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业务使用方法 CN201310111448.6 2013-03-29 CN104079700A 2014-10-01 熊立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业务使用方法,包含了注册模,系统业务逻辑模块,生物特征模块等。本发明通过用户注册生物识别特征到系统,并与用户终端号码或账户绑定,系统以用户生物识别特征作为识别用户的凭据,并授权该凭据对应的业务权限,并将业务产生的费用记在该终端号码上,用户在需要使用系统端的设备拨打电话时,通过读取和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判断用户权限,如具备权限则允许用户使用该设备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通过识别用户生物特征来识读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电话拨打方法。
42 一种基于温度感应的手机解装置及其方法 CN201410139923.5 2014-04-09 CN104065813A 2014-09-24 林俊佑; 张汉斌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感应的手机解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手机解锁领域。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温度感应模、中央处理模块、存储器模块、记录模块及解锁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复数个分别设有编号的温度感应单元用于侦测生物温度的大小;所述存储器模块存储一预设密码及一预设温度区间;所述解锁模块用于对手机进行解锁;当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判断出任一所述温度感应单元侦测到生物温度处于所述预设温度区间时,所述记录模块将所述温度感应单元的编号作为解锁密码记录下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更包括一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记录模块内所记录的所述解锁密码是否与所述存储器模块内的所述预设密码相符,若相符,则所述解锁模块控制手机完成解锁。
43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10073568.1 2013-03-07 CN104038613A 2014-09-10 雷宇; 何竞
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终端输入信息的操作进行监控;当监控到对第一按键的触发操作时,获取与所述第一按键的触发操作相对应的按键信息;判断所述按键信息是否与预设按键信息相匹配,如果是,则输出所述预设按键信息对应的存储于私密数据库中的私密信息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按键信息包括:私密信息数据库的访问密码和第二按键信息。
44 一种控制连接功能的使用权限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1110378686.4 2011-11-24 CN102413220B 2014-08-20 雷明剑; 王巍; 徐立锋; 古幼鹏; 钟声; 胡炜
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连接功能的使用权限的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根据预置的连接功能控制策略的配置文件,生成连接功能控制策略;该移动终端检测到应用软件使用到连接功能控制策略中所限定的连接功能时,根据连接功能控制策略中的该连接功能的权限使用控制策略对应用软件要使用到的连接功能的权限进行控制。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采用本发明能防止手机的连接功能被恶意应用软件使用,进而保证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性。
45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拼凑指纹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1410020908.9 2014-01-17 CN103780736A 2014-05-07 魏金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拼凑指纹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指纹复用按键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比对,如果匹配成功则解手机;当解锁手机后需操作手机时,通过所述指纹复用按键获取当前操作用户的指纹信息,将取的当前操作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锁定手机并提醒用户再次输入指纹信息解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区与按键区复用,使移动终端增加了新功能:具有指纹识别区与按键区复用新功能;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按下与指纹复用的按键的时候,进行指纹读取,后台进行匹配,如果不一致,锁定手机,提高了安全性。
46 移动终端的个人信息防泄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1210292687.1 2012-08-16 CN103595851A 2014-02-19 段昌志
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个人信息防泄漏方法及移动终端。本发明中,移动终端在每次开机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被非法使用;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被非法使用时,移动终端启动硬件上存在的至少一个安全时钟,安全时钟被启动时开始计时,在安全时钟到时时,触发移动终端响应预先设置的用于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漏的到时事件。由于安全时钟是在硬件上存在的,不受重烧软件版本、终端恢复出厂设置和清除FLASH上的标志位等操作的影响,安全时钟到时后就通过中断通知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事件,从而达到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漏的目的。
47 一种触屏智能手机的解方法及安全防护方法 CN201310438863.2 2013-09-24 CN103501377A 2014-01-08 郭耀; 许云楠; 陈向群
一种触屏智能手机的解方法和安全防护方法,对手机设置并开启地图解锁模式,然后在解锁地图上选择一个区域作为解锁区域;手机锁定时处于地图模式,需要解锁时,用户在地图中选择所设置的区域对手机进行解锁;如果用户连续N次解锁失败,则把手机在地图模式下锁死,令其无法解锁;同时,把本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某预先设定的手机。本发明提供的解锁方法,通过对原来的解锁技术进行改造,增加了解锁过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同时,在户外的时候,这个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定位目的地和所在的位置;利用所述的解锁方法,和安全防护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48 一种实现免打扰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1110426396.2 2011-12-19 CN103167451A 2013-06-19 孙庚茂
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免打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中增设免打扰工作模式,并在需要进行免打扰业务时,移动终端开启免打扰工作模式;移动终端收到寻呼消息后,判断所述寻呼消息是否为对自身进行的语音寻呼,确定所述寻呼消息为对自身进行的语音寻呼后,不对所述寻呼消息作任何响应。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免打扰的移动终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在减少占用的网络资源的同时,增加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
49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选择手机接听人的模及方法 CN201310071787.6 2013-03-06 CN103167092A 2013-06-19 段成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选择手机接听人的模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将机主的指纹信息进行存储;来电时,判断是否私密联系人来电;如果不是私密联系人直接进入到来电接听界面;如果是私密联系人来电时,启动指纹识别服务,判断当前接听人是否是机主,如果是,进入到来电接听界面;如果不是则当前接听人无法接听该来电。该模块及方法能够使得手机具有私密性的同时不影响机主对手机的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灵活。
50 一种指纹手机 CN201110296096.7 2011-09-30 CN103037065A 2013-04-10 夏晏
发明涉及一种指纹手机,该手机包括手机处理芯片、指纹存储器、接收指令信息存储器、指纹识别器和无线收发模,所述的指纹存储器、接收指令信息存储器、指纹识别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手机处理芯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度高等优点。
51 一种用户登陆/切换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1210424634.0 2012-10-30 CN102932518A 2013-02-13 张寅祥; 王岚; 林志泳
发明适用于移动终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户登陆/切换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登陆或者切换指令进入用户登陆或用户切换界面;采集用户人脸信息,并提取所述人脸信息的特征数据;判断所述特征数据与预设特征数据是否匹配,如果是,进入用户模式,如果否,进入访客模式。本发明,通过获取人脸特征数据,进入预先特征数据对应的使用模式下,使用户登陆或用户切换操作更加方便、易用。
52 保护隐私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201110127877.3 2011-05-17 CN102790819A 2012-11-21 何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隐私的移动终端,包括SIM卡识别模,用于识别插入该移动终端的SIM卡是否为用户绑定的SIM卡,若是,移动终端进入正常使用流程;若否,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若验证成功,则移动终端进入正常使用流程;若验证失败,启用隐私保护模块和短信提醒模块;隐私保护模块,用于为存储器中预设的需要保护的信息加密;短信提醒模块,用于发送预设的告警信息至预设的告警号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护隐私的方法。在移动终端使用前对插入移动终端的所有SIM卡进行甄别,一旦移动终端被判定为丢失或异常使用,即开启隐私保护和短信告警,将移动终端的异常信息迅速告知用户并及时防止了移动终端中信息的泄露。
53 便携式信息终端的认证装置及其认证方法 CN201110204501.8 2011-07-21 CN102752113A 2012-10-24 平出贤文
发明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认证装置及其认证方法,使得便携式电话机、平板式终端、电子书阅读器等这样的便携式信息终端仅由使用者本人使用;在便携式信息终端(1)中,设有能够将触控面板模式和指纹传感器模式以共用模式来使用的触控面板式的操作面板(5);其构成为使用者,加入了用于认证使用者指纹的指纹传感器功能,同时,使用者能够将指纹传感器模式和触控面板模式以共用模式来使用;而且,操作面板构成为,在该便携式信息终端电源启动时为指纹传感器模式,并在其规定位置上显示指纹传感器部(12),通过在规定时间内持续按压操作该指纹传感器部取得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认证。
54 终端解方法、终端及辅助设备 CN201210213288.1 2012-06-26 CN102724350A 2012-10-10 成荣峰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解方法、终端及辅助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密码指示生成密匙文件,所述密码指示根据用户设置的密码生成;当进入深度锁定状态后,向辅助设备发送所述密匙文件,以便根据密匙文件的内容,解除初步锁定状态。本发明适用于终端解锁。
55 基于三维权限级别模型的手机权限管理及验证方法 CN201110434294.5 2011-12-21 CN102523330A 2012-06-27 罗永音
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权限级别模型的手机权限管理及验证方法,包括:建立色,对象,操作三维坐标模型,坐标轴上的值为权限级别;根据需求分析在模型上建立密封的权限区域;给任意程序设置角色权限级别;给任意数据设置对象权限级别;任意动作请求发生时,识别它在三个维度上对应的值;计算这三个值组成的坐标所在区域并给与相应反馈。本发明具有能对任意程序进行更灵活,规范以及高效的权限管理及验证,同时三维的验证使得安全性更有保障等优点。
56 一种根据手机未接来电振铃时间识别来电号码的方法 CN201110127840.0 2011-05-16 CN102325209A 2012-01-18 夏轶颛
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手机未接来电振铃时间识别来电号码的方法,包括步骤:a、手机检测到有电话呼入,记录当前时间t1;b、如果电话未接通,记录来电振铃的结束时间t2;如果电话接通,则结束;c、通过振铃持续时间t=来电振铃结束时间t2-来电呼入当前时间t1,计算出未接来电的振铃持续时间t;d、将上述振铃持续时间t加入手机未接来电的通话记录,并与设置的规定时间进行比较,显示所得差值,如果所得差值大于0,则显示该来电号码为正常电话号码;否则为非法电话号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查看到未接来电的振铃时间并结合来电号码,可对来电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从而避免回复一些非法电话号码,避免造成人和财产的损失。
57 认证设备、认证方法以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认证方法的程序 CN201080007213.7 2010-02-08 CN102317949A 2012-01-11 京极哲; 梅津克彦
提供了一种认证设备及其认证方法,即使在从所显示的图像当中选择了用于认证的正确图像以执行认证的情况下,也使其他人难以读取,并且提高了安全性,还提供了一种使计算机执行所述认证方法的程序。主控制部12从正确图像DB 17中随机选择要显示的一个或多个正确图像23,以存储在显示正确图像存储部19中,其中所选择的要显示的正确图像23的数目在显示部14可显示的图像数目之内。仅以显示部14可显示的图像的数目来从伪图像DB18中选择伪图像。主控制部12在显示部14上列出并显示所选的显示图像。主控制部12改变正确图像和伪图像的显示数目和显示布局,以不同于先前认证中正确图像和伪图像的显示数目和显示布局。当用户选择正确图像时,认证控制部13将显示正确图像存储部19中登记的正确图像23与用户所选的图像相比较,在二者一致的情况下,完成认证。
58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010177271.6 2010-05-18 CN101827148A 2010-09-08 王希峰; 方敏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指纹信息采集模、指纹信息管理模块和指纹验证模块。所属的运行方法包括:采集、存储录入信息和设置账户属性,验证信息,启动相应用户权限,完成手机启动等步骤。实施本发明可使用户不再记忆用户名和密码,使个人私密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
59 便携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0710091986.8 2007-03-30 CN101047735B 2010-08-11 高柳晴久
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100)中,中央控制部(12)通常设定为使非接触IC卡功能无效的定状态。在接近外部装置的ID已登记在登记列表中时,中央控制部(12)解除锁定,执行电子结算处理。之后,将非接触IC卡的功能设定为锁定状态以使其无效。另外,外部装置的ID未登记时,若由用户指示解除锁定,则解除锁定执行电子结算处理。此外,外部装置未登记时,将该外部装置的ID自动登记到登记列表中。
60 包括定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锁定(解锁)方法及其程序 CN200880006020.2 2008-02-12 CN101675440A 2010-03-17 内田薰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根据保存在终端中的整个数据的重要性来动态地改变机密性级别。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具有定功能,以当满足锁定条件(解锁条件)时,禁止(允许)使用终端的特定功能(部分或全部功能)。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包括:机密级别评估部分16,用于基于分别为所保存的数据项设置的分数来计算整个装置的机密级别;以及锁定条件设置部分15,用于根据机密级别使锁定条件(解锁条件)更缓和或更严格。在这样的配置下,例如,当接收到重要数据时,整个终端的机密级别提高,并且锁定条件(解锁条件)更缓和(更严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