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

申请号 CN201810448975.9 申请日 2018-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8380903A 公开(公告)日 2018-08-10
申请人 宁波凯米协尔机床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文聪; 肖双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包括床身,床身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 丝杠 和导向轴,丝杠和导向轴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溜板箱上安装有刀架,床身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进给箱的顶部设有 主轴 箱,床身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 尾座 ,床身的边缘处设有多功能 灯具 ,床身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利用把手上下移动 齿条 ,使齿条在齿条滑槽中上下滑动,从而齿条表面的齿带动 支撑 杆的一端的半 齿轮 转动,从而在半齿轮在齿条作用下转动的同时使支撑杆绕一端摆动,清洁头在旋转过程中对灯罩内部的灰尘以及 工件 碎屑进行清洁,且可以对 灯泡 的表面也进行有效的清洁,大大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包括床身(1),所述床身(1)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10)和导向轴(11),所述丝杠(10)和导向轴(11)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4),所述溜板箱(4)上安装有刀架(5),所述床身(1)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2),所述进给箱(2)的顶部设有主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8),所述床身(1)的边缘处设有多功能灯具(7),所述床身(1)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灯具(7)包括固定在所述床身(1)表面的灯座(70)、所述灯座(70)顶部的立柱(71)、所述立柱(71)顶端铰接的支撑杆(72)、所述支撑杆(72)一端铰接的活动片(73)以及所述活动片(73)一端的灯罩(74),所述立柱(71)通过其底端侧壁上的固定件(710)固定在所述灯座(70)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1)的前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7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折叠槽(711),所述立柱(71)的中心处竖直开设有齿条滑槽(712),所述齿条滑槽(712)将折叠槽(711)贯穿并延通到所述立柱(71)背面,所述齿条滑槽(712)内嵌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齿条(713),所述齿条滑槽(712)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动导向槽(718),且所述齿条(713)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向槽(718)滑动连接的滑动导向件(714),所述支撑杆(72)的一端嵌设有半齿轮(720),且所述半齿轮(720)与所述齿条(71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713)的背面设有把手(715),所述齿条(713)的侧面均匀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制动槽(7130),所述立柱(71)的顶端还设有小方(716),所述小方块(716)的侧面设有弹性金属片(717),所述弹性金属片(717)的端部延伸到与其平行处的制动槽(71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74)的内部设有灯泡(740),所述灯座(70)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清洁槽位(700),所述清洁槽位(700)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灯罩(74)内腔相适配的清洁头(701),所述清洁槽位(700)的外端安装有达(702),所述马达(702)的输出轴与所述清洁头(701)同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机构(6)包括踏板组件(60)以及所述踏板组件(60)上的防护罩(61),所述踏板组件(60)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床身(1)四周的内踏板(601)和所述内踏板(601)四周的外踏板(600),所述内踏板(601)四与所述外踏板(600)之间设有插杆滑槽(602),在所述外踏板(600)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6000),且通过所述底脚柱(6000)固定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1)包括大防护板(610)和所述大防护板(610)顶端的小防护板(611),在所述大防护板(610)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612),在每个所述防护袖筒(612)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613),所述小防护板(611)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6110),在所述视窗槽(6110)内嵌设有玻璃视窗(6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防护板(610)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614),所述插杆(614)的底端穿过所述插杆滑槽(602)并与所述插杆滑槽(602)滑动连接,所述插杆(614)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6140)和下限位片(6141),所述上限位片(6140)与所述插杆滑槽(602)上表面滑动贴合,所述下限位片(6141)与所述插杆滑槽(602)下表面滑动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8)包括座体(80)、所述座体(80)上的座盖(81)、所述座体(80)一端处的刀具组件(83)以及所述座体(80)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82),所述座盖(81)与所述座体(80)通过铰链(800)铰接,所述座盖(8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810),并形成所述尾座(8)的一体形状,所述座体(80)与所述尾座(8)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801),所述尾座(8)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811),所述第二半轴孔(81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812),所述卡环(812)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8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83)包括刀具(830)和与所述刀具(830)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831),在所述刀轴(831)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健(8311),所述刀轴(83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卡环(812)相适配的环形槽(8310),所述刀具驱动件(82)包括转轮(820)和与所述转轮(820)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821),所述驱动轴(821)穿过所述座体(80)并与所述座体(8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821)的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半轴孔(801)末端且所述驱动轴(821)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钢健(8311)一一对应的键槽(82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

背景技术

[0002] 机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设备,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机床主要由支承部件、变速机构、进给机构、主轴箱、润滑系统等组成。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机床分为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普通机床需要人工手动辅助进行作业,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一般都需要灯具来实现照明,但是现有的机床灯具在调节灯罩度时一般采用万向节进行调节,但是万向节在调节角度的情况下需要利用自身的摩擦在到达一定角度下进行限位,长期以往摩擦力变弱导致万向节限位作用变差,并且由于机床的作业期间灰尘较大,灯具内部常常会附着厚厚的灰尘,影响照明效果,清理起来相当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和导向轴,所述丝杠和导向轴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所述溜板箱上安装有刀架,所述床身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所述进给箱的顶部设有轴箱,所述床身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所述床身的边缘处设有多功能灯具,所述床身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
[0006] 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灯具包括固定在所述床身表面的灯座、所述灯座顶部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铰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的活动片以及所述活动片一端的灯罩,所述立柱通过其底端侧壁上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座顶端。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前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折叠槽,所述立柱的中心处竖直开设有齿条滑槽,所述齿条滑槽将折叠槽贯穿并延通到所述立柱背面,所述齿条滑槽内嵌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滑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动导向槽,且所述齿条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向槽滑动连接的滑动导向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嵌设有半齿轮,且所述半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08]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的背面设有把手,所述齿条的侧面均匀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制动槽,所述立柱的顶端还设有小方,所述小方块的侧面设有弹性金属片,所述弹性金属片的端部延伸到与其平行处的制动槽内。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的内部设有灯泡,所述灯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清洁槽位,所述清洁槽位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灯罩内腔相适配的清洁头,所述清洁槽位的外端安装有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清洁头同轴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踏板组件以及所述踏板组件上的防护罩,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床身四周的内踏板和所述内踏板四周的外踏板,所述内踏板四与所述外踏板之间设有插杆滑槽,在所述外踏板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且通过所述底脚柱固定在地面上。
[0011]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罩包括大防护板和所述大防护板顶端的小防护板,在所述大防护板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在每个所述防护袖筒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所述小防护板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在所述视窗槽内嵌设有玻璃视窗。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大防护板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插杆滑槽并与所述插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杆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所述上限位片与所述插杆滑槽上表面滑动贴合,所述下限位片与所述插杆滑槽下表面滑动贴合。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尾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的座盖、所述座体一端处的刀具组件以及所述座体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所述座盖与所述座体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座盖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并形成所述尾座的一体形状,所述座体与所述尾座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所述尾座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所述第二半轴孔的内壁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刀具组件包括刀具和与所述刀具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在所述刀轴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健,所述刀轴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卡环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刀具驱动件包括转轮和与所述转轮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座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半轴孔末端且所述驱动轴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钢健一一对应的键槽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 1、本发明通过座盖表面的拉环将座盖拉起或压合,实现尾座上刀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使钢健和键槽插接后再盖上座盖即可完成刀具组件的更换,不仅方便快捷,并且稳定性相比较以往的联轴器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0017] 2、本发明通过灯罩内部的灯泡通电后进行照明,利用把手上下移动齿条,使齿条在齿条滑槽中上下滑动,从而齿条表面的齿带动支撑杆的一端的半齿轮转动,半齿轮与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在半齿轮在齿条作用下转动的同时使支撑杆绕一端摆动,通过弹性金属片即卡在相应的制动槽中实现对齿条的限制,从而限制支撑杆处于稳定的状态,与以往的万向节调节方式进行比较,该限位方式不会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摩擦力减小使支撑杆无法处于稳定的位置,有效的增加了灯具的使用寿命,清洁头在旋转过程中对灯罩内部的灰尘以及工件碎屑进行清洁,且可以对灯泡的表面也进行有效的清洁,大大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0018] 3、本发明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前方的防护袖筒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中,从玻璃视窗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使其沿着插杆滑槽在床身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有效的保证了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被机床上的刀具以及工件碎片划伤。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中多功能灯具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中多功能灯具清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中灯罩与清洁头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中B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中清洁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中立柱的剖视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中尾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中尾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发明中座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为本发明中安全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3为本发明中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4为本发明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1、床身;10、丝杠;11、导向轴;2、进给箱;3、主轴箱;4、溜板箱;5、刀架;6、安全防护机构;60、踏板组件;600、外踏板;6000、底脚柱;601、内踏板;602、插杆滑槽;61、防护罩;610、大防护板;611、小防护板;6110、视窗槽;6111、玻璃视窗;612、防护袖筒;613、防护手套;614、插杆;6140、上限位片;6141、下限位片;7、多功能灯具;70、灯座;700、清洁槽位;701、清洁头;7010、灯泡槽;702、马达;71、立柱;710、固定件;711、折叠槽;712、齿条滑槽;
713、齿条;7130、制动槽;714、滑动导向件;715、把手;716、小方块;717、弹性金属片;718、滑动导向槽;72、支撑杆;720、半齿轮;73、活动片;74、灯罩;740、灯泡;8、尾座;80、座体;800、铰链;801、第一半轴孔;81、座盖;810、拉环;811、第二半轴孔;812、卡环;813、滚珠;82、刀具驱动件;820、转轮;821、驱动轴;8210、键槽;83、刀具组件;830、刀具;831、刀轴;8310、环形槽;8311、钢健。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6] 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包括床身1,床身1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10和导向轴11,丝杠10和导向轴11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4,溜板箱4在丝杠10和导向轴11的作用下能够实现纵向、横向进给,快速移动或车螺纹,溜板箱4上安装有刀架5,刀架5上装有四组刀具,可按需要手动转位使用,床身1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2,进给箱2的作用是变换进给量,并把运动传给溜板箱4,进给箱2的顶部设有主轴箱3,主轴箱3的内部装有主轴实现主运动,且主轴箱3内部有多组齿轮变速机构,变换主轴箱3外手柄的位置,可以使主轴得到各种不同的转速。
[0037] 本实施例中,主轴箱3的端部还设有四爪卡盘,用于在作业时夹持工件,带动工件一起旋转。
[0038] 如图9-11所示,床身1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8,尾座8包括座体80、座体80上的座盖81、座体80一端处的刀具组件83以及座体80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82,座盖81与座体80通过铰链800铰接,座盖8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810,并形成尾座8的一体形状,座体80与尾座8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801,尾座8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811,第二半轴孔81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812,卡环812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813,刀具组件83包括刀具830和与刀具830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831,在刀轴831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钢健8311,刀轴831的表面设有与卡环812相适配的环形槽8310,刀具驱动件82包括转轮820和与转轮820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821,驱动轴821穿过座体80并与座体8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轴821的端部延伸到第一半轴孔801末端且驱动轴821端部开设有与钢健8311一一对应的键槽8210,尾座8的作用主要用来安装顶尖,或安装其他切削刀具,如钻头、铰刀等,通过座盖81表面的拉环810将座盖81拉起或压合,在拉起状态下,通过将刀具组件83的刀轴
831插入到第一半轴孔801中,轻微转动刀轴831使刀轴831一端的钢健8311对应插入到驱动轴821端部的键槽8210中,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配合,从而实现驱动轴821能够带动刀轴831做同步旋转运动;此时,将座盖81压合,使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恰好将刀轴831包覆,同时第二半轴孔811中的卡环812恰好卡入到刀轴831中的环形槽8310中,利用卡环812阻止刀轴831在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中平移动,同时滚珠813能够在刀轴831旋转时,大大减小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在保证刀轴831稳定性的同时,使刀轴831的旋转负载更小,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尾座8上刀具组件83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83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81,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后再盖上座盖81即可完成刀具组件83的更换,不仅方便快捷,并且稳定性相比较以往的联轴器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0039] 本实施例中,钢健8311和键槽8210的数量均为4个,多个钢健8311和键槽8210的插接能够增加钢健8311和键槽8210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在旋转时各个钢健8311和键槽8210之间的受力,使力被分摊在各个钢健8311上,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0] 本实施例中,滚珠813嵌入在卡环812侧面并与卡环812滚动连接,多个滚珠813在刀轴831转动时与环形槽8310之间相对滚动,有效减少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
[0041]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粘接磁性层,在座盖81盖合到质的座体80上时有效的保证了座盖81能够和座体80实现紧密的连接。
[0042]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的磁性层通过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0043] 铁体磁粉:83份;     天然橡胶:9份;
[0044] 增塑剂:1份;      促进剂:0.06份;
[0045] 活化剂:1份;      防老剂D:0.04份;
[0046] 硬脂酸:1份;      防老剂MB:0.05份。
[0047]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的磁性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步骤一:研磨、配料:取铁氧体磁粉放在研磨机研磨成粒径为100~300目的磁粉,然后对磁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最后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加入其它成分和天然橡胶;
[0049] 步骤二:炼胶:将上述配制好的成分放入炼胶机中,在室温条件下,通过设置在炼胶机上辊的作用下炼胶10~50分钟,然后将其磨合成膏块状;
[0050] 步骤三:成型:将上述炼胶后的膏块状成分放入模具中,在温度为80~150℃的条件下成型为坯件;
[0051] 步骤四:充磁:将上述成型后的坯件放入磁场强度为750~1000kA/m的条件下进行充磁,充磁后即得到磁性橡胶层。
[0052] 步骤五:贴覆:采用聚力JL-518橡胶热硫化胶水均匀涂抹在座盖81的下表面,将剪裁与座盖81下表面相同形状的磁性橡胶层平整贴合在座盖81下表面,等待10min使其干涸即可。
[0053] 本实施例采用的磁性层不仅具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而且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硬度等柔弹性能都较好,该方法使用的设备较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磁性适中,保证操作工能够用手拉起座盖81不需耗费大量力气的同时保证座盖81与座体80之间吸附的稳固性。
[0054] 如图2-8所示,床身1的边缘处设有多功能灯具7,多功能灯具7包括固定在床身1表面的灯座70、灯座70顶部的立柱71、立柱71顶端铰接的支撑杆72、支撑杆72一端铰接的活动片73以及活动片73一端的灯罩74,立柱71通过其底端侧壁上的固定件710固定在灯座70顶端,立柱71的前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杆7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折叠槽711,立柱71的中心处竖直开设有齿条滑槽712,齿条滑槽712将折叠槽711贯穿并延通到立柱71背面,齿条滑槽712内嵌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齿条713,齿条滑槽712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动导向槽718,且齿条713的两侧均设有与滑动导向槽718滑动连接的滑动导向件714,支撑杆72的一端嵌设有半齿轮720,且半齿轮720与齿条713相啮合,齿条713的背面设有把手715,齿条713的侧面均匀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制动槽7130,立柱71的顶端还设有小方块716,小方块716的侧面设有弹性金属片717,弹性金属片717的端部延伸到与其平行处的制动槽7130内,灯罩74的内部设有灯泡740,灯座70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清洁槽位700,清洁槽位700的内部设有与灯罩74内腔相适配的清洁头701,清洁槽位700的外端安装有马达702,马达702的输出轴与清洁头701同轴连接,通过灯罩74内部的灯泡740通电后进行照明,利用把手715上下移动齿条713,使齿条713在齿条滑槽712中上下滑动,从而齿条713表面的齿带动支撑杆72的一端的半齿轮720转动,半齿轮720与支撑杆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在半齿轮720在齿条713作用下转动的同时使支撑杆72绕一端摆动,调节支撑杆72的角度,在齿条713运动的过程中,小方块716的侧面的弹性金属片717在金属本身韧性下被齿条713侧面的各个制动槽7130挤压,不断嵌入到各个制动槽7130中,当不拉动齿条713时,齿条713的动力小于弹性金属片717的弹性,弹性金属片717即卡在相应的制动槽7130中实现对齿条713的限制,从而限制支撑杆72处于稳定的状态,与以往的万向节调节方式进行比较,该限位方式不会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摩擦力减小使支撑杆72无法处于稳定的位置,有效的增加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对指定的部位进行照明工作,在一次作业完成后,将齿条713拉动到最上方的位置,此时支撑杆72在转动下完全嵌入到折叠槽711中进行折叠,同时支撑杆72端部的灯罩74恰好进入到清洁槽位700中,并使清洁槽位700中的清洁头701恰好嵌入到灯罩74内部,此时开启马达702,使马达702带动清洁头701快速旋转,使清洁头701在旋转过程中对灯罩74内部的灰尘以及工件碎屑进行清洁。
[0055] 本实施例中,清洁头701的端部还开设有与灯泡740相适配的灯泡槽7010,在清洁头701嵌入到灯罩74内部时,灯泡槽7010可以恰好紧密的包裹住灯泡740,在清洁头701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对灯泡740的表面也进行有效的清洁,大大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0056] 本实施例中,清洁头701采用特制的清洁,该清洁棉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7] 将4-二甲基吡啶溶于乙醇中,然后滴加到含有缚酸剂、聚丙烯酸以及催化剂的水溶液中,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5,4-二甲氨基吡啶浓度为12g/L,聚丙烯酸浓度为50g/L,缚酸剂浓度为6g/L,催化剂浓度为13g/L,25℃下搅拌活化40min,将棉织物浸入上述溶液,浸渍10min后,两浸两轧,带液率控制在75%,保鲜膜密封静置12h,烘干;
[0058] 步骤2:将上述棉织物浸入拒油整理液中,浸渍5min后,两浸两轧,带液率控制在65%,保鲜膜密封静置12h后烘干。
[0059] 本实施例采用的特制清洁棉具有较好的亲水拒油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清洁效果,利用亲水/疏油双层结构以共价键接枝在棉织物的表面,该固着方式使得亲水拒油效果保持优异的耐水洗性能。
[0060]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2的端部为半弧形结构,且与半齿轮720的半径相同,使半齿轮720在转动使支撑杆72的半弧形同轴转动,且转动时不会与立柱71发生干涉。
[0061] 本实施例中,立柱71与支撑杆72的铰接方向和支撑杆72与活动片73的铰接方向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面,使该多功能灯具7的调节角度实现三维化,不仅能够纵向调节,还能够横向调节,增加了功能灯具7的适用范围。
[0062] 如图12-14所示,床身1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6,安全防护机构6包括踏板组件60以及踏板组件60上的防护罩61,踏板组件60包括焊接固定在床身1四周的内踏板601和内踏板601四周的外踏板600,内踏板601四与外踏板600之间设有插杆滑槽602,在外踏板600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6000,且通过底脚柱6000固定在地面上,防护罩61包括大防护板610和大防护板610顶端的小防护板611,在大防护板610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612,在每个防护袖筒612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613,小防护板611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6110,在视窗槽6110内嵌设有玻璃视窗6111,大防护板610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614,插杆614的底端穿过插杆滑槽602并与插杆滑槽602滑动连接,插杆614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6140和下限位片6141,上限位片6140与插杆滑槽602上表面滑动贴合,下限位片6141与插杆滑槽602下表面滑动贴合,在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61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61前方的防护袖筒612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
613中,从玻璃视窗6111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61使其沿着插杆滑槽602在床身1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有效的保证了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被机床上的刀具以及工件碎片划伤。
[0063] 本实施例中,大防护板610和小防护板611的形状均为弧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用时操作工站在大防护板610的凹弧面一侧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空间足够,不影响操作,并且有效的保护了操作工的身体安全。
[0064] 本实施例中,防护袖筒612和防护手套613均采用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该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硬质纤维和硬质纤维矿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硬质纤维和硬质纤维矿渣的质量比为100:5:0.1,本实施例提供的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满足耐切割性能EN388五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硬质纤维矿渣使硬质纤维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分布更均匀,从而使成品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均匀性,同时提高成品纤维的耐摩擦性,采用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护袖筒612和防护手套613进行操作时,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操作工的手臂和手不会在操作中被刀具划伤,且其纤维材质柔软轻薄,不会对操作手感造成影响。
[0065] 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在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61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61前方的防护袖筒612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613中,从玻璃视窗6111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61使其沿着插杆滑槽602在床身1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利用把手715上下移动齿条713,使齿条713在齿条滑槽712中上下滑动,从而齿条713表面的齿带动支撑杆72的一端的半齿轮720转动,半齿轮720与支撑杆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在半齿轮720在齿条713作用下转动的同时使支撑杆72绕一端摆动,调节支撑杆72的角度,在齿条713运动的过程中,小方块716的侧面的弹性金属片717在金属本身韧性下被齿条713侧面的各个制动槽7130挤压,不断嵌入到各个制动槽7130中,当不拉动齿条713时,齿条713的动力小于弹性金属片717的弹性,弹性金属片717即卡在相应的制动槽7130中实现对齿条713的限制,从而限制支撑杆72处于稳定的状态,对指定的部位进行照明工作,在一次作业完成后,将齿条713拉动到最上方的位置,此时支撑杆72在转动下完全嵌入到折叠槽711中进行折叠,同时支撑杆72端部的灯罩74恰好进入到清洁槽位
700中,并使清洁槽位700中的清洁头701恰好嵌入到灯罩74内部,此时开启马达702,使马达
702带动清洁头701快速旋转,使清洁头701在旋转过程中对灯罩74内部的灰尘以及工件碎屑进行清洁;
[0066] 需要更换尾座8上的刀具时,通过座盖81表面的拉环810将座盖81拉起或压合,在拉起状态下,通过将刀具组件83的刀轴831插入到第一半轴孔801中,轻微转动刀轴831使刀轴831一端的钢健8311对应插入到驱动轴821端部的键槽8210中,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配合,从而实现驱动轴821能够带动刀轴831做同步旋转运动;此时,将座盖81压合,使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恰好将刀轴831包覆,同时第二半轴孔811中的卡环812恰好卡入到刀轴831中的环形槽8310中,利用卡环812阻止刀轴831在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中水平移动,同时滚珠813能够在刀轴831旋转时,大大减小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在保证刀轴831稳定性的同时,使刀轴831的旋转负载更小,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尾座8上刀具组件83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83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81,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后再盖上座盖81即可完成刀具组件83的更换。
[006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