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

申请号 CN202210827983.0 申请日 2022-07-13 公开(公告)号 CN115228633A 公开(公告)日 2022-10-25
申请人 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胜; 沈林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该分离杂质系统包括一个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个第一 旋流分离器 的锥形底部出口和一个第二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所述缓冲罐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以及一条 排液管 道分别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一排废管道,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锥形底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二排废管道。本发明中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不用对筛网进行冲洗,即能够实现快速分离,从而提高层析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缓冲罐(1),所述缓冲罐(1)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个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锥形底部出口和一个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柱形顶部出口,所述缓冲罐(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中部进口、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中部进口以及一条排液管道(12)分别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柱形顶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一排废管道(8),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锥形底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二排废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口(2)、第二进口(3)和第三进口(4),底部设置有底部出口(5);其中,所述第二进口(3)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锥形底部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进口(4)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柱形顶部出口相连接,所述底部出口(5)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中部进口、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中部进口和所述排液管道(12)分别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口(3)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锥形底部出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控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进口(4)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柱形顶部出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出口(5)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中部进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7)、、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底部出口(5)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中部进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废管道(8)和所述第二排废管道(11)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排液管道(12)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
6.一种应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析柱(20)、进液主管道(26)以及排液主管道(27),所述层析柱(20)的内部具有上筛网和下筛网,而所述层析柱(20)的底部具有底部回流口(21)、底部流动相口(22),顶部具有柱塞流动相口(23),其中,所述底部回流口(21)通过第一管道(33)与所述缓冲罐(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部流动相口(22)与所述进液主管道(26)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塞流动相口(23)与所述排液主管道(27)的进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了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主管道(26)和所述排液主管道(27)还通过第七阀门(28)相连通,所述进液主管道(26)还与所述排液管道(1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了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主管道(26)的进口端分别连接缓冲液出口、待分离液出口、洗脱液出口以及清洗液出口,所述进液主管道(26)上设置有指示泵,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导率变送器以及第五阀门(2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了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主管道(27)的出口端分别连接产品罐(29)和排废管道(30),并且所述排液主管道(27)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5)、pH传感器、电导率变送器、流量指示变送器和紫外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了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3)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2)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管道(33)通过第八阀门(31)与所述排液主管道(27)相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层析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号为US20060130444A1的专利介绍了一种多个旋流器串联的分离装置,其每个分离级的溢流管与下一分离级的进口相连。而公开号为CN208912333U的专利中涉及一种多级多段水力旋流分离装置,通过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水力旋流分离器,二级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第一出口分别连接至相应一级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二级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第二出口均连接至一沉降分离器,其具有分离效果好,处理量大的特点,但其缺点在于分离物质在装置内听力时间长,不能实现快速分离。
[0003] 同时,在层析过程中,原液直接从下方流动相进并从上方流动相出,或者下方流动相出并从上方流动相进,由于原液中存在大量的杂质,会导致上下筛堵住,这样就需要对筛网进行冲洗,冲洗的频率增加从而会导致层析分离的进度,从而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及其层析系统。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包括一个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个第一旋流分离器的锥形底部出口和一个第二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所述缓冲罐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以及一条排液管道分别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一排废管道,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锥形底部出口连接一条第二排废管道。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三进口,底部设置有底部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锥形底部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相连接,所述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和所述排液管道分别相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缓冲罐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
[00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锥形底部出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柱形顶部出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缓冲罐顶部和各旋流分离器相关的一些设置。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的中部进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缓冲罐底部和各旋流分离器相关的一些设置。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废管道和所述第二排废管道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排液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各排废管道上的相关设置。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了上述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其包括层析柱、进液主管道以及排液主管道,所述层析柱的内部具有上筛网和下筛网,而所述层析柱的底部具有底部回流口、底部流动相口,顶部具有柱塞流动相口,其中,所述底部回流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部流动相口与所述进液主管道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塞流动相口与所述排液主管道的进口相连接。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主管道和所述排液主管道还通过第七阀门相连通,所述进液主管道还与所述排液管道相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进液主管道和排液主管道相连接,则可以不经过层析系统直接进行排液。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主管道的进口端分别连接缓冲液出口、待分离液出口、洗脱液出口以及清洗液出口,所述进液主管道上设置有指示泵,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导率变送器以及第五阀门。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进液主管道相关的一些连接和设置。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液主管道的出口端分别连接产品罐和排废管道,并且所述排液主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pH传感器、电导率变送器、流量指示变送器和紫外传感器。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排液主管道相关的一些连接和设置。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排液主管道相连通。其有益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层析系统的一些具体设置。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应用了图1所示的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所示层析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缓冲罐1,第一进口2,第二进口3,第三进口4,底部出口5,第一旋流分离器6,第一阀门7,第一排废管道8,第二旋流分离器9,第二阀门10,第二排废管道11,排液管道12,第三阀门13,层析柱20,底部回流口21,底部流动相口22,柱塞流动相口23,第五阀门24,第六阀门25,进液主管道26,排液主管道27,第七阀门28,产品罐29,排废管道30,第八阀门31,第四阀门32,第一管道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分离杂质系统主要包括一个缓冲罐1、第一旋流分离器6、第二旋流分离器9、第一排废管道8和第二排废管道11。其中,缓冲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口2、第二进口3和第三进口4,底部设置有底部出口5,而第一旋流分离器6和第二旋流分离器9均具有柱形顶部、中部进口和锥形底部出口。上述各结构通过管道安装特定的顺序相互连接共同组成该分离杂质系统。
[0021] 第二进口3与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锥形底部出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u),底部出口5与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中部进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泵、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f)和流量传感器(设其所测量流量为Ff)。其中,第一旋流分离器6的柱形顶部出口与第一排废管道8相连接,而在第一排废管道8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o)和流量传感器(设其所测量流量为Fo),则该线路中的压力差为DP=Pu‑Po,溢流比为Fo/Ff。
[0022] 而第三进口4与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柱形顶部出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o),底部出口5与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中部进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泵、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f)和流量传感器(设其所测量流量为Ff)。其中,第二旋流分离器9的锥形底部出口与第二排废管道11相连接,并且在第二排废管道11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设其所测量压力为Pu)和流量传感器(设其所测量流量为Fu),则该线路中的压力差为DP=Pu‑Po,溢流比为(Ff‑Fu)/Ff。
[0023] 此外,缓冲罐1的底部出口5还与一条排液管道12相连接,并且在排液管道12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
[0024] 在使用该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时,打开压力控制阀、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10,并关闭第三阀门13,将待分离的液体通过第一进口2进入到缓冲罐1内,然后液体从缓冲罐1的底部出口5分别进入到第一旋流分离器6和第二旋流分离器9中进行分离。
[0025] 其中,在第一旋流分离器6中,液体中密度较小的油性物质通过其柱形顶部出口排出,密度较大的清液和渣则通过其锥形底部排出,然后重新进入到缓冲罐1内;而在第二旋流分离器9中,液体中密度较小的油和清液通过其柱形顶部出口排出,然后重新进入到缓冲罐1内,而密度较大的清液和渣则通过其锥形底部排出。如此往复,可以使得液体在缓冲罐1内循环分离,直到最后罐内只剩下所需要的清液,其余的油和渣等物质都排出罐内,并在分离杂质工作达到要求后开启第三阀门13进行排放输送。
[0026] 此外,两个旋流分离器中的清液和渣则通过分别通过第一排废管道8和第二排废管道11排出。
[0027] 图2显示了一种应用了图1中的循环离心分离杂质系统的层析系统的结构,图3显示了图2中的层析系统的部分结构。如图2‑3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图1中的连续离心分离杂质系统、层析柱20、进液主管道26以及排液主管道27。其中,层析柱20的内部具有上筛网和下筛网,层析柱20的底部具有底部回流口21、底部流动相口22,顶部具有柱塞流动相口23。
[0028] 底部回流口21通过第一管道33与缓冲罐1顶部的第一进口2相连接,并且在第一管道33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2和压力变送器。
[0029] 底部流动相口22与进液主管道26的出口端相连接,而进液主管道26的进口端分别连接多个液体管道出口,包括缓冲液出口、待分离液出口、洗脱液出口以及清洗液出口等。其中,进液主管道26上设置有指示泵,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导率变送器以及第五阀门24。
此外,进液主管道26还与排液管道12相连接。
[0030] 塞流动相口23则与排液主管道27的进口相连接,而排液主管道27的出口端分别连接产品罐29和排废管道30。其中,排液主管道27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5、pH传感器、电导率变送器、流量指示变送器和紫外传感器。
[0031] 此外,进液主管道26和排液主管道27还通过第七阀门28相连通,而第一管道33还通过第八阀门31与排液主管道27相连通。
[0032] 在使用该层析系统时,将待分离的液体通过进液主管道26进入到层析柱20内,其中,液体有一部分通过下筛网进入到主体内,然后通过上筛网后从柱塞流动相口21流出,再通过出液主管道27进入排废管道19中。
[0033] 而液体中还有一部分未进入到层析柱20内,而是在经过层析柱20的底部的回流口21后通过管道进入到缓冲罐1内进行分离,并且经过分离后的密度较大的清液经过通过排出管道12排出并进入到进液主管道26内,此时关闭第四阀门32,可以让清液通过层析柱20进行纯化。
[0034] 当液体不需要经过层析柱20时,只需要打开第七阀门28,此时液体会在经过进液主管道26、第七阀门28和排液主管道27后,根据设置选择进入产品罐29或者排废管道30。
[0035] 当需要洗脱时,打开第八阀门31、第五阀门24以及第六阀门25,洗脱液通过进液主管道26进入到层析柱20内,然后分别通过层析柱20的底部回流口21和层析柱20的柱塞流动相口23进入到排液主管道27后,最后进入到产品罐29中。
[003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