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

申请号 CN202120245268.7 申请日 2021-01-28 公开(公告)号 CN215152862U 公开(公告)日 2021-12-14
申请人 成都市星光美时纸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春梅;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包括 基座 和烘干器,所述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 外壳 ,且外壳的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 加湿器 ,所述烘干器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头,且烘干器位于加湿器的左侧平行,所述烘干器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内部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辊。该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与普通的印刷机相比,圆型的压印滚筒和平面的印版相 接触 ,印刷速度比平压平型印刷机速度要快,有利于进行大幅面印刷,且设置的加湿器可起到放置飞墨的效果,在印刷的过程中高速的旋转的转辊易导致细小颗粒的油墨飞散,湿度的增加能缓解飞墨现象,其次设有的静电消除器能减少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者 套印 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基座(1)和烘干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2),且外壳(2)的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加湿器(3),所述烘干器(4)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头(5),且烘干器(4)位于加湿器(3)的左侧平行,所述烘干器(4)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内部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辊(7),所述传动辊(7)的右侧设置有印台(8),且印台(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印版(9),所述印版(9)的上方设置有压印滚筒(10),且压印滚筒(10)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着墨辊(11),所述着墨辊(11)的上方设置有串墨辊(12),且串墨辊(12)的上方设置有匀墨辊(13),所述匀墨辊(13)的左侧设置有传墨辊(14),且传墨辊(14)的左侧设置有墨斗辊(15),所述墨斗辊(15)的上方设置有墨料盒(16),且墨料盒(16)的左侧设置有静电消除器(17),所述静电消除器(17)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辊(18),且传送辊(18)的左侧设置有输入辊(19),所述外壳(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0),且控制箱(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呈垂直状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且加湿器(3)的下表面与外壳(2)的内部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器(4)的中轴线与加湿器(3)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烘干头(5)呈等距状安装于烘干器(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6)通过传动辊(7)与外壳(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传动辊(7)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10)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9)呈垂直状安装于印台(8)的上表面,且印版(9)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10)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11)的中轴线与传墨辊(14)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匀墨辊(13)的中轴线与墨斗辊(15)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器(17)的上表面与外壳(2)的内部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控制箱(20)的下表面与外壳(2)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经常损坏机件、电气故障频繁出现,有人说是机器太老了,机器旧固然是一个客观原因,但新机就不出故障嘛,有的印刷厂新机故障比旧机还多。
[0003] 现有的印刷机相比与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印刷速率较慢,不适用于工厂大篇幅的印刷,其次内部湿度不高,在印刷的过程中易出现飞墨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下降,且不易后续的烘干的处理,降低了整体印刷的速率,其次内部长期操作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印刷过程中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输纸台上纸张歪斜而套印不准,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印刷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印刷机相比与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印刷速率较慢,不适用于工厂大篇幅的印刷,其次内部湿度不高,在印刷的过程中易出现飞墨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下降,且不易后续的烘干的处理,降低了整体印刷的速率,其次内部长期操作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印刷过程中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输纸台上纸张歪斜而套印不准,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基座和烘干器,所述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加湿器,所述烘干器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头,且烘干器位于加湿器的左侧平行,所述烘干器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内部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右侧设置有印台,且印台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印版,所述印版的上方设置有压印滚筒,且压印滚筒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着墨辊,所述着墨辊的上方设置有串墨辊,且串墨辊的上方设置有匀墨辊,所述匀墨辊的左侧设置有传墨辊,且传墨辊的左侧设置有墨斗辊,所述墨斗辊的上方设置有墨料盒,且墨料盒的左侧设置有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左侧设置有输入辊,所述外壳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且控制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0006]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垂直状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且加湿器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部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0007] 优选的,所述烘干器的中轴线与加湿器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烘干头呈等距状安装于烘干器的内部。
[0008]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通过传动辊与外壳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传动辊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0009] 优选的,所述印版呈垂直状安装于印台的上表面,且印版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0010] 优选的,所述着墨辊的中轴线与传墨辊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匀墨辊的中轴线与墨斗辊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0011] 优选的,所述静电消除器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内部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控制箱的下表面与外壳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外壳、加湿器、烘干器、烘干头、传送带和传动辊的设置,使得利用基座将该装置移动并定位在所需作业的区域,在印刷的过程中内部的加湿器能增加机器内部的湿度,从而减少飞墨的情况发生,多组转辊快速旋转的情况在不可避免油墨的雾散,因此使用加湿器可减缓此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传动辊受控制箱和电机进行驱动控制,当印刷完成后传动辊转动带动传送带旋转,实现对物体的传输,当传送至烘干器的上端时,烘干头打开实现对油墨的烘干,从而提高印刷效率;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印台、印版、压印滚筒、着墨辊、串墨辊、匀墨辊、传墨辊、墨斗辊和墨料盒的设置,使得在印刷时墨斗辊在电驱动在墨料盒内部旋转并将墨料从内部带出,在经过传墨辊的传送送到到串墨辊的外侧,串墨辊用于对墨料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可避免墨汁堆积印刷模糊的状况发生,其次墨料在匀墨辊的作用下实现均匀的展开,并且将传输均匀的墨料输送至印版的上方,当需印刷的原料输送至印台上时,压印滚筒在控制箱的控制作用下,实现对物体的圆压平,此操作简单,无需人力辅助操作,节约劳动成本;
[0015] 3、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消除器、传送辊、输入辊、控制箱和显示屏的设置,使得在操作前可根据所需印刷的物品调节装置的模式,达到所需印刷的要求,节省原料和使用成本,利用显示屏更便于操作者进行观看和记录,然后将原料从进料口导入,在输入辊的传送作用下原料顺利进入,印刷过程中,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输纸台上纸张歪斜而套印不准等,都有可能是静电引起的,设有的静电消除器可减少此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基座;2、外壳;3、加湿器;4、烘干器;5、烘干头;6、传送带;7、传动辊;8、印台;9、印版;10、压印滚筒;11、着墨辊;12、串墨辊;13、匀墨辊;14、传墨辊;15、墨斗辊;16、墨料盒;17、静电消除器;18、传送辊;19、输入辊;20、控制箱;2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基座1和烘干器4,基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2,且外壳2的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加湿器3,烘干器4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头5,且烘干器4位于加湿器3的左侧平行,烘干器4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内部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辊7,传动辊7的右侧设置有印台8,且印台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印版9,印版9的上方设置有压印滚筒10,且压印滚筒10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着墨辊11,着墨辊11的上方设置有串墨辊12,且串墨辊12的上方设置有匀墨辊13,匀墨辊13的左侧设置有传墨辊14,且传墨辊14的左侧设置有墨斗辊15,墨斗辊15的上方设置有墨料盒16,且墨料盒16的左侧设置有静电消除器17,静电消除器17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辊18,且传送辊18的左侧设置有输入辊19,外壳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0,且控制箱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1。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外壳2呈垂直状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且加湿器3的下表面与外壳2的内部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利用基座1将该装置移动并定位在所需作业的区域,在印刷的过程中内部的加湿器3能增加机器内部的湿度,从而减少飞墨的情况发生。
[0024] 本实用新型中:烘干器4的中轴线与加湿器3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烘干头5呈等距状安装于烘干器4的内部;多组转辊快速旋转的情况在不可避免油墨的雾散,因此使用加湿器3可减缓此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传动辊7受控制箱20和电机进行驱动控制,当印刷完成后传动辊7转动带动传送带6旋转,实现对物体的传输,当传送至烘干器4的上端时,烘干头5打开实现对油墨的烘干,从而提高印刷效率。
[0025] 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6通过传动辊7与外壳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传动辊7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10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在印刷时墨斗辊15在电力驱动在墨料盒16内部旋转并将墨料从内部带出,在经过传墨辊14的传送送到到串墨辊12的外侧。
[0026] 本实用新型中:印版9呈垂直状安装于印台8的上表面,且印版9的中轴线与压印滚筒10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串墨辊12用于对墨料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可避免墨汁堆积印刷模糊的状况发生,其次墨料在匀墨辊13的作用下实现均匀的展开,并且将传输均匀的墨料输送至印版9的上方,当需印刷的原料输送至印台8上时,压印滚筒10在控制箱20的控制作用下,实现对物体的圆压平,此操作简单,无需人力辅助操作,节约劳动成本。
[0027] 本实用新型中:着墨辊11的中轴线与传墨辊14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匀墨辊13的中轴线与墨斗辊15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在操作前可根据所需印刷的物品调节装置的模式,达到所需印刷的要求,节省原料和使用成本,利用显示屏21更便于操作者进行观看和记录。
[0028] 本实用新型中:静电消除器17的上表面与外壳2的内部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控制箱20的下表面与外壳2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然后将原料从进料口导入,在输入辊19的传送作用下原料顺利进入,印刷过程中,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输纸台上纸张歪斜而套印不准等,都有可能是静电引起的,设有的静电消除器17可减少此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
[0029] 该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首先,利用基座1将该装置移动并定位在所需作业的区域,在印刷的过程中内部的加湿器3能增加机器内部的湿度,从而减少飞墨的情况发生,多组转辊快速旋转的情况在不可避免油墨的雾散,因此使用加湿器3可减缓此现象的发生;
[0030] 其次,传动辊7受控制箱20和电机进行驱动控制,当印刷完成后传动辊7转动带动传送带6旋转,实现对物体的传输,当传送至烘干器4的上端时,烘干头5打开实现对油墨的烘干;再其次,墨斗辊15在电力驱动在墨料盒16内部旋转并将墨料从内部带出,在经过传墨辊14的传送送到到串墨辊12的外侧,串墨辊12用于对墨料的控制和调节;然后墨料在匀墨辊13的作用下实现均匀的展开,并且将传输均匀的墨料输送至印版9的上方,当需印刷的原料输送至印台8上时,压印滚筒10在控制箱20的控制作用下,实现对物体的圆压平;
[0031] 最后输入辊19的传送作用下原料顺利进入,印刷过程中,纸张不易分离、收纸台上纸收不齐、或输纸台上纸张歪斜而套印不准等,都有可能是静电引起的,设有的静电消除器17可减少此情况的发生。
[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