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基于身份信息鉴别的骚扰诈骗电话的防范方法及系统 CN202211060892.5 2022-08-31 CN115134450B 2023-01-03 陈晓莉; 潘昊; 严涛; 赵祥廷; 聂宜君; 林建洪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身份信息鉴别的骚扰诈骗电话的防范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集以电话号码为核心的名片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信息、组织身份信息和组织内的个人身份信息;并根据电话号码信息对组织身份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形成可信名片库;S2、主叫号码发起呼叫前,采集主叫号码对应的人脸信息并判断其与可信名片库的个人身份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转至步骤S3;S3、主叫号码对应的客户端发起原始呼叫请求,判断主叫网元、被叫网元接收的呼叫请求是否与原始呼叫请求一致;若是,则被叫终端进行主叫号码对应的名片展示。本发明基于通信全流程进行身份信息鉴别,最终被叫终端接收验证过的身份信息,从而防范骚扰诈骗电话。
2 一种基于身份信息鉴别的骚扰诈骗电话的防范方法及系统 CN202211060892.5 2022-08-31 CN115134450A 2022-09-30 陈晓莉; 潘昊; 严涛; 赵祥廷; 聂宜君; 林建洪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身份信息鉴别的骚扰诈骗电话的防范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集以电话号码为核心的名片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信息、组织身份信息和组织内的个人身份信息;并根据电话号码信息对组织身份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形成可信名片库;S2、主叫号码发起呼叫前,采集主叫号码对应的人脸信息并判断其与可信名片库的个人身份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转至步骤S3;S3、主叫号码对应的客户端发起原始呼叫请求,判断主叫网元、被叫网元接收的呼叫请求是否与原始呼叫请求一致;若是,则被叫终端进行主叫号码对应的名片展示。本发明基于通信全流程进行身份信息鉴别,最终被叫终端接收验证过的身份信息,从而防范骚扰诈骗电话。
3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0249353.X 2022-03-14 CN114629985A 2022-06-14 王越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陌生号码来电时,被叫手机后台接通来电,并通过语音向主叫方发出语音询问;主叫方在预设回答时间内回答询问,得到语音信息;后台将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转换为文字信息;被叫手机来电铃声响起,且同时显示文字信息。本发明不依赖智能科技的全面接管,而是注重人的参与和选择,使被叫机主用户既不会错过有用电话及时接通,又不会浪费大量时间精去接听那些无用或者骚扰电话,实现对陌生来电的精准、快捷处理。
4 移动终端中SIM卡的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202011486351.X 2020-12-16 CN112583974A 2021-03-30 周凌翔; 崔为之; 杨昌品; 吴伟; 张伟伟
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中SIM卡的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移动终端所受到的机械作用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所受到的机械作用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移动终端所受到的机械作用满足预设条件时,毁坏该移动终端中的SIM卡。本申请通过移动终端所受到的机械外的检测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被盗取SIM卡的险,当检测到存在被盗取SIM卡的风险时,利用短路电路或撞针来毁坏SIM卡,使得盗窃者只能够得到毁坏后的SIM卡,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财产安全。
5 一种拉黑联系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2011056338.0 2020-09-29 CN112202953A 2021-01-08 吉忠礼
申请公开了一种拉黑联系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当接到目标联系人的来电时,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的属性标签;确定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的属性标签为拉黑标签;根据所述拉黑标签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信息拉黑。该方法可以在接收到目标联系人的来电时,接收用户对目标联系人信息的属性标签,当确定目标联系人信息的属性标签为拉黑标签时,根据拉黑标签将目标联系人的信息拉黑。
6 一种通话限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CN202010953495.5 2020-09-11 CN112187994A 2021-01-05 陈颖甄; 黄务实; 吴万斌; 李远明; 陈育鸿; 黄文洲; 蔡文峰; 陈豪飞; 何念; 韦森南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话限制方法,包括:获取通话记录,根据预设无效呼叫规则确定所述通话记录中为无效呼出的呼出记录;接收待呼叫号码,获取所述待呼叫号码所对应的历史下单信息;根据所述无效呼出的呼出记录判断所述待呼叫号码是否为呼叫限制号码,当确定属于呼叫限制号码时,根据所述历史下单信息对所述待呼叫号码进行通话限制处理;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判断待呼叫号码为呼叫限制号码时,根据历史下单信息对待呼叫号码进行通话限制处理,以解决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对呼出电话进行限制,避免对用户造成骚扰的技术问题,实现对呼出电话进行限制,提高用户日常生活和购物的体验。
7 手机屏幕解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0206667.6 2016-04-05 CN105763714B 2020-06-30 徐建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解屏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手机锁屏方法包括:设置组成密码的字符,并在键盘区设置字符的输入路径;采集所述组成密码的字符及字符的输入路径;依次对所述字符及字符的输入路径进行加密存储。所述手机屏幕解锁方法包括:采集并保存在键盘区输入的密码字符及其输入路径;将采集到的字符及其输入路径与设置密码时存储的密码及其输入路径进行比较,如果字符及其输入路径均一致,则解锁成功。所述装置包括:密码输入单元、采集单元、加密单元和校验单元。本发明增加了手机解锁的复杂度,提高了手机的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8 一种鉴权方法和装置 CN201610414830.8 2016-06-14 CN107508958B 2020-01-10 朱连洁
发明公开了一种鉴权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执行鉴权操作时,显示音量调节界面;获取所述音量调节界面中的音量调节值;判断所述音量调节值和预先设置的音量标准值是否相同,若是,则判定鉴权通过,反之,则判定鉴权不通过。本发明将音量选项的音量值作为鉴权密码(音量标准值),在鉴权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音量标准值,调节音量选项的音量值,达到快速解密的目的。通过本发明使得他人无法准确记录或破解密码,提升了鉴权的安全性。
9 设备解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201910713541.1 2019-08-02 CN110602309A 2019-12-20 章亚; 许浩维; 张金明; 王同波; 田维新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解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可信信息中存储有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电子设备已开启专用指纹解锁功能;第一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第一指纹信息用于解锁第一电子设备,第二指纹信息用于解锁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采集的指纹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解锁指令;当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可信信息执行解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解锁的安全性。
10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1611110847.0 2016-12-02 CN106412209B 2019-12-13 杨丹
发明提供了一种来电回拨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屏蔽可疑号码的条件,在可疑号码来电时,根据屏蔽条件,进而实现对可疑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来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回拨,在屏蔽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时,用户对可疑号码做出拨打操作时,移动终端会发出相应的提醒消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使用通信业务带来的险和经济损失,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
11 移动终端解方法及装置 CN201410185577.4 2014-05-05 CN103986816B 2019-11-29 罗叶楠; 谷大鹏
一种移动终端解方法及装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利用移动终端的位移值匹配实现移动终端的解锁,如果长度识别处理模判断移动终端位移值s与预设的移动终端位移标准值S的差值Δs小于等于预设的位移数据偏差限制值ΔS,并且陀螺仪判断移动终端在移动结束后被拿起,则解锁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本发明避免了误操作,延长了移动终端屏幕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动终端安全性。
12 一种语音验证码保护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201610920944.X 2016-10-20 CN106340296B 2019-11-19 袁强
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验证码保护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来电时,通过检测呼叫方的通信号码判断呼叫方是否是验证码发起方,在检测到呼叫方是验证码发起方时,调节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使通话音量的大小不超过预设值,然后获取验证码发起方的通话语音,从通话语音中提取相应的验证码信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验证码发起方的来电时,所播放的通话语音的音量不会超过预设值,从而避免了被非用户之外的其他人所窃取,保证了账号的安全。
13 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应的通信终端 CN201410110038.4 2014-03-24 CN104954534B 2019-03-15 宋家顺
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应的通信终端,包括:在通信终端中设置客户识别模变更的认证信息;监测通信终端发出的客户识别模块变更广播,在监测到客户识别模块变更广播后,则将该通信终端设置为定状态;监测在通信终端上的输入信息,在监测到输入信息后将所述输入信息与所设置的客户识别模块变更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比较,认证通过后解除该通信终端的锁定状态。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通信终端中的信息安全性。
14 基于链的电话号码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1811424594.3 2018-11-27 CN109327627A 2019-02-12 罗吉喜; 徐海涛; 钱海涛; 叶慧君; 李勇
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链的电话号码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通话终端发送的本次通话过程中的待识别电话号码;根据存储的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的属性信息确定待识别电话号码的第一属性信息;将第一属性信息发送至通话终端;获取通话终端在本次通话结束后发送的通话相关信息;对通话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待识别号码的第二属性信息;将第二属性信息同步至区块链上的其它节点;可以解决不同应用程序开发商之间、应用程序开发商与运营商之间、以及不同的运营商之间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导致骚扰电话的数据共享难度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在对电话号码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降低了数据共享的难度的效果。
15 一种屏蔽骚扰号码的方法 CN201710354269.3 2017-05-18 CN108965567A 2018-12-07 唐宁
一种屏蔽骚扰号码的方法,用户向接口发送号码保护请求,用户接口在收到号码保护请求后,替代号码生成器产生一个替代号码并存储到数据库,同时通过网络接口将该替代号码告知用户,用户在获得替代号码后将该替代号码留给某第三方;如有第三方通过替换号码呼叫用户,网络接口获得替换号码,并在数据库模块中查寻用户的真实号码,呼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同时记录第三方的环境信息并发送给用户;当用户反复被自己留的某个替代号码骚扰,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申请注销该替代号码,由数据库模块将用户申请的替代号码注销,将有效性状态置为无效。
16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201610071406.8 2016-01-29 CN105760725B 2018-05-29 黄宏用
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包括: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身份认证请求,输出用于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至少两个身份认证区域,其中,不同的身份认证区域需要输入的身份认证信息不同;并针对至少两个身份认证区域中的每一个身份认证区域,检测用户在每一个身份认证区域上输入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与预设身份认证信息匹配,预设身份认证信息为与该身份认证区域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身份认证信息;若检测用户在每一个身份认证区域上输入的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认证信息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用户终端解的安全性,以提高了存储在用户终端中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17 呼叫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服务器 CN201510768132.3 2015-11-11 CN105450827B 2018-03-27 师瑜; 严斌峰; 周晶; 魏亚杰
发明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服务器,其中呼叫处理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携带有主叫终端标识以及被叫终端标识;将呼叫请求发送给被叫终端标识对应的被叫终端,以使被叫终端查询主叫终端标识是否在被叫终端的通讯录中;接收被叫终端返回的查询结果;若查询结果表明主叫终端标识不在通讯录中,则向主叫终端发送标准验证问题,以使主叫用户根据标准验证问题在主叫终端中输入第一回复;接收主叫终端返回的第一回复,判断第一回复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结束本次呼叫。本发明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服务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恶意骚扰电话,提高用户体验度。
18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方法及装置 CN201410412061.9 2014-08-20 CN104168360B 2018-01-23 邵强
发明适用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请求时,从预先存储的人脸图像库中获取N张人脸图像,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在解锁界面上按照随机位置显示所述N张人脸图像;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N张人脸图像输入的解锁信息;判断所述解锁信息与预设的解锁密码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解锁操作。本发明通过在解锁界面上按照随机位置显示N张人脸图像,利用用户熟悉的人脸图像以及指定的解锁规则进行解锁,提高了移动终端解锁过程的安全性,从而防止解锁密码泄露。
19 通讯安全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201610450117.9 2016-06-21 CN107528691A 2017-12-29 刘凤鹏; 刘冬梅
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安全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穿戴设备在有需要进行安全控制的通讯(该通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自身的通讯,也可以是与该可穿戴设备配对的通信终端所发起的通讯)时,主动采集当前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然后将采集的生理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目标生理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进而根据匹配结果对通讯进行安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对通讯进行控制时,采用佩戴在用户身上的硬件设备(即可穿戴设备)主动对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并完成验证匹配进而进行对应的控制。相对现有采用纯软件算法控制安全性更好;而相对现有结合硬件控制并不需要用户主动操作配合,智能性更好,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20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 CN201611162905.4 2016-12-15 CN106790884A 2017-05-31 卢春宁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包括移动通讯设备本体,还包括传感器,移动通讯设备本体内设置有防盗器,传感器连接移动通讯设备本体内的防盗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移动通讯设备被盗后,移动通讯设备会自动机,并且会发出警报,并且警报器在关机之后仍会发出警报,解决了一些移动通讯设备在关机之后就不会发出声音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