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器

申请号 CN202311726336.1 申请日 2023-12-15 公开(公告)号 CN117619575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1
申请人 烟台鑫矿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云龙; 刘海龙; 尹辉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旋流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包括第一圆筒旋流器,第一圆筒旋流器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组件,第一圆筒旋流器顶部有第一进 水 管道,第一圆筒旋流器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圆筒旋流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筒旋流器,第二圆筒旋流器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第二圆筒旋流器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圆筒旋流器远离第二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料组件,在使用时进料组件可对物料进行分料,使其物料均匀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内部,从而减少堵塞,保持旋流器的正常运行,有助于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旋流器,包括第一圆筒旋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组件,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1)顶部有第一进管道(3),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1)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5),所述连接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筒旋流器(6),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7),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6)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8),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6)远离第二出料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0),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1)与第二圆筒旋流器(6)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1),所述第一出水管(11)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1)与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4)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2),所述第二出料口(8)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13),所述出料管(10)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支撑管(15),所述支撑管(15)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料箱(16),所述存料箱(16)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内腔开设有三组通槽(19),所述挡板(18)底部设置有活动套杆(20),所述活动套杆(20)外壁固定连接有四组锥形通柱(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16)底部通过限位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外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存料箱(16)内腔,所述转轴(24)贯穿存料箱(16)固定连接在活动套杆(20)内腔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5),所述连接箱(25)内腔固定连接有带槽挡板(22),所述带槽挡板(22)远离第一出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软板(26),所述连接箱(25)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箱体(28),所述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9),所述第一隔板(29)一端设置有第二隔板(30),所述第一隔板(29)远离第二隔板(3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外壁与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28)内腔,所述支撑板(31)一端与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32),所述第一支杆(32)顶部设置有滤网板(33),所述滤网板(33)顶部设置有压板(34),所述压板(34)外壁滑动插接在箱体(28)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9)与第二隔板(30)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二支杆(35),三组所述第二支杆(35)顶部均设置有网状托板(48),三组所述网状托板(48)顶部设置有过滤材料,所述箱体(28)顶部设置有箱(36),所述箱体(28)与箱门(36)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箱体(28)与箱门(36)之间设置有止水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0)靠近第一隔板(29)的一端设置有弯管(37),所述弯管(37)远离第一隔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28)外壁,所述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多组带槽支板(38),多组所述带槽支板(38)顶部均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有搅拌杆(39),多组所述搅拌杆(39)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轴(40),所述滚轴(40)底部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8)内腔底部,所述箱体(28)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1),所述滚轴(40)贯穿箱体(28)与第二电机(41)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8)顶部开设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8)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46),所述盒体(46)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延伸箱(47),所述盒体(46)侧端固定设置有达(42),所述马达(4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柱轴(17),所述柱轴(17)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9),所述柱轴(17)两端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料延伸箱(47)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8)远离第二出水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给水管(43),所述箱体(28)一端设置有增压(44),所述第一给水管(43)远离箱体(28)的一端与增压泵(4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44)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给水管(45),所述第二给水管(45)远离增压泵(44)的一端与第一进水管道(3)和第二进水管道(7)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旋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旋流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旋流器。

背景技术

[0002]  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分选效率高的选设备。由于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
[0003]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1555513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组的结构,此技术公开了一段旋流器、二段旋流器、球头结构、导料管、出料口、进料口;一段旋流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二段旋流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设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包括进料球头管与出料球头管;进料球头管设在出料球头管的顶部;进料球头管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在出料口的底部;进料球头管的底部镶嵌在出料球头管的顶部内侧;
进料球头管的底部与出料球头管的顶部相互抱扣铰接;出料球头管的底部通过法兰固定在进料口的顶部;球头结构的内部套设有导料管。
[0004] 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无法对物料进行控制,导致物料一次性进入过多时,极易堆积在管道的内部,而造成进料管道内部堵塞,难以疏通,影响使用,另外当物料进入上述一段旋流器内部后,部分精度物料可能会因重量原因而直接下落通过出料口进入二段旋流器内部,而降低精度物料的产出。
[0005]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旋流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下料过程中堵塞管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旋流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器,包括第一圆筒旋流器,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组件,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顶部有第一进管道,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筒旋流器,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圆筒旋流器远离第二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圆筒旋流器与第二圆筒旋流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与第二圆筒旋流器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组件。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口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出料口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出料管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
[0009] 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料箱,所述存料箱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腔开设有三组通槽,所述挡板底部设置有活动套杆,所述活动套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四组锥形通柱。
[0010] 优选地,所述存料箱底部通过限位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存料箱内腔,所述转轴贯穿存料箱固定连接在活动套杆内腔底部。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腔固定连接有带槽挡板,所述带槽挡板远离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软板,所述连接箱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0012] 优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一端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远离第二隔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壁与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所述支撑板一端与箱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顶部设置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外壁滑动插接在箱体内腔。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二支杆,三组所述第二支杆顶部均设置有网状托板,三组所述网状托板顶部设置有过滤材料,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所述箱体与箱门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箱体与箱门之间设置有止水带。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远离第一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外壁,所述箱体内腔固定连接有多组带槽支板,多组所述带槽支板顶部均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有搅拌杆,多组所述搅拌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底部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内腔底部,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滚轴贯穿箱体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通孔。
[0015] 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延伸箱,所述盒体侧端固定设置有达,所述马达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柱轴,所述柱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所述柱轴两端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料延伸箱内腔。
[0016] 优选地,所述箱体远离第二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给水管,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增压,所述第一给水管远离箱体的一端与增压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给水管,所述第二给水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固定连接。
[0017]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料组件,在使用时进料组件可对物料进行分料,使其物料均匀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内部,从而减少堵塞,保持旋流器的正常运行,有助于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0018]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料管,因进料管出口部延伸至第一圆筒旋流器内腔中部,从而在使用时避免精度物料因重原因持续向下滚落,而通过连接管道进入第二圆筒旋流器内腔,从而提高精度物料的产能,减少精度物料与中度物料混合,不需要二次筛分。
[0019] 3、本发明通过设置净化组件,可对使用后的高密度悬浮液进行过滤并处理,从而使用恢复悬浮液的性能和质量,以便于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和排放物的产生,从而节约资源。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圆筒旋流器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存料箱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箱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盒体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箱体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滚轴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第一圆筒旋流器;2、进料管;3、第一进水管道;4、第一出料口;5、连接管道;6、第二圆筒旋流器;7、第二进水管道;8、第二出料口;9、螺纹叶片;10、出料管;11、第一出水管;12、第一法兰;13、第二法兰;14、第三法兰;15、支撑管;16、存料箱;17、柱轴;18、挡板;19、通槽;20、活动套杆;21、锥形通柱;22、带槽挡板;23、第一电机;24、转轴;25、连接箱;26、硅胶软板;27、第二出水管;28、箱体;29、第一隔板;30、第二隔板;31、支撑板;32、第一支杆;33、滤网板;34、压板;35、第二支杆;36、箱门;37、弯管;38、带槽支板;39、搅拌杆;40、滚轴;41、第二电机;42、马达;43、第一给水管;44、增压泵;45、第二给水管;46、盒体;47、进料延伸箱;48、网状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9,一种旋流器,包括第一圆筒旋流器1,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进料管2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组件,第一圆筒旋流器1顶部有第一进水管道3,第一圆筒旋流器1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第一圆筒旋流器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5,连接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筒旋流器6,第二圆筒旋流器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7,第二圆筒旋流器6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8,第二圆筒旋流器6远离第二出料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0,第一圆筒旋流器1与第二圆筒旋流器6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1,第一出水管11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1与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组件。
[0024] 请参阅图1‑9,本发明中的旋流器结构与现有的公开专利号为CN115555139A,提出了旋流器结构类似;在使用时,首先将物料放置在进料组件内部,进料组件对物料进行分料,使物料均匀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从而减少堵塞,当物料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部后,进料管2可将物料传送至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中部,同时高密封悬浮液通过第一进水管道3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并通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涡流,对精度物料与其他物料进行分离,使精度物料通过第一出料口4排出,同时其他物料可通过连接管道5进入第二圆筒旋流器6内腔,高密度悬浮液可通过第二进水管道7进入其内部,并通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涡流,使中度物料通过第二出料口8流出,同时最次的物料则通过出料管10排出,另外,使用后的高密度悬浮液则可通过第一出水管11进入净化组件内腔,使净化组件对使用后的高密度悬浮进行过滤处理,使其可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浪费。
[0025] 请参阅图1‑3,第一出料口4远离第一圆筒旋流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2,第二出料口8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13,出料管10远离第二圆筒旋流器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14,第一出料口4可通过第一法兰12与其他的管道进行连接;第二出料口8可通过第二法兰13与其他管道进行连接。
[0026] 请参阅图1‑2和图4,进料组件包括支撑管15,支撑管15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料箱16,存料箱16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18,挡板18内腔开设有三组通槽19,挡板18底部设置有活动套杆20,活动套杆20外壁固定连接有四组锥形通柱21,可将物料投放至存料箱16,使物料通过通槽19进入锥形通柱21内腔,使锥形通柱21转动至底部对准存料箱16底部开设的圆槽时,锥形通柱21内腔的物料通过圆槽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1内腔,持续上述操作,从而控制物料进入第一圆筒旋流器1的均匀性,避免一次性进入过多,导致物料发生堆积,而需要疏通,影响使用。
[0027] 请参阅图1‑2和图4,存料箱16底部通过限位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外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存料箱16内腔,转轴24贯穿存料箱16固定连接在活动套杆20内腔底部,在使用前可对第一电机23设定程序,使第一电机23每次转动时,只能转动90°,通过驱动第一电机23,从而带动转轴24转动时,转轴24带动活动套杆20转动。
[0028] 请参阅图1‑2和图5,第一出水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5,连接箱25内腔固定连接有带槽挡板22,带槽挡板22远离第一出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软板26,连接箱25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7,当第一出水管11内腔的水进入连接箱25内腔时,可通过带槽挡板22内腔的圆槽,推动硅胶软板26持续向第二出水管27端流动,当不使用该装置时,因硅胶软板26贴合在带槽挡板22表面,同时水流无法从硅胶软板26端推动硅胶软板26掀起,使水流无法通过带槽挡板22向第一出水管11端流动,从而减少反水,同时装置的。
[0029] 请参阅图1‑2和图4‑9,净化组件包括箱体28,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9,第一隔板29一端设置有第二隔板30,第一隔板29远离第二隔板3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外壁与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28内腔,支撑板31一端与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32,第一支杆32顶部设置有滤网板33,滤网板33顶部设置有压板34,压板34外壁滑动插接在箱体28内腔,第一隔板29与第二隔板30可将箱体28内腔分隔未三个独立的仓体,并将滤网板33放置在箱体28内腔,再将压板34滑动插接在箱体28内腔,对过滤网板33进行限位,使高密度悬浮液通过第二出水管27进入箱体28内腔后,过滤网板33对其内部混合的较大的颗粒物进行筛分,使颗粒物停留在箱体28内腔底部,当高密度悬浮液持续进入箱体28内腔时,高密度悬浮液可漫过第一支杆32流动至第一支杆32远离滤网板33的一端,从而对高密度悬浮液进行一次过滤,去除高密度悬浮液一定大小的颗粒物,减少堵塞,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0030] 请参阅图8‑9,第一隔板29与第二隔板30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二支杆35,三组第二支杆35顶部均设置有网状托板48,三组网状托板48顶部设置有过滤材料,箱体28顶部设置有箱门36,箱体28与箱门36通过合页铰接,箱体28与箱门36之间设置有止水带,在使用时,可将箱门36打开后,将一组网状托板48放置在第二支杆35顶部,并在网状托板48顶部放上过滤材料,并反复上述操作,将过滤材料安装完成,从而在使用时,对高密度悬浮液进行过滤,以便于将其内部夹杂的颗粒物滤出,从而方便后续加工使用的同时,避免颗粒物堵塞管道,而影响高密度悬浮液流动。
[0031] 请参阅图7‑9,第二隔板30靠近第一隔板29的一端设置有弯管37,弯管37远离第一隔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28外壁,箱体28内腔固定连接有多组带槽支板38,多组带槽支板38顶部均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有搅拌杆39,多组搅拌杆39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轴40,滚轴40底部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8内腔底部,箱体28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1,滚轴40贯穿箱体28与第二电机41输出轴固定连接,箱体28顶部开设有通孔,高密度悬浮液可通过弯管37进入箱体28靠近第二隔板30的一端,并通过驱动第二电机41,从而带动滚轴40与搅拌杆39转动,使搅拌杆39转动时对高密度悬浮液与隔离颗粒混合,同时带槽支板38可对箱体28内部进行分层,从而避免先进入的高密度悬浮液与后进入的混合,从而提升混合完成的高密度悬浮液的稳定性,避免因箱体28持续进水出水,导致高密度悬浮液因混合不均匀,而影响使用。
[0032] 请参阅图6,箱体28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46,盒体46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延伸箱47,盒体46侧端固定设置有马达42,马达4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柱轴17,柱轴17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9,柱轴17两端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料延伸箱47内腔,可通过驱动马达42使其输出轴带动柱轴17转动时,柱轴17带动螺纹叶片9转动,并将固体颗粒投放至进料延伸箱47内腔,使螺纹叶片9转动时,推动固体颗粒投放至箱体28内腔,与过滤完成的高密度悬浮液混合,从而调整高密度悬浮液的密度,使其达到循环使用的标准,并循环使用,从而提高装置的便捷性,避免需要人工持续调配。
[0033] 请参阅图1‑2,箱体28远离第二出水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给水管43,箱体28一端设置有增压泵44,第一给水管43远离箱体28的一端与增压泵4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增压泵44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给水管45,第二给水管45远离增压泵44的一端与第一进水管道3和第二进水管道7固定连接,箱体28内腔过滤处理完成的高密度悬浮液可通过第一给水管43流动至增压泵44内腔,使增压泵44对过滤后的高密度悬浮液进行增压,使其向上流动,并通过第二给水管45流动至第一进水管道3和第二进水管道7内腔,从而循环使用,减少浪费,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0034]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