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机 / 其他类不包含的发电机或电动机;用电或磁装置得到的所谓的永动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基于混合纳米发电机的共享单车电子自供电装置 CN202310569978.9 2023-05-19 CN116599384A 2023-08-15 陈海飞; 王豪; 杨洁; 刘恩海; 朱宝忠; 于海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纳米发电机的共享单车电子自供电装置,涉及发电供电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纳米发电机、柔性磁电能存储装置以及电子锁,所述混合纳米发电机通过热释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能,所述柔性磁铁用于与混合纳米发电机发生周期性相对运动而产生电能,所述混合纳米发电机电性连接有用于存储电能的电能存储装置,本发明通过混合纳米发电机的设置,能够利用太阳能热结构吸收太阳光和电极形成温差,通过热释电原理产生电能,且在单车骑行过程中通过柔性磁铁与混合纳米发电机中的导电网形成切割磁感线周期运动而发电,利用混合纳米发电机的双重发电方式确保共享单车长期供电的稳定性
142 微纳米达的运动方法和微纳米马达定向运动模型 CN202110796712.9 2021-07-14 CN113659875B 2023-08-15 胡小文; 李森; 董任峰; 周国富
发明公开了微纳米达的运动方法和微纳米马达定向运动模型。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纳米马达分散于主体液晶中;向微纳米马达施加光照,使微纳米马达在主体液晶中自热泳;向主体液晶施加电压,改变主体液晶的取向,从而带动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方向的定向转动。向微纳米马达施加光照,使得微纳米马达产生自热泳。在这种情况下,微纳米马达在主体液晶中运动到需改变其运动方向的位置时,通过主体液晶两侧的电压改变主体液晶的取向方向,并在主体液晶转向的带动下,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以此来控制其在自热泳下的定向运动。
143 一种变压器运行中的变压油油温监测辅助冷却装置 CN202310816766.6 2023-07-05 CN116580933A 2023-08-11 虞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运行中的变压油油温监测辅助冷却装置,涉及变压器油冷却技术领域,所述变压器运行中的变压油油温监测辅助冷却装置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所述油浸式变压器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储备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设置在温度感应器下方的定位环;通过在对变压器油降温时,将携带有热量的气流收集并汇聚,从而使热电偶两端形成温度差,在热电偶内部形成热电势,最终通过热电偶向储备电源内部输入电能,并在储备电源内部存储下来,从而达到将变压器油冷却过程中散失的热能收集并利用的目的。
144 储能电站火灾预防方法 CN202210874161.8 2022-07-21 CN115253122B 2023-08-11 冯璐; 吴征; 王屾; 李兴武; 刘军
发明公开的储能电站火灾预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塞贝克半导体模监测电池组确认热失控;热失控确认后采用液氮冷却热失控电池组及其相邻电池组并置换所在储能单元空气;向储能单元中送入氮气和雾状全氟己,拆除热失控电池组与储能单元的所有机械连接和电气控制线路;再次采用液氮冷冻并取出热失控电池组。本发明的储能电站火灾预防方法,采用塞贝克半导体模块监视电池组热失控,在火灾产生前及时发现隐患,通过注入液氮急速冷却从而对火灾产生的根源进行抑制,再通过注入氮气和全氟己酮预防偶发火星引起火灾,最后再次注入液氮对热失控电池组进行冷冻,保证取出安全,从而能够及时探测电池组的热失控并进行灭火处理。
145 一种石墨烯发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433935.3 2022-04-24 CN114744917B 2023-08-11 蔡金明; 陈其赞; 郝振亮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石墨烯发电器件包括导热膜、导电层以及连接所述导热膜与所述导电层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由填料与负载在所述填料表面的弱还原化石墨烯组成,所述填料在所述功能层中形成微纳孔隙结构,所述微纳孔隙结构能够通过毛细效应将溶液吸入。所述弱还原氧化石墨烯中富含呈负电荷特性的羧基官能团,通过导热膜获得均匀分布的底部热源,使吸入功能层的水溶液持续蒸发,促进水溶液中正离子通过的同时抑制了负离子的通过,从而在功能层的上下表面形成正负离子浓度差,进而形成电势差,在使用外电路将导热膜和导电层连接形成回路时,有电流形成并流过外电路负载完成发电。
146 一种工业有机排放系统用止回 CN202111375854.4 2021-11-19 CN114215941B 2023-08-01 陈韬仲; 吴献策; 黄彬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有机排放系统用止回,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设有阀瓣,所述主阀体上设有与其相通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外转动设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安装有驱动散热环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散热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扰流扇叶,且所述散热环与进水管之间设有多个滚珠。本发明通过使散热环转动,从而快速将废水的热量散发出去,以降低废水温度及H+浓度,避免对阀瓣造成腐蚀,同时散热环不断转动还将带动扰流扇叶转动,如此可使止回阀附近的空气快速流动,以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率。
147 基于光电材料修饰的光能/渗透能集成的仿生纳流体器件 CN202111356056.7 2021-11-16 CN114094874B 2023-07-21 范霞; 张亮倩
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电材料修饰的光能/渗透能集成的仿生纳流体器件,属于仿生纳流体器件技术领域;基于光电材料修饰的光能/渗透能集成的膜材料包括子弹型纳米通道膜和无机氧化物纳米层;子弹型氧化铝纳米通道膜上具有多个子弹型纳米通道,子弹型纳米通道的两端分别为大孔端和小孔端,多个子弹型纳米通道的大孔端位于子弹型氧化铝纳米通道膜的同一侧;无机氧化物纳米层覆合于子弹型氧化铝纳米通道膜具有大孔端的一侧,由偶联剂改性的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制成。并且公开了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本发明膜材料制备的仿生纳流体器件具有高离子通量和较好的离子选择性,在能量转换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渗透能量转换性能。
148 一种基于太阳能能与雨能多能互补的自供能监测节点装置 CN201911270027.1 2019-12-11 CN111313757B 2023-07-21 柳长昕; 刘健豪; 赵聪; 叶文祥; 王凯达; 徐敏义; 潘新祥; 王建业; 王岩; 王赫; 王松; 鲁东洋; 赵庭琪; 李子靖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能与雨能多能互补的自供能监测节点装置,主要由顶部的太阳能温差发电单元、雨能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和底部的薄膜拍打式风能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路管理、信号处理单元耦合构成,太阳能温差发电单元包括温差发电片、涂有太阳能吸热涂层的板以及均热板,通过吸收太阳能的热量作为温差发电热端的热源,同时设有保温腔防止热端热量散失,进而提高温差;雨能摩擦纳米发电单元通过雨滴摩擦转换为电能;底部的薄膜拍打式风能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由风能产生的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为薄片状的铜电极将拍打式薄膜夹在中间的三明治结构。本发明利用了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和雨能实现多能互补,单元合理紧凑且实用性强。
149 一种应用于建筑墙体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 CN202310391375.4 2023-04-12 CN116455321A 2023-07-18 卿绍伟; 任上昆; 王文浩; 唐胜利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墙体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框架体、固定于框架体顶部的菲涅尔透镜及固定在框架体底部的螺杆支架,螺杆支架上端安装有长方体套,长方体水套上固定有散热平板,散热平板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温差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带内反射镜球面罩,带内反射镜球面罩顶端穿插有光纤,框架体右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靠近带内反射镜球面罩的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上安装有呈倾斜状的分光镜,远离带内反射镜球面罩的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上且与分光镜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呈倾斜状的反光镜,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下方靠近带内反射镜球面罩右侧的散热平板上铺设有光伏板,减小热损失,提高温差发电效率。
150 一种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310210615.6 2023-03-07 CN116447907A 2023-07-18 李丹乐; 王昌; 吴亦杰; 王金健; 严雪莹; 赵崇娟; 雷雨松; 朱司丞; 蒋建杰; 徐朝阳; 韦舒天; 胡钰莹
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热回收单元、热发电单元和热消纳单元,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油热交换器机组,将冷源水变为热水;所述热发电单元包括温差发电装置,将第一级热能用于发电;所述热消纳单元结合末端用热实际需求,将第二级热能以末端供热形式进行消纳。本发明打造“热回收、热发电、热消纳”三大关键环节,将油水热交换器、热泵机组和温差发电装置进行组合式创新,构建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电热联供梯级用能模式,深度唤醒、高效回收、充分利用变压器余热资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热污染的同时降低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难度,既全面提升变压器能效水平,又能提高全社会产能效益。
151 高海拔大气能量存储装置 CN201880072558.7 2018-11-14 CN111315651B 2023-07-18 李乐荣
发明涉及一种使得能够存储位于高海拔的上空的空气的能量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的新结构的高海拔大气能量存储装置,具备:空气罐,其使得能够存储空气;供气管,其沿上下方向延长地配备,下端连接于所述空气罐;压缩装置,其配备于上空,连接于所述供气管的上端,利用来压缩空气,通过所述供气管供应到空气罐;由此,空气可以借助于从高海拔吹来的风而自动压缩并存储于空气罐(10)。
152 太空光伏及光热温差混合发电系统 CN202310390623.3 2023-04-12 CN116436375A 2023-07-14 卿绍伟; 谢更新; 任上昆; 李洪瑞
发明涉及一种太空光伏及光热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包括框架体、固定于框架体顶部的菲涅尔透镜及固定在框架体底部的螺杆支架,框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的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光伏板,光伏板及分光镜框架的平方向固定安装有分光镜,螺杆支架上端安装有散热平板,散热平板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温差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带内反射镜球面罩,带内反射镜球面罩顶端穿插有光纤,采用菲涅尔透镜聚光并用光纤传输可以提高光照强度,同时光纤在带内反射镜的密闭空间内照射温差发电模块热端,将温差发电器热端的辐射光反射回温差发电器热端,从而减小温差发电器热端的辐射散热损失,提高发电效率。
153 一种智能建筑通 CN202310325164.0 2023-03-30 CN116427831A 2023-07-14 谭唯梁
发明适用于通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通风窗,包括安装框、外隔音玻璃、内隔音玻璃以及滑动件;外隔音玻璃、内隔音玻璃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底面设置有电磁吸盘;滑动件包括:均滑动设置在外隔音玻璃、内隔音玻璃之间的两隔音板;用于连接两组隔音板的绝缘滑杆,绝缘滑杆与挡板滑动配合;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发电组件;内隔音玻璃均对称贯穿设置有通气管组件。该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对应开启或关闭,控制电磁吸盘周期性得失电,配合连接弹簧,使得滑动件上的两组隔音板沿着两隔音玻璃内壁往返滑动,将外部冷空气吸入下活动腔中后送入室内,同时,室内的空气被抽进上活动腔后排出室外,提高了通风窗的通风效果以及通气性能。
154 一种建筑幕墙及其施工方法、用途 CN202111648461.6 2021-12-30 CN116425474A 2023-07-14 彭寿; 胡匡艺; 官敏; 李德恩; 余德超; 储静远; 于涛; 盖琳琳
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及其施工方法、用途,所述建筑幕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胶凝材料100份,掺合料5~40份,外加剂0.1~10份,高吸聚合物0.1~5份,导电聚合物0.1~10份,水10~40份,集料10~30份和电极材料10~30份。本申请采用传统的胶凝材料基建筑材料构建具有储能功能的建筑幕墙,基于建筑幕墙的自发光系统利用光电和热电进行自供电,无需从电网获取额外电量,光电子系统基于太阳能发电,热电子系统有效利用了光伏电池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整个发电过程不涉及排放,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储存在建筑幕墙内,用于在夜间为发光系统供电,节能降耗。
155 光伏板结构、光伏瓦组件及屋面发电系统 CN202310389937.1 2023-04-13 CN116111944B 2023-07-14 韩纹玲
发明公开了光伏板结构、光伏瓦组件及屋面发电系统,包括:承载架,承载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安装板架,安装板架的外部安装有晶体发电板,安装板架的外部连接有多个固定散热板片,固定散热板片的一侧贯穿所述安装板架的外壁与所述散热固定板相连接,固定散热板片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承载架内部设置的储温层不仅在夏天配合用于冷却的循环形成温差发电,辅助晶体硅片的发电,还可以在冬天将白天采集的热量进行保存保温,避免在冬夜晶体硅片持续结厚霜现象,同时用于冷却的循环水不仅可以作为夏天晶体硅片的散热还可以作为整体发电系统的压实件,通过水流的自重避免发电系统整体被刮起产生损坏现象。
156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性能及环境场的监测装置 CN202310470012.X 2023-04-27 CN116418291A 2023-07-11 杨继永
请公开了应用于光伏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性能及环境场的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利用电池组之间的温差,来对太阳能板的热斑效应起到监测作用,当其中一个电池组出现热斑现象时,配合上温差发电片和制冷横板的设置,使得电磁产生比其他电磁铁较大的磁,同时再配合存球筒,使得能够打开水开关,通过水泵吸取太阳能本体下方的水,一方面,在水压的作用下,可驱动遮阳布展开,从而能够阻挡太阳能本体继续吸收太阳光,避免出现热斑的电池组受到更多的损坏,另一方面,水还可用于对太阳能本体的散热,避免电池组出现过热情况,另外,遮阳布的反光,还可起到提醒的作用,促使工作人员及时前来维修。
157 用于建筑表面的发电节能模 CN202310345962.X 2023-03-31 CN116418253A 2023-07-11 王发洲; 徐信刚; 杨露; 刘志超; 胡曙光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表面的发电节能模,发电节能模块包括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相变储能层、低发射高吸收层、热电发电层以及高发射低吸收层,相变储能层包括相变胶囊,其中,相变储能层用于在外界温度低于相变胶囊的相变温度时释放存储的太阳辐射能量,以充当热电发电层的热源;上述用于建筑表面的发电节能模块上述发电节能模块通过将利用冷源与热源之间的温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实现全天候持续发电的功能的同时,不消耗其他化学能源,进而降低了发电能耗;同时,本发明通过顶层设置的高发射低吸收层,以及底层设置的相变储能层,在整体上减少了外部的热侵入,进而实现其所负载的建筑体在热管理上的节能功能。
158 一种船舶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装置 CN202310128184.9 2023-02-17 CN116404906A 2023-07-07 李智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废热气体,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由箱体、冷凝腔体、热传导腔体、温差发电片冷端、温差发电片热端、散热导杆和绝缘层组成,所述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由加热箱体、进气口、排气管道、进液管道、排液管道和S型换热管道组成,动泄压组件,本发明带有高温热量的船舶废热气体对温差发电片热端进行加热,提升温差发电组件的温差大小,提升发电效率,通过冷凝腔体的冷被预加热,然后输送到加热箱体内,经过S型换热管道输送到热水储水箱内,为船舶人员提供热水使用,提升废热气体的利用效率,加热箱体和热传导腔体内的废热气体提升气压,从而加速热传导的功能,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159 航空发动机热电源装置 CN201710804346.0 2017-09-08 CN107425754B 2023-07-04 赵国昌; 邢仕廷; 宋丽萍; 熊碰; 王泉
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电源装置,由正、负极组成。正极包括外壳、多条导热片和P型热电材料:外壳外部呈半圆管状,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一个热自挂钩;导热片的截面呈“T”字形,沿外壳的轴向设置,多条导热片的下端间隔固定在外壳的内部内圆周面上;P型热电材料填充在外壳和导热片之间的空间中;负极除外壳内部填充的N型热电材料之外其它结构与正极相同。并且正、负极通过能够相互插接的热自锁挂钩连成圆管状结构。本发明采用热发电技术,利用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温度差,将内涵道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能,释放了涡轮轴上部分用于发电的有用功。本装置无机械转动结构,可减少故障的可能性;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计简单,无复杂线路。
160 电解散热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装置 CN202310130432.3 2023-02-17 CN116365925A 2023-06-30 张春友; 王利华; 吴晓强; 边惠龙
发明公开了温差发电技术领域的电解散热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基板半导体元件,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下表面铺设有若干根第一通管,第二基板上表面铺设有若干根第二通管,通管两端连通有支撑管,通管和支撑管内部均灌有,支撑管竖向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导体元件。本发明在不影响电解槽工作的同时,对铝电解槽散热孔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电解铝生产的能量利用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