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羧基化丝素蛋白凝胶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CN202310139356.2 2023-02-17 CN116271253A 2023-06-23 徐海星; 向润之; 王思凝; 郑佳怡; 张伟业; 党佳蕊; 张家怡; 王蓉; 许沛虎; 黄志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化丝素蛋白凝胶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通过对丝素蛋白进行羧基化处理,实现了壳聚糖基与丝素蛋白的化学交联,该交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含任何乙醇有机溶剂残留,因此不会抑制细胞活性,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安全危害,而且该方法也不需要额外控制温度和pH,不仅有利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稳定,而且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水凝胶,并且本发明富含具有血管再生功能的VEGF,能够增强了神经内血管生成,促进神经再生。
62 聚乙二醇凝胶在制备自粘型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CN202210368935.X 2022-04-08 CN114796609B 2023-03-31 闫振坤; 陈亮; 潘震
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凝胶在制备自粘型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所述聚乙二醇水凝胶由基封端的星形多臂聚乙二醇和聚赖酸交联而成。本发明研究发现聚乙二醇水凝胶薄膜可通过表面残余的醛基与氨基基团反应以及相关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实现凝胶薄膜的自粘附,并可进一步通过自粘附作用将水凝胶薄膜加工成中空管等复杂形状。所述聚乙二醇水凝胶在手术过程中可自由成型,自粘性薄膜能够实现对组织的包裹或支撑,在组织防粘连和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
63 纳米纤维丝素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2310106628.9 2023-02-13 CN115814166A 2023-03-21 张海侠; 吴建兵; 蔡亚非; 冯开徐
本公开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丝素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干燥的再生丝素蛋白;步骤S2、将上述再生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分别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S3、将上述第一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干燥、交联和清洗制得第一纳米纤维;步骤S4、基于上述第一纳米纤维和上述再生丝素蛋白制备纳米纤维丝素蛋白水凝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丝素蛋白水凝胶支架材料,具有特殊的纤维状微观结构,有利于软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具备优异的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64 兼顾良好学性能和高细胞增殖能力的双网络凝胶用于制备生物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 CN202211570020.3 2022-12-08 CN115779147A 2023-03-14 招秀伯; 闫家选; 罗瑜; 吴静宇; 张鹏; 尤蓉蓉; 王楠; 别士月; 邱金国
发明公开了兼顾良好学性能和高细胞增殖能力的双网络凝胶用于制备生物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丝素蛋白(SilMA)溶液混合,加入少量PEG(20000Da)和光引发剂,通过蓝光引发GelMA,SilMA上的双键发生化学交联,形成力学性能良好的双网络水凝胶,PEG作为制孔剂,为细胞预留了足够的生长空间,提升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制备生物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良好的可打印三元复合水凝胶。本技术方案可用于体外致密实体肿瘤模型、软骨组织模型、纤维化组织模型的制备,对高力学性能高细胞增殖能力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具有意义。
65 可注射透明质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2210394589.2 2022-04-14 CN114796619B 2023-03-14 郭建俊; 宋春艳; 吕金艳; 余柳松; 司徒卫
发明公开一种可注射透明质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交联透明质酸加入溶剂中制备第一液相,所述第一液相中交联透明质酸的浓度控制在基于重量为0.1‑5%;将内聚酯加入有机溶剂中制备第二液相,所述第二液相中内聚酯的浓度控制为0.1‑500mg/mL;然后,将所述第一液相与所述第二液相以3‑15:1的体积比混合制成微球。在相同条件下,本发明的微球不易团聚和粘连,且具有更高的细胞粘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66 一种溶性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1314199.6 2022-10-25 CN115746412A 2023-03-07 吴德成; 黄林; 王挽涛; 刘洪梅
一种溶性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水凝胶是由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壳聚糖和改性聚乙二醇交联得到,改性聚乙二醇为基改性的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改性的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该水凝胶为双重交联可注射壳聚糖‑聚乙二醇水凝胶,具体为光交联协同席夫或酰胺键交联的水凝胶,相比两种单独交联方式得到的水凝胶具有更好的抗压缩性能。
67 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166861.8 2022-09-23 CN115737917A 2023-03-07 赖颖真; 陈安琪; 毕丽伟
发明公开了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PLA、GEL和PVP复合,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PLA/GEL/PVP高分子复合支架,三种生物材料结合各自的材料特点,克服各自缺陷,取长补短,利用PLA的机械强度和可降解性能作为支架的主要材料,混入明胶弥补其生物活性的不足,提高其成骨活性,同时混入PVP以提高支架的亲性,得到的骨复合支架亲水性佳、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外矿化水平优秀、成骨活性好,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进行骨修复
68 组织支架和支架组合物 CN201880011457.9 2018-02-12 CN110520164B 2023-02-28 A·莱昂纳迪; H·C·考克斯; R·A·奎尔科; K·M·莎士舍夫
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固体组织支架的支架材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多个中空聚合物粒料,每个粒料包含延伸穿过粒料的开口空腔,并且其中多个中空聚合物粒料能够相互连接并凝固为固体支架。本发明还涉及与这种材料相关的相关组合物、用途、治疗方法和试剂盒。
69 重组胶原蛋白凝胶3D打印墨水及其应用 CN202111566881.X 2021-12-20 CN114288477B 2023-02-17 李梦杰; 李晨昱; 王永会; 李冲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3D打印墨水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3D打印墨水由以下成分组成:明胶10wt%~15wt%,RHC‑NHS 2wt%~8wt%,纳米甲壳素1wt%~3wt%,余量为水;RHC‑NHS为经EDC/NHS活化的重组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2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发酵产生。本发明通过将明胶、RHC‑NHS和纳米甲壳素三组分共混,有效调控水凝胶的快速成型、结构固化、凝胶强度及生物活性等性质,不再单纯地依靠改变体系的粘度来调整凝胶的性质,有效地降低预凝胶溶液的粘度,提高打印精度,在3D打印高精度生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70 弹性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301368.6 2022-03-25 CN114632189B 2023-02-10 陈思浩; 黄凯楠; 朱同贺; 杜娟; 包一鸣; 陈晨; 邢晨晨
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在脆断液溶剂中脆断,形成短纤维匀浆液;并与高分子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浇注进模具中冷冻干燥,得到三维支架;浸入具有交联剂的高分子溶液中,低温冷冻,冷冻干燥;本发明通过将静电纺丝技术与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制备的支架具有纳米纤维结构,内部联通的孔道利于细胞增殖、黏附;外浇注处理后的支架在湿态下应变达到80%时能够恢复原状,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高孔隙率和高吸性能,能够在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71 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111123666.2 2021-09-24 CN113842500B 2023-01-31 刘建建; 吴万福; 苏江伟; 刘旭; 张文翠; 潘存才; 张燕; 郭学平
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降解聚合物原料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第一溶液;将所述第一溶液分散至包含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的第二溶液中,得到微球反应体系;去除所述微球反应体系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粗品;将所述聚合物微球粗品洗涤、干燥,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微球。本发明将溶有可降解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使用声波雾化,形成直径较均一的油滴颗粒,创造性的使用透明质酸溶液充当连续相,避免了传统乳化剂如吐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等的使用,透明质酸酶的加入可以在挥发有机试剂的同时将透明质酸降解,逐渐降低连续相粘度,混悬液不起泡,易洗涤。
72 一种包含BMP2模拟肽和SDF-1的可注射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2211348348.0 2022-10-31 CN115612124A 2023-01-17 任颖; 徐子棠; 郭舒琪; 封昊天; 袁长永; 王鹏来
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BMP2模拟肽和SDF‑1的可注射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制备包含BMP2模拟肽的透明质酸水凝胶前体溶液;2)制备复合SDF‑1的丝素蛋白微球;2‑1)制备丝素蛋白微球:2‑2)将SDF‑1与丝素蛋白微球在溶液中通过正负电吸附原理进行复合形成复合SDF‑1的丝素蛋白微球;3)将复合SDF‑1的丝素蛋白微球与透明质酸水凝胶前体溶液混合,常温即可形成包含BMP2模拟肽和SDF‑1的可注射透明质酸水凝胶。本发明以透明质酸为水凝胶的主体,引入丝素微球复合SDF‑1,同时包载BMP2模拟肽,解决了SDF‑1、BMP2因子的体内突释及BMP2因子免疫原性问题,成功制备BMP2模拟肽修饰及包载复合SDF‑1丝素蛋白微球的可注射透明质酸水凝胶,为该生物材料体内促进骨组织再生奠定基础
73 一种单分散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202211332904.5 2022-10-28 CN115554938A 2023-01-03 阳承利; 李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聚合物种子加入含有第一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形成均匀分散的种子悬浮液;S2)将聚己内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形成聚己内酯油相;S3)将聚己内酯油相与含有第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配制成聚己内酯悬浮液;S4)将聚己内酯悬浮液按恒定速率滴加入到种子悬浮液中,待聚己内酯完全被种子吸收并溶胀达到预定粒径大小;S5)升温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制得单分散聚己内酯微球。本发明通过聚合物种子和聚己内酯分别形成悬浮液,做到充分乳化分散,保证聚己内酯在体系中充分分散,避免发生团聚,可制备粒径可控、粒径高度均一的聚己内酯微球。
74 一种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2211155806.9 2022-09-22 CN115364279A 2022-11-22 张雪慧; 王艳芹; 武晓刚; 王景辉; 余雯雯; 朱凤博; 刘付永; 张志毅; 陈维毅; 郑强
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正交各向异性复合凝胶通过定向冷冻和限域干燥再溶胀方法来调控复合水凝胶的拓扑结构和学性能,使复合水凝胶材料具有正交各向异性力学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水凝胶具有多尺度定向排列纤维结构和双取向形成的均匀多孔结构,呈现出与生物组织相似的各向异性结构和正交力学性能,且有高的含水率和亲水性,符合作为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性能要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基于多种材料制备正交各向异性水凝胶,是一种简便通用的工艺。
75 一种人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0898004.0 2022-07-28 CN115353641A 2022-11-18 王凤龙; 周晓玉; 蒋妍彦
发明涉及一种人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水凝胶中的化学交联网络结构由四臂聚乙二醇活性酯中的活性酯基团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中的伯胺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通过将四臂聚乙二醇活性酯溶液与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混合静置即可制得人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水凝胶,制备过程简单便捷;所制备水凝胶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为61.22%。溶胀性能优异,溶胀比可达400%以上,具有药物负载与缓释、促进伤口愈合的应用潜;水凝胶中人血清白蛋白可被酶解,是可生物降解材料;水凝胶性质稳定,力学强度可调,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应用于不同的组织修复场合。
76 一种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核酸、载体及植入剂 CN202111391978.1 2021-11-19 CN114085284B 2022-11-08 侯增淼; 魏文培; 周浩; 郝东; 赵硕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核酸、载体及植入剂,涉及生物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取天然人III型胶原蛋白α1链中经长期筛选获得的稳定性佳的序列肽段549‑560aa、597‑613aa、881‑902aa、648‑662aa,将四段肽链按顺序拼接组成单体,然后对单体进行串联表达。经发酵纯化,所获得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稳定性高,有效地解决了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降解的问题,可制备成液体制剂保存和使用。
77 Pluronic F127/透明质酸复合凝胶生物墨水的制备方法 CN202211033973.6 2022-08-26 CN115192779A 2022-10-18 毛宏理; 顾忠伟; 郝莉莉; 冯苗
发明公开了Pluronic F127/透明质酸复合凝胶生物墨水的制备方法,将巯基封端改性的Pluronic F127的预聚液加入到甲基丙烯酸酐修饰的透明质酸的预聚液中,进行预交联反应,接着在紫外灯照射下发生光交联反应,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巯基封端改性的Pluronic F127在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表现出随温度变化的溶胶‑凝胶相变行为,且光交联有利于固定打印结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水凝胶生物墨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保水性,快速凝胶行为和生物相容性,可载干细胞打印且有利于加速皮肤伤口愈合的过程。
78 一种上皮化人工仿真胆管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2210834683.5 2022-07-14 CN115192773A 2022-10-18 丁成明; 廖文彦; 陈国栋; 齐硕; 侯嘉丰; 蒋心渺; 邓鑫; 涂顺
发明属于人工胆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上皮化人工仿真胆管制备方法及装置,先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聚乳酸(PLA)与聚已内酯(PCL)的质量配比分别为100:0,90:10,70:30及50:50的比例提取,溶液的浓度为12wt%,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合;将所需聚乳酸(PLA)与聚已内酯(PCL)放入盛有CH2C12的称量瓶中,密封并磁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在使用声波清洗仪(1)脱泡20min后,静待溶液静置一天;然后将溶液浇铸到玻璃板上,进行刮膜,在室温下溶剂挥发后形成膜,最后在40℃下进行真空干燥,从而得到所需的复合人工胆管。
79 一种化学刻蚀开孔多孔聚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893082.1 2022-07-27 CN115105633A 2022-09-27 李怡俊; 韩莹; 宋力; 付锋; 袁苑; 蒋佳; 李柯; 朱江维
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刻蚀开孔多孔聚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选择特定比例下的间规聚丙烯与等规聚丙烯的共混熔融旋转挤出为管胚,再通过特定条件下环己烷的选择性化学刻蚀制备得到开孔多孔聚丙烯管材,制备所得管材在其管壁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微孔结构特征,极其适用于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
80 一种聚乳酸和形状记忆聚酯材料的复合物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用途 CN202210832142.9 2022-07-15 CN115105632A 2022-09-27 罗彦凤; 杨伟; 王远亮
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和形状记忆聚酯材料的复合物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复合物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复合而成:聚乳酸材料10‑40%、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60‑90%;其中,所述聚乳酸材料是数均分子量为40000~200000的聚乳酸;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是玻璃化转变温度37~45℃的无定型聚合物或熔点为37~45℃的半结晶型聚合物,它由二异氰酸酯、软段聚合物和 聚合而成的线性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0‑15000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物特别适合作为骨修复材料等生物工程学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