缝,且该接缝部分使印刷物上呈现为线状,因此有使获得的印刷物的质量大幅下降的问题。该线状的印刷不良是越增高印刷时的印刷压力表现的越明显的现象。因而,从确保印刷质量的观点考虑,优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基材没有接缝(无缝)。另外,在粘合剂层、缓冲层上形成有印刷层而成的印刷原版的情况下,优选粘合剂层、缓冲层为无缝,即使形成在上述粘合剂层、缓冲层上的印刷层不是无缝也能起到上述 效果。作为该种基材的例子,可以举出在无缝的缓冲层上粘贴有片状印刷版的基材。
[0104] 另外,用语“印刷层”是指可在表面上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或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或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在印刷基材具有印刷层的情况下,作为优选的印刷基材的形态可以举出缓冲层/印刷层、套筒/缓冲层/印刷层、套筒/粘接剂层/缓冲层/印刷层等。
[010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作“本制造方法”。)是含有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
[0106] 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107] (i)利用螺旋涂敷方式将感光性树脂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上而形成螺旋涂敷层的工序;
[0108] (ii)使刮刀(版厚限制板)接触上述螺旋涂敷层,使上述螺旋涂敷层在由上述刮刀和该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中通过,从而形成具有均匀表面的由上述螺旋涂敷层构成的涂敷层,之后将上述刮刀拉离该涂敷层的工序;
[0109] (iii)使上述涂敷层光固化,形成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的工序;
[0110] 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螺旋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0111] 本制造方法起到能通过采用上述工序(i)能易于根据多样的印刷宽度改变涂敷宽度,在长的圆筒状支承体上沿宽度方向进行涂敷的效果。在此,螺旋涂层方式是指一边呈带状地排出规定宽度的树脂一边将该树脂以螺旋状涂敷在圆筒状支承体上。
[0112] 作为感光性树脂,除了采用在20℃时为液态的感光性树脂 组合物之外,还可以采用在20℃时为固体状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是在该情况下,必须以高温使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熔化而进行挤压涂敷。另外,也可以将成形为带状的在20℃时为固体状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呈螺旋状地缠绕附着在圆筒状支承体上,但是必须以高温熔接端部,并且还必须进行用于使厚度均匀化的压延处理等处理。因此从涂敷、成形的容易度考虑优选在20℃为液态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0113] 在本制造方法中,通过采用上述工序(ii),能够使在工序(i)中形成的螺旋涂敷层的厚度均匀化,另外,通过与圆筒状基材的表面的凹凸随动,起到提高圆筒状支承体与螺旋涂敷层的密合性等效果。并且,从能够保持多余的涂敷液的观点考虑,使刮刀自圆筒状支承体的下方接触螺旋涂敷层。在此,下方是指位于圆筒状支承体的中心轴的下侧、优选位于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心的正下方。在刮刀的前端部为楔形状(倾斜形状)的情况下,可根据(液态)感光性树脂的粘度调整套筒的旋转速度从而形成树脂贮存部以使滞留在该锥部(倾斜部)的(液态)感光性树脂不会向下滴落,因此可以将螺旋涂敷层的涂敷液的多余量控制在最少而获得高经济性。另外,优选在刮刀的前端部形成树脂贮存部,这是为了能够解决在螺旋涂敷工序中未被均匀地涂敷有涂敷液的区域表现为螺旋状的接缝的问题、在为了消除接缝而进行了重复涂敷的情况下产生气泡的问题。
[0114] 接下来,在将刮刀自由螺旋涂敷层构成的涂敷层向下方拉离时,可以大致同时将树脂贮存部与刮刀一同拉离涂敷层。另外,在拉离刮刀时,以低速、例如0.5~5mm/min拉离时,在刮刀与套筒上的涂敷层分离的瞬间,由于后述的液态感光性树脂具有粘性,所以能够将树脂贮存部与刮刀一同拉离。因此,也可以大幅改善如下问题:保持在刮刀上的液态感光性树脂转移 向涂敷厚度已经均匀化了的涂敷层的一部分上、而产生涂敷厚度不均、凸部的缺陷,损坏了平滑性。另外,从即使在套筒的外周面上使用高粘度树脂也能以无缝形态形成由(液态)感光性树脂构成的层这一观点考虑也是优选。
[0115] 图1是用于说明刮刀18与作为圆筒状支承体的套筒10的关系的概略剖视图。使用自圆筒状支承体10的轴心12沿铅直方向配设了刮刀18的情况,说明形成在刮刀18的前端部上的树脂贮存部15。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刮刀18的与感光性树脂(图1中未图示)接触的前端部具有楔形状。在楔形状的倾斜面上,在刮刀18与套筒10之间形成由多余感光性树脂构成的树脂贮存部15,由于该树脂贮存部15的存在,能够使螺旋涂敷层均匀地分布在套筒10的外周面上。另外,沿套筒10的旋转方向形成树脂贮存部15优选楔形状的倾斜面的靠近套筒10的旋转方向(图1的箭头A)的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高度。这是因为,为了沿着套筒的旋转方向以楔形状接受感光性树脂,而使树脂贮存部形成在刮刀18的前端部跟前能够使感光性树脂均匀地分布在套筒10上。
[0116]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那样形成的树脂贮存部15本身是高粘度的感光性树脂,因此向下方拉离了刮刀18时,可将树脂贮存部15与刮刀18一同向下方拉离。此时,优选通过套筒轴心的铅直方向与楔形状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α为30°~75°,更优选为30°~60°,进一步优选40°~50°,最优选为45°。在角度α为30°以上时,树脂贮存部15有保持在刮刀18的倾斜面上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角度α为75°以下时,存在于刮刀18上的树脂贮存部15不会妨碍套筒10的旋转,能在套筒10上形成平滑的涂敷表面。 [0117] 在本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工序(ii)之后、在工序(iii) 中使涂敷层光固化。如上所述,在同时进行光固化与平滑化的以往技术中,活性光线一直到达平滑化机构而使涂敷层产生缺陷。对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分开进行使感光性树脂平滑化的工序(工序ii)和使感光性树脂光固化的工序(工序iii),因此能够减少上述弊端。
[0118] 本制造方法的一个优选方式是这样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圆筒状印刷基材是在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上设置有印刷层的基材,利用上述工序(i)~(iii)形成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该印刷层是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或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或是在表面形成有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另外,在圆筒状印刷基材具有粘接剂层以及缓冲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粘接剂层用感光性树脂,实施上述工序(i)~(iii),之后使用缓冲层用感光性树脂,实施上述工序(i)~(iii),从而制造具有粘接剂层以及缓冲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
[0119] 在此,用语“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是指可使用照相制版技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另外,用语“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是指可使用激光雕刻法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作为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例如可以举出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SIS)等的热塑性弹性体中混合单体成分、可塑剂成分、光聚合引发剂等而成的组成物。可将这样的组成物成形为片状作为感光性树脂层而层叠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另外,在使用了曝光掩模的曝光工序之后,可以经由利用显影液显影去除未固化部分的显影工序、或利用无纺布等加热熔化并吸收去除未固化部分的热显影工序在表面形成图案。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经由 对层叠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的片状感光性树脂层的端部进行熔接从而去除接缝的工序。
[0120] 另外,作为可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能够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层叠片状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或是能够将片状的感光性树脂层层叠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之后使其光固化,从而得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从而能作为印刷层用在印刷工序中。该片状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是这样获得的,即:使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构成成分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成形为片状的感光性树脂层,使该感光性树脂层以片状的状态进行光固化而获得的。在以未固化状态成形为圆筒状的情况下,可以对片的端部进行熔接从而去除接缝。并且,作为形成能使用激光雕刻法形成在表面形成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的有用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由在不饱和聚氨酯、不饱和聚酯等预聚物中混合单体成分、光聚合引发剂后得到的组成物构成的、在20℃为液态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此举出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之后利用光进行固化而用作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能将该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作为由激光雕刻法在表面形成有图案的印刷层。 [0121] 并且,在表面形成有凹凸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是指利用照相制版技术、激光雕刻法等在表面形成有凹凸图案的片状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例如,能够举出使将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构成成分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成形为片状的感光性树脂层,使该感光性树脂层以片状的状态经由曝光、显影工序而在表面形成图案而得到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还可以举出利用激光雕刻法使成形为片状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在表面形成图案而得到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上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层叠在圆筒状印刷基材上,能够作为印刷层用在印刷工序中。 因而,在缓冲层上形成上述印刷层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借助粘接剂层将成形为片状的感光性树脂层、感光性树脂固化物层粘贴在缓冲层上的方法,利用与螺旋涂敷方式不同的刮刀涂敷方式、挤压方式将液态的激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敷在缓冲层上的方法等。在此,液态是指也含有加热后熔化从而液态化得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0122] 图2表示采用本制造方法获得的圆筒状印刷基材是具有3层构造(粘接剂层40/缓冲层50/激光雕刻树脂层60)的印刷基材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图2概略地表示形成在套筒100上的3层构造(粘接剂层40/缓冲层50/激光雕刻树脂层60),该套筒100安装于在后述的制造装置中加以说明的芯棒110上。
[0123] 在具有粘接剂层和缓冲层两者的情况下,各层的光固化(工序iii)既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在粘接剂层上形成了缓冲层之后一并进行。并且,也可以在将由感光性树脂构成的印刷层形成在缓冲层上之后、与该感光性树脂的光固化一并进行。在上述方法中优选依次固化各层之后进行层叠的方法以防止下述问题:因在缓冲层的光线透过率急剧下降而导致的粘接剂层的曝光不充分的问题、因粘接剂与缓冲树脂的粘度不同的影响而不能将缓冲树脂液美观地涂敷在液态的粘接剂层上的问题、不能将激光雕刻树脂液美观地涂敷在同样为液态的缓冲树脂层上的问题。
[0124] 另外,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粘度在20℃时为6Pa·s以上且50000Pa·s以下,优选100Pa·s以上且20000Pa·s以下,更优选200Pa·s以上且10000Pa·s以下。在具有6Pa·s以上的粘度时,易于将由感光性树脂构成的树脂贮存部与刮刀一同拉离涂敷层,另一方面,在具有50000Pa·s以下的粘度时,具有在刮落多余的涂敷液时,不 会对刮刀施加多余的负荷、刮刀本身的操作性难以发生不良的倾向。
[0125] 从不会影响重力、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等、可保持涂敷形状的观点考虑,优选上2
述曝光工序的紫外线的波长区域为200~400nm且紫外线强度为10mW/cm 以上。另外,通
2
过采用波长区域为200~400nm且紫外线强度为10mW/cm 以上的液态感光性树脂曝光用的紫外线,能够形成印刷适宜性得到提高的感光性树脂固化层,可以利用波长区域为0.7~
15微米的红外线激光雕刻该感光性树脂固化层,因此是优选的。这样,在通过照射高强度的紫外线而提高感光性树脂固化层的印刷适宜性时,与低强度的荧光灯型紫外线光源比较,耐缺口性提高了大约2倍而难以产生缺陷,并且在肖氏硬度A方面降低了大约5度硬度从而改进了对所有墨的承载功能,从上述观点考虑也是优选。
[0126] 并且,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缓冲层含有收容在微型胶囊中的气体(空气、、氮、氦等)。这是因为,采用该方法,通过搅拌液态感光性树脂能够导入气泡,能解决在使用光固化了的物质作为缓冲层的方式中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气泡的稳定性不足而使厚度改变的问题。特别是,优选上述微型胶囊是热膨胀型微型胶囊,预先使微型胶囊热膨胀,以规定的重量比率将该微型胶囊混合在上述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中并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分散,在上述缓冲树脂涂敷工序中,作为含有气泡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进行涂敷。采用该方法,为了使微型胶囊均匀分散在缓冲树脂内而能够形成缓冲特性良好且无缝形态的缓冲树脂固化层,因此在印刷时能够获得稳定的缓冲效果。
[0127] 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印刷层是可在表面形成凹凸 图案的感光性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还包括这样的工序:在涂敷该感光性树脂的工序中,一边用刮刀刮落多余涂敷液一边使涂敷层表面平滑化,并回收所刮落的涂敷液。优选该方法是出于下述观点:能够在圆筒状支承体外周面上形成涂敷厚度均匀且平滑的印刷层,能够回收用刮刀刮落的树脂而将该树脂再利用为液态感光性树脂。
[0128]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具有适宜印刷的缓冲层的、因高精度的厚度和表面平滑度而持有的印刷适合性高的、且无接缝的圆筒状印刷基材。并且,还有解决由在圆筒状支承体的外周面贴紧双面粘合缓冲带、在该粘合层上不产生褶皱、空气地贴紧片状固体版的繁杂的手工操作、双面粘合缓冲带的接缝导致的印刷不良的问题,起到不需要以往的负片制作工序、溶液显影液工序而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节省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效果。
[0129]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能够实施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说明。
[0130] 图3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以下称为“本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侧视图。图4是说明本制造方法中的螺旋涂敷工序的概要图。另外,在图3中,将缓冲树脂分配器400以及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500、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以及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表示为同一构件,能分别使用另外的分配器以及树脂进行制造。
[0131] 图3表示本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包括:作为涂敷有感光性树脂的圆筒状支承体的套筒100;用于向上述套筒100排出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分配器400;配置在上述套筒100的下方,具有楔形状的前端部的刮刀800。 在本制造装置中,在使上述套筒100旋转的同时,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400涂敷到上述套筒100上从而形成螺旋涂敷层。接下来,使上述刮刀800自上述套筒100的下方接触上述螺旋涂敷层,之后向套筒下方拉离上述刮刀800,从而使用感光性树脂制造具有缓冲树脂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另外,在图3中使用缓冲树脂分配器400对液态感光性树脂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具有粘接剂分配器300以及激光雕刻分配器500。并且,本制造装置还具有配置在套筒100上方的曝光单元1200,能够使如上述所述那样形成的缓冲树脂层光固化从而形成缓冲树脂固化层。
[0132] 使用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以使用了分配器的螺旋涂敷方式将液态感光性粘接剂以无缝的状态、在安装于套筒110上且与套筒110一体化了的印刷用薄壁套筒100的外周面上涂敷成均匀厚度,利用来自曝光单元1200的曝光使该液态粘接剂光固化,形成粘接剂固化层40。
[0133] 接下来,自缓冲树脂分配器400向该粘接剂固化层上供给液态缓冲树脂20。另外,在图3中,缓冲树脂分配器400配置在套筒100的右侧,但能够使上述分配器400移动到套筒100的正上方,利用螺旋涂敷方式自分配器400直接向套筒100供给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具体而言,利用螺旋涂敷方式,一边使套筒100沿图4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一边将作为压缩性流体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以不会使接缝重叠的方式空出若干间隙地、以无缝状态涂敷成均匀厚度。之后,将套筒100的旋转速度切换成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的粘度相对应的高速旋转,使前端部具有楔形状的刮刀800与缓冲树脂20相抵接,利用刮落的多余树脂在刮刀800的楔形状部上形成树脂贮存部105。此时,刮刀800能够使套筒100上的用于形成螺旋涂敷层的缓冲树 脂20的厚度均匀化,且与套筒100的表面的凹凸随动,从而能够使套筒100与树脂20的密合性得到提高。如图3例示的那样,刮刀800自套筒100下方接触树脂20,由于刮刀800的前端部是楔形状,因此能够利用该楔形状部的倾斜面保持多余的树脂液作为树脂贮存部105。另外,为了在套筒100的旋转方向形成树脂贮存部
105,优选楔形状的倾斜面的靠近套筒100的旋转方向(图1的箭头A)的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高度。通过使套筒100持续旋转,该树脂贮存部105能够一边对用于形成螺旋涂敷层的缓冲树脂层20进行再涂敷、一边将由缓冲树脂层构成的涂敷层的表面成为均匀的厚度。之后,在以低速自缓冲树脂层向下方拉离刮刀800时,能够将树脂贮存部105与刮刀800同时拉离缓冲树脂层。接下来,利用来自曝光单元1200的曝光使该缓冲树脂层光固化,从而形成缓冲树脂固化层50。
[0134] 另外,图3例示的刮刀800表示的例子是,楔形状的倾斜面的靠近套筒100旋转方向(图1的箭头A)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高度。另一方面,如图4例示的那样,将2个图3例示的刮刀左右对称地重合后得到的刮刀800同样也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135] 接下来,使套筒100反向旋转从而将旋转速度切换成低速,利用刮刀涂敷方式,借助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以无缝状态、均匀厚度、且使图像部不会产生气泡等缺陷的方式在缓冲树脂固化层50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此时,如图3例示,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和涂敷闸门630能够一同使感光激光雕刻树脂30具有要涂敷的规定涂敷宽度地供给到套筒100。之后,使刮刀800接触于所涂敷的激光雕刻树脂层30从而将激光雕刻树脂层的表面成为更均匀的厚度。之后,自激光雕刻树脂层向下方拉离刮刀800。
[0136] 之后,利用来自曝光单元1200的曝光,在缓冲树脂固化层50上形成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60,从而完成无缝状态的圆筒状印刷基材。
[0137] 在上述例子中,使用由各层的曝光而依次进行固化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光固化也可以一并进行。即,也可以是,涂敷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在该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在该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在结束了全部涂敷工序之后一并进行曝光。另外,也可以是,涂敷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在该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在结束了2层的涂敷工序之后一并进行曝光,在该缓冲树脂固化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进行曝光。
[0138] 另外,在涂敷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利用曝光形成了粘接剂固化层之后,可以不形成缓冲层、而是在该粘接剂固化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进行曝光。并且,在作为圆筒状支承体的套筒上可不借助粘接剂层、而是直接涂敷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在利用曝光形成了缓冲树脂固化层之后,在该缓冲树脂固化层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进行曝光。
[0139] 在本制造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采用了感光性树脂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该装置包括:联机(on-line)下的套筒的装卸机构;连结上述套筒或带套筒的芯棒而检测旋转以及旋转角度的机构;分配器涂敷机构,其具有用于收容上述感光性树脂的盒收容功能、用于控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功能、用于排出规定量的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定量排出功能、用于限制上述感光性树脂的厚度的厚度限制功能、和升降功能、前进后退功能、以及使上述套筒沿轴心长度方向进行线性移动的功能;刮刀,其配置在上述套筒的下方,具有一 面为楔形状的刀尖、和用于检测升降以及高度位置的功能;回收机构,其用于回收由上述刮刀刮落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涂敷机构,其具有上述感光性树脂的阻挡功能以及供给部件;紫外线照射机构,其向涂敷在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感光性树脂的涂敷液照射紫外线;将上述感光性树脂自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涂敷到上述套筒上从而形成涂敷层,使上述刮刀自上述套筒的下方接触上述涂敷层,之后向下方拉离上述刮刀。 [0140] 采用该结构,由于能够一边对涂敷于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涂敷层的厚度改变进行矫正、一边将由来自该套筒下方的刮刀刮落的树脂液回收并将该树脂液再利用,因此能够易于制造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的厚度、适合于印刷的缓冲层和表面平滑性的圆筒状印刷基材。另外,本制造装置从可以自动补给涂敷液的观点来看,优选还具有用于向具有送液功能和温度控制功能的涂敷液收容机构(储存器、滚筒罐、提桶罐等)、和上述分配器涂敷机构或向涂敷机构供给涂敷液的配管以及电磁阀。并且,优选本制造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收容有气体的微型胶囊均匀地混合分散在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中的搅拌机构。采用该结构,由于微型胶囊均匀地分散在缓冲树脂内,因此能够形成缓冲特性良好且无缝形态的缓冲树脂固化层。
[0141] 图5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套筒100安装在芯棒110的外周面上。芯棒110由主轴220和尾轴230连结,旋转连结销260插入到芯棒毂部270的旋转传递用切口部中。用于连结套筒100或带套筒的芯棒而检测旋转以及旋转角度的机构与具有旋转驱动以及旋转角度检测用编码器的旋转控制机构210形成为一体。在尾轴230上不能使用刮刀800,但是具有可根据芯棒110的宽度进行横向移动的尾轴前进后退机构。另外,在图5 中,给套筒100配置有作为可沿其轴心方向移动的粘接剂分配器300、缓冲树脂分配器400以及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500。在将来自该分配器300、400的感光性树脂涂敷到套筒100上时,能够利用螺旋涂敷方式将感光性树脂直接自分配器300、400供给到套筒100。另一方面,在涂敷自分配器500供给的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情况下,为了不产生气泡等缺陷,能使用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向套筒100供给规定量的感光性树脂。
[014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中的芯棒连结旋转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局部组装图。另外,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装置中的芯棒连结旋转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右视组装图。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本制造装置中的联机的套筒的装卸机构。利用对开式轴承240悬臂夹持芯棒110的左侧轴颈(journal),在该夹持部上具有可使芯棒110在支点转向跟前侧30°的悬臂夹持转台200以易于在芯棒110(金属芯棒)上安装以及拆卸套筒100。
[0143] 在开始制版之前,操作转台200使芯棒110移动到转向了30°的位置(安装以及拆卸套筒100的位置),一边自压气喷出配管系290向芯棒110供给压气一边安装套筒100。接下来,操作转台200而使带套筒100的芯棒110返回到旋转待机位置,使芯棒支承台上升,使主轴220前进从而保持芯棒110的左侧轴颈。之后,手动转动芯棒毂部270直到芯棒毂部270的旋转传递用切口部位于与旋转连结销260对齐的位置,与芯棒110的宽度尺寸相匹配地压入尾轴230,在利用尾轴230保持芯棒110的右侧轴颈之后,将附属在ETP轴套(三木普利制)280上的压紧螺栓281拧紧,使芯棒110与旋转驱动以及旋转控制机构210一体地连结起来从而预先设定旋转待机状态。
[0144] 说明本制造装置中的分配器涂敷机构。返回到图3以及图 5,液态感光性粘接剂、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以及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涂敷部件包括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分配器300、400、500,该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分配器300、400、500具有使分配器自待机位置向涂敷位置前进后退的功能、进行沿芯棒110的轴心方向的线性移动的横截机构、各涂敷液挤压喷嘴的高度位置检测机构以及升降功能、和可使套筒沿轴心长度方向上的线性移动的功能。另外,作为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涂敷部件,除了具有上述分配器500之外还具有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本制造装置中的分配器涂敷机构还具有盒收容功能和厚度限制功能;上述盒收容功能用于收容感光性树脂;上述厚度限制功能通过调整用于排出规定量的感光性树脂的分配器300、400、500的喷嘴与套筒100的距离,能够限制要涂敷的感光性树脂的厚度。
[0145] 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优选包括具有调整倾斜角度的功能的树脂接受装置,该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的前端加工成高精度的刮刀形状,且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包括具有升降功能的涂敷闸门630。另外,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具有可向套筒100前进后退的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前进后退机构,并且为了不使通过以规定速度挤压柱塞540而自分配器500定量供给的、温度被控制的液态树脂30超过期望涂敷宽度地流动,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包括一对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和对所供给的液态树脂30进行温度控制的机构620,上述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可向套筒100的轴心方向移动且至少一端可动,控制用于涂敷宽度。在涂敷闸门630下降了的状态下,该涂敷闸门630与上述树脂接受装置形成为一体而构成涂敷用刮刀,在涂敷闸门630上升了的状态下,由该树脂接受装置以及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形成树脂阻挡装置,形成可预先 贮存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的构造。这样,本制造装置中的涂敷机构的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在图3中以虚线表示)以及涂敷闸门630形成为一体,构成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的阻挡功能和供给部件。
[0146] 另外,如图3例示,作为向分配器500补给树脂的树脂补给部件,优选包括用于收容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滚筒罐1000、用于定量排出液态树脂30的滚筒式压榨装置1010、用于控制液态树脂30的供给以及截断的开闭电磁阀1020以及1030、和排气阀1040,并在自滚筒罐1000到分配器500的液态树脂30的供给路径中具有用于使温度稳定(最终目的是使粘度稳定)的温度控制机构。
[0147] 这样向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500补给树脂:在打开排气阀1040、将切换电磁阀1020以及1030控制成树脂补给状态之后,利用滚筒式压榨装置1010挤压输送在滚筒罐1000中收容的液态树脂30,在分配器500的树脂收容部达到了充满的状态时,关闭排气阀1040,将切换电磁阀1020以及1030控制成输送停止状态。另外,在液态感光性粘接剂分配器300以及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分配器400中装填着收容有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盒容器、和收容有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盒容器;上述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是在即将开始制版时、在脱机状态下、利用市面出售的搅拌器以规定重量比率将热膨胀后的微型胶囊和液态感光性树脂均匀地混合起来并调剂后得到的,该盒容器利用温度控制机构维持在规定温度。
[0148] 图8是用于说明液态感光性树脂的回收机构的概略剖视图。如图8例示,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贮存装置形成用以及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回收机构包括刮刀升降机构、刮刀800、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刮刀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10、带 有温度控制功能的涂敷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20、和提桶罐1100;上述刮刀升降机构具有检测可升降到与期望涂敷厚度相符的位置的位置检测部件和升降功能;上述刮刀800具有作为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相接触的一面801为倾斜形状、且与激光雕刻树脂30相接触的对面为直角的高精度的前端刀体;回收树脂80流入上述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刮刀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10;回收树脂70流入上述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涂敷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20;上述提桶罐1100用于收容回收树脂70以及80。另外,优选刮刀800的刮刀楔形状801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粘度相对应地具有30°~75°、更优选30°~60°、进一步优选为40°~50°、最优选为45°的倾斜角。在角度α为30°以上时,树脂贮存部15有保持在刮刀18的倾斜面上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角度α为75°以下时,能够使存在于刮刀18上的树脂贮存部15不妨碍套筒10旋转地在套筒10上形成平滑的涂敷表面。另外,优选在回收液态感光性树脂时,沿着与在套筒100上涂敷液态感光性树脂时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而回收液态感光性树脂。具体而言,图3的套筒100的旋转方向(箭头A)与图8的套筒100的旋转方向(箭头B)相反,使套筒沿与涂敷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有效地回收树脂。 [0149] 如图3例示,作为用于曝光涂敷液的部件,可以举出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的曝光单元1200。曝光单元1200具有可自待机位置移动到曝光位置的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具有可与套筒100的外径相对应地进行升降的曝光单元升降机构,由具有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220的灯光照射器1210构成。
[0150] 作为用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且对应于套筒100的宽度的光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主要发出紫外线波长区域200~400nm(纳米)的光的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220,但是 优选根据添加在感光性涂敷液中的光敏化剂的吸收光谱选择高压灯、超高压水银灯、电极型金卤灯、以及其它高强度的紫外线灯等的、在有效的波长区域发光的光源。
[0151] 图3所示的灯光照射器1210包括:灯泡1220;只使热线自背后透过的冷反射镜;用于抑制热线的透过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灯光空气冷却用送气扇机构;排气扇机构。另外,优选在曝光过程中向套筒100喷出冷风的套筒冷却送风喷嘴1300。并且,为了保护分配器
300、400、500、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刮刀800、刮刀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10、涂敷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20以及提桶罐1100等、含有感光性涂敷液或回收树脂70或80的区域不暴露在紫外光90中,本制造装置具有2组开闭式的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未图示)。
[0152]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本制造装置的无缝套筒印刷原版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由于涂敷厚度在0.1mm以下,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液态感光性粘接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粘接剂是诺泰普工业株式会社(No-Tape工业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粘接剂“AcrytackT系列”(商标)。
[0153] 由于涂敷厚度为0.1~5mm、并且混入有气泡,因此优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将具有0.1Pa·s以上且10kPa·s以下(20℃)、更优选为1Pa·s以上且10kPa·s以下、进一步优选10Pa·s以上且10kPa·s以下的粘度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作为粘合剂。通过使气泡混入到该液态感光性树脂中,从而能够做成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优选气泡混入方法为公知的添加已膨胀的微型胶囊的方法。优选已膨胀微型胶囊为以热塑性高分子为壳体(shell)的含有空气、氧、氮、氦等气体的热 膨胀性微型胶囊的已膨胀体。
[0154]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组成为,预聚物:67重量份、单体:33重量份、添加剂:2.2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1~2重量份,粘度为80Pa·s(20℃)。将16重量份的已膨胀微型胶囊添加在液态感光性树脂中,使用市面出售的小型搅拌器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分散,调剂出含气泡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另外,上述使用的预聚物等的内容见下述。
[0155] 预聚物:碳酸酯系聚氨酯末端甲基丙烯酸
[0156] 单体: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0157] 添加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0158] 光聚合引发剂: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
[0159] 已经膨胀的微型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MFL”(商标)MFL-100CA
[016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由于涂敷厚度为0.5~5mm,因此不会受到重力、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由于高粘度对保持涂敷形状较好,因此优选具有6Pa·s以上且在50kPa·s以下(20℃)、更优选100Pa·s以上20kPa·s以下、进一步优选200Pa·s以上且10kPa·s以下的粘度。
[016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的液态感光性树脂的组成为,预聚物:67重量份、单体:33重量份、填充物:5.14重量份、添加剂:2.8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1~2重量份,粘度为340Pa·s(20℃)。另外,上述使用的预聚物等的内容见下述。
[0162] 预聚物:碳酸酯系聚氨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
[0163] 单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0164] 丁氧基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0165] 填料:酸系无机质填充材料(球状、多孔质)
[0166] 添加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0167] 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
[0168] 作为印刷用套筒100可以举出厚度为0.1~数十mm的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玻璃纤维加强塑料)制、CFRP(Cart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碳纤维加强塑料)制、塑料制、镍制、铁制或铝等的金属制,在本制造装置中,甚至可应对印刷用套筒宽度1900mm、外径100~500mm。另外,优选在印刷用套筒100的外周面上例如预先实施表面处理以在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光固化过程中增强粘接力、或在未使用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增强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的粘合力。
[0169] 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说明使用了上述的液态感光性粘接剂、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以及液态感光性树脂的制造例。
[0170] 如图4所示,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螺旋涂敷工序首先起始于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待机位置的曝光单元1200前进到前进界限的退避位置(例如,参照图3)。接下来,利用分配器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待机位置的分配器300前进到芯棒110的轴心,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分配器300移动到规定的厚度控制开始位置。接下来,在利用分配器升降机构使分配器300下降到规定高度的厚度控制位置时,一边使套筒100以规定速度向图4的箭头A方向旋转、一边以规定速度推下分配器内的柱塞,从而进行收容在盒容器中的粘接剂的定量供给,并且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分配器300以规定速度沿套筒100的轴心方向旋转,从而结束粘接剂的螺旋涂敷工序。接下来,在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分配器300上升到待机位置的高度之后,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以及分配器前进后退机构使分配器300移动到待机位置。
[0171] 另外,优选在收容于分配器300中的粘接剂量小于下限的量的情况下,利用柱塞的高度位置检测功能除了进行用于更换盒容器的警报、显示控制之外,还进行制版暂时中断用的控制。
[0172] 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曝光工序在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前进界限的退避位置上的曝光单元1200后退到芯棒110的轴心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升降机构使该曝光单元1200与套筒100的外径相对应地下降到规定高度的曝光开始位置。之后,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关闭,套筒100旋转,并且点亮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220,从而紫外线曝光工序开始。被螺旋涂敷了的粘接剂层通过光固化而形成粘接剂固化层40。在曝光工序结束时,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打开,在利用曝光单元升降机构使曝光单元1200上升到退避位置的高度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该曝光单元1200前进到退避位置。
[0173] 另外,在曝光过程中为了抑制套筒100的升温,优选如图3例示,自套筒冷却送风喷嘴1300向套筒100送出冷风。
[0174] 如图4所示,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螺旋涂敷工序与上述液态感光性粘接剂的螺旋涂敷工序同样,在利用分配器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待机位置的分配器400前进到芯棒110的轴心之后,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该分配器400移动到规定的厚度控制开始位置并打开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之后,利用分配器升降机构使分配器400下降到规定高度的厚度控制位置,一边以规定速度使套筒100向图4的箭头A方向旋转、一边以规定速度推下分配器内的柱塞,从而进行收容在盒容器中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定量供给。此时,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分配器400以规定速度沿套筒100的轴心方向移动,从而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螺旋涂敷工序结束。
[0175] 接下来,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粘度相对应地将套筒100的旋转速度切换成可形成后述的树脂贮存部105的高速侧。在利用刮刀升降机构自待机状态被提升到了规定高度位置(相当于缓冲树脂的厚度)的刮刀800的前端圆锥部上,形成有用 于使自套筒100上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层20被刮落的多余树脂滞留的树脂贮存部105。利用树脂贮存部105内的树脂将涂敷层20修正成均匀的厚度,并以低速将刮刀800拉离涂敷层,在刮刀800下降到待机位置时,关闭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
[0176] 另外,在利用分配器升降机构使分配器400上升到待机位置的高度之后,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以及分配器前进后退机构使该分配器400移动到待机位置。并且,优选在收容于分配器400中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量小于下限的量的情况下,利用柱塞的高度位置检测功能除了进行用于更换盒容器的警报、显示控制之外,还进行制版暂时中断用的控制。 [0177] 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的曝光工序在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退避位置的曝光单元1200后退到芯棒110的轴心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升降功能使曝光单元1200与套筒100的外径相对应地下降到规定高度的曝光开始位置。接下来,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关闭,套筒100旋转,并且点亮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220,从而紫外线曝光工序开始。被螺旋涂敷了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层20通过光固化而形成缓冲树脂固化层50。在曝光工序结束时,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打开,在利用曝光单元升降机构使曝光单元1200上升到退避位置的高度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该曝光单元1200前进到退避位置。 [0178] 另外,在曝光过程中为了抑制套筒100的升温,优选自套筒冷却送风喷嘴1300向套筒100送出冷风。优选利用紫外线积算光量计或紫外线强度计和曝光时间控制曝光量。
2
另外,照射作为优选波长区域200~400nm的紫外线、且紫外线强度为10mW/cm 以上、更优
2 2
选为50mW/cm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mW/cm 以上的高强度的紫外线,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在不会使比重小于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的微型胶囊向上方扩 散移动的时间内均匀分散有微型胶囊的缓冲树脂固化层。
[0179] 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树脂供给工序这样进行:使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位于待机状态,使涂敷闸门630上升,并且使1对防止树脂流动的拦截部610与规定涂敷宽度相对应地移动到规定的涂敷宽度位置上,从而使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具有树脂阻挡功能。在该树脂阻挡功能起作用的状态下,在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和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升降机构使位于待机位置的分配器500移动到规定的树脂供给开始位置之后,一边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使分配器500以规定速度移动到树脂供给停止位置、一边与涂敷厚度相对应地以规定速度推压柱塞540。从而,将规定量的液态树脂30以线形形态呈所期望涂敷宽度地供给到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在此,线形形态是指将某规定宽度的树脂呈细绳状地细长地成1条直线地供给的状态,在结束了树脂的供给之后,利用分配器横截机构和激光雕刻树脂分配器升降机构使分配器500移动到待机位置。在此,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
600的树脂接受装置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与所用的树脂的粘度的关系适当设定,但是优选
15°~60°。另外,优选根据涂敷厚度来适当调整分配器内的柱塞540的推下速度从而控制树脂供给量。
[0180] 接下来,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自关闭状态打开,利用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待机位置的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移动到规定的厚度控制开始位置,使涂敷闸门630下降。之后,进入液态树脂30的涂敷、平滑化、回收的工序。旋转驱动以及旋转控制机构210一边使套筒100向图8的箭头A方向旋转(旋转速度根据所用的液态树脂30的粘度、触变(thixotropy)性、以及涂敷厚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边利用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逐 渐沿套筒100的铅直方向后退从而扩大套筒100的外周面与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的间隙。在被涂敷了的树脂达到规定的涂敷厚度的时刻将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一下子拉离套筒100的外周面的同时、使涂敷闸门
630上升从而进行使涂敷工序结束的厚度控制。利用该控制操作在厚度均匀地涂敷于套筒
100的外周面的液态树脂层上产生由液态树脂的粘合性导致出现的数mm的凸形(以后称为局部的厚度异常),但一边利用由刮刀升降机构自待机状态提升到了回收高度位置的刮刀800刮落该局部的厚度异常的多余涂敷树脂、一边使涂敷层表面平滑化,刮落的回收树脂80经由刮刀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10而被收容于提桶罐1100中。在回收工序结束时,利用刮刀升降机构使刮刀800下降到待机位置,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关闭。
[0181] 另外,自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滴落的回收树脂70经由回收树脂导流部件820被收容于提桶罐1100中。由于收容在提桶罐1100中的回收树脂70以及80含有灰尘等,因此优选利用过滤处理去除灰尘从而对回收树脂70及80再利用。
[0182] 优选套筒100的旋转开始前的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与套筒100的间隙尽量狭窄。优选该设置的理由为,为了使在液态树脂30与套筒100的外周面即将初次接触时所卷入的气泡(以后称为接触开始点气泡)较少、且使该气泡被封闭在涂敷树脂层的最下部,从而在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60表面不会产生缺损。
[0183] 并且,为了抑制在涂敷于套筒100的外周面上的液态树脂30的前端旋转1周而与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再次接触时产生的气泡(以后称为接缝气泡),优选使再次接触之前的套筒100的旋转速度低于标准速度。并且,优选利用温度控制机构620使所涂敷的液态树脂30的温度(粘度)稳定,这是为了使 涂敷厚度精度良好。
[0184] 这样,在液态树脂30的供给以及涂敷、平滑化、回收工序中,为了防止气泡混入到所涂敷的液态树脂30内部,定量稳定地供给液态树脂30自不必说,重要的是精密地计算套筒100的旋转控制、涂敷闸门630的前端部的形状、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前进后退机构的后退速度、分配器500的前端喷嘴形状、供给停止阀的构造、该喷嘴前端与树脂涂敷平滑化单元600的距离、分配器500的移动速度等。
[0185] 这样进行液态感光性激光雕刻树脂30的曝光工序:在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位于退避位置上的曝光单元1200后退到芯棒110的轴心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升降功能使该曝光单元1200与套筒100的外径相对应地下降到规定高度的曝光开始位置。接下来,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关闭,套筒100旋转,并且点亮微波式无电极型金卤灯1220,从而紫外线曝光工序开始。被螺旋涂敷了的树脂层30通过光固化而形成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60。在曝光工序结束时,紫外光遮挡闸门单元打开,在利用曝光单元升降机构使曝光单元1200上升到待机位置的高度之后,利用曝光单元前进后退机构使该曝光单元1200后退到待机位置。
[0186] 另外,在曝光过程中为了抑制套筒100的升温,优选自套筒冷却送风喷嘴1300向套筒100送出冷风。优选利用紫外线积算光量计或紫外线强度计和曝光时间控制曝光量。2
另外,优选照射波长区域为200~400nm的紫外线、且紫外线强度为10mW/cm 以上、更优选
2 2
为50mW/cm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mW/cm 以上的高强度紫外线,从而能够形成印刷适宜性得到提高的激光雕刻树脂固化层60,可以利用波长区域为0.7~15微米的红外线激光雕刻出雕刻树脂固化层60。如上所述,在通过照射高强度的紫外线而提高雕刻树脂固化层60的印刷适宜性时,与低强度的荧光灯型紫外线光源比较,耐缺口性提高了大约2倍而难以产生缺陷,并且在肖氏硬度A方面降低了大约5度硬度从而改进了对所有墨的承载功能。
[0187] 另外,曝光工序结束后的无缝套筒印刷原版的厚度精度良好,但为了获得进一步被要求有高级的印刷质量的厚度精度,优选进行磨削、研磨加工等的后处理。 [0188] 接下来,进入套筒100的拆卸工序。
[0189] 套筒100的拆卸是与安装工序相反的操作,松开图6所示的压紧螺栓281,错开芯棒毂部270从而自旋转连结销260上将该芯棒毂部270拔出。接下来,使主轴220以及尾轴230后退从而释放芯棒110的右侧轴颈。使芯棒支承台下降,只利用对开式轴承240悬臂夹持芯棒110,之后在使转台200转动了30°而到达的拆卸位置上,自与回转接头相连结的压气喷出配管系统290向芯棒110的内部导入压气,该压气自芯棒110的外周面的压气吹出孔吹出,拆卸套筒100从而该工序结束。
[0190] 在上述例子中,利用螺旋涂敷方式进行粘接剂层、缓冲层的涂敷,利用刮刀800的楔形状部801进行上述粘接剂层、缓冲层的厚度的均匀化,而利用刮刀涂敷方式涂敷印刷层,使用刮刀800的不同于楔形状部80 1的面处理该方式产生的多余液。这样,从节省装置的空间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同一刮刀进行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的厚度均匀化、和印刷层的多余涂敷液的回收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与上述例子相反,利用刮刀螺旋涂敷方式涂敷粘接剂层、缓冲层,利用上述刮刀800的不同于楔形状部801的面处理上述粘接剂层、缓冲层的多余液,利用螺旋涂敷方式涂敷印刷层、利用刮刀800的楔形状部801进行该印刷层的厚度均匀化。但是,在螺旋涂敷用于形成印刷层的感光性 树脂的情况下,由于卷入有气泡,因此需要设法调整表面的平滑化。因此,更优选使用螺旋涂敷方式涂敷粘接剂层和/或缓冲层的上述例子。
[0191] 液态感光性树脂的组成为,预聚物:67重量份、单体:33重量份、添加剂:2.2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1~2重量份,粘度为80Pa·s(20℃)。将1 6重量份的已膨胀微型胶囊添加在液态感光性树脂中,使用市面出售的小型搅拌器使该微型胶囊均匀分散,调剂出含气泡的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20。另外,上述使用的预聚物等的内容见下述。 [0192] 预聚物:碳酸酯系聚氨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0193] 单体: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共荣公司制造)
[0194] 添加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JAPAN CHEMTECHLTD.制造)
[0195] 光聚合引发剂: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NihonCiba-Geigy K.K..制造)
[0196] 已经膨胀的微型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MFL”(商标)MFL-100CA
[0197] 使用上述感光性树脂在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制造圆筒状印刷基材。具体而言,在使套筒100旋转时,如图4例示,利用螺旋涂敷方式涂敷上述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而使由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构成的螺旋涂敷层形成在套筒100上。使配置在套筒100的下方的、作为图1例示的具有角度α为45 °的楔形状部的刮刀800与上述螺旋涂敷层接触,从而使该螺旋涂敷层的涂敷厚度均匀化。接下来,使用曝光单元(Fusion公司制)曝光上述螺旋涂敷层,从而在套筒100上形成缓冲树脂固化层。另外,缓冲树脂固化层的厚度为0.5mm~1.0mm。
[0198]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实施例1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表面上的凹凸,以目视并没有观察到。
[0199] 比较例1
[0200] 本比较例除了使刮刀接触套筒的方向不同于实施例1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圆筒状印刷基材。具体而言,使用专利文献9的图1所述的制造装置,使刮刀自侧方依次向由液态感光性缓冲树脂构成的螺旋涂敷层的侧方依次贴合于该螺旋涂敷层,从而制造出比较例1的圆筒状印刷基材。
[0201]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比较例1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表面由于使刮刀自侧方贴合、拉离,因此在缓冲树脂固化层的表面上可以在各处看见缓冲树脂。因缓冲树脂块转移从而导致可观测到在比较例1中所制造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表面上有缓冲树脂隆起成线状而产生的厚度异常。相比缓冲树脂块不发生转移的区域,因转移了的缓冲树脂而产生的表面隆起,最大可达3mm。
[0202] 从以上结果发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相比使刮刀自套筒的侧方贴合套筒,使刮刀自套筒的下方贴合来控制涂敷层的厚度,能够不发生树脂块转移地将涂敷层的厚度差控制在0.2~0.3mm以下,从而使涂敷层的表面基本上没有凹凸。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能够谋求圆筒状印刷基材的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 [0203] 工业实用性
[0204] 采用本发明,具有可简便制造印刷质量得到改进的圆筒状印刷基材的这样的利用可能性。具体而言,作为用于形成柔性印刷版用浮雕图像、形成罐印刷等的干式胶版印刷用浮雕图像、形成压纹加工等的表面加工用图案、以及形成砖等的印刷用浮雕图像的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是有用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